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專注于打磨手機和箱包,一加還推出過很多周邊產品,比如名片包、筆記本、圓珠筆以及各種類型的手機殼。
隨著一加 6T 砍掉 3.5 毫米耳機插孔,一加也加快了在無線耳機上的投入。半年前,在發布一加 6T 的同時,一加發布了一加云耳無線耳機,這款 399 元的耳機在設計、續航、音質等方面有著相當均衡的表現,一度入選了極客之選(微信號:GeekChoice)的無線耳機推薦榜單。
今年,在剛剛結束的一加 7、一加 7 Pro 發布會上,一加帶來了一加云耳 2,售價上漲到了 599 元。不過和手機類似,相比第一代云耳,一加云耳 2 的產品力同樣有了巨大的提升。
一加云耳 2 延續了第一代產品的頸掛式設計,依舊是類膚的橡膠材質芯片、電池、充電口等元器件位于項圈中,左側耳機線上有一個常規的線控模塊,用于增減音量、播放暫停、切換上下曲。
至于為什么沒有用目前流行的真無線設計,劉作虎在發布會后的采訪中告訴極客之選,蘋果 AirPods 的確做得不錯,但它并不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頸戴式耳機可以在佩戴穩定性、音質等方面可以找到更多的競爭優勢。
雖然設計上的亮點不多,不過在一些細節的處理上,一加云耳 2 還是體驗了一加一貫的「打磨」水準。
一加云耳 2 的音腔采用了不銹鋼材質,表面 PVD 電鍍,工藝相當精致,佩戴也較為舒適,上一代產品倍受好評的磁吸設計也保留了下來。
得益于這個磁吸設計,不使用耳機時,可以方便地將兩個耳塞吸在一起,不用擔心耳機掛在脖子上晃來晃去。此外,一加云耳 2 的磁吸還可以作為耳機的開關使用,吸附是自動暫停音樂,斷開連接,打開后又會自動連上手機,非常方便。
此外,一加云耳 2 還有一個很實用的兩個設備快速功能。如果耳機先后配對了兩個設備(比如一部手機一臺筆記本電腦),在這兩個設備的藍牙都打開的情況下,只要雙擊左側頸圈外側的按鈕,就可以直接在這兩個設備上切換。
對了,和第一代云耳一樣,如果你用的是一加手機,一加云耳 2 可以像 AirPods 那樣快速配對。耳機開機后靠近一加手機,手機上會彈出一個快速連接的窗口。
音質是一加云耳 2 提升最大的地方。
包括第一代云耳在內,目前絕大多數無線耳塞采用的是單個動圈單元,一加云耳 2 則在搭載一個 10mm 大號動圈的基礎上,又「塞」進了兩個來自樓氏(Knowles)的動鐵單元。
在動鐵領域,樓氏是毋庸置疑的「老大」,除了采用自研單元的索尼,市面上大多數音質優秀的動鐵和圈鐵耳機用的都是樓氏的單元,比如經典的 AKG K3003,采用的也是兩個樓氏動鐵加一個動圈的設計。
當然了,決定音質的因素有很多,內部結構、聲音調教等方面都對聲音有很大的影響,不是說一加云耳 2 堆上和 K3003 類似的料同樣就能達到頂尖的水準了。不過另一方面,「堆料」又是一種簡單粗暴的提升音質的方式。
還是對比第一代云耳,采用了「2 鐵+1 圈」設計、支持 aptX HD 的一加云耳 2 在音質上有了質的提升,低頻下潛、聲場、高頻解析力都是一耳朵的進步,不過動鐵單元的參與度似乎并不是太高,整體風格偏中下盤,適合聽流行。
在 600 元上下價位的無線耳塞里,一加云耳 2 無疑是我們聽過的音質最好的一款。在我們近期聽過的無線耳塞里,不考慮那些用 MMCX 接口耳機換藍牙線的方式,應該也只有目前售價 1400 元左右的索尼 WI-1000X 音質會再好一點。
至于部分用戶關心的降噪,得益于入耳式設計,搭配上稍大尺寸的硅膠套,一加云耳 2 可以實現不錯的被動降噪效果,但耳機本身不具有主動降噪能力。
除了音質,一加云耳 2 還支持快充,10 分鐘即可充到約 70% 的電量,可以連續聽 10 個小時,完全充滿后可以聽 14 小時。
需要說明的是,一加官方提到了云耳 2 支持 Warp 閃充,不過這個閃充和手機上的并不是一個意思,不需要使用專用的充電套件,使用能夠到 5V 0.6A 的普通適配器加上一根常規的 USB-C 線即可進行快速充電。
綜合看,雖然外觀部分比較常規,不過在音質、充電、功能三個核心的方面,一加云耳 2 都拿出了相當優秀的表現,599 元的售價相當有誠意,值得大家留意。
-
耳機
+關注
關注
28文章
3013瀏覽量
81601 -
一加
+關注
關注
1文章
969瀏覽量
2802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