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工業革命以降,最能體現一個大國競爭實力的,往往是這個國家的制造產業。某種程度而言,“制造強則國家強”正在成為大國競爭力的普遍共識——是否具有完備的專業制造體系、是否擁有強大的核心技術實力、是否建立了可持續增長的研發創新產業鏈,才是大國崛起的“通關密碼”。
曾經,央視財經頻道播出了一檔名為《大國崛起》的***,全景展現了近代歷史上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美國等九個大國的崛起歷程。人們發現,大國崛起的背后,除了客觀層面的歷史潮流與時代趨勢,還有各國在每一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比較優勢與核心競爭力。其中,自工業革命以降,最能體現一個大國競爭實力的,往往是這個國家的制造產業。某種程度而言,“制造強則國家強”正在成為大國競爭力的普遍共識——是否具有完備的專業制造體系、是否擁有強大的核心技術實力、是否建立了可持續增長的研發創新產業鏈,才是大國崛起的“通關密碼”。
“中國制造”進化史—"大國崛起”背景下的產業變遷
近幾十年,有一大批代表“中國制造”水平的中國品牌崛起于世界:華為、海爾、格力、美的、TCL、聯想、青啤、大疆、上汽、正威、萬向、吉利、濰柴、波司登、魏橋、威高、京東方、海康威視、恒瑞、歌爾、比亞迪、福耀等企業,他們在全球各個產業細分市場攻城拔寨,代表中國聲音,提供中國方案,也成為“中國制造”國際化之路的先行者。
互聯網上經常有類似主題的視頻——***進行街頭采訪,主要問題是:你的生活,是否能離開中國制造。結果出奇地一致:大多數人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中國制造”的產品,那句印在商標背后的Made in China,正在成為世界名片。而國家統計局發布的《***40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也恰恰印證了這一點:1990年中國制造業占全球的比重為2.7%,居世界第九位;2000年上升到6.0%,位居世界第四;2007年達到13.2%,居世界第二;2010年占比進一步提高到19.8%,躍居世界第一,且自此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
然而,體量大,一定實力強嗎?
2017年1月,太原鋼鐵宣布已經批量制造出擁有圓珠筆頭的“筆尖鋼”,未來國產圓珠筆尖有望徹底替代進口,這也讓國人一顫:原來,中國制造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般強大;中興事件也讓國人突然間意識到:缺芯的制造業,遠不如體量那般雄壯;
中國高鐵被譽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但小小的螺栓卻依然需要進口,我們的中國制造依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們當然知道,在全球化時代,分工很重要,并非所有的產品都需要本國制造。根據大衛·李嘉圖的貿易分工理論,各國只要發揮相對比較競爭優勢,就能促成彼此的合作與共享。但真正的問題在于,我們需要夯實真正的比較競爭優勢,在產業鏈協作中擁有獨特競爭力,單靠低成本與低附加值,很難保持本國制造的長期競爭力,沒有在技術與研發領域的厚積薄發,“圓珠筆尖”與“缺芯”問題就會在關鍵時刻卡住脖子,讓之前的優勢蕩然無存。
回顧***40年的“中國制造”產業史,我們不難發現“中國制造”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世界普物,中國造
***之初,“中國制造”艱難起步,在東莞等靠近港澳的內地城市,一種名叫“三來一補”的合作模式開始興起。所謂“三來一補”,指的是“來料加工、來料裝配、來樣加工、補償貿易”。本質就是利用中國的低成本優勢,通過兩頭在外(原料在外、市場在外)的業務模式,為國際企業代工,繼而賺取基本加工費。這便是***之初“中國制造”的形態。
自1978年***到1998年亞洲***,“中國制造”開始了第一階段的高速增長。20年間,“中國制造”占全球的比重躍升為6%,東莞的電子產品加工、泉州的運動鞋類加工、義烏的小商品加工、威海的漁具加工等,逐漸成為“中國制造”的區域特色。而建立在低成本(主要是勞動力成本)、低稅收(***初期,我國針對外商投資企業的“兩免三減半”政策)、低端產業鏈(同質化無差異產品)基礎之上“中國制造”,逐步融入全球分工體系。
問題是:隨著勞動力成本不斷提升,低成本模式很難持續,所賺取的“加工費”越來越微薄。如何走出低成本***,如何找到新的生存模式,如何建立新的比較競爭優勢,就成為行業企業先行者所面臨的首要問題。而減少代工收入占比,生產自有品牌產品,擴大品牌***力,就成為那些優秀企業的集體行動。
第二階段:世界好物,中國造
1998年到2008年,“中國制造”開始大規模進入品牌時代。海爾、聯想、格蘭仕、遠大、長虹、奇瑞、吉利、波司登、濰柴、萬向等優秀企業,全速進入到品牌制造發展階段。創品牌、爭品牌、揚品牌,“中國制造”以一種“低成本優勢+差異化品牌”組合策略,為全球市場提供物美價廉的好產品。
在這一階段,“中國制造”與全球優秀制造業的差距在快速縮減。一方面,建立在低成本基礎之上的“中國制造”依然保持絕對的價格優勢,“好物不貴”當然是大多數消費者的最佳選擇;另一方面,這一階段的“中國制造”不再是單兵作戰,形成了全門類、產業鏈、上下游的完善制造體系,大宗采購來中國,省心、省力、又省錢,何樂而不為?
在這一時期,“中國制造”占全球的比例超過13%(2007年達到13.2%),居世界第二。其中,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TCL收購湯姆遜、海爾收購美泰克等事件,都成為“中國制造”品牌擴張的典型案例。這說明,全球消費者越來越能接受“中國制造”,“中國制造”的核心競爭力也在穩步向前。
問題是:能造出好物,但仍然缺乏核心技術。關鍵部件靠進口、核心工藝靠進口、精細化管理仍待提升、高端產品市場占有率仍在低位徘徊。因此,格力董明珠的那句“掌握核心技術”,道出了中國企業家的集體心聲。
第三階段:世界新物,中國造
2008年到2018年,“中國制造”開始加入進入技術創新時代。華為、格力、美的、京東方、大疆、小米、吉利、福耀、萬向、比亞迪等優秀企業加速崛起,一大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產品涌現出來,“中國制造”開始與“德國制造”“日本制造”“美國制造”一起同臺競技,成為全球制造業實力角逐的新選手。
最有代表性的產品是iPhone。為何iPhone的生產會放在中國,為何會放在富士康?除了富士康自身的生產因素之外,中國內地完善的產業鏈體系、響應速度超快的上下游合作伙伴、成本與質量控制層面的精益求精,才是iPhone選擇在中國生產的關鍵所在。因此,不要被iPhone背后的那句“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 Assembled in China”所誤導,也不要認為組裝本身沒什么技術含量。選擇在哪里組裝,是包括成本、技術、質量、供應鏈在內的一攬子考量。
目前,大疆無人機、華為5G手機、海爾智能冰箱、格力中央空調、濰柴發動機等已成為全球細分市場的領軍企業,他們不再是模仿者、跟隨者,而是領先者,開始定義行業標準和游戲規則,也在推動“中國制造”的創新發展。
問題是:掌握核心技術的中國企業,仍舊是少數。如何培育出各個細分市場的獨角獸,如何讓創新與創造成為中國企業的普遍共識與行動,成為中國制造的真正基因,這仍將是中國企業未來數十年的艱巨挑戰。
“中國創造”成長史— “中國制造”由大到強的新征程
2019年3月29日,華為發布2018年財務年報。最亮眼的數據,除了銷售收入首次超過1000億美元之外,其研發費用支出首度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成為僅次于亞馬遜、谷歌、三星的全球第四大研發支出預算企業(根據歐盟發布的2018年工業研發投資排名,華為居第五位)。
一家成長型企業,拿出14.1%的銷售收入投入研發,且連續十年總投入超過4800億元,這可是貨真價實的“壓強式投入”。花錢多少,并不直接與研發水平高低劃等號,但在研發投入層面特別摳門的企業,肯定沒什么好的研發成果。敢花錢、會花錢,絕對是研發成果產出的重要保障。
華為并非個案。在歐盟委員會公布的《2018年歐盟工業研發投資排名》(總計2500家企業)榜單中,美國778家企業上榜、歐盟577家企業上榜、日本有339家上榜,中國則有438家企業上榜,位列全球第三。若以研發投入作為衡量指標,“中國創造”的步伐遠比世界想象的快。
“中國創造”的三條路徑
哈佛大學傳奇教授克里斯坦森曾用“顛覆式創新”( Disruptive Innovation,又譯為破壞性創新)來描述后來者(中小企業)對先行者(領先企業)的超越進程。他特別提到:對那些利潤微薄、規模較小、還未形成氣候的非主流市場,行業領軍者往往嗤之以鼻,或者根本瞧不上。但那些后來的創業者為了能在巨頭林立的市場中活下去,非常重視非主流業務的開發與拓展,并大力提倡和應用破壞性技術(或顛覆性技術)在大企業的眼皮子底下求生。
隨著時間的發展,這些非主流業務逐步演變成主流業務,等巨頭們反應過來的時候,一切為時已晚。“中國創造”的崛起,也走了三條相類似的行走路徑。
第一條路徑:從邊緣到中心
“中國創造”最先從哪里開始?答案是:跨國公司不太重視的邊緣市場。這類市場往往游離于核心市場之外,具有利潤低、技術含量低、同質化程度高等特點。彼之雞肋,我之美味,在“活下來”的現實挑戰面前,把這些邊緣業務經營好,何嘗不是后來者的生存之道。
比如,做不了發動機創新,可以做傳輸帶創新;做不了壓縮機創新,可以做線纜創新;做不了芯片創新,可以做零部件創新。總之,在核心技術之外,在主流業務之外,第一批進行創新探險的中國企業,開始了邊緣化創新之路。海爾、華為、美的、格力、TCL、聯想們從邊緣創新開始,一步步走向中心市場,為后來成長為全球行業巨頭奠定了堅實基礎。這給中國企業兩個重要啟示:
第一,要重視微不足道的“小創新”
創新未必就轟轟烈烈,也可以悄無聲息。于無聲處聽驚雷,何嘗不是創新的一種常規方式。從這個角度而言,擅長于不斷改善的“日本制造”深諳此道,永遠圍繞客戶需求,對產品做日復一日的精益化改善,成就了“日本制造”高質量口碑。難道改善不算創新?非要天天顛覆才過癮?
如果仔細觀察海爾、美的、TCL等在內的中國企業創新之路,我們不難發現,他們的創新也是從改善開始的。圍繞客戶需求,圍繞產品品質,用工匠精神來實現持續改善。換個角度看工匠精神,不就是一種產品細節層面的“死磕”精神嗎?
第二,要讓創新成為企業DNA
靈機一動并非難事。凡是走過創業期活下來的企業,都曾經有過偉大的創意和創新,否則很難在市場上立足。問題往往從企業的穩定期開始。一旦厭惡了“折騰”,一旦***慣了流程,企業就容易進入到舒適區狀態。有錢賺、有酒喝的日子多么美好,誰愿意總在折騰中忙忙碌碌?
其實,這里的“折騰”,絕不是瞎折騰,也不是亂折騰,而是基于客戶需求變化的自我進化。市場需求在變、客戶想法在變,如果你的產品與業務模式毫無變化,等待企業的終將是淘汰。你的企業不太折騰,但不代表對手不愛折騰。基于創新的“折騰”,不僅不會讓企業筋疲力盡,反而會讓企業生機勃勃。因此,培育企業自身的創新基因,讓創新成為企業的內在文化與***慣,這將是中國企業走向“中國創造”的關鍵支撐。
第二條路徑:從市場到技術
與美國、歐盟、日本相比,中國市場的最大不同在哪里?
答案是:人口。沒有人口基數龐大的消費市場,很難孕育出那些洞察客戶需求、滿足市場變化的優秀企業。從這個角度而言,無論是“新四大發明”,還是已經實現部分崛起的少數“中國創造”企業,他們都從中國的人口紅利中受益匪淺。盡管長期面臨老齡化、少子化、不婚率上升的潛在***,但短期之內的人口基數仍將是“中國創造”的最佳土壤。
就“中國創造”而言,能保持持續生命力有三大驅動力:
第一,巨型市場驅動的創新
為什么巨型市場可以帶來中國企業的持續創新?原因是:巨型市場,意味著海量需求,意味著存在足夠多的細分市場。在中國,只有星巴克是遠遠不夠的,這也是瑞幸申請IPO的主要理由;只有淘寶天貓是遠遠不夠的,這也是拼多多異軍突起的主要原因;只有特斯拉是遠遠不夠的,這也是各大品牌新能源汽車不斷涌現的主要背景。
在中國,不僅存在品牌差異巨大的細分市場,還存在消費***慣迥然不同的城鄉市場。以手機為例,在一線城市隨處可見的iPhone與華為,可能在三、四線城市轉換為OPPO與vivo。這不是誰更高端的問題,而是品牌認知與消費方式的差異。因此,只要創新,就有機會;只要折騰,就有機會。從這個角度而言,“中國創造”的利好才剛剛開始。
第二,客戶痛點驅動的創新
如果你仔細對比中外企業的專利申請就會發現:中國企業涉及客戶應用場景的相關專利申請量很高,而在核心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量相對較低。真正的原因,除了技術壁壘的時間成本短時間很難攻破之外,還因為中國企業對市場與客戶的需求更加敏感,更善于從客戶痛點出發解決現實問題。
千萬別認為這類創新沒什么技術含量。如前文所述,克里斯坦森所言的顛覆式創新,就是從一些邊緣處開始的。更確切地說,就是從客戶最在意、***頻次最多但在廠家看來未必是最有技術價值的問題點開始的。那些缺少技術積累的新興企業,很難在核心技術上與發展百年的同行相比,所以他們更加看重來自客戶端的感受與評價。曾經發生在中國手機市場上經典的“雙卡雙待”,何嘗不是某個特定階段的客戶痛點創新,也解決了特定客戶的應用場景問題。從這個角度而言,這恰恰是“中國創造”快速崛起的基石。
第三,美好生活驅動的創新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不僅是一句廣告語,更是人性的經典表達。從中國市場看,自***以來的消費升級,就一直沒有停止過。***報告中對此有過更為精準的描述:進入新時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矛盾催生機會,機會再造產業。以“美好生活”為導向的消費升級,正在成為“中國創造”爆發式增長的原動力。
其實,全球人民都對美好生活有持續期待。基于中國市場不斷催生的創新需求和實踐,都將成為“中國創造”走向海外的立足之本。無論是東非埃塞俄比亞,還是“***”沿線的阿拉木圖、布加勒斯特、布達佩斯,抑或者是歐盟的慕尼黑、巴黎、阿姆斯特丹,滿足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將成為“中國制造”國際化之路的通行證。
有了這三大驅動力,“中國創造”將生生不息。而基于客戶需求的不斷倒逼,創新將從邊緣到中心、從功能突破到技術革新、從產品改善到顛覆創新,最終形成“市場-技術”一體化創新體系。
第三條路徑:從對標到超越
華強北不相信原創?這可能是一種誤解。更確切地說,身處后發學***階段,且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與法律體系缺位的情況下,模仿或許是很多中小企業的現實出路。
從法律層面看,侵權就是侵權,沒有所謂的灰色地帶。捷豹路虎訴陸風侵權案一審勝訴、樂拼玩具侵權樂高等被上海警方查處的消息也說明: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和法規正在加速形成,過去那種完全高仿、完全不顧及版權方利益、用抄襲代替研發的野蠻生長,將一去不復返。
而換個角度看,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中國企業該如何提升創新力?
第一,學***不可恥
在顛覆之前,老老實實向對手學***,恐怕是“中國創造”在很長一段時間要建立的基本認知。這既是對國際同行,尤其是跨國公司百年技術革新與研發歷程的起碼尊重,也是基于行業發展客觀規律,即便是華為這樣的中國一流企業,也是認認真真走完國際對手們所走的每一步,甚至包括教訓和代價。因此,保持學***的心態,向國際同行對標,學***和借鑒國際同行的優秀做法,仍舊是“中國制造”提升競爭力的有效路徑。
第二,要敢于失敗
創新路上風景如何?那些過來人會告訴你:尸骨累累。如果誰告訴你創新一定很美好,那他一定居心叵測。
是的,創新的大概率是失敗。所以,中國企業要告訴自己,如果能十創九死,也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能十創五成,那簡直就是上帝對你的偏愛。不要期待什么十創十成,這樣的幸運大概率不會發生。
創新一旦進入深水區,摸著石頭過河的策略可能也不管用。君不見,那些享譽全球的醫藥企業,為了一款創新藥品,投入的研發成本不計其數,而且還有很大可能血本無歸的風險。特別是在涉及核心技術、關鍵部件、產品發展方向等關鍵問題上,失敗更是與創新如影相隨。所以,是否敢于失敗、是否接受失敗、是否能養成從失敗中總結學***的能力,就成為衡量“中國創造”是否有內功的關鍵所在。
“中國創造”再進化—“中國制造”與“中國創造”結伴而行
“中國制造”路向何方?這是中國企業要回答的集體追問。在傳統制造企業的轉型時刻,有關“中國制造”與“中國創造”,我們有必要向大家澄清三大誤區:
片面追求“高大上”,是一種毒藥!
“中國制造”與“中國創造”誰更高級?我勸你不要回答這種欠揍的問題。消費者面前,制造與創造平等。所謂術業有專攻、產品有精專,不同的客戶,不同的消費階段,不同的場景需求,需要不同的產品,好制造和好創造,我們都需要。那些認為“制造不高級”的人,可以面壁思過去了。
創造很美好?創新之路十人九傷!
創造當然很美好,但這是指創造的結果,不是指創造的過程。就創新過程而言,創新路上十人九傷。失敗是大概率事件,成功是小概率事件。因此,我們管那些創新成功的少數人叫英雄,管那些創新失敗的人叫烈士。所以,創新的成本很高,不要抱著投機的心態去創新,通往“中國創造”的路上,一定遍布荊棘,遵守規律、遵循游戲規則,才能在創新之路上少犯錯誤。
制造創造不相融?完美主義害死人!
制造與創造,手拉手、好朋友。只有認真搞制造,才會孕育出真正的匠人精神與匠人企業。有關這一點,日本制造與德國制造已經給我們樹立了榜樣;只有積極搞創造,才能不斷滿足客戶對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才能帶來產業升級和日新月異,才能帶來一個國家的持續競爭力。就這一點而言,“中國制造”與“中國創造”將長期共生共榮,手拉手、向前走,讓“中國制造”與“中國創造”不再是低成本的便宜貨,而是真靠譜的好產品。
當然,“中國制造”的進化之路依然充滿挑戰。首先,知識產權的欠賬該到補繳的時刻了。知識產權立法與執法、知識產權啟蒙和教育、知識產權保護與尊重,都將是“中國制造”加速進化的前提。其次,開放競爭的營商環境與產業格局。壟斷環境下,很難誕生真正的“中國創造”,讓所有企業在平等條件下自由競爭,政府在推進“放管服”與減稅等層面的務實努力,都將大大改善營商環境;還有,發揮行業協會與民間組織的創新協調作用,讓行業協會來牽頭進行創新協調。創新不是單打獨斗,多做1+1大于3的事,在維護行業公平競爭生態和游戲規則等層面下功夫,推動行業整體進化,這也是“中國創造”的良性土壤。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轉型剛剛好。
-
中國制造
+關注
關注
11文章
465瀏覽量
26587 -
工業4.0
+關注
關注
48文章
2015瀏覽量
118681
原文標題: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創新方法論
文章出處:【微信號:industry4_0club,微信公眾號:工業4俱樂部】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