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電器(relay)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電磁式繼電器一般由鐵芯、線圈、銜鐵、觸點簧片等組成的。只要在線圈兩端加上一定的電壓,線圈中就會流過一定的電流,從而產生電磁效應,銜鐵就會在電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彈簧的拉力吸向鐵芯,從而帶動銜鐵的動觸點與靜觸點(常開觸點)吸合。當線圈斷電后,電磁的吸力也隨之消失,銜鐵就會在彈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來的位置,使動觸點與原來的靜觸點(常閉觸點)釋放。這樣吸合、釋放,從而達到了在電路中的導通、切斷的目的。對于繼電器的“常開、常閉”觸點,可以這樣來區分:繼電器線圈未通電時處于斷開狀態的靜觸點,稱為“常開觸點”;處于接通狀態的靜觸點稱為“常閉觸點”
典型繼電器電路圖(一)
電路由延時環節、鑒幅器、輸出電路、電源和指示燈五部分組成。電源的穩壓部分由電阻R,和穩壓管vs構成,為延時環節供電,輸出電路中的晶閘管VTH和繼電器。KA則由半波整流電路直接供電。當接通電源后,經二極管VD1整流、電容cl濾波、并經RJ和VS的穩壓后,通過RP1、R4對電容G進行充電。電容G上電壓按指數規律逐漸升高,當此電壓大于單結晶體管VT的峰點電壓時,單結晶體管導通,G經VT的eb1極和風放電,在風上輸出脈沖電壓,觸發藩閘管VTH導通使繼電器KA吸合,KA的觸頭同時將C3短路,使之迅速放電,單結晶體管的ebl之間電壓迅速下降,當降到Vr.的谷點電壓時,Vr關閉。同時LED指示燈點亮。當切斷電源時,繼電器KA釋放,電路恢復原始狀態,等待下次動作。通過調節RP.可以調整延時時間。
典型繼電器電路圖(二)
圖中220V電源經負載RL、R1、D1~D4、ZD1,為Q4、Q3在正負半周輪流提供偏置;同時經R3、D5~D8為光電耦合器Q1提供電源。當前級TTL電路輸出高電平信號時,光電耦合器在市電正半周內導通,于是在R5兩端產生壓降,觸發SCR導通,負載RL得電工作。整個電路的功能如同一只繼電器,但不會產生反向感應電壓,也就避免了負載被高反壓擊穿損壞的可能。C1、R6為脈沖吸收元件,R3起限流作用。
為避免RL為感性負載時,可控硅的電壓與光電耦合器電源產生的90°相位,該電路中光電耦合器的電源取自SCR的陽極而不直接取自市電電源。
無電感式模擬繼電器電路:
典型繼電器電路圖(三)
如圖所示電路因用了達林頓型光敏三極管,故簡化了放大電路,僅用一只3DG型晶體管即可驅動繼電器。帶自鎖功能的光控繼電器開關電路圖:
典型繼電器電路圖(四)
工作原理
繼電器線圈得電,220V市電加到、兩端J1瞬動接點線圈得電并帶動瞬動接點動作,壓敏電阻RV起過壓保護作用。AC220V市電再經過D1~D4橋式整流,R2限流、C1濾波后得25V左右的直流電。再經過R12、限流降壓和D6的穩壓得到12V左右的直流電。由C4、C3、R9、D7、R5與集成塊組成振蕩電路。①、②、③、④腳為集成塊電源正極,⑧、⑩腳為集成塊電源負極。由R8、R11、R10、R7、R6、C2、C5組成延時時長調節電路,通過調節R7的阻值大小就可調節延時在6~60秒內任意整定。當達到延時整定時長時,集成塊⑦腳由低電平轉為高電平(12V左右),三極管T飽和導通(電子開關閉合),于是J2延時線圈得電,并帶動延時接點組動作。另外V7(綠色)亮表示繼電器延時開始,也就是延時繼電器瞬動接點組動作。當延時結束,也就是延時繼電器時延接點組動作,V8(紅色)亮,表示繼電器延時整定值到。
1.繼電器不動作:
(1)用萬用表測量瞬動線圈兒和延時動作線圈J2是否完好(正常分別有8kΩ、4kΩ左右阻值),及所帶的接點組通,斷是否正常;測量壓敏電阻阻值應為無窮大;D5及三極管T是否良好。
(2)用萬用表測量電解電容C1兩端的直流電壓是否為直流25V左右,如果無電壓或電壓很低,可能是整流管D1一D4或R2開路虛焊所致。
2.不能延時動作:
(1)用萬用表測量集成塊①、②、③、④腳對⑧、⑩腳的電壓,是否為直流電壓12V左右。如果無電壓或電壓很低,可能是R12、D6損壞。
如果R12、D6良好可能是集成塊內部故障。
(2)用萬用表測量R8、R7阻值是否正常,這兩個電阻受外界環境(溫度、濕度)影響最大,易損壞。應特別注意。R7、R8兩電阻接觸不良是最常見的故障。
(3)將延時繼電器調至10秒左右,用萬用表測量集成塊⑦腳是否由低電平轉為高電平。如果始終為低電平,則集成塊電路損壞,如果成功由低電平轉為高電平,則集成塊良好。
典型繼電器電路圖(五)
本文介紹的是一款延遲吸合繼電器開關控制電路圖。如下圖所示,在接通電源后,時間流程開始電容C首先放電而后通過20M 從點電阻充電。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