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技術作為一門依托電子信息轉換的視覺成像技術,其發展經歷從單色到彩色,從模糊到清晰,從小到大,歷經無數的變化。現代生活中,顯示已經無處不在。大到戶外巨幅的樓宇廣告、電影熒幕,小到手機屏幕以及人們日常生活中已經離不開的電視機和電腦,各種類型的顯示器件成為信息顯示的載體,被廣泛地應用于各行各業中。
近年來,隨著LED光源的大量應用,以LED顯示為代表的新型顯示以其低電壓、微功耗、自發光等特點越來越受到應用端的親睞。而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要求顯示器向多功能和數字化方向發展,即具備電視、計算機、可視電話等為一體的多媒體、數字化等特點。多媒體終端顯示器在顯示性能方向應具有大屏幕、高分辨率、高亮度、全色化等高性能。另一方面信息技術多樣化、實時化的特點,導致便攜式終端顯示技術成為引人注目的發展領域,便攜式終端顯示器應具有重量輕,厚度薄、能耗小、工作電壓低等特性。而這些需求正像是為LED顯示量身定做的一樣,可更大限度的去擴展LED顯示的潛力。
微顯示概念雖然是近兩年才提出的,但是具有“微顯示”特點的顯示設備早已經出現。最初具有“微顯示”特點的顯示設備是頭盔懸掛式微型CRT 再配一個光學放大設備(頭戴式顯示器HMD)。隨著市場的發展,顯示設備要求用面積更小、重量更輕、功耗更低的替代品來代替CRT,智能眼鏡和AR/VR作為最新的微顯示設備應運而生。根據工作原理的不同微顯示技術可分為調制微顯示(modulating micro display)和發射微顯示(emissive micro display)。調制微顯示,即光源經過調制照射到像素陣列上以后,反射或投射到觀察者的顯示領域中。微顯示技術具有體積小(一般的微顯示設備的圖像對角尺寸(image diagonal)在10mm左右,不會超過25mm)、分辨率高(微顯示設備的分辨率通常是SVGA到SXGA,最低是QVGA)、都需要利用光學放大設備才能正常觀看等特點。
在微顯示設備光源的選擇上,應用者發現,Micro LED在功耗、亮度、發光效率、響應時間、面板使用時間和溫度適應性等方面都比OLED等其它光源表現更好,因此認為Micro LED運用于微顯示技術是當前較為理想的選擇。但Micro LED技術還不夠成熟,還有許多技術瓶頸亟需解決,包括外延晶片工藝、巨量轉移、缺陷檢測和電流驅動等。雖然Micro LED因技術成熟度不夠,尚不能完全滿足應用需求,但Micro LED的特性,為LED光源應用于微顯示領域奠定了堅實基礎,也開啟了LED光源的微顯示時代。
Micro LED技術是在2000年由來自于德州理工大學的江紅星和Jingyu Lin兩位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創造。Micro LED就是傳統LED通過更小的方式排放在陣列中,這種技術可以降低對極化和封裝層的要求,能讓顯示面板更薄。因此Micro LED的組件都很小,寬度不到50μm,比人類的頭發還細。
Micro LED面臨的難題是如何將大量的LED芯片轉移到控制電路板上,稱之為“巨量轉移”技術。由于技術尚不成熟,造成產品良率普遍不高,成本也高居不下,尚不完全具備大規模產業化基礎。為此,***以晶電為代表的一批晶圓制程企業創造性的提出了Mini LED方案。Mini LED是介于Micro LED與傳統LED之間的一個新概念,由于Micro LED尺寸通常小于50μm,市場大部分產品通常傾向于3-15μm內的更小尺寸范圍。而傳統LED,哪怕是小間距等微小封裝的1010、0606、0404等規格的器件,其尺寸也在200μm以上。Mini LED填補了Micro LED和傳統LED之間的尺寸空白。但除了尺寸,兩者的技術和制造基礎設施要求,以及應用也有差異。Micro LED在組裝和芯片結構方面要求重大技術突破,并且需要對制造基礎設施進行大幅革新,但Mini LED芯片只需要對傳統LED進行成比例的縮小。Mini LED可以在現有的晶片廠進行制造,沒有或幾乎不需要額外的投資。從這個意義上講,Mini LED是傳統LED通往技術難度更高的Micro LED技術路上的“墊腳石”或不可或缺的技術積累。
LED作為分立器件,可大可小,可隨意拼接的特性使其在超大屏幕顯示以及便攜式顯示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優勢。然而在越來越注重清晰度,在4K、8K、5G、HDR等技術即將廣泛應用的今天,傳統的LED分立器件已經面臨小無可小的境況。顯示行業開始探索革新單個分立器件的封裝方案,“四合一”,“N合一”在行業應運而生;部分企業甚至直接走向COB、Mini、Micro LED的集成解決方案。顯示行業正在高度形成一種共識,通過降低像素點的物理間距,達到提升顯示質量的目的。
雖然行業內尚未對Micro LED、Mini LED等微顯示器件有明確的標準劃定,但按行業大多數的觀點通常認為:尺寸小于50μm為Micro LED,尺寸介入50μm和200μm之間的屬于Mini LED范疇,而尺寸大于200μm的則屬于當前傳統小間距范圍了。
如果單純按Micro LED、Mini LED以及傳統LED的尺寸來定義微顯示,而不去探究其封裝或制造制程及工藝的話,我們將凡是物理像素點間距在P1.0以下的全部統稱為微顯示。如果Micro LED是以LED光源為微顯示所能達到的最高階段的話,那么傳統小間距(包括IMD形式封裝的“四合一”,“N合一”方案)則是微顯示的初級形態,Mini LED將是傳統小間距LED邁向Micro LED階段的折中方案,是通往Micro LED終級階段的技術積累階段,也是當前產業化最現實的選擇。
-
led
+關注
關注
242文章
23329瀏覽量
662046 -
微顯示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瀏覽量
7197
原文標題:中國LED微顯示產業發展之路
文章出處:【微信號:xiaojianju_LED,微信公眾號:小間距LED大屏幕】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