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互聯網是從消費互聯網引申出來的概念,是指傳統產業借力大數據、云計算、智能終端以及網絡優勢,提升內部效率和對外服務能力,是傳統產業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路徑之一。
對于央企而言,產業互聯網意味著重要的機遇。近年來,金蝶集團在助力央企擁抱產業互聯網方面開展了諸多實踐。金蝶集團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徐少春強調,產業互聯網不是“產業+互聯網”,而是“產業×互聯網”,以此來闡述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的技術在重構行業價值鏈、重構企業核心競爭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不過,產業互聯網一方面為企業帶來了美好的憧憬,另一方面也讓企業面臨著轉型的焦慮,面對產業互聯網時代,央企應如何行動?徐少春將阻礙企業轉型的挑戰,總結為守舊而非創新、管控而非賦能、占有而非連接等“七宗罪”,并指出,要想解決轉型問題,首先是企業的領導者從理念上進行變革,勇于行動,打破束縛,這樣才能突破瓶頸,克服挑戰。
未來的企業是跨界、跨網的模式
產業互聯網時代,新一代技術和企業業務進行深度融合,實現業務模式的創造。目前,已有企業開啟了產業互聯網的轉型。例如,滴滴利用新技術重新定義出行,Airbnb利用新技術重新定義酒店,等等。
“產業互聯網時代,產業有新的需求,也需要新的技術助力。新的時代每一家企業都應該擁抱新的技術,結合企業的內生成長需求一起實現創新和成長。”金蝶軟件(中國)副總裁、金蝶云·蒼穹產品事業部總經理趙燕錫說。
那么,在產業互聯網時代,企業會發生怎樣的改變?
趙燕錫指出,企業的營銷端、服務端、生產端都已經在悄然發生改變。比如,信息物理系統(CPS)將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融合,使得兩個世界可以互相操作,從而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未來的企業是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融合的企業。”
另外,在趙燕錫看來,在產業互聯網時代,不同的產業,數字化進度各不相同,而且,有時會呈現出逆向滲透的態勢。以金蝶的某個客戶為例,其主營業務是養殖,屬于農業互聯網。該企業的養殖和屠宰使用了智能設備,因此與工業互聯網有關。同時,該企業還有很多面向消費者、可直接提供產品和服務的生鮮門店,因此又是服務業互聯網。
“未來的企業會是跨界、跨網的模式,通過數字化的技術實現價值創造。”趙燕錫說。
阻礙轉型的“七宗罪”
產業互聯網為企業帶來了美好的憧憬,不過,轉型不會一帆風順,企業在通過產業互聯網重塑競爭力的過程中,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
徐少春將阻礙企業轉型的挑戰,總結為“七宗罪”。一是煙囪式,大企業往往有上百個IT系統,但每個系統都是孤立的。二是每個系統都很大、很笨、很重。三是數據“壺”,即每個系統有很多數據,但數據很難被導出來,因此不能被有效地利用。四是守舊而非創新,即企業在面對IT系統的問題時,態度不堅決、不徹底,不敢做大的變化。五是管控而非賦能,即企業多年形成了習慣,擔心公司失去管控。六是占有而非連接,即很多企業喜歡建立一支龐大的IT團隊,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七是領導者的自我束縛。
在徐少春看來,要想解決上述問題,首先是企業的領導者從理念上進行變革,勇于行動,打破束縛,這樣才能突破瓶頸,克服挑戰。
具體的手段,則是數字化轉型。趙燕錫表示,過去企業開展的信息化,是以傳統的IT技術為基礎,重點解決的是管理問題,主要的作用是降本增效。在信息化過程中,IT系統發揮的是工具作用。數字化則不同,是和企業的業務進行融合,進行商業模式和業務模式的重構。
據趙燕錫的觀察,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是2007年前后,移動社交技術的興起,改善了客戶的體驗,但在這一階段,IT仍然是工具,雖然改善了體驗,但并沒有重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第二個階段,是隨著數字孿生技術的深入應用,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進行融合,數字化技術開始改造和優化企業的業務模式。目前,部分領先的企業已經進入到了第三階段——數字共生,即構建數字化平臺。“平臺是多邊的,共創的,從而重構了行業的價值鏈,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趙燕錫說。
轉型與重構
那么,對于央企等大型企業而言,數字化轉型的具體路徑是怎樣的?金蝶集團基于自己多年的實踐經驗,提出了數字化轉型的公式——數字化轉型=數字技術×(商業模式重構+管理模式重構)
“數字技術解決數字化支撐的問題,商業模式和管理模式則共同圍繞共生進行重構。”趙燕錫說。商業模式的重構,指的是以用戶為中心,實現價值創造核心要素的重構。那么,數字技術如何與商業模式重構相結合?
趙燕錫指出,商業模式是一種價值創造的方式,而無論是價值鏈的哪個環節,利用數字技術,都可以實現商業模式的重構。未來很多企業都會面臨個性化定制的需求。而且,企業不只是作為產業鏈的鏈主,還是產業生態的構建者。通過構建價值共生的生態平臺,企業和整個產業鏈各方面的單位進行結合、融合,從而實現行業模式的創新。
以株洲國創軌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株洲國創)為例,該公司副總經理莫洪波告訴記者,近年來,株洲的軌道交通產業面臨全新的挑戰,如國際競爭加劇,產業鏈資金占用大,配套廠商和主機廠商的計劃不能有效連接,導致缺件和積壓同時存在,產業鏈整體協同性差,無法快速響應設計變更、客戶變更,影響主機廠交付能力,產業結構受制,等等。
在金蝶幫助下,株洲國創開啟了數字化轉型的實踐,牽頭建設了軌道交通工業互聯網平臺——智軌云。據莫洪波介紹,智軌云提供了多個應用場景。以工業服務應用場景為例,可提供融資租賃、專利轉讓、工業服務指數等。工業物聯應用場景,則助力軌道交通行業的制造企業進行設備的智能改造,把數據、信息、產品等應用資源進行充分的整合。
智軌云提供的應用場景還包括智能制造、工業聯盟、云創空間,等等。莫洪波告訴記者,智軌云實現了為中國軌道交通產業的賦能,目前已有100家軌道交通企業參與合作,1000多家中小企業上云,計劃年底達到3000家中小企業上云。產業協同方面,已經在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實現了無人車間,效率提升600%以上,產業的生產周期則降低了35%。
管理模式重構是以員工為中心,重新定義團隊、組織和員工之間的關心,構建新型的共生關系。趙燕錫表示,未來企業的管理模式是強后臺、大中臺、小前臺。前臺是面向不同的業務場景,敏捷地為利益相關者進行服務;中臺的特點是專業和共享,為前臺賦能;后臺則是企業的管理團隊,關注創新業務的發展,是企業變革的驅動力。
在趙燕錫看來,企業的管理模式在進行上述調整后,傳統的職能會發生很大的改變。以財務部門為例,在過去,風險管控是財務部門最基礎的職能,現在財務部門不僅解決風險管控為題,還為企業的業務部門和個體進行賦能。
借助數字技術,企業能夠收集更多的業務信息數據,構建多維的財務信息平臺,并基于這一平臺,對企業的績效模型進行分析,向團隊、個體提供實時、精準的績效信息,從而讓團隊和個體能夠及時地發現、改進和優化,提升每個人的戰斗力。
如此一來,每一位團隊的成員,都可以結合組織目標,按照自己的意愿開展工作,激活了個體的創新能力,實現了組織績效和個人價值的雙贏。“在新的管控模式下,激勵的手段不僅是傳統的薪酬,還有個人的成長和成就感,從而實現了利用數字技術,結合企業內在發展需求,打造數字共生體的目標。”趙燕錫說。
除了理念層面的數字化轉型公式,在產品層面,近年來,金蝶集團投資數億元,打造了云原生PaaS、企業中臺和豐富的SaaS應用,以及開放的數字共生體系金蝶云·蒼穹平臺。金蝶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央企在擁抱產業互聯網方面存在著諸多疑慮和挑戰,金蝶云·蒼穹則可以作為產業互聯網轉型的加速器,在央企向產業互聯網轉型的過程中承擔起更大的責任,與客戶形成命運共同體。
“在產業互聯網時代,顛覆與重構并存,毀滅與重生同在。金蝶希望與中國優秀的行業領軍企業、專家學者、合作伙伴,共同開啟‘數字共生’的產業互聯網生態大幕。”金蝶軟件(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孫雁飛說。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884瀏覽量
137409 -
產業互聯網
+關注
關注
0文章
70瀏覽量
5365
原文標題:央企如何擁抱產業互聯網?
文章出處:【微信號:IndustryIOT,微信公眾號:工業互聯網前線】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