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視正籌備于今年之內赴香港上市,并積極考慮采用“同股不同權”架構。“曠視目前距離上市已非常接近。”一位曠視內部人員透露。
自2019年起,不斷有香港媒體曝出曠視與各家投行協商赴港IPO事宜。
據路透社香港報道,曠視已邀請花旗、高盛和摩根大通等三家投行參與其赴港IPO。據南華早報援引知情人士透露,曠視IPO初步日期定在7月份。
曠視于2019年5月初公布其最新一輪融資,融資金額達到7.5億美元,此次融資將使得曠視的估值從之前的10億美元提升至超過40億美元。而在曠視今年融資之前,彭博社也曾報道曠視正在為香港IPO籌集資金,籌資規模在5億至10億美元之間。
或將赴港上市
據香港信報報道,曠視曾計劃今年4月底至5月初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并積極考慮采用“同股不同權”的架構。
港交所新修訂的《上市規則》規定“同股不同權”擬上市公司上市時最低預期市值需達到400億港元,約合50億美元。最近一次融資使得曠視的估值接近港交所“同股不同權”的上市要求。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對公司(曠視)來說,能以同股不同權的方式上市當然更好。
港交所規定上市公司“如果市值少于400億港元,則需要在最近一個財政年度,收入不低于10億港元。”如果市值未及400億港元,只要最近一個財年的收入達到10億港元,曠視同樣可以以“同股不同權”的方式在香港上市。
這意味著,估值達到400億港元或者最近一個財年的收入達到10億港元,只要滿足其中一項條件,曠視就可在今年內拿到港交所“同股不同權”的入場券。據香港信報援引知情人士透露,曠視的財務狀況已達收支平衡,有別于部分“同股不同權”企業在上市前依然處于巨額虧損的狀態。
圖片來源(曠視科技官方微博)
自港交所去年引入“同股不同權”上市制度后,小米及美團先后通過此股權架構上市,但之后再未出現其他“同股不同權”上市公司。
鋼材B2B電商平臺找鋼網2018年曾遞交“同股不同權”上市申請,但最終改用傳統方式掛牌。香港本地金融科技網貸平臺WeLab2018年同樣考慮過以“同股不同權”形式上市,也沒能成功。
同股不同權政策雖然為無數新經濟公司帶來了福音,但仍然存在一些限制。港交所最新修訂的《上市規則》規定了企業上市后同股不同權股東不得提高不同股權比例,且同股不同權股東的投票權不得超過普通股投票權的10倍。
這意味著,如果掌權者的持股比例乘以投票權倍數所帶來的決定權不足以左右一家公司,那么“同股不同權”就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一方面港交所“同股不同權”上市仍有較高的限制條件,迄今為止僅有小米和美團兩家內地公司成功通過此架構上市;另一方面中國內地正大力推進科創板以期留住新經濟公司。
一時間外界猜測,曠視、云從等AI獨角獸也有可能會選擇上科創板。云從科技聯合創始人溫浩曾談及公司上市問題:“上市是遲早的事,即使不上科創板也會選主板。”
相比港交所,科創板對“同股不同權”上市公司的要求會更加寬松一些。根據科創板《上市規則》,科創板“同股不同權”上市企業預計市值不得低于100億元,若企業最近一年年收入不低于5億元,則市值不得低于50億元。
科創板對“同股不同權”企業上市的估值和盈利要求均低于港交所。但科創板沒有明確規定“同股不同權”股東的投票權倍數,這意味著上市后“同股不同權”股東對公司的掌控力并不明朗。
從目前的動作來看,曠視上市的第一選擇仍是港交所,但隨著形勢的變化,上科創板的可能性同樣存在。
希望是第一家上市的AI公司
曠視于2017年10月底完成C輪4.6億美元融資后,創始人兼CEO印奇曾發表對于公司上市的看法。
在印奇看來,未來兩年左右的時間,會有純深度學習,或純人工智能的公司走上資本市場。“這是會發生的,我們希望我們會是第一個。” 印奇表示。
圖片來源(曠視科技官方微博)
公開資料顯示,曠視已于2013年在香港成立殼公司“曠視科技(香港)有限公司”,該香港公司100%控股印奇名下一家內地公司——“北京邁格威科技有限公司”。
據香港商業及公司目錄網站HKGBusiness.com提供的數據顯示,曠視香港公司于2013年2月19日在香港注冊成立,目前仍處于續存狀態。
通常來說,有意赴港上市的內地公司都會采取VIE架構,阿里和百度赴港上市時都采取過類似的做法。
近兩年來,曠視還明顯加大了人員擴張的規模。據曠視員工透露,“大約兩年前曠視還只有四五百人左右,到今年已經有兩到三千人,翻了好幾倍。”除了融科資訊中心,曠視現在也已經在中關村附近的海龍大廈和西二旗設立了辦公室。
對于上市,一位曠視內部員工的看法是“曠視可能成立的時間比較早,走在前面是比較正常的一件事情。”
“曠視在很早之前就開始研發自己的深度學習平臺,有了自己的框架之后,落地會更方便,不會受制于人,如果是自己的框架的話,想做哪些改進就可以很方便地去做。框架沒有開源,至少整個(曠視)研究院都在用,訓練速度等等都要比外面開源的版本好很多。”
曠視內部深度學習平臺名為“Brain++”,其開發時間比業內應用最廣泛、知名度最高的谷歌深度學習平臺 TensorFlow開源時間更早。
對于自研深度學習平臺的原因,曠視市場與品牌中心總經理謝憶楠也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解釋:“我們早于谷歌推出的原因并非他們沒開源,而是因為我們認為擁有自己的深度學習引擎將會是曠視作為一家專注于計算機視覺的人工智能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這樣的優勢在近一兩年開始凸顯,上述曠視員工透露,在最近與商湯的幾輪競標中,曠視也都取得了成功。
除此之外,近一兩年,曠視還將其業務重心從安防轉移到了物聯網、機器人和智慧城市領域,并建立了自己的機器人操作系統——河圖。不僅如此,曠視還投資了包括鯨倉科技、艾瑞思機器人和Video++在內的幾家物流機器人和文娛傳媒公司。上述舉動顯示出其落地已逐步從安防領域轉移到更多其他領域。
但據曠視員工透露,“我覺得只是附加的,安防還是掙了大部分的錢。”現在的技術落地“切入的還是安防”。
談及AI公司上市問題,云知聲創始人黃偉也曾表達過擔憂,“AI公司估值太高的反而不敢上,怕泡沫破掉。”
以“同股不同權”的方式登陸港交所,是對一家公司估值、盈利能力、發展前景等多方面的綜合考量。一家備受矚目的AI獨角獸公司,最終什么時候上市,能去哪里上市,更像是一件可遇不可求而非一錘定音的事情。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364瀏覽量
269770 -
曠視科技
+關注
關注
1文章
153瀏覽量
11205
原文標題:“同股不同權”,曠視傳將赴港上市
文章出處:【微信號:smartman163,微信公眾號:網易智能】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