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這個從誕生開始就吸全球人目光的“概念”在中國也逐漸發展起來,這個智慧型電網不但能夠對電網的安全性、穩定性進行監控修復,還能在終端的智能電表上用更智能的方式保證大家用電。新能源的分布式電源并網作為智能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這個智慧電網吸引人們興趣的原因。在中國,智能電網已經開始了其“征服”之路。
2009年,中國正式啟動智能電網計劃。這個名為“堅強智能電網”的計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2009-2010年)注重制定發展規劃和各種技術解決方案的標準。第二階段(2011-2015年,第十二個五年計劃期間)為全面建設階段,覆蓋輸電、配電和用戶各個環節。第三階段(2016-2020年)是改進階段。如今中國正處于第二階段,此前完成的部分多為輸電系統的建設,而現在的重點在配電系統上。這就是中國智能電網市場的現狀。
為什么是配電系統?
就如世界上所有的公用事業一樣,中國配電系統事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是系統服務的可靠性,電力系統規劃和運營的經濟效益,資產利用率的提高,以及環境可持續性。因此,智能電網配電系統的“智能化”應用將包括:變電站自動化;故障定位、隔離和恢復(FLISR);電壓無功綜合控制;資產狀況監控和資產管理;結合分布式能源(IDER);配電管理系統(DMS)及其與斷電管理系統、企業IT系統(如GIS地理信息系統、CIS用戶信息系統、工作管理系統、移動工作人員作業管理系統和數據分析引擎)以及先進電表基礎架構(AMI)的整合。在這第二階段的五年里,中國會在所有一、二、三線城市以及農村地區進行這些建設。
我們需要什么產品?
這意味著市場將對計算機服務器、通信基礎設施、現場傳感器和控制裝置,以及支持上述一系列高端應用的主計算機站產生大量的需求。現時中國的配電管理系統已具備了故障定位、隔離和供電恢復系統(FLISR),停電管理系統以及某種形式的電壓無功綜合控制的集成,但還是不能有效地支持IDER、資產管理以及企業IT系統和AMI系統的集成。
我們需要標準
需要意識到的是,智能電網的實現是一個動態過程。新的需求會催生新的功能。因此,主站必須能夠適應不同電力公司在不同時間提出的不斷變化的需求。一些電力公司可能會先安裝FLISR,然后一年后或更晚一些安裝IVVC等其他設備。這意味著,已安裝的系統應該是開放的、模塊化和可擴展的,所有智能電網市場要求統一的標準,用于主站添加應用程序。也因此,采用IEC61968標準(國際電工委員會標準)是成敗的關鍵。
同時,現場設備的市場空間也是非常大的。這些設備將用于與主站通訊,然后啟動控制措施,包括:線路開關,開關設備,電容組合控制器及傳感器。電力公司將希望能夠因應需求再次購買這些設備,也希望能以最低的生命周期成本向不同的供應商購買它們。因此,這些現場設備也必須符合行業通信標準(例:供應商的產品如能符合IEC61850標準會對供應商在市場的競爭力起著關鍵的作用)。這樣,配電電力公司便可獲得那些符合成本效益的智能電網應用能帶來的好處。
因為中國僅有的兩個國營電網公司——國家電網公司和的中國南方電網,所以可以快速的建立這些標準。國網公司派遣了一批技術專家研究國際標準,并全力開發適應中國情況的標準。在國際市場中,很多利益相關者需要通過很長的輿論才能確定標準的制定,但中國利用政府的推動可以非常高效地制定這些標準。因此,一系列配電系統應用標準的草案已經就位。
現場設備的另一個市場驅力
現場設備還有另一個市場需要。現時中國的現場設備都是由兩個不同組件組成的,分別是前端通信和控制機制。如果這兩個組件能夠整合到一個設備中,設備將更具效率,也將減輕眾多設備的操作與保養的負擔。
同時,由于智能電網建立于把信息基礎設施覆蓋在電力輸送網格的層上,因此這些集成的設備如果能包含嵌入式軟件,就能讓它們在分布式智能模式中運行,而不需要每個設備都與主站來回通信后才運作,不然一旦發生通訊故障,“智慧控制系統”主站就無法監測電力系統的運行狀況。
市場前景
在中國建立這樣的標準并將其納入配電系統產品對于供應商而言,有著其他重要的優勢。那些能提供這種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將能提供一套針對配電系統的“整合互操作智能電網解決方案(IISGS)”,這也能解決在行業中備受關注的“互操作性”問題。這樣,作為第一批搶灘市場的供應商,它們將更容易打開國際市場。
相對于其他國際競爭對手,這些供應商也擁有價格優勢。由于IISGS的成本會很低,因此電力公司可以更容易達到商業效益的智能電網藍圖,從而進一步促進智能電網配電系統的實現。
中國智能電網的配電系統現已成熟。不同于智能電網的輸電系統,配電系統市場面向廣大競爭者開放。中國已經在這些標準的建立中發揮重要的領導作用,這為中國提供配電系統的IISGS解決方案鋪平了道路。這個市場覆蓋了主站,通訊信基礎設施以及現場設備。一旦在中國市場建立了領導地位,這些供應商將很容易進入國際市場。
新能源發電裝置日益增強 “老百姓賣電給國家”夢想不再遙遠
“未來,人們在自己家里、辦公室里、工廠里生產出自己的可再生能源。”美國作家杰里米·里夫金在其著作《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書中曾描繪過“能源互聯網”的美好圖景,而最近,這一預測在我國正在成為事實。3月1日,國家電網《關于分布式電源并網服務意見》(下稱《意見》)正式施行。根據《意見》內容,國家電網在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基礎上繼續擴大分布式電源并網范圍。分布式電源并網與普通人的距離已越來越近,今后百姓家不但能用太陽能、天然氣等新能源發電裝置給自己家供電,還可以將用不完的電賣給電網。
政策篇
成本業主只需承擔項目費用
《意見》發布后,許多人都關注分布式電源并網的相關費用。國家電網公司承諾,并網申請受理、接入系統方案制訂、接入系統工程設計審查、計量裝置安裝、合同和協議簽署、并網驗收和并網調試、政府補助計量和結算服務,不收取任何服務費用。
分布式電源項目用戶要算哪些賬
“為什么分布式光伏發電、風電項目不收取系統備用容量費,而其他分布式電源項目執行國家有關政策?”
國家電網公司解釋說,在服務分布式電源并網的同時,國家電網還為客戶提供確保其用電電壓穩定、頻率穩定等服務,風電等類型的分布式電源備用成本較低,而生物質能等類型的分布式電源備用成本較高,因此需執行國家有關政策。《意見》指出,建于客戶內部場所的分布式電源項目,發電量可以全部上網、全部自用或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由客戶自行選擇,客戶不足電量由電網提供。上、下網電量分開結算,電價執行國家相關政策。國家電網免費提供關口計量裝置和發電量計量用電能表。這對客戶來說,不僅意味著能用分布式電源給自家供電,還可將用不完的電賣給電網。對上、下電網電量分開結算,是電力運行規律的客觀體現,也是一種公平的表現。
在政府補貼方面,國家電網公司受國家有關部門委托,為享受國家電價補助的分布式電源項目提供補助計量和結算服務,在收到財政部門撥付補助資金后,及時支付給項目業主。
業內呼吁政策細化調整促進發展
既可以享受免費服務,還能賣電給電網,甚至可以拿到相關補貼,做一個分布式電源項目的業主看起來很美,但事實上并不那么簡單。
以客戶發電倒送電網為例,受國家政策限定,相關價格標準正在制定,不同客戶在不同時段看到的價格可能并不一樣。例如,令不少企業糾結的是,目前國家發改委并未就天然氣發電等分布式電源上網電價出臺詳細政策。而在政府補貼方面,仍然存在高門檻的問題。以光伏發電為例,享受國家電價補貼的標桿電價為1元/千瓦時,否則電網公司只能按0.5元/千瓦時的脫硫煤上網電價收購。但要享受國家電價補助,須經國家發改委核準,這一過程中的相關費用可能高達幾十萬元,一般個人顯然難以承受。
國家電網表示,《意見》明確了自然人個人也是其服務對象,而目前的補貼政策更適用于大企業、法人等對象,業主需要上報中央部門才能拿到補貼。因此,呼吁國家盡快明確鼓勵分布式電源的補貼措施,簡化業主享受可再生能源補貼的程序,盡快細化調整相關政策,才能提高分布式電源并網積極性。
趨勢篇
未來分布式電源未來光明
發展光伏、風電、天然氣等分布式電源,應對氣候變化、保障能源安全,已經成為世界各國能源戰略的重要內容,對優化能源結構、推動節能減排、有效降低PM2.5污染也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指出,到2015年,分布式太陽能發電達到1000萬千瓦,建成100個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應用為主的新能源示范城市,建成1000個左右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10個左右各具特色的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示范區。分布式電源即將迎來發展的新階段。這一目標能否按期實現呢?
國家電網公司表示,單就并網環節來說,達到目標沒有障礙。《意見》的發布即意味著改變,讓95598客戶服務中心承擔客戶管理職能,是一大挑戰和創新。此外,國家電網公司已充分安排投資,其數額取決于分布式電源的發展規模。雖然分布式是電源裝機的一個很好補充,但其供應比例會受到能源資源條件限制,在這方面必須充分考慮我國國情。《規劃》要求,將分布式能源納入電力和供熱規劃范疇,加強配套電網和熱力網建設,努力實現分布式發電直供及無歧視、無障礙接入電網。國家電網對此一直積極響應。去年國家電網公司發布《關于做好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后,累計受理分布式光伏報裝業務119件,發電容量33.8萬千瓦,建成42項,發電容量11.9萬千瓦。在受理的119件中,余電上網的項目有56項,占比最大。
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年底,我國已并網投產分布式電源1.56萬個,裝機容量3436萬千瓦,其中分布式水電2376萬千瓦,為世界領先;余熱、余壓、余氣資源綜合利用和生物質發電近年來增長迅速,裝機871萬千瓦,居世界前列。與此同時,我國風機、光伏電池和組件產量居世界前列,成為世界新能源裝備制造中心;微型燃氣輪機設備研制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具備了自主研發能力。
技術篇
安全
不會沖擊大電網
“分布式電源并網會對電網產生沖擊嗎?會影響用電質量嗎?從技術上看,小電源在大電網的背景下是補充還是沖擊?”
技術問題的確曾一度被視為分布式電源并網的重要瓶頸。
有挑戰但不構成威脅
國家電網公司表示,各種不同的分布式電源對配電網的影響并不一樣。以分布式光伏電源為例,在區域里,負荷要和分布式電源供電功率平衡,遇電網檢修時就無法停電,國家電網公司就盡量按帶電作業來進行檢修。這是分布式電源并網在國際上存在的共性問題。由于發電供電需要兩頭平衡,對于常規電源來說,可以通過控制發電機組、放開用戶端來實現平衡,隨著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遍地開花,再用這種方式來控制平衡并不容易。今后還需通過建設堅強智能電網以及發展儲能系統,對分布式電源進行更好的預測、協調,以實現平衡。
針對用電質量問題,國家電網公司表示,我國分布式電源并網目前仍處于發展初期,因此這一問題并未凸顯。從長遠發展看,應該提倡分布式電源的有序有度發展。
對于大電網與分布式電源的關系,國家電網公司表示,從規劃上看,未來大電網的發展與配電網、微電網的發展并行不悖。按照我國能源需求水平,僅靠分布式電源是滿足不了要求的。但參照我國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分布式能源具備清潔、就地平衡和效率高等優勢。因此,電網規劃需兩者兼備。
分布式電源對電網調度管理、安全管理是有挑戰性的,但這一影響程度與分布式電源的規模有關,目前對大電網的安全不會造成威脅。
突破技術瓶頸促發展
目前,國家電網公司認真落實國家能源發展戰略,始終將促進新能源、分布式電源發展作為其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全力推動我國分布式電源安全健康發展。
資料顯示,在分布式電源并網標準體系建設方面,國家電網先后編制了16項企業標準、8項行業標準、8項國家標準。在國家能源局的大力支持下,國家電網成功建設了國家知名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研發(實驗)中心,具備了風電和光伏發電全系列并網檢測能力。
國家電網還持續加大科研投入,建成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分布式電源并網數字仿真平臺,著力解決制約分布式電源發展的關鍵技術以及可靠性裝置與分布式電源協調運行及控制問題;建成以光伏發電、分布式電源為主要內容的天津生態城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工程、上海世博園智能電網示范工程、河南智能電網示范工程,為我國多種新能源綜合開發利用、分布式電源發展積累了經驗和技術基礎。
國家電網公司還表示,將盡快解決太陽能孤島、帶電安全生產等重大關鍵問題;針對設備安裝等各環節,開展隱患排查,完善安保措施,確保電網安全。《意見》明確了用戶上、下網電量分開結算,電價執行國家相關政策;分布式光伏發電、風電項目不收取系統備用容量費……
推進分布式電源發展,依然有待政策層面的細化調整。
2013年我國智能電表未來競爭格局分析
最近幾年,人們對能源的關注越來越密切,節能省電已成為所有人關注的焦點。而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國家政策的支持,智能電網也在幾年里迅速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作為智能電網的關鍵終端,智能電表擔當著重要的角色。越來越多的半導體芯片廠商已經進入這個行業,在業界被人們所熟知的有如Maxim,芯科實驗室,Atmel,PI,TI,Renesas,Infineon,ST,ADI,Freesale,IDT等。他們提供有著各自優勢的智能電表產品、方案以及各種部件,以求在這個巨大市場里分一杯羹。
智能電表之所以能被稱為“智能”不僅在于它能夠省電,還在于它不但能夠準確的記錄到電量使用狀況,還能將相關的信息記錄反饋到電網公司的服務器中心,同時還能通過預充電費,自動扣費等模式方,對管理提供便利。
由于其智能化程度高,大大便利并滿足了人們的智能生活需求,智能電表在中國乃至全球都獲得了極大的關注。尤其是在中國這個大市場,智能電表是一個龐大的蛋糕。隨著智能化社會日益深化發展,智能電表的表現尤為重要。據市場調研公司IHS報告指出:到2016年年底,全球智能電表的安裝量將翻番。IHS表示,截止到2011年年底,在全球已安裝的14.3億臺電表中,帶有“智能”通信功能的電表占比不到18%。而且這些電表不但包括老式的單向先進抄表系統(AMR),也有帶有通用分組無線業務(GPRS)功能的電表,同時有可提供雙向通信的住宅用智能電表。
隨著歐洲先進電表項目的投入運行,全球先進電表出貨量將在2015年激增。而全球智能電表市場的增長依靠發展中的經濟體,因此中國則是智能電表最重要的市場。
中國智能電表市場龐大,我們更期待本土廠商的出色表現,但爭食者眾多,達爾文進化論在此同樣適用。究竟誰能最終脫穎而出獲得頭籌,一統智能電表江湖?未來尚有很多未知之謎值得我們去期待,去挖掘,去探討。
對電表準確性有疑問 可申請檢驗審核
隨著電網自動化技術水平的提高,智能電表正在走進尋常百姓家。人們生活對電的需求越來越多,對電能計量也更加關注。
最近幾年,國家電網公司服務的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超過3億戶用電客戶,已經推廣應用智能電表超過1.2億只,其中2012年新裝5052萬只;2013年計劃增大投資力度,推進智能電表更換和改造。近日,本報記者咨詢了國家電網公司專業部門,為您解析智能電表在檢測、使用各環節的詳細情況。
Q1:目前安裝使用的智能電能表,準確性和可靠性如何保障?
答:電表是貿易結算的計量器具,是國家強制檢測的對象。國家質監部門對電能表檢測工作直接進行監管。對供電企業來說,電能表從采購、安裝到運行、檢測,各個環節均要實施嚴格的質量監督。
電表質量保障措施:
采購環節質量把關。國家對電表制定了完善的系列技術標準,國家電網公司在嚴格執行國家標準的基礎上,制定并公布電表采購的技術標準,通過總部統一組織公開招標的方式進行采購。
安裝前質量管理。供應商將出廠電表送至各省電力公司后,由各省計量中心按照國家標準開展產品比對、全性能試驗、逐只檢驗,共3道質量檢測。同時,各地質檢部門對檢測后的電表進行抽查,合格后才許可安裝。這些嚴格的程序確保安裝前每只都是檢測合格的電表。
電表安裝運行后的質量管理。電表安裝后的運行狀態,與所在的環境有關。比如周圍的溫度、濕度,鹽霧環境等。電表產品的設計壽命一般為10年。供電企業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對運行電表開展定期抽檢,對出現問題的電表及時告知客戶并免費更換新表。
Q2:如果居民對電表的準確性產生疑問應該怎么辦?
答:如果客戶對智能電表的準確性產生疑問,可以到當地供電營業廳或撥打95598供電服務熱線辦理電表校驗。接申請后,供電企業將預約客戶,在客戶見證下,由計量中心專業人員檢測。具體是雙方簽字審核后,保持電表拆除時的狀態,由客戶自行將電表帶到計量中心,使用標準的校驗儀進行校核。如果電表有問題,供電公司會根據檢測結果退補有關電費并免費換裝新表。如客戶對檢定結果仍有異議,可向當地計量行政部門申請仲裁檢定。《國家電網公司供電服務“十項承諾”》規定,供電企業受理計費電表校驗申請后,應在5個工作日內出具檢測結果;客戶提出抄表數據異常后,7個工作日內核實并答復。
Q3:智能電表與普通電表相比,有哪些不同之處?
答:智能電表在計算電量的功能和性能方面與普通電表是一致的,都是嚴格遵循國家標準的。在此基礎上,它比普通電表增加了幾項功能。
數據通信:表內數據通過紅外等通信方式傳遞到遠方的信息采集系統,也可以通過現場終端抄讀數據,提高自動化程度;
安全密鑰:表的操作涉及客戶的,均經過安全認證,認證方式方法是國家密碼管理部門審查認可的;
數據凍結和存儲:客戶用電的結算數據能夠凍結存儲在表內,用電客戶需要時,能實現追溯查詢;
電表狀態自檢:電表進入運行時自動檢測關鍵的運行參數,保證自身功能發揮和運行正常。
此外,設計的時候預先考慮并全部支持分布式電源并網需求,滿足雙向計量;以及適應國家有關階梯電價政策管理的相關功能。
Q4:智能電表與電表“跑得快”有關系嗎?為什么有一些客戶反映感覺換表后電表“跑得快”?
答:遇到以下因素時易有電表“跑得快”的錯覺:
(1)當智能表換裝恰逢用電高峰期時(冬季、夏季或節假日),客戶家中使用空調等大功率電器較多,用電量本身有較高的增長。
(2)如果電表換裝的時間處于兩個抄表周期之間,為保證客戶電費結算清晰,供電公司會對換表前后進行電費結算,可能存在換表前電費時結算了0.5個抄表周期電費,換裝后電費時結算了1.5個抄表周期的情況。
(3)長時間運行的機械電表,就像家用電器長期服役一樣,機械功能減退,容易出現比標準精度“走慢”現象。換成智能電表后,計量比之前要精確,給客戶造成多計量的錯覺,但這種情況的電費絕不會出現大幅度增加。
(4)有不法之徒借換表之際在別人家的表后線私自接線偷電,會造成被盜竊客戶多交電費。若發生這種情況,當地供電公司有責任幫助客戶進行檢查,依法打擊竊電,保護客戶的合法權益。
(5)更換智能電表后,有個別的案例是表后線接錯戶,是供電員工的工作差錯造成客戶用電量與自家交的電費數目有出入。這類情況應由供電公司及時給客戶進行電費補退,并加強工作流程管理,提高換表的安裝質量。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