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智能電網2019-2021年建設方案》出臺。
據了解,2019年-2021年,海南電力行業將累計投資530億元,到2021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綠色、高效的省域智能電網,到2025年全面建成智能電網綜合示范省,到2030年推動全省電力營商環境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據介紹,為加快推進城鄉電網智能化升級改造,開展智能電網、微電網等示范項目建設,海南省委省政府和南方電網公司共同組織編制了《海南智能電網2019-2021年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2019年3月底由海南省發改委印發實施。由此,南方電網海南電網公司在海南省提升電網供電保障和抗災能力三年行動計劃的基礎上,全面開啟省域智能電網“新三年”建設。
海南省發改委副主任顏人才表示,建設智能電網是推動海南能源發展轉型,創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有力支撐,服務自貿區(港)建設的有效舉措,同時推動“五網’基礎設施提質升級,實施高標準高質量發展,并具有創新示范的特殊意義。
據了解,海南智能電網架構體系包括“五個環節+四個支撐”,涉及九大領域。五個環節分別為:清潔友好的發電、安全高效的輸變電、靈活可靠的配電、多樣互動的用電、智慧能源與能源互聯網。四個支撐分別為:全面貫通的通信網絡、高效互動的調度控制體系、集成共享的信息平合、全面覆蓋的技術保障體系。
海南智能電網建設將選擇5個發展定位高、供電要求高、社會影響大、示范作用好的區域,打造具有典型示范意義的區域智能電網綜合示范項目(海口江東新區、三亞中央商務區、瓊海博鰲鎮以及博鰲樂城先行區近零碳能源和智能電網綜合示范項目、三沙海島智能微網示范項目),還將建設1個數字電網平臺、1個智能電網實驗室,打造1個智能電網國際論壇。
“建設智能電網綜合示范省,將給海南帶來顯著的綜合效益,極大改善電力營商環境,支持海南省能源發展轉型,同時,省域智能電網的探索對國家大規模建設智能電網也起到積極示范作用。”南方電網海南電網公司總經理鄭外生介紹,預計到2021年,全省客戶年平均停電時間從去年的25小時降至8小時以內,達到國內一流水平。
海南電網公司還將大力推廣“遠程服務+移動終端作業”服務模式,簡化用戶辦電流程,減少用戶辦電時間。進一步延伸業擴投資界面,探索臨時用電設施租用服務,降低用戶辦電成本。
海南智能電網2019-2021年建設方案
深入貫徹習近平***“4?13”重要講話和中央12號文件精神,以“電網智能化、企業數字化”為技術路線,推進海南城鄉電網智能化升級改造,提高電網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供電服務水平,改善全省電力營商環境,通過打造海南智能電網綜合示范省,支撐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
一、總體思路
2019-2021年三年累計投入530.4億元(包括海南電網投資200億元、聯網二回工程投資9億元、昌江核電二期等電源項目投資321.4億元),加快推進海南智能電網建設。通過推進“75111”工程,即:7項省域系統工程項目、5個綜合示范項目、1個數字電網平臺、1個智能電網實驗室和1個智能電網論壇,全面提升海南電網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強化電網對海南自貿區(港)建設的支撐能力。
重點通過加強主網、配網網架結構建設,提高電網供電可靠性和防風抗災能力;通過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應用,利用現代通信技術和控制技術,提升電網智能化水平;通過廣泛布置通信網絡和持續完善調控體系,提升電網安全穩定水平;通過實現企業數字化,提升電網管理水平,提高海南電網公司對智能電網的駕馭能力。
二、工作目標
在高質量完成提升電網三年行動計劃的基礎上,利用2019-2021年三年時間,基本建成安全、可靠、綠色、高效的智能電網,全省“獲得電力”指數力爭達到國內一流水平。
2019年,高質量完成提升電網三年行動計劃,全面加強各級電網網架結構,客戶平均停電時間降至18小時以下,配網中壓線路可轉供電率達到80%,清潔能源發電量占比達到45%。
2020年,全面加快智能電網建設,客戶年平均停電時間降至15小時以下,綜合電壓合格率達98.95%以上,配網中壓線路可轉供電率達到85%以上,城區、重點城鎮全面實現雙電源供電,清潔能源發電量占比達到50%。
2021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綠色、高效的智能電網,全省“獲得電力”指數力爭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客戶年平均停電時間降至8小時以內,10千伏線路可轉供電率達到90%以上,城區、城鎮中壓線路電纜化率提升至55%,鄉村戶均配變容量提升至2.2千伏安以上,配電自動化覆蓋率達到100%,綜合電壓合格率提升至99%以上,清潔能源發電量占比不低于55%。
三、建設內容
(一)7項省域系統工程
1.推進綠色能源發展
積極促進清潔能源電力發展。開展海南中長期電源發展規劃研究,探索既有燃煤電廠近零排放及綜合治理,完善昌江核電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并盡早開工,力爭2019年投產文昌氣電首臺機組,加快推動萬寧、海口、洋浦等天然氣電廠建設,儲備一批燃氣發電項目,確保電力充足供應,滿足系統調峰需求。到2021年,全省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到65%,系統調峰能力更加充裕。
有序推動分布式電源發展。推進儲能示范項目建設,開展海島智能微網等技術研究與示范應用,加快推動建設陵水、儋州等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滿足新增分布式電源并網需求。在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基礎上,有序推進光伏發電開發利用,不斷提升海南新能源電力發電量占比。到2021年,全省分布式電源裝機規模超過240萬千瓦,基本實現分布式電源發電量全額消納。
2.打造安全高效的主網
持續優化主網結構。進一步加強海南電網與南方主網的聯絡,2019年建成投產海南聯網二回工程。提前啟動500千伏主網項目前期工作,適時建設500千伏堅強主網。加快建設洛基-頭鋪雙回等輸電通道,著力消除220千伏主網架電力輸送瓶頸,加快建設一批35-110千伏線路,基本解決變電站單電源供電問題。
提升電網抗災能力。35千伏及以上新建線路和全線改造線路采用50年一遇氣象重現期標準建設。在管溝覆蓋的地區實施10千伏線路入地改造,提高配網防風抗災能力。到2021年,全面建成各市縣保底電網,重要用戶供電線路基本具備抵御50年一遇臺風能力,一般用戶供電線路抵御50年一遇臺風可實現快速復電。
提升輸電線路智能化運維水平。全面推廣應用設備在線監測、無人機巡線、智能巡視機器人、故障定位、雷電定位以及視頻監控等成熟智能技術,提升輸電線路智能化運維水平。到2021年,11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全部實現智能故障監測,35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全部實現無人機巡視。
加快推進智能變電站建設。新建三亞海棠、改擴建東方龍北等一批35-220千伏變電站。加大變電站設備在線監測應用力度,主要采用后期植入式傳感器,同時研究原裝集成式設備,結合巡檢機器人的推廣運用,提升變電站智能化水平。加快實現變電站一次設備模塊化、二次設備集成化、通信網絡化。
3.構建靈活可靠的配網
加強配網結構建設。持續強化配網一次網架建設,提前完成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結合鄉村產業振興和生態振興戰略打造現代農村電網,持續提升配電網可轉供水平和防風抗災能力。到2021年,鄉村戶均配變容量達到2.2千伏安,全省10千伏公用線路可轉供電率提升至90%以上,全省客戶年平均停電時間降至8小時以內。
加強配電網自動化建設。全面推進配電自動化建設,實現配網故障的智能定位和自動隔離。同時加強配電自動化與海南電網現有營銷、調度系統數據融合,建立配網主動搶修管理平臺,提升配網管理水平。到2021年,全省配電自動化覆蓋率達到100%,全面實現10千伏配電網可觀、可測、可控。
提升配電網裝備水平。全面完成殘舊、淘汰設備改造,著重推廣智能柱上開關、智能環網柜、智能配電房,試點推廣建設配網廣域同步監測等配電網故障智能監測系統;開展低壓智能臺區試點建設,實現低壓無功自動補償、三相不平衡自動優化和電能質量自動監控優化。
4.建設多樣互動的用電服務體系
提升智能量測系統的高級應用水平。在實現智能電表和低壓集抄全覆蓋的基礎上,加快推進量測體系高級應用,實現關鍵用電信息、電價信息與居民共享。試點開展低壓側客戶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的精確統計,以及低壓停電精確定位,實現低電壓客戶用電狀況自動掃描監測、狀態精準識別和故障主動上報。
推廣“互聯網+”供電服務,實現客戶用電報裝“簡單、快捷、透明、免費”。通過微信、網上營業廳、海南電網95598熱線等多種手段推廣遠程報裝服務,實現業務辦理進度網上查詢和系統閉環管理。擴大海南電網公司用電工程投資界面延伸范圍,持續減少全省客戶報裝時間和降低接電成本。2019年起,海口、三亞逐步試點推行200千伏安及以下客戶采用低壓供電,高壓客戶業擴投資界面在3000千伏安的基礎上逐步擴大延伸范圍。
推動智能家居與智能小區建設。到2021年,建成1-2個智能小區示范項目,實現電力光纖入戶和“三表集抄”“四網融合”;在智能小區內建設若干個智能家居綜合示范點,實現智能插座、用電設備智能終端等智能用電交互終端部署,試點建設“互聯網+”智能家居能源管理系統。
開展客戶需求側管理。在城市空調負荷集中、且建筑物具備一定空間條件的區域推廣冰蓄冷、水蓄冷技術。選擇2-3座工商業建筑樓宇,建設峰谷調節的儲能設備,開展智慧樓宇建設。實現基于價格或激勵的自動需求響應,充分挖掘負荷側可調度資源,進一步實現“源、網、荷”協調互動。
5.加快推進綜合能源服務
利用分布式電源開展綜合能源服務。在三大科技城等重點園區,以及機場、醫院、酒店等重點區域建設燃氣冷熱電多聯供分布式電源;有序推進分布式屋頂光伏建設;探索建設電源側、電網側或用戶側的分布式儲能示范項目。到2021年,建成2-3個智慧能源綜合示范項目,基本形成涵蓋發、輸、配、用全環節的綜合能源服務體系,推動能源產業價值鏈整合。
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動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建設及運營,加大集中式充電站和分散式充電樁建設力度,推動形成覆蓋全省的充換電基礎設施網絡。到2020年,在全省配套建設各功率充電樁8.5萬個,滿足9萬輛清潔能源汽車需要。
積極推進電能替代。推進包括東方八所港等港口岸電、海口美蘭等機場橋載、農村以電代柴、城市電磁廚房等相關領域的電能替代,提高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降低碳排放。到2021年,電能替代電量達7.5億千瓦時。
積極推進資源共享。以“互聯網+”智慧能源的建設理念,支持能源大數據集成與共享,創新商業模式;穩步推進與中國鐵塔和三大電信運營商的電力桿塔及光纖等資源共享,助力5G互聯網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到2021年,建成共享鐵塔約200基,進一步推進能源和信息領域資源的開放共享。
6.構建全面貫通的通信網絡
建設覆蓋全省的主干光通信網。實現35千伏變電站、供電所光纜全覆蓋,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雙光纜覆蓋,滿足智能電網通信通道建設需求。
持續加強配電通信網建設。積極構建城區、綜合示范區光纖通信,其他區域無線公網為主、無線專網作為補充的10千伏配電通信網,因地打造全面覆蓋的低壓配電通信網。到2021年,全省具有通信需求的10千伏及以下設備實現通信全覆蓋。
加快推進數據網建設。到2021年,實現110千伏及以上站點調度數據網雙平面覆蓋,滿足生產實時控制業務通道冗余需求。海南電網公司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供電所、直屬單位辦公場所實現綜合數據網全覆蓋,全面支撐信息化業務需求。
建設完善的應急通信體系。探索研究5G高速率、海量接入、網絡切片等新技術在電力應急通信系統中的應用,加快建設以衛星通信技術為主的應急通信網絡。
7.完善高效互動的調控體系
建設新一代智能調度技術支持系統。支撐高比例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源網荷靈活互動要求,將分布式電源、電動汽車等信息接入海南電網調度系統,實現調度運行監控全覆蓋;持續提升斷路器、隔離開關遠方操作實施率,深化一鍵式操作等應用推廣。
持續提升系統安全穩定水平。逐步推進繼電保護遠方控制功能,提升海南電網運行效率;試點將光伏電站納入快速控制;研究穩控精準切負荷的可行性;開展變電站自動化設備單機單網單通道問題改造完善,推動超期服役二次設備改造。
(二)5個綜合示范項目
1.海口江東新區近零碳智慧新城和智能電網綜合示范項目
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及配套儲能裝置、冷源能源站等能源設施,提升區內能源利用效率;建設東營等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建成一批智能配電房,打造靈活可靠城市配電網;建設分散式充電樁(群)和獨立城市快充站,建成江東新區“1公里”充電圈。大幅提高江東新區分布式清潔能源占比,實現區內用能服務高度融合智聯,用戶用能體驗顯著提升,有力支撐江東新區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近零碳新城和全球領先的生態CBD。
2.博鰲樂城低碳智慧能源與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區項目
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及配套儲能設施,采用智能化標準建設樂城、朝陽等2座110千伏變電站,采用機器人巡檢、電纜線路在線監測等新技術,實現電網的高可靠供電和智能化運維。面向100戶專家公寓,部署智能用電及智能家居設備,并試點建設“三表集抄”“四網合一”、需求側響應項目。建設電動汽車充電樁200余個。實現區內每年減排二氧化碳9.5萬噸,推動博鰲地區旅游、休閑、療養、居住品質的整體提升,樹立低碳智慧能源與智能電網的新形象、新標桿。
3.三亞中央商務區高可靠供電綜合示范項目
結合三亞中央商務區市政規劃,開展屋頂光伏、分布式電儲能等能源項目建設,打造全面覆蓋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網絡,著重提升區域內重要用戶的供電保障能力。建設崖城-鴨仔塘II回等重要高壓項目,推動區域變電站智能化改造,打造堅強主網結構;加強10千伏配電網建設,建設智能分布式配電自動化,實現10千伏配電網“N-1”不間斷供電;全面推進在線監測、故障定位、智能配電房等項目建設,試點建設低壓智能臺區,提升區內電網供電可靠性和服務水平。區內變電站全部完成智能化改造,全面實現輸電線路遙控可視化調度,客戶年均停電時間降至30分鐘以內。
4.瓊海博鰲智慧用能綜合示范項目
建設分布式光伏、燃氣冷熱電多聯供分布式電源、分布式電儲能、蓄冷等能源項目,加快推進電能替代,提升區內能源綜合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區內培蘭、福田、潭門等現有110千伏變電站供電能力,高標準建設10千伏配網結構,建設智能配電房和低壓智能臺區,全力提升瓊海博鰲核心區供電保障能力。推進智能用電、光儲充一體化互動充電站等項目建設,開展新型綜合能源服務。區內能源綜合利用效率明顯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力爭實現區內主要酒店集中供冷,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半徑不超過1公里。
5.西沙可再生能源局域網綜合示范項目
開展海島能源的綜合利用,研究并開展光能、波浪能、柴油發電機余熱等多種能源的利用,提高離島綜合能源利用效率。完善能源網絡設施,加強島內10千伏網架結構,提高供電可靠性。將現有調度管理系統改造升級為區域綜合能源管控系統,實現能源的統一調配。提升海島智慧用能水平,開展需求側管理,建設覆蓋島內生活、商業、公共設施等用能服務體系。區內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超過23%,每年減少柴油消費量約550噸,供電可靠性大幅提升,同時預留LNG發電船、波浪能發電船并網接口,為后續多種能源“即插即用”奠定基礎。
(三)1個數字電網平臺
全面整合各專業領域現有實時和非實時數據,擴大數據采集范圍,逐步推進物理電網全方位、全過程的數字化,提升海南電網公司數據資源的協同共享水平和對外開放能力,深入挖掘內部及外部數據價值,實現電網可觀、可測、可控,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奠定基礎,提升電網運行維護水平和客戶服務水平。
到2019年,完成平臺基礎管理能力建設和試點應用建設。到2021年,全面滿足海南電網公司、政府及第三方機構、發電企業、電力用戶數據需求,支撐運營效率提升和綜合能源業務拓展。
(四)1個智能電網實驗室
根據海南省域智能電網建設實際、自然環境和氣候特點,結合未來能源電力發展趨勢,與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合作,開展“熱帶海島智能電網實驗室”建設。重點研究海島新能源技術、省域智能電網全景態勢感知等前沿技術。
2019年,完成實驗室體系構建,重點建設綠色海島微電網群實驗室、濕熱環境智能電網裝備適應性實驗室和輸電線路防災減災等實驗室,支撐海南智能電網綜合示范的近期建設和生產運營。到2021年,實驗室科研綜合實力進一步提升,在海島型智能電網特色領域和行業發展中起到引領和支撐作用。
(五)1個智能電網論壇
充分利用博鰲亞洲論壇的社會影響力,把博鰲作為智能電網論壇的永久會址,每年舉辦一次國際智能電網(博鰲)論壇,并以論壇為平臺,廣泛邀請政府部門、國內外企業、用電客戶等相關方,以及規劃設計、設備研發、科研機構、知名高校有關專家,深入交流智能電網發展新動向、新成就、新思路,推動智能電網相關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在海南試點應用和推廣實施,力爭在2021年前將論壇打造成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國際論壇。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政府統籌和政企聯動
嚴格落實《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在海南經濟特區暫時變通實施“五網”建設項目涉及部分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審批的決定》(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93號)、《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動電網建設的意見》(瓊府〔2017〕35號)精神,強化智能電網建設協調機制。省政府不定期組織各有關單位協調推進智能電網建設。省發展改革委具體承擔綜合協調責任,及時協調解決智能電網規劃、建設等方面重大問題,并及時向省政府報告智能電網建設情況及提請需議定的事項。將智能電網建設相關工作任務分解到省政府相關部門、各市縣政府和相關單位,按季度對責任落實和工作進展進行檢查和通報,按年度進行考核和評價。
海南電網公司是海南智能電網綜合示范省建設的責任主體和實施主體,成立由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工作機構,負責在省政府的組織下和南方電網公司的指導下,全面開展海南智能電網建設工作。
(二)加大“放管服”支持力度
省發展改革委牽頭進一步簡化電網建設項目審批程序,在2019年6月底前實現電網建設項目“一窗受理、一次審批、最多跑一次”的極簡審批,以及“一號申請、一網審批、全程網辦”的并聯同步審批;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三表集抄”“四網融合”配套支持政策,鼓勵供水、供氣、通信企業加強與電網企業的統籌合作;科學規劃電源建設規模和布局,確保發電能力充足、結構優化。
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將電網規劃項目納入政府“多規合一”,嚴格保護變電站建設用地和輸電線路走廊,并優先保障電網項目建設用地。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持續督導做好電力線路樹障清理等工作。
省能監辦做好電網安全生產和設備運維的監督工作,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研究建立調峰調頻等輔助服務市場機制,引導電源側和需求側按市場化方式參與調峰。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研究制定、指導實施智能小區和智能建筑標準規范和推進政策措施,鼓勵房地產商、物業等項目業主與電網企業開展深度合作,探索共同開發模式。
各市縣政府負責做好轄區內電力設施用地保障工作,采用包干方式負責青賠和征地工作,幫助協調解決好轄區內電網建設遇到的相關問題,按照需求建設配套配電網電纜管溝。研究落實轄區存量小區配電設施改造資金,推動小區抄表到戶。
(三)全方位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
1.積極爭取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對海南智能電網建設的資金支持。合理核定海南電網輸配電價水平,根據國家“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改革原則,積極研究以市場手段解決電價問題,為海南電網公司提供投資能力保障。研究瓊中抽蓄電站與聯網二回線路運營成本的投資回收機制。
2.南方電網公司持續向海南電網公司注入資本金,探索債轉股和產業基金等方式降低海南電網公司資產負債率。指導海南電網公司通過資本控股公司拓寬融資渠道,提供更多靈活優惠的融資支持,降低海南電網公司融資成本。
(四)及時完成配網電纜管溝建設任務
加快提升海南電網供電保障和抗災能力三年行動計劃實施進程,確保2019年6月底前各市縣全部完成三年行動計劃確定的電纜管溝建設任務,為電纜入地項目以及提高配網可轉供電率、電纜化率和降低客戶平均停電時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方案實施提供基礎保障。
(五)加快推進居民住宅小區抄表到戶
對于新建小區,結合海南實際盡快出臺《海南省新建小區供配電設施建設及維護管理辦法》,修訂《海南省新建住宅小區供配電設施建設技術規范》,明確供配電設施建設及維護各個環節的政策及要求,落實小區抄表到戶后續維護費用,實現抄表到戶。對于存量小區,研究明確配電設施改造資金來源,在完成小區配電設施和戶表改造后,實現由電網公司抄表到戶。
(六)建立智能電網技術保障體系
緊密依托南方電網能源發展研究院、海南電力科學研究院和智能電網實驗室,加大與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力度,打造產學研一體化的技術保障體系。著力構建全面覆蓋的網絡安全防護體系,加快建成網絡安全態勢感知及監測平臺,增強網絡安全態勢感知能力。建成覆蓋調度主站、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生產控制大區的全方位網絡安全狀態感知預警平臺及網絡安全監控中心,構建可監測、可溯源、可控制的縱深防御體系。
(七)加強輿論宣傳與示范展示
南方電網公司、市縣政府和海南電網公司,充分運用廣播電視、報紙和新媒體等各類宣傳載體,持續加大建設智能電網的宣傳力度,發動社會各界企業和百姓積極參與到智能電網建設中,全力支持建立完善的智能發電、智能用電體系。在海口、瓊海博鰲分別建設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展示廳,集中展示海南智能電網建設示范效果。
(八)做好監督與考核
省發展改革委要將智能電網建設項目及各項保障工作按職能、屬地原則分解至相關單位,并牽頭做好智能電網三年建設方案的全過程監督與考核,定期通報責任落實和推進情況,對于工作推進緩慢的單位要予以督促整改,確保項目按期完成。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