一、前言:4個月覆蓋入門到旗艦全線 含著金鑰匙雄起的Redmi
相比較“老爸”小米在八年之前艱難的創業之路,紅米獨立重生而來的“Redmi”在4個月時間完成從大眾款、中端千元機到旗艦的全產品線布局甚至周邊耳機、洗衣機、筆記本電腦等產品的全面覆蓋,顯然是嘴含金鑰匙出生。
小米為之探路摸索而得到的夯實可靠的供應鏈、完備成熟的工業設計,讓Redmi K20系列生來便得天獨厚,縱使強敵環伺、周遭兇險。誠如此前在網上爆火的表情包,如下。
雖然Redmi品牌的重生得到了小米的全心傾注,但是就紅米K20 Pro這臺定位和定價都沖破既有認知,甚至打破此前小米用SoC、硬件堆料程度區分產品線慣例,發布會讓米粉夸張地調侃“小米9大型追悼會”的罕見真旗艦而言,出生的過程卻并不是一帆風順。
Redmi K20系列小米集團副總裁、紅米Redmi品牌總經理盧偉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透露,為了Redmi K20系列產品定義,在公司內部甚至拍過桌子,謝絕了一切“用簡配功能、較低成本把價格再下壓”的想法。
為什么?那種思路雖然也可以做對應價格段的性價比,卻不是真旗艦,在盧偉冰的認知和決心之中,Redmi要做就做真旗艦。
回到產品本身,真旗艦Redmi K20 Pro搭載高通驍龍855處理器、索尼4800萬超廣角三攝、升降式前置相機、91.9%屏占比AMOLED極界全面屏、第七代屏下指紋解鎖、4000mAh超大電池和全曲面玻璃機身。
最關鍵也是最重要的,2499元起售的價格和現貨再次刷新了我們對于旗艦手機的極致性價比底線。
那么,當真機到手之后,其到底是個單純塞個驍龍855然后賣個低價格,還是真的如盧偉冰所言想做出一款屬于Redmi的極致性價比頂級旗艦?通過我們接下來的詳細評測求索一下。
二、外觀:一切推到重來 “真全面屏”竟首發給紅米
將一切推到重來的紅米手機,連外包裝風格都發生了變化。此前是延續多代的紅色的外包裝,此番更迭也是意在公眾印象里面專注中端千元的固有印象。
在“紅米”品牌的時代,紅米手機由于極度強調性價比,一直保持“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的秉性,到獨立成為Redmi之后,我們在評測紅米Note7之時已經發現可以簡單說說紅米手機的外觀設計。
而到這次的紅米K20 Pro,我們驚喜發現其已經可以把設計感提升到了與性能、性價比同等的順位。上圖是6.39英寸三星AMOLED屏幕,搭載屏下指紋,將屏占比提升到了91.9%。
加入了微縫揚聲器,額頭部分窄到了2.1毫米,左右兩邊甚至達到了1.85毫米。這在往日的紅米手機,甚至MIX之外的小米手機上是無法想象的。彈出式前置鏡頭幫助其消滅了額頭的非顯示區域。
下巴是最為驚艷的存在,削至3.8毫米,自家大哥小米9為3.6mm,realme X為5.5mm,另外與其它同檔位甚至更高階的彈出設計的機型難分高下。
如我們前文所言,紅米K20 Pro為了實現接近100%的屏占比表現,機身采用了彈出式升降鏡頭設計。這種設計自從vivo NEX首發之后被各大旗艦沿用,確實沒有了太多新意,但是幾乎一樣的設計,價格上卻遠比競品便宜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紅米K20 Pro共有碳纖黑、火焰紅、冰川藍這三種配色。我們拿到的是其中的碳纖黑配色,其背部有此前在一些頂級旗艦當中風靡的凱夫拉纖維紋理。同款設計的有頂配同時也是價格相對最高的iQOO旗艦版,而紅米能將之下放到2499起售的版本上。
因為彈出式升降前置相機模組的加入,紅米K20 Pro的機身厚實一些。得幸于機身空間的微漲,K20 Pro也有了足夠的空間安置3.5毫米耳機孔,在當今的旗艦機型上已經是少見了。
和此前的小米系列手機慣用的側置縱向排布相機模組不同,紅米K20 Pro 也許是吸取小米8、小米9發布以來的米粉意見,將鏡頭模組進行居中設計,讓背面看起來對稱許多,同時也從一群大眾臉當中脫穎而出,擺脫了“公模”的嫌疑。
頂部攝像頭加上了類似小米9系列的“天使眼”,這是幾乎是紅米手機第一次移植小米家族的設計元素。值得注意的是,加厚的機身也幾乎抹平了攝像頭的凸起。
結合我們之前所展示過的紅色鏡頭框,來看一下這黑色機身上的紅色電源鍵以及紅色的彈出鏡頭燈,可以察覺到設計者在其身上所花的小心思。
和其它主流旗艦機型一樣,紅米K20 Pro 不支持存儲拓展。
三、性能:驍龍855旗艦平臺 與小米9一碗水端平
看看最近這幾年各個陣營的廠商給出的配置組合,不難發現,不管是蘋果的A12還是麒麟9系以及我們熟知的驍龍8系都“越來越不值錢”了——A12下放iPad mini 5和iPhone XR,在去年麒麟970下放榮耀Play這種中端機型。
至于驍龍855,如我們所見已經被紅米和iQOO拉到了2500元級,2500元到3000元的區間,以及3000以上的區間則更是驍龍855新機頻出。
雖然驍龍855已經屢見不鮮,大內存+強SoC也不再是一招鮮吃遍天的必勝殺手锏,但是在2499元這個價格上能夠給出驍龍855+6G+64G的配置,仍舊是性能方面極致性價比的標桿性代表。
這是紅米手機第一次用上驍龍8系平臺,但是給人的感覺確實十分熟悉,頗有些類似于小米9之前的歷代小米數字系列機型。
關于驍龍855的具體情況我們此前已經說過很多,基于7nm工藝制程打造,采用Kryo 485 CPU,且CPU集群雖然仍使用“4+4”的big.LITTLE配置,其中的大核心集群是“1+3”設計。
1顆大核最高頻率可達2857MHz,并配備了較大地512KB L2緩存;剩余3顆大核心的最高頻率在2439MHz,配備256KB L2緩存。
單單其中的Kryo 485,是高通有史以來性能提升幅度最大的核心之一,與小米8系列的Kryo 385相比,性能整整提升了45%。
在GPU方面,驍龍855集成了全新的Adreno 640,不過相對于CPU部分的高歌猛進,Adreno 640的性能提升相對保守一些,相比較驍龍845上的Adreno 630有20%的提升。
接下來跑個分。
1、安兔兔測試
安兔兔簡介:全球用戶量第一的手機/平板硬件性能評測工具,可綜合考察包括用戶體驗在內的設備各個方面表現,并進行可視化排行。
支持多個主流平臺,跑分可跨平臺對比。
安兔兔的跑分會提供一個總成績、多個子項成績。
①總成績反映設備的綜合性能表現。
②3D成績代表GPU圖形性能與游戲性能。
③UX成績代表用戶體驗,即日常使用中的表現。
④CPU成績代表CPU運算能力和多核型。
⑤RAM性能代表系統內存大小和系統優化程度。
此前,我們在評測小米9的時候在安兔兔上得到了超過36萬分的成績,這次拿到的紅米K20 Pro更進一步,直接超出了37萬分,可以確定,單就安兔兔反映的情況而言,兩者處于同一水平線。
2、魯大師
魯大師可對CPU、GPU、RAM、存儲、顯示屏五大核心硬件進行評測和跑分對比,較為適合普通小白用戶了解手機相關信息。
這是紅米K20 Pro在魯大師的跑分成績。
值得注意的是,在榜單當中,紅米K20 Pro的跑分成績超過了此前我們所評測過的小米9,也領先于一眾價格高昂的其它驍龍855旗艦。
3、PCMark測試
PCMark簡介:PCMark是以整機綜合性能為考量的測試軟件,可精準反應手機日常使用的處理性能,多個日常測測試場景,例如網頁瀏覽、視頻編輯、文檔編寫、圖片編輯等等,并可以進行電池續航測試。
需要注意的是PCMark的跑分偏向能耗比,也就是功耗與性能更均衡的手機得分越高。
和此前的小米9基本保持一致。
4、Androbench測試
Androbench簡介:AndroBench是一個基準測試應用,可以測量Android設備的4K隨即存儲·存儲性能,包括內部或外部存儲。
這是標準的UFS 2.1的表現。
四、拍照:完整移植小米9 SE 這表現符合預期
我們在外觀部分曾介紹過紅米K20 Pro的頂部攝像頭采用小米9系列同款的“天使眼”設計。
事實上,當我們了解到紅米K20 Pro的三攝模組具體情況之時,覺得更加讓人覺得面熟——紅米K20 Pro的整個相機模組是小米9 SE 同款。主攝是4800萬像素的IMX586,另外搭配1300萬像素超廣角相機800萬像素的兩倍長焦。
仔細留意一下可以發現,紅米K20 Pro的主攝和我們之前評測過的榮耀20 Pro、一加7 Pro雖然同為IMX586,但是光圈卻不盡相同。
具體來說,紅米K20 Pro的主攝光圈為f/1.75,而榮耀20 Pro和一加7 Pro分別為f/1.4和f/1.7。
這里簡單解釋一下,對于三者而言,已經制造好的IMX586顯然不可能再改變直徑。三家廠商在后期的處理過程當中會在鏡頭內部加入面積可變的孔狀光柵來達到控制鏡頭通光量,這個裝置是光圈。
光圈大小我們用F值表示,F值越大,光圈越小。
所以同樣作為手機攝像頭,更大的光圈意味著同樣環境下,照片會變得更明亮,特別是弱光環境下更加明顯。這里如果對三者做個排序的話,同樣條件下的進光量:榮耀20 PRO>一加7 Pro>紅米K20 Pro。
不過考慮到三者的價格并不在同一個層級上,紅米K20 Pro這點差異處在可接受的范圍之內。
接下來,用樣張說話。
1、日間樣張
基于我們此前對于小米9和小米9 SE的評測體驗,可以感覺到紅米K20 Pro不僅采用與小米9 SE相同的模組,算法方面也是完全一致。接下來我們直接拿華為P30 Pro進行對比。
在同樣的模組和算法加持下,紅米K20 Pro的拍照反映的基本也是小米9系列的能力,就主攝的微距樣張看起來甚至和華為P30 Pro比較起來也沒有什么明顯的差距。
在日間天氣晴朗的情況下,紅米K20 Pro的畫面解析力得到了充分釋放,白平衡也是繼承小米系列旗艦機型的算法,甚至于對比華為P30 Pro這樣的頂級拍照旗艦也是沒什么明顯差異。
這一點,在我們此前所測試過的IMX586機型所反映的結果也基本都是一樣。基于我們這段時間以來上手體驗過的機型而言,其實在主攝硬件基本一致的情況下,2000元到5000元以上的機型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很難有明顯差距。
1x
1x
超廣角模式
超廣角模式
即使在以華為P30 Pro為參照對比,仍能看出紅米K20 Pro的超廣角樣張仍達到了相當優秀的水準,尤其是邊緣極易出現的畫面畸變也進行了算法矯正。
超廣角模式
超廣角模式
這里兩者的分歧在于色彩的表現,不同的AI算法模式,所展現而出的宛如兩個世界,紅米K20 Pro更接近真實的肉眼觀感,無關孰好孰壞,華為P30 Pro在意對眼球的取悅。
紅米K20 Pro
華為P30 Pro
在這種高亮的環境下,紅米K20 Pro和此前的小米9系列一樣,與華為P30 Pro相同,都會將ISO拉到一個相當低的值。不過華為P30 Pro將ISO拉到一個更低的范圍,傾向于打造討人喜歡的高對比度和觀感。
這是強逆光樣張,HDR能力與此前的小米9系列機型基本持平。
2、夜間樣張
和此前我們所評測過的小米9 SE一樣,紅米K20 Pro的夜間拍照表現尚可,與之處于同一水平段,也是同樣受制6P鏡頭的進光量,相比較7P鏡頭的IMX586有差距。
常規模式微距
夜景模式微距
微距下,無論常規模式還是夜景模式,可以明顯看到還有待繼續優化來發揮出IMX586這顆傳感器的最佳水準。由于沒有光學防抖,夜景下成片率一般,需要多拍幾張保底用。
常規模式
夜景模式
常規模式
夜景模式
在常規模式下,夜景樣張亮度不高,畫面不夠通透,夜景模式打開之后畫面細節和亮度都會有所提升。
常規模式
夜景模式
超廣角模式
夜間弱光環境下,超廣角模式打開之后,樣張素質有所下降,大致與小米9 SE水平相當,和我們此前所評測過的自家老大哥小米9的差距較大。小米9的1600萬超廣角+微距鏡頭使用的是索尼IMX481, 16MP, 1.0μm, 1/3“感光面積,f/2.2光圈, 6P鏡頭 , AF。
紅米K20 Pro使用和小米9 SE同款的S5K3L6,13MP,1.12μm,1/3”型傳感器,f/2.4光圈,5P鏡頭,硬件素質上的2差距還是較為明顯的。
五、充電續航:小米9的最大槽點被紅米K20 Pro KO
不止于外觀部分,紅米K20 Pro在電池容量這方面,算是廣泛吸納了此前小米9發布之后米粉、用戶反饋的意見,接著機械升降結構撐開機身內部空間的東風,將電池容量加碼到了4000毫安時。
對于大部分使用者而言,這比消滅掉劉海水滴,實現真全面屏觀感更加剛需。輕薄在當前的旗艦機型當中已經成為了非主流的存在,大電池才是趨勢所在。
我們在小米9評測時發現的這唯一槽點在紅米K20 Pro身上算是得到了徹底補足。
接下來看看實際續航情況如何。
1、在線視頻
筆者使用嗶哩嗶哩客戶端播放在線彈幕視頻(單視頻循環播放),70%亮度,20%音量,從98%電量開始,持續5個小時,剩余電量60%,消耗電量38%。照這樣的掉電速率,滿電在此環境下刷上12小時的視頻問題不大。
2、游戲續航
筆者選用了玩家眾多的手游《和平精英》進行游戲測試,極限畫質、極限幀數下進行游戲。從95%電量開始,游戲1小時,剩余電量78%,消耗電量17%,照此預估,在這種測試環境下,玩《和平精英》差不多可以超過5小時。
3、充電
充電方面,由于成本的限制,紅米K20 Pro標配和小米9同等規格的27W電荷泵快充,但是只能標配18W的充電器。同樣也是基于成本進行的取舍,紅米K20 Pro沒有搭載無線充電模塊。
真是使用標配18W充電器測得的紅米K20 Pro充電速度,如果想要實現小米9同款的27W功率,推薦另外購買一只快充頭。
六、體驗:什么是“硬件DC調光”和“七代屏幕指紋”?
——硬件級DC調光
無論是小米產品還是紅米產品,在同等價格的水平線上用相對更好的屏幕,是其一貫的傳統慣性,自然對于紅米K20 Pro這種真旗艦之作也是輕視不得。
我們在外觀部分已經提到,紅米K20 Pro所采用的是一塊6.39英寸三星AMOLED屏幕,供應商是三星,分辨率為2340×1080。經過多年調教積累之后,AMOLED屏幕已經早早擺脫了大家印象當中高飽和度、無節制過度鮮艷的標簽。
紅米K20 Pro這塊屏幕的NTSC色域到了103.8%,最高亮度600nit,還有小米的陽光屏2.0技術和256階護眼模式,小米在LCD屏幕時代就一貫領先在前的屏幕技藝同樣出現在了紅米K20 Pro的身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紅米K20 Pro不同于其它一些機型加入的軟件DC調光,其自帶硬件DC調光。
這一點可能讓此前了解OLED材質屏幕缺陷的老玩家們有些奇怪,OLED材質的顯示器為了維持色彩準確,有在低亮度下采用低頻PWM調光的特性,那么硬件DC調光從何說起呢?
小米官方的說法是,紅米K20 Pro搭載的硬件DC調光,是將自算法集成在屏幕驅動芯片中,從系統底層讓OLED面板的數據不發生波動,灰階、色彩位數都維持不變。
也就是說,硬件級DC調光擺脫了純靠軟件算法進行調光而易產生的畫質損失。
——“第七代屏幕指紋”
紅米K20 Pro搭載了屏幕指紋解鎖技術,甚至在命名上還使用“第七代屏幕指紋”的說法凌駕于自家老大哥小米9“第五代屏幕指紋”之上。
事實上,大家不必在意屏幕指紋是第幾代的命名,當前大部分國產手機屏幕指紋的供應商是匯頂和新思,供應商內部也在不斷對屏幕指紋進行更新迭代,到手機廠商應用之時已經無法分辨究竟更迭到第幾代了。
舉個例子,再早一些時間,小米宣稱自己進入了“全面屏2.0”時代,努比亞等廠商就緊隨其后,宣布自己進入“全面屏2.1”等等,追逐此類代際命名對于我們而言意義不大。
不過從參數上來講,紅米“第七代屏幕指紋”相比較小米9確實有提升。小米9的光學指紋模組硬件單像素為5μm,紅米K20 Pro的光學指紋模組硬件單顆像素達到了7.2μm,另外感光面積相比此前也提升100%。
這樣的提升相比較“五代”到“六代”的命名之戰是有意義和實用價值的。屏幕指紋模組可以等同與攝像頭來理解,只不過它專門司職拍攝手指記錄指紋。
那么單顆像素以及感光面積提升之后,同樣的算法和使用環境下,指紋解鎖的速度肯定會有提升。
七、總結:紅米手機的“以下犯上” 這才是米粉心中的真旗艦
這是紅米獨立重生為Redmi之后的首次“以下犯上”,絕不僅僅停留在驍龍855移動平臺的加入。
在當年,紅米手機一直被千元機的品牌形象緊緊束縛,在那時候其只能將極致性價比覆蓋到性能配置上,談及產品,往往也只能開口講講同價位更大的內存、同價位跑分更彪悍的CPU。
而現在,紅米K20 Pro在小米、Redmi的產品矩陣當中首發彈出式設計的真全面屏外觀,在顏值上一改慢人一步的“公模面孔”的老節奏,從小米品牌的機型當中吸取“天使眼”、3D曲面玻璃設計元素,這是紅米手機第一次有了自己特色,且能與對手正面比拼的設計。
此外,紅米K20 Pro還保留了3.5毫米耳機孔、NFC這些個小細節,沒有一處太讓人無法接受的缺點,最重要的是它2499元起售的定價,無法不為之心動澎湃。
在拍照方面,紅米K20 Pro完整移植了小米9 SE的相機模組和算法,實際表現也與之基本一致,日間環境下與頂級的機型表現不存在什么差距。
夜間環境下,在IMX586機型當中相對孱弱的光圈、進光量和有待提升的算法相較此前卻有進步,但是面對一個諸廠商都在激進提升拍照水準的時代,紅米K20 Pro的表現只能說中規中矩,剛剛符合預期。
如果要給紅米K20 Pro的攝影表現在小米、Redmi家族里排個序的話,那么毋庸置疑的,紅米Note7<小米9 SE≈紅米K20 Pro<小米9。
另外,紅米K20 Pro的出爐明顯是吸收了小米9的經驗和米粉用戶反饋,在大機身大電池和輕薄機身、無線充電的選擇上,舍棄了后者而擁抱前者,
誠如我們的評測結果和使用體驗,在除拍照之外的核心體驗上,紅米K20 Pro無限接近于小米9,除了功能和配置,追溯到其背后更深層級與小米品牌手機同樣的研發和供應鏈,也能發現這根本就不是一臺我們傳統認知當中的紅米手機。
打個比方,紅米K20 Pro像是與小米9在同一條主干上生長而出的另一條支脈,只存在取舍和風格的不同,并且結合定價特色來看,紅米K20 Pro也是更加接近于小米9之前的歷代小米數字機型。
可以說,紅米K20 Pro在小米品牌脫離極致性價比的束縛升級到更高階檔位之后,是真正繼承米粉喜聞樂見的舊時小米手機精神內核的旗艦。
誠如筆者所言,紅米K20 Pro囊括了當前最主流的旗艦配置,帶著無劉海、無水滴、無打孔的多數人喜聞樂見的外觀,以及相對尚可的拍照表現,實現了“旗艦”與“極致性價比”的并存。
-
紅米
+關注
關注
1文章
886瀏覽量
2569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