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用一個定性的分析框架,從產品視角來理解車聯網產品,大致分成以下幾步:
1、列舉正在發生的可能影響車聯網的事件
2、建立圍繞“車”的基本模型,推導出“車聯網產品”的場景
3、結合 1 和 2 的結論,得到“車聯網產品”的基本架構
4、通過“車聯網產品”的基本架構,分析BAT的實際產品布局
5、預測市場,給出一般性建議(可能滯后且無用)
理解車聯網需要產品視角
近十年來,中國的汽車保有量增長迅速,無論是市場環境、技術環境還是政策環境,都不斷在發生變化。巨大的不確定性總是帶來巨大的機遇和風險,車聯網產品隨著各類不同背景的廠商進入,變得熱鬧非凡。良莠不齊的玩家,夾雜著炒作和欺騙的各類新概念,讓公眾對車聯網的理解變得非常模糊,即使是擅長抽象和完善概念的產品經理人群,面對快速發展的車聯網市場,也很難就“車聯網產品”的內涵和外延達成一致。不過對一個新事物來說,對基本定義的明確過程,也是創新產生和發展的過程。
附圖:百度指數中的需求圖譜
研究方法
本文嘗試用一個定性的分析框架,從產品視角來理解車聯網產品,大致分成以下幾步:
1、列舉正在發生的可能影響車聯網的事件
2、建立圍繞“車”的基本模型,推導出“車聯網產品”的場景
3、結合 1 和 2 的結論,得到“車聯網產品”的基本架構
4、通過“車聯網產品”的基本架構,分析BAT的實際產品布局
5、預測市場,給出一般性建議(可能滯后且無用)
推動變化的事件列舉不完全
建立一個四象限圖,橫軸是對產品影響的不確定性,縱軸是影響的高低,將事件分類為“技術”、“市場”、“環境”、“渠道”、“產品”幾類,并放置在象限圖中。右上角“影響”高且“不確定性”高的事件,需要重點關注,產品創新通常來自這個區域的事件刺激。
附圖:影響“車聯網產品”的事件,受限于精力和能力,列舉和分類都會有疏漏
附圖:近10年來,中國私人汽車擁有量的變化,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
車聯網產品的一般場景
在經濟學家薛兆豐的眼中,“產權”是通過“使用權”、“收益權”和“轉讓權”三個權利來實現的,借用這個概念,我們可以將“車”這個產品的內在,分為兩個部分:“工具屬性”和“資產屬性”。
從工具屬性上看,“車”是“人/貨”的搬運工
對于“人”而言,可以有兩種角度來看待“車”,但本質上都是“出行場景”,遵守“連接/分發”的商業模型。“出行場景”中的車聯網產品是市場熱點,BAT等科技巨頭的主力產品,也大都是這個領域的。
1、“車”是“人”的一類空間,是獨立于“工作”、“生活”、“娛樂”之外的空間,隨著汽車保有量上升,人群在這個空間上花費的時間同樣在急速增加,會產生大量的消費機會。
2、“車”是空間與空間相聯系的管道,出行增加了“空間”和“空間”之間的連接,使得人們可以進入更豐富的消費場景中。而且這種空間之間聯系的增強并不是消費機會的線形增加,而是可能創造新的消費機會。
附圖:“人”相關的車聯網產品場景,圖中的“產權”是指狹義的車輛登記產權
對于“貨”而言,是“產業場景”,之所以不稱為“運輸場景”,是因為這類場景中,還有豐富的采集或分發行為。常見的產品應用領域有物流、倉儲、農業、環衛、工程、礦業等方面,除物流和環衛領域外,其他應用領域還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車通常在封閉空間中運動,人的活動很少,非常適宜 Level 4 的無人駕駛技術應用。
“產業場景”在互聯網環境中被討論較少,但市場規模總量巨大,車聯網產品與面向個人消費者的產品形態差異明顯。
從資產屬性上看,“車”是實體資產和數據資產的總和
實體資產是指車這個實體的價值。無論是乘用車和商用車,在通常情況下,實體資產的價值都是一條不斷下降的曲線,我們已經可以通過二手車交易的大數據,通過算法基本確定這條殘值曲線(新能源車的殘值曲線與汽油車有明顯不同,受到電池殘值的影響)。
數據資產是指車在各類場景中被“使用”,使車成為數據產生和處理的基本節點(一種邊緣計算),這些數據的價值可以被挖掘(也可以在云端)出來,數據資產曲線與實體資產曲線相反,不斷增值,還可以被物聯網放大。
我們可以做這樣一個論斷:
車聯網產品之戰,勝負關鍵是爭奪不斷增值的數據資產
這場玩家眾多的戰役,有三個重要的子戰場:
1、對實體(車/人)的爭奪,數據入口
2、對數據傳輸和數據處理權的爭奪,數據管道
3、對消費場景的爭奪,數據應用
在數據入口戰場里,關鍵策略是生產車輛,從源頭控制。玩家有傳統主機廠、互聯網造車新勢力、地產/能源/家電巨頭(恒大、寶能、格力等)。
在數據管道戰場里,關鍵策略是控制數據采集和處理。玩家有車聯網云計算服務提供商、車載OS或車機設備提供商、電信運營商,如華為、BAT的車聯網部門、部分創業團隊。
在數據應用戰場里,關鍵策略是控制消費場景的供給。玩家有滴滴、BAT的內容部門或O2O部門、部分創業團隊。
車聯網產品的基本架構
車聯網產品的基礎場景,決定了產品視角的車聯網產品定義:車聯網產品,提供有關“車”的數據產生、處理、傳輸、應用的解決方案。結合01.推動變化的事件中重要且不確定性高的各類事件,得到一個基本的架構。
附圖:側重C端車聯網的基本架構表述
數據在車聯網產品架構里的流動
1、數據采集,實際上就是數據源,數據產生在很多位置
車內:主要是車機,通過車內的各種感應器和前裝記錄設備,記錄車的使用數據
車外:通過外設,如無人機、空氣凈化器、行車記錄儀等,記錄車的環境數據
車與車:通過云端或者車車通信,記錄車的使用數據和環境數據
車與人:通過人機互動,或者是手機等移動設備與車機互聯,記錄人與車互動關系
車與云:記錄車與環境互動關系,包括與城市、路網、產業場地的互動
2、數據處理,可以在車/手機/云多端處理
從外部政策環境看,二手車出海和鼓勵電動車消費,都會帶來車輛更新,更多感應器和處理器會被安裝到新車上,促進了車作為終端的數據產生和計算能力,這是硬件層面的提升。在軟件層面,新車都安裝了智能的操作系統,利用硬件的能力大大提升。軟件方面的成型產品非常多,如阿里的斑馬智行、百度的小度車載OS、騰訊的車聯網生態解決方案等,后面會更詳細給出架構圖。
附圖:華為公有云車聯網解決方案
數量巨大的存量乘用車和商用車市場,也可以通過后裝一些設備來升級數據采集和處理的能力。常見的車載一體機方案,需要對車做小量改裝,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市場表現一般。近幾年興起的智能后視鏡和智能行車記錄儀,車主可自助安裝,功能強大且價格低,市場表現良好,甚至還有智能車載支架這樣的幾十塊錢的產品出現,極有可能為數據采集和處理提供新的機會。
3、場景識別,數據處理的目的是為了識別場景,在具體的場景中讓車做出對應的“動作”
C端方向上,騰訊的車聯網場景定義如下,
出行場景:通勤、出游、擁堵、……
娛樂場景:聽歌、小說、游戲、……
車生活場景:停車、加油、違章、……
社交場景:車載微信服務、約會接人、……
B端方向上,物流、倉儲、農業、環衛、工程、礦業等場景都可細分出來不同的應用場景
4、消費,場景識別是數據應用,消費則是數據變現
C端方向上,騰訊的車聯網場景定義對應著兩類消費,一類是內容消費(關鍵是內容生態),一類是實體消費(關鍵是消費場景豐富性)。這兩類消費的核心控制點,都是支付能力及整合人車數據的超級ID。
B端方向上,消費是指結合產業特點,提高產能/運力的能力,對商用車市場研究很少,不展開。
BAT的車聯網產品架構
超級ID取勝的騰訊
雖然騰訊車聯網在媒體采訪中,不強調微信作為超級ID存在的強勢地位,可能為了避免主機廠的反感。但實際上,車載微信可以安裝在任何以安卓為原型的車機設備上,利用騰訊本身已經有的內容生態(閱文集團、QQ音樂、騰訊視頻等)、線下服務生態(美團和京東等),支付能力,覆蓋掉主機廠的前裝優勢,成為車聯網的入口。同時,微信作為一個ID,可以將用車人的數據,無縫遷移到任意安裝有車載微信的車輛上,這個優勢在未來車輛使用權越來越重要,產權越來越不重要的趨勢中會被放大。
附圖:騰訊生態車聯網解決方案
無人駕駛技術領先的百度
百度的車聯網產品布局也非常完整,以Apollo開放平臺為核心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切入,更容易與主機廠達成合作。弱點是內容生態、線下消費生態、支付能力都較騰訊和阿里單薄。優勢是在產業車聯網這個方向上,比騰訊和阿里走得更遠,產業方向對內容、線下消費和支付能力要求較低,對自動駕駛、路徑規劃、產業能力整合上要求較高,百度已經有一些實現。
附圖:百度車聯網平臺和生態
平衡的阿里
阿里入局很早,與上汽合作的斑馬智聯進入市場好幾年。在超級ID方面,有淘寶支撐;在內容生態上,有優酷土豆、蝦米、大麥等;在線下消費能力上,有口碑和飛豬;在支付能力上,更是有強勢的支付寶。產品架構上,與騰訊的布局基本一致。
如果對目前的車機系統感興趣,可以參考易車有一個《車載互聯系統專項評測》系列。
需要回答的問題及可能無用的市場建議
地理空間的大小,影響消費形態
汽車市場下沉,廣大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地區,單次出行時間較大城市短,環境熟悉,一般不需要導航,也不需要長時間在“車”空間里的內容消費,線下娛樂消費場景不依賴線上流量。在這樣的場景中,在供給側的內容形態和線下消費生態,都需要哪些變化?
長時間的出行場景也有不同
路線固定的通勤和路線不固定的出游,都是時間較長的出行,潛在的是打發時間和節省時間的不同需求,可能產生需求的“人”都不同,是重視“駕車人”還是重視“乘車人”?
增量市場和存量市場
增量市場受到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商用車聯網和存量車輛改造,可能是數據富礦。
車聯網+區塊鏈+金融,也可能是組合式的好應用。
躲不開的“手機也可以”問題
手機作為最流行的智能終端,性能強,更新快,如何跟車機形成合力?是否會出現車機只是屏幕和傳感器,手機才是數據關鍵節點的形態?
信息量極少的洞察
由于更換車機系統的難度和成本高,造車可以鎖定系統,所以BAT們紛紛投資造車新勢力,也紛紛與傳統主機廠合作。5G帶來的很可能是車機系統切換的成本大大降低,也提升了造車者們的話語權,優先需要確定的,是數據的產權。
-
汽車電子
+關注
關注
3026文章
7943瀏覽量
166943 -
車聯網
+關注
關注
76文章
2577瀏覽量
91564
原文標題:解構車聯網產品
文章出處:【微信號:IV_Technology,微信公眾號:智車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