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世界的洪流滾滾向前,數據、算法與個人生活、社會治理、經濟結構交相輝映的智能時代呼之欲出。在互聯網快速普及、物聯網加速滲透的背景下,PC、手機、傳感設備等全面興起,推動全球數據呈現倍數增長、海量集聚的特點,為大數據產業發展奠定了龐大的數據基礎。
不管是浩瀚永恒的引力波,還是復雜細微的DNA,今天我們已經能將各種宏大或微小的事物轉化為數據記錄,數字孿生成為智能時代再正常不過的日常場景。華為全球產業展望(GIV)報告顯示,全球數據量將從2018年32.5ZB快速增長到2025年的180ZB。對于企業,AI算力需求每三個月增長一倍,AI應用率到2025年將達80%。大數據,成為企業發力的突破口。
從“3V”到“4V”,
讓大數據從“包袱”變成“翅膀”
商業的發展天生依賴數據來作出決策。但數據只是“大”并沒有多大意義,關鍵是如何挖掘數據價值,將大數據的3V特征,即“大量化(Volume)”、“多樣化(Variety)”、“快速化(Velocity)”增加到4個V,挖掘出Value(價值)。然而,面對浩如煙海的數據,企業在實現數據價值時仍面臨著三大挑戰:數據入庫難、數據融合分析難、數據消費難。要想將大數據從“包袱”變為“翅膀”,還必須跨過這三道鴻溝。
通常情況下,企業的數據可以分為3種類型:結構化數據、半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其中,85%的數據屬于廣泛存在于社交網絡、物聯網、電子商務等之中的非結構化數據。傳統的商業系統中用以分析的數據,大都是企業自身信息系統中產生的運營數據,這些數據大都是標準化、結構化的。對于企業來說,至少有90%的數據并未錄入系統。即使是針對已經錄入系統的數據,面臨內部煙囪式建設的業務系統,如何融合分析也是一個難題,更遑論進一步將數據用于企業智能決策和智能分析。
慶幸的是,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出現為大數據產業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如果說,數據是掀起新一輪價值突破的“黑金石油”,那么云和AI則是“ 煉油廠” —— 對數據開掘、傳輸并將其“智能熔煉”,隨之回到需求源頭進行數據“提純”再利用。云計算按用量付費、可擴展的存儲計算能力、便捷易部署等特點,大大降低了企業應用大數據的難度與成本。人工智能通過神經網絡等領先算法,自動處理、分析大規模數據,從而獲得預測性的洞察,從而指導或直接替代人工決策。
“智能熔煉”,
幫助企業大數據從量到質實現飛躍
正如《大數據時代》所言,大數據開啟了一場重大的時代轉型,就像望遠鏡讓我們感受到宇宙,顯微鏡讓我們能夠觀測微生物,大數據收集、分析海量數據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世界,是眾多新發明和新服務的源泉。
從大數據產業鏈來看,主要涵蓋數據來源、數據管理與分析、數據應用。數據管理負責數據的集成、存儲、安全等環節,其中,數據存儲是產業鏈的支撐,參與者以傳統數據庫企業為主。產業鏈最核心的當屬數據分析與挖掘,其能力直接決定著大數據應用的推廣程度和范圍。但是現有的軟件和工具主要適用于以結構化數據為主的傳統數據,要想及時捕捉、存儲、聚合和管理包含非結構化數據在內的大數據,以及對大數據進行深度分析和挖掘,企業越來越需要智能化的數據解決方案:
?面對企業數據查找難、獲取難等問題,需要將數據湖、數據倉庫、數據集市融合成統一的邏輯數據倉庫,實現“ATM”式的數據自助獲取體驗。
?面對企業數據交換難的問題,需要實現跨云、跨網絡、跨數據中心的數據連接,打造數據流動的“高速公路”。
?面對企業數據產品開發成本高、上線周期長的問題,需要整合數據庫、大數據、AI等處理引擎,支持數據集成、數據研發、數據消費、數據治理等應用,對數據融合處理分析,才能更高效地喚醒數據價值。
在當前時點,企業如何找到這樣的智能數據解決方案?
6月5日,華為將在北京發布智能數據解決方案,這是繼5月15日華為發布業界首款AI-Native數據庫GaussDB和業界性能第一的分布式存儲FusionStorage之后,面向數據產業又一重大動作。據悉,該智能數據解決方案根據企業需求從多方面進行智能升級,幫助企業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從“量”到“質”的轉變,讓數據成為新生產資料,智能成為新生產力。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490瀏覽量
269876 -
數據庫
+關注
關注
7文章
3845瀏覽量
64590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908瀏覽量
137644
原文標題:邁向智能時代,企業如何在海量多樣性數據中挖掘價值?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6ee649e83ee2,微信公眾號:華為云與計算】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