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不斷逼近,華為自研的操作系統漸漸現出“真容”。
5月21日,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透露,華為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最快將在今年秋天,最晚明年春天發布。這套操作系統將會打通華為手機、電腦、平板以及電視、汽車等各種終端產品,并兼容全部安卓應用和所有Web應用。
有消息稱,早在去年的8月24日,華為便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商標局申請了“華為鴻蒙”這一商標,并在今年5月14日注冊生效。而在商標詳情信息中,“華為鴻蒙”被披露可應用于操作系統程序、計算機操作程序、計算機操作軟件等。外界認為,華為自主研發的OS操作系統其名字或者就是“鴻蒙”。
不過,在業內人士分析看來,華為開發出一套自主操作系統是其次,關鍵還在于未來能否建立起龐大的應用生態規模。“一個系統如何建立起軟件的應用圈,讓企業都來支持這個操作系統,基于系統去開發出相應的軟件,這才是問題的關鍵。”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指出。
系統成熟仍待時日
早在2012年,華為就已經在著手進行相關系統的研發工作,并且近期在手機軟件層面常有進展釋出。
無論是在去年6月份號稱是一門“很嚇人的技術”GPU Turbo,還是在今年3月份華為P30系列手機發布會上公布的“方舟編譯器”,這些均是華為在提升手機運行效率上所展示的成果。
華為的GPU Turbo技術是基于目前華為的EMUI系統底層對傳統圖形處理框架進行重構,使得GPU的整體運算效率得到大幅提升;而“方舟編譯器”則具備直接編譯成機器碼的功能,其轉化出的機器碼可以直接由CPU運算,使得手機的運行效率比原來提升超過60%。
雖然沒有徹底地對系統“改頭換面”,但兩大技術的公布,已經說明了華為具備在安卓系統的Linux內核上進行二次研發的能力。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飚認為,“華為在安卓系統上所做的這些努力,已經對安卓體系有了一個深層次的改變。而且由于安卓的底層協議保持開放,因此華為仍然可以繼續保持使用和開發安卓系統。”
從時間上看,華為的自研操作系統距離公布已經進入最后的收尾階段。由于這套自研系統具備兼容安卓應用的特性,因此華為可以在短時間內克服自研系統應用少、功能弱的缺陷。而方舟編譯器的加入,則能夠讓某些不兼容的應用重新編譯成符合華為自研系統的生態應用。
不過,任何一套操作系統從萌芽到成熟階段,都要經歷一段較長的成長周期,包括iOS系統和安卓系統均不例外。而華為自研系統一旦公布,其同樣需要一段時間來擴大生態和用戶規模。
“事實上,蘋果iOS和安卓體系從誕生到真正壯大起來都用了四五年的時間,這種應用生態鏈的成熟周期是不可避免的。而華為的自研操作系統雖然說已經具備了足夠多的技術積累和潛力,但要真正形成規模,預計至少也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孫燕飚表示。
軟件硬件“都要硬”
實際上,在華為“鴻蒙”之前,國內已有數款自研操作系統出現,但并沒有真正做大的案例。在這其中,阿里云OS的失敗或許可以帶來一些反思。
阿里云OS是國內第一款由互聯網企業打造的自主操作系統,其號稱是打造了自有的VM(虛擬機)技術,但是大部分系統底層架構均基于安卓系統開發,從本質上講其仍然屬于安卓的衍生產品,而非獨立的一款OS系統。
2013年,YunOS網站上線,系統名稱也從阿里云OS更名為阿里巴巴YunOS。盡管外界對于阿里云OS仍存在著很大的爭議,但是其在2014年-2015年期間曾一度占據國內手機操作系統7%的市場份額,這也是國內手機系統的“巔峰時刻”。
不過,由于阿里云OS依靠的是諸如魅族這樣的二三線手機品牌支撐,其僅有的市場份額急速萎靡,目前在國內手機市場上基本上已經沒有其出現的身影。
孫燕飚指出,“阿里云OS從本質上講是不成熟的,其缺少充足的硬件設備去承載系統,并且當時也沒有得到如小米、OPPO或vivo這樣的手機廠商的認同和使用,很難把市場規模做大,更談不上形成生態。”
阿里云OS的失敗應該歸咎于其硬件規模上的不足,但三星的失敗則會給華為自研系統帶來更多的借鑒。
2015年,三星推出首款搭載Tizen自研系統的智能手機三星Z1。與華為相同的是,三星也希望通過其自研系統的推出,將三星手機、電視、平板電視以及車載系統等跨平臺貫通,并且也給自身留出一條“后路”。
不過,由于缺少軟件應用,以及自身投入不足等原因,三星Tizen系統自誕生起便有諸多不順。目前,三星基本上依賴于安卓系統,而自主研發的Tizen系統則僅在三星的可穿戴設備以及中低端手機上采用。
“三星雖然并不缺乏硬件,但是三星在軟件層面的開發能力較為薄弱,導致其長期以來在生態應用上都沒有做好,這也說明了要想真正做好一個操作系統,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規模,兩方面都是非常重要。”孫燕飚說道。
移動系統“第三極”?
以移動操作系統的格局來看,安卓和iOS兩強基本瓜分了這一市場,很難再容下“第三者”。
根據數據機構Statcounter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4月,在移動端操作系統中,谷歌的安卓系統市場占比達74.85%,而蘋果的iOS系統則占到22.94%的市場份額,兩者加起來占97.79%的市場空間,其余操作系統占比均不足1%。
盡管兩大豪強已經把市場瓜分完畢,但這并不代表華為沒有機會。梁振鵬認為,“以中國這么龐大和成熟的智能手機產業,如果沒有自身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無疑是非常危險的。而此次貿易戰雖然給華為帶來波動和打擊,但另一方面也是刺激了相關產業和技術的發展。”
目前,華為已經在物聯網操作系統上有了相應布局,其在2015年發布的LiteOS自研操作系統已經廣泛應用于可穿戴設備和智能家居領域。但在手機或者PC操作系統領域,華為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梁振鵬看來,華為未來推出的操作系統可能不會以安卓底層架構二次開發的方式呈現,因為這樣做的意義并不是很大。“華為或許會采用單獨開發的方式做出來,但是首先還是會兼容安卓的操作系統,畢竟如果不兼容很多軟件廠商便無法與華為展開合作。”
不過,兼容安卓應用雖然能讓華為在短期內解決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但以阿里云OS和三星Tizen兼容安卓應用亦沒有做大其系統來看,兼容應用本身并不足以讓華為真正形成生態規模,而華為的下一步或許是聯合開發者開發出專屬的應用生態,構建屬于自身的一道“護城河”。
“在海外市場,華為仍要面臨很多的挑戰和阻礙。”孫燕飚認為,“至少在國內,華為可以迅速地建立起自身操作系統的生態圈,其本身在軟硬件的整合能力也好,包括國家政策層面的扶持和企業的合作,都會給華為未來的自研系統帶來很大的支持和幫助。”
華為自研系統的未來命運如何,一切都是未知數,但在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看來,做這件事的意義并非是為了取代別人,而是自力更生,自給自足。
“怎么建立起一個生態?這是一個大事情,慢慢來。做操作系統,不一定是替代別人的做法,因為華為在人工智能、萬物互聯中本身也是需要。”任正非說道。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417瀏覽量
251524 -
操作系統
+關注
關注
37文章
6808瀏覽量
123290
原文標題:三星阿里的前車之鑒,華為自研系統“鴻蒙”如何突圍 || 聚焦
文章出處:【微信號:N1mobile,微信公眾號:第一手機界】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