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數轉換器(ADC)能夠將模擬量轉變成數字量,因此它是電學測量、控制領域中一個極為重要的部件。一般來說,一個模擬電壓信號,在進入ADC的輸入端之前,都需要增加一級驅動電路(Driver);但是也有一些ADC具有“極貼心設計”的輸入端,這就無需在前級增加驅動電路了。那么到底什么時候該加,什么時候不該加呢?且聽楊老師娓娓道來~
向下箭頭分割線GIF動態加或不加,都得從原理說起,畢竟原理才是學習模電的重點。首先我們要知道,為什么要給ADC前端增加驅動電路?楊老在這兒給出了5條理由,包括:
* 輸入范圍調整* 輸入類型轉換* 低阻輸出,以減小測量誤差* 輸入類型轉換* 抗混疊濾波
其中,只要有一條是必要的,就必須使用ADC驅動電路。下面進行一一分析。
輸入范圍調整
任何一個ADC,都有輸入電壓范圍。當實際輸入電壓超出此范圍,將引起ADC轉換失效。而被轉換的信號,并不能保證在此范圍內,這就需要ADC驅動電路將其調整到合適的范圍之內。
輸入范圍調整,包括對信號的增益改變,以及直流電平移位兩個功能。
輸入類型轉換
原始輸入信號的輸出類型有兩種:單端型、差分型。而ADC的輸入類型有三種:單端型、全差分型和偽差分型。如果兩者不一致,就會影響ADC性能發揮。這就需要類型轉換電路,將信號類型演變成與ADC一致的類型。
一個電壓信號,如果用兩根線傳輸,且兩線電位做相反變化,則此信號為差分信號。一個電壓信號,如果用一根線傳輸,且默認地線為參考點,則此信號為單端信號。ADC的輸入端類型則稍復雜一些:
單端型:它只有一個輸入端AIN,實際輸入信號為此輸入端電壓uIN。
全差分型:它有兩個完全對稱的輸入端AIN+、AIN-,對應的電壓為uIN+、uIN-,則實際輸入電壓為,uIN+減去uIN-。
偽差分型:它有兩個不對稱的輸入端AIN+、AIN-,對應的電壓為uIN+、uIN-,則實際輸入電壓為,uIN+減去uIN-。關鍵是,AIN+端,允許輸入信號滿幅度變化,而AIN-端,像受欺負一樣,只被允許小幅度變化。
圖1 驅動電路實現信號和ADC之間的輸入類型轉換
圖1是常見的兩種輸入類型轉換。左邊將差分信號轉換成單端信號,適應于單端型ADC,右邊電路將單端信號轉換成差分信號,適應于后面的全差分ADC。這里有兩點需要注意:
左邊電路可以用另外一種方法實現,即將差分信號的一個端子直接接入單端ADC。
兩個電路中,可以發現,輸入都是騎在0V上的信號,而輸出都變成了大于0V的信號(騎在某個正電壓上),以適應于多數只能接受正電壓輸入的ADC。
低阻輸出,以減小測量誤差
有些原始信號,具有一定阻值的輸出電阻。將這樣的信號直接接入ADC,會帶來測量誤差。誤差的根源:多數ADC內部都有采樣電容,以實現采樣保持功能。這種ADC的內部結構一般如圖2和3所示。它由兩組開關,一個采樣電容CSAM,以及后續沒有畫出的轉換電路組成。
左圖2 ADC采樣階段 右圖3 ADC轉換階段
抗混疊濾波
當輸入被測信號頻率為fi,那么按照奈奎斯特定律,要想完整采集信號,采樣率fs必須大于2fi。當采樣率小于2fi時,一定會出現混疊現象,即采集的波形中出現很低的混疊頻率。圖4演示了混疊頻率的出現原因。圖中輸入信號為黑色的高頻信號,當采樣率小于2fi時,我們獲得的采樣點形成了紅色的波形,其頻率不是信號頻率,而是混疊頻率,很低。混疊現象欺騙了我們,因此我們不希望出現這種現象。一旦在數據中出現混疊頻率,后期即便增加軟件濾波,也是難以剔除的。
唯一的方法就是讓大于fs/2的頻率信號,不要出現在ADC的入端,或者這種頻率分量在ADC入端只有很小的幅度。因此,增加驅動電路,以濾除或者減小高于fs/2的頻率信號就成為必須。常見的方法是,給ADC入端之前,增加一級截止頻率為fH的無源低通電路,以實現抗混疊濾波。
電源級保護
一般來說,ADC的價格(幾美元到幾十美元甚至更高)會高于前端放大器價格。用廉價的東西保護昂貴的東西,是一個常用的方法。而ADC的前級驅動電路,就可以實現這種保護。
將ADC前端的驅動電路,用一個安全的供電電壓,就可以實現對ADC的電源級保護。所謂的電源級保護,是指驅動電路的輸出,不可能超過電源電壓。這樣,只要選擇電源電壓在ADC輸入端認可的安全范圍內,就可以保證ADC的輸入端不會超限。
圖5 驅動電路實現對ADC的電源級保護
如圖5所示。多數ADC輸入端承受最高電壓,就是其電源電壓。因此,將ADC的供電電壓與前端驅動電路的供電電壓,選擇成一致的,就可以實現對ADC入端的電源級保護了。
-
adc
+關注
關注
98文章
6495瀏覽量
544468 -
模數轉換器
+關注
關注
26文章
3200瀏覽量
126810 -
驅動電路
+關注
關注
153文章
1529瀏覽量
10849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