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這兩年,也許還包括未來的幾年,基本就處在一個突圍的狀態。為什么要突圍呢,我們被什么力量圍住了呢?主要是兩個力量,一個是全球格局正發生所謂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正當其中,被圍住了,另一個力量是我們自己多年的高速增長帶來的國內經濟的一些變化,這也把我們圍住了。那么,能不能完成這次突圍,關系到中國能不能晉升到現代化強國的行列,同時也會對全球經濟走向產生一些外延式的影響。
這個世界跟過去再也不一樣了
在2017年的一些調查研究中,我們看到一些麻煩的現象,某種局勢已經形成了。我并不是國際問題尤其是所謂中美貿易問題的專家,我只是用經濟學的視角和基本構造來幫助各位去理解,為什么全球形勢發生了這么深刻的變化。簡化地看戰后的全球局勢,可以說就是一個“窮經濟”和一個“富經濟”。富經濟的特點是人均資本多,人口、勞動力不多,但資本的積累量非常雄厚,因此生產率高,收入就高。
窮經濟正好相反,人數很多,勞動力很多,但沒有資本積累,這個資本既包括物質資本,也包括知識資本。資本不夠,生產率就低,主要依賴自然給予的力量,所以生產力低,導致了窮困。這是兩個基本的經濟板塊,就是戰后所謂的“南北問題”,即一富一窮。戰后我們長期處在這兩個經濟體各自的陣營內,相互之間是不怎么開放的。
***非常重要的一個貢獻,就是率先在我們已經擁有了可靠的國家主權的情況下,主動開放,拆掉壁壘,引進外資,大膽地開放國人對外部世界的了解,讓信息、科技、知識、商業模式、市場打通。這樣一來會發生什么變化?
窮國這么點資本,富國那么多資本,現在打通了,原來窮國是不可能得到發達國家資本的,打通后,窮國可以和發達國家的勞動力一起利用這些資本。
人工也打通了,雖然移民還沒有那么開放,但各國勞動力生產的產品是可以貿易的,其中一部分服務也可以貿易,只要可以貿易,就相當于人力資源在全球范圍內有相當大程度的流通。
一打通,競爭就會激烈得多了,因為原來有壁壘,原來富國的人跟窮國的人之間沒有什么關系,他們自己過自己的好日子,掙高工資,過現代化生活,壁壘打通之后,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但這個局面剛開始時你看不出來,我們中國人的經驗就是這樣,剛開始我們什么都不會,你的產品對發達國家的產品沒有競爭力,但是事情會變化,只要持續地開放,持續地吸引外資,持續地讓新技術進來,再窮的國家,人民還是肯學習的。
只要肯學習,開放了的窮國學習曲線就會升得比較快,所以,所謂全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從經濟角度來看,就是從這樣一個基礎演變來的,就是從差距很大的這樣兩個經濟體之間有嚴格壁壘到去除壁壘,所以這個世界跟過去再也不一樣了。
我們的獨到性優勢還沒有形成
但是獨特性方面我們還差很遠,還是一個后發優勢,還是一個追趕的格局。包括我們現在把創新喊得這么響,但所有這些概念都是從外面來的,還是在學習人家,只不過我們現在跟得快一點了,我們自己真正優勢的東西不多。
2010年我去參加達沃斯會議時,在會場我獲得了一個感受:這個世界就是兩個海平面,發達國家有資本、有技術,為什么一開放它們就嘩嘩嘩地往中國來?
因為邊際報酬率不同,一個經濟體擁有某一個要素越多,它的收益率就越低,要是落到這個要素相對稀缺的地方,回報率就高了。
倒過來,中國為什么有很多東西能夠出口呢?因為我們的成本優勢。大家想一想,中國剛開放的時候,中國人落進口袋的收入大概是美國的百分之一,是一百倍的差距,一打開壁壘,這個對流的猛烈已經不是經濟學了,這是物理學了。
但成本永遠存在一個詛咒,世界上經濟學教科書很多,成本變化的圖形從側面看都像一只碗,它先是一路下降,等降到了最優點,就掉頭向上。
在座各位應該都懂這個道理,比如一個流水線剛開始生產,工人不熟練,還達不到最優技術產出,然后單位成本會逐漸下降,降到了最優點時,你擴大產能,投資,招工人,但這時投資和工人都開始貴了,擴建要占地,地也貴了。這是經濟活動不可改變的鐵律。
競爭無非是爭,你比別人成本降得快一點,升的時候比別人慢一點,你就站住了。但是中國40年經濟高速增長,成本這條線漲了多少?。?/p>
所以不知不覺中,我們的成本優勢一邊在見到效益,一邊在減弱。
麻煩的是中國開放的經驗又影響了多少國家,別人不會說是在學中國,但世界上只要是做對了的事情,你擋也擋不住別人要學習,你中國能開放,印度不能開放嗎?我們的鄰居朝鮮也要開放。
改革開放沒有專利權,下了決心就可以搞,所有窮國一看中國的經驗,都可以搞。越晚開放,成本優勢越明顯,大家看越南的土地和工人什么價,印度、印尼是什么價,你去看看吧。
那么地呢?越南的地比你便宜呀,印度的地比你便宜。中國經濟高速增長40年,從全球看,我們被夾在了中間,我們的優勢并不明顯,獨到性優勢還沒有形成,就被圍住了,搞不好上頭還會堵你。
過去它們無所謂,教你一點就教你一點,給你一點就給你一點,你那么窮。
可是今天中國全球第二大,引起方方面面的警覺,你看今天美國的留學生政策都大幅度收緊,不光是貿易戰。
別說是敏感的專業現在對中國留學生越來越不開放,連不太敏感的專業壁壘也提高了,它知道你的知識來源是在它那里。
我們的后面還有追兵。你看印度2030年的目標是什么?成為全球第三大。只要看看中國自己的經驗,你就會知道,可不要隨便看不起印度,后發優勢會讓走在前頭的國家喪失警惕,因為你洋洋自得。
中國人不要覺得印度追不上,你把時間放長一些看,這個可能性是有的。
中國該如何突圍
以上就是中國被圍住了的原因。那么,怎么突圍呢?
第一步,你還是得靠改革突圍。
中國的改革呀,沒辦法的時候是真改,一旦有了成績,那就是喊喊口號。
因為改革要觸動利益,不是被逼到墻角,那個利益怎么觸動呢?要不是餓到糧食供應不了,怎么會同意包產到戶?要不是幾億人的就業沒法解決,怎么會開放民營經濟?
從制度、法律、文化、思想上,我們真的把改革開放這件事情想通了嗎?我的觀察是還沒有,至少上層建筑里很大一個板塊的人不作此想。實際情況是沒辦法的時候讓一步,形勢好就不改,硬生生地不改。但如果不改沒有出路,那你就還是得改。
你想想這個成本優勢,我們也就是人均9000美元的國家,我們的稅收結構、整個國民經濟分配的構造難道不失衡嗎?稅收上這么連續、高速地抽,跟我們的發展階段和國力相匹配嗎?
政府手里拿了錢,想法就多了,那個宏圖有多大,你看全國到處修了多少沒人去的新區?這都是錢哪。如果不是手里搞到了這么多錢,你想這么過癮也過不了。
于是開始反腐、反奢,中國確實已經出現了未富先奢的苗頭,你看我們這個社會上方方面面的腐敗現象。
但是你要問,手里這么錢,是哪兒來的,怎么可以這樣奢侈地過日子呢?你的核心技術都是從別人那里來的,要是沒有長期艱苦奮斗,還想成為世界前沿國家,哪有這么容易的事情?
這是我們中國的一個特點,只要形勢一好,我們就容易忘乎所以,就容易對我們真實的情況,對我們在國際競爭中的位置作出脫離實際的判斷。現在如果要突圍,首先要從這個方向突圍,先端正對自己的真實定位。
第二個突圍是應對的突圍。從這個方面看,我認為這兩年的戰略方針是正確的。不能因為特朗普在自己國內壓力下的收縮,我們就跟著收縮,不能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因為你要想想清楚,對中國而言,我們從改革開放中的收益是遠遠大于它所帶來的成本,中國如果不繼續開放,下一步的現代化是不可能找出一條關起門來自己發展的路的。這個問題一定要清醒,要繼續堅持開放。
開放是改變不了的,沒有哪一個行政權力有能力把這種局面再拉回去。這種全球分工帶來的全球生產力的提高,是未來全球福祉的一個基礎。
所以你看特朗普鬧下去,說不定導致的會是一個相反的局面,全球關稅有可能繼續降低,現在已經降低了,全球關稅現在也就是百分之五到六,再鬧一鬧,談判還個價,你看已經簽訂了好多零關稅協定了。
美國以提高關稅開的頭,最后有可能以繼續降低關稅結局,當然這要看協商各方怎么去看這個問題。
中國到現在為止以更大的開放應對貿易戰,這個戰略我看是正確的。這兩年我看了不少基礎設施,從上海港一直看到鹿特丹港,全球的大船越造越大,單位成本中貨物是在哪里生產的,這個轉運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種技術的變化你們知道對經濟配置有什么作用嗎?
中國公司加快全球布局
特朗普我看他還有一個貢獻,就是把一批中國公司打成跨國公司,你不可能對全世界都收25%的關稅,你哪里不收,我們就到哪里布局。
我訪問過一批中國公司,很多都是貿易戰以后,加快了全球布局。它們去越南、去墨西哥等地開公司,當然你去那里開公司,當地也歡迎,來吧,你們一輪一輪地來吧。
打來打去,本來中國公司愿意待在國內,國內市場這么大,很誘人,大家互相又太熟悉,習慣了在國內作戰,但現在很可能外部的力量會逼出一批跨國公司,像華為這樣在全球布局,到187個國家去設點,我看這樣干好得很。
中國的未來取決于我們的抉擇
我希望大家要形成新的全球觀,不要再糾結于某個國家與另個國家之間的所謂“貿易戰”,這個東西很容易上新聞標題,國別政治好玩得很,但今天的世界不完全如此了,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全球化是遭遇了重大的挫折,因為居民大部分還是生活在自己的國家里,全球化受損的大部分人群是他們,所以他們要求自己的政府作反應,國內政治由此就會延續為對外關系,就會演化成國家間關系某種程度的緊張。
但是從根本看,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也許我的判斷過于樂觀了,因為各國從全球化得到的好處太大了。
這個趨勢與中世紀原來各地方一個一個的小市場,最后擴展成國內的本地市場、區域市場,二者是同一個道理。統一的市場有分工、深化,生產率得以提高,這是人類未來福祉的一個可靠的基礎,這個趨勢是擋不住的。
中國現在就是在這個過程中被圍住了,被我們的成就圍住了,被中國經濟體量在世界上具有的一席之地圍住了,要不然沒人來管你這些事兒,如果你體量小小的,偷幾個專利就偷幾個專利,抄人家一下就抄一下,因為你不成氣候,人家不會太在乎。
現在之所以這么多國家對著我們,是因為我們真的有兩下子了,你夠一定份量了。問題是你要挺得住這一關,被圍住了要突得出去,要改革突圍、開放突圍、創新突圍。
至于這場突圍有沒有勝算,比較好的答案是“不確定”。突不出去的話,那無非就是起個名目,叫它什么“陷阱”就算了,有多少國家都是到了臨門一腳,踢不出去了。
中國的大歷史上發生過這個事情,我們的宋朝多厲害,所以李約瑟就很感嘆,中國當時看來已經具備了一切進入現代化的條件,臨門一腳卻踢不出去,裹足不前,停在了門外。這是李約瑟的一個問號。
我們這一次會怎么樣?很有希望,我們從那么窮變成現在世界第二大,人均GDP水平從兩三百美元上升到九千美元,可以說中國現在是歷史上離成為現代化偉大國家最近的時候。但沒有人能保證我們一定贏。
你看歷史就知道,不是第二大都變成了第一大,從戰后算,第二大變第一大的是少數,只有美國,前面的幾個第二大都是往后面走了。并不是中國現在第二大,像做算術一樣多推幾年我們就是第一大了,上帝沒有給出這種保單。
這事情要取決于我們的努力,取決于我們的抉擇——政府怎么做,企業怎么做,還有高校怎么做。
如果做得對,是一個結果,如果做得不對,是另外一個結果。但是如果大家非要想坐下來說,我們的前景會怎么樣?我愿意把寶押在我們的突圍能夠成功這一面,道理在哪里呢?
因為我觀察中國經濟,觀察我們國人,我們有一個明顯的文化心理上的特點,就是形勢差的時候我們的表現比較好,甚至是形勢越差,表現越好,我們的國歌就是這么唱的,中華民族到了不行的時候,它就行了。
遺憾的是,如果形勢一轉好,我們的表現常常就變差了,忘乎所以,自我得意,胡鬧,未富先奢。什么時候形勢好的時候,我們的表現也比較好,那就是中國真正進入世界強國的一天。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133瀏覽量
269454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2文章
47425瀏覽量
238948
原文標題:周其仁:當下局勢前所未有,中國如何突圍
文章出處:【微信號:industry4_0club,微信公眾號:工業4俱樂部】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