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關于神經元的研究,讓眾人看嗨了。這項研究通過在小鼠身上做實驗,先展示了神經元“不靠譜”的一面:單個神經元兩次對相同視覺刺激的反應,竟然是不一樣的。
對于神經元的“不靠譜”性,此前的解釋一直集中在噪音這個點。
而這項研究卻實實在在推翻了此前觀點,作者通過實驗證明了:即使有噪音,神經元還是有能力獲取高精度的視覺編碼。
主導這項研究的小姐姐認為,小鼠感知能力的限制不由視覺皮層的神經噪音決定,而是受神經解碼過程的限制。
在這項推特轉發超過600,點贊超過2000的研究下,神經科學家和AI科學家一起興奮,“Pretty Cool”“Awesome”“Great story”等贊美聲此起彼伏。
雖然不是AI界日常討論的人工神經網絡,而是自然界中動物們身上存在的生物神經網絡,兩者并不完全一樣,但動物們自身的特征,卻往往是啟發科學家們的關鍵。
高通深度學習研究工程師Jakub Tomczak想到,它和AI中的Dropout十分類似,像是近似貝葉斯平均。
Dropout,正是指的Geoffrey Hinton等人在2014年提出的防止人工神經網絡過擬合的正則化技術,現在已經成為了谷歌手中的專利。
AI工程師@AIexLaurence表示,就像AI一樣,單個神經元(或者節點)并不表示特定的概念,是由神經網絡中特定的激活模式決定的。
AIexLaurence還認為,這項生物學研究可能會對神經網絡權重的研究有啟發。
還有人認為,在神經元自帶不確定性的前提下,大腦依賴投票/閾值機制產生的反饋信號來判定輸入的感知信息。另外,除了神經的原因之外,也可能是動物眼睛的微觀結構決定。
能讓搞生物的和搞計算機的有同樣的high點,這具體是項怎樣的研究?
“不靠譜”的神經元
事情,還要從神經元說起。
對,就是中學生物里構成神經網絡的那個長長的細胞。
可能不少AI領域的同學還不知道,在神經科學領域,神經元和AI界的擁有不確定性的神經網絡一樣,都是不靠譜的存在。
神經元,就像一個腦洞清奇的少年,即使是同樣的信息呈現在他面前,他每次都會給出不一樣的反應。
究其原因,在于噪聲頻發,影響神經編碼。
神經編碼,跟計算機的編碼不是一回事。由于感覺信息與其它信息,都是由腦中的生物神經網絡來承載與呈現的,所以人們認為,神經元有某種編碼能力,處理你身體感知到的光線、聲音、味道等信息。
也就是說,神經編碼過程是試圖建立從刺激到反應的映射,著眼于理解神經元如何對不同的刺激作出反應,建立模型來預測神經元對特定刺激的反應。
而與之對應的神經解碼過程,研究的是相反方向的映射,也就是從已知的反應來推算外界刺激重建特征。
在這個過程中,是一個“多變”的過程,但總是被冠以“不靠譜”的評價。舉個例子:
假如你問一個神經元這個直角屏幕的角度是多少,它一開始說是75度,五分鐘后說是10度,每一次你再問的時候都是一個接近90度的隨機數。
再舉個例子,你在計算器上輸入3+7,它每次都給出的是不同的答案……
是不是有種熟悉的感覺?
沒錯,什么人工不人工的智能都差不多。
可是,正經的計算設備不應該是這樣的。
這就是讓神經科學家很為難的地方,單個神經元得出的結論是不可靠的(灰色的點),需要多次測量來平均噪聲(圖中黑線)。
那么,一個神經元都這么不靠譜了,一群不靠譜的神經元竟然能把動物們的神經系統構建的這么精準,真是個奇跡。
那么,神經元們是怎么做到的呢?
這涉及到信噪比的問題。信號強度和疊加次數成正比,噪聲強度和疊加次數的平方根成正比,因此疊加次數越多,信噪比越高。
有人猜測,也許在我們的大腦中,它的運算機制就是數百萬個嘈雜神經元結論的平均值,通過這種方法來判斷看到的是什么。
可以從幾何的角度解釋這個問題,當噪聲與刺激驅動的相同神經子空間對齊時,噪聲只能影響受到刺激部分的編碼。至少,一些神經噪聲與刺激子空間正交,所以不會有什么壞的影響。
但是,這些只是理論猜想,如果真的想靠實踐算出噪聲對神經編碼的影響,這很難,畢竟只有少量信息限制的噪聲也會對神經編碼有很大影響。
所以,基于以上推測,我們就大致為這種“明明個體不靠譜,群體卻很靠譜”的行為歸納出原因:
把每個神經元得出的結論“神奇組合”一下,得出的平均值,就是最終那個靠譜的結果。
現在,做個實驗,解個碼證明一下吧!
小鼠視力實驗
此前有人做過對猴子的解碼,證明拿一小撮神經元做實驗和用上所有神經元差不多。
在這個背景下,我們的主角出場了。
一位神經科學家小姐姐Carsen Stringer用小鼠做實驗,探究小鼠的感知與單個神經元的關系。
在這次實驗里,小姐姐和她的團隊沒有對猴子下手,而是換了一種動物,盯上了小鼠。
研究人員的目標是,通過記錄小鼠20000個神經元的數量,測量視覺刺激定向解碼誤差的下限。
這項實驗的大前提是:如果限制信息噪聲的確有影響,解碼錯誤必須漸近于某個非零值。
具體的給小鼠設定的挑戰是:
讓小鼠看角度。
基于我們前面已知的“不靠譜”這個特性,可以預知,給予小鼠相同的視覺刺激,神經元的每次反應完全不同。
研究人員用顯微鏡同時記錄了約20000個神經元的活動。這是一個部分的隨機顏色:
然后,使用線性回歸找到每個神經元的權重,將它們的活動組合成“超級神經元”,對它們的判斷進行平均。
這些超級神經元比單個神經元的噪聲要小很多。其實,在95%的實驗中,超級神經元能夠分辨45度和46度之間的微小差異。
一度之差,人類都判斷不出來吧。想象一下,讓一只老鼠分辨出這么微小的差異……另一位研究人員@BenucciLa真的嘗試了,老鼠只能分辨出超過29度的差異,比神經元差100倍。
最終,雖然研究人員們把解碼的誤差做到很低了,但是并沒有出現期待中漸近的狀況。
也就是說,視覺皮層對老鼠的視覺特征進行了高精確度的編碼,但老鼠依然在辨別方向任務中完成得很差。
鍋在解碼過程
于是,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老鼠能接受到的信息,比人類大腦能接受的差1000倍。
雖然老鼠不能將這些信息傳遞給人類,但他們也是可以利用這些信息的。比如,這些信息可以作為一種計算的第一步。
這也進一步說明,神經信號和行為之間的差異不能用刺激的類型來解釋,無論是通過行為狀態還是反復試驗感知直覺測試。
得出結論,小鼠感官知覺的局限性不是由感覺皮層的神經噪聲決定的,而是由神經元下游的解碼過程限制。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7257瀏覽量
238409 -
神經元
+關注
關注
1文章
363瀏覽量
18450
原文標題:單個神經元不可靠!這項新研究推翻以往認知,感知的最大限制在于解碼過程
文章出處:【微信號:AItists,微信公眾號:人工智能學家】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