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嵌入式設備與網絡的日益結合,在單片機系統中引入TCP/IP協議棧,以支持單片機接入網絡,成為嵌入式領域的一個重要方向。在此對基于SST89E516RD單片機的TCP/IP協議棧的實現方法給予討論。選用SST89E516RD單片機實現了在線仿真和編程的功能,大大節約了開發成本。采用VB 6.0語言與Window 98/2000/XP等為軟件開發平臺,對系統進行了測試。經過幾個月的軟硬件測試表明:系統設計合理、穩定可靠,已基本實現了最初的設計目標。對其他類似系統移植該項技術奠定了基礎,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1 系統硬件實現
整個系統以SST89E516RD單片機為核心,通過RTL8019AS以太網控制芯片實現遠程通信。串口完成網卡參數的修改、在線仿真,在系統中還使用X5045作為外部擴展的E2PROM,用來存儲IP地址、物理地址以及網卡的其他配置信息,同時X5045還具有電壓監控、看門狗定時器、上電復位三種功能,使用X5045監控系統的運行過程,當系統不穩定時可以進行有效地復位。圖1為系統硬件結構圖。
2 系統軟件實現
系統軟件主要包括客戶端和服務器端軟件的設計,主要有以下幾部分內容:
(1)RTL8019AS的初始化和驅動程序的設計;
(2)數據幀的發送和接收子程序;
(3)TCP/IP協議棧程序的設計;
(4)客戶端和服務器端程序的設計;
(5)X5045看門狗和E2PROM程序的設計。
系統的主程序流程圖如圖2所示。
由圖2可知,系統首先完成對單片機定時器、串口、網卡芯片和以太網等部分的初始化,然后進入以太網處理部分的主程序,通過定時器中斷進行網口數據的超時出錯處理,并完成TCP定時器保活和ARP表生存時間的更新。
2.1 系統初始化
所謂初始化和驅動程序是指實模式下一組硬件芯片的驅動子程序,它們屏蔽了底層硬件處理細節,同時向上層軟件提供與硬件無關的接口。主要包括定時器初始化,初始化PING表、ARP表,初始化TCP,RTL8019AS的初始化等。RTL8019AS的初始化主要包括網卡的復位和網卡寄存器的初始化。RTL8019AS的初始化主要包括網卡的復位和網卡寄存器的初始化。RTL8019AS內部寄存器有4頁,與NE2000兼容的有3頁,第4頁不用。頁選擇由CR寄存器的PSl,PS0位確定。在零頁寄存器中可以設置接收、發送狀態配置以及發送緩存區的起始頁與接收緩存區起止頁地址等;在1頁寄存器中可以設置以太網接口的MAC地址和組播地址。對網卡的初始化就是對相關寄存器初始化,這些寄存器包括CR,RCR,TC-R,PSTART,PSTOP,BNRY,TPSR,ISR,DCR,IMR,CURR,PAGO~PAG5,MAR0~MAR5等。初始化過程如下:
(1)CR=0x21,選擇頁零的寄存器同時使芯片處于停止模式,不會發送和接收數據包;
(2)RCR=OxE0,設置接收結構寄存器,monitor方式,所有數據包都被拒絕;
(3)TCR=OxE2,設置發送配置寄存器,工作在內部lookback模式;
(4)PSTART=0x4C,接收緩沖區開始頁面地址;
(5)PSTOP=0x80,接收緩沖區中止頁面地址;
(6)BNRY=0x4C,接收緩沖區最后頁面指針;
(7)TPSR=0x40,發送頁的起始頁地址,初始化為指向第一個發送緩沖區的頁即0x40;
(8)ISR=0xFF,清除所有中斷標志;
(9)DCR=OxC8,設置數據配置寄存器,使用FIFO緩存,普通模式,8位數據DMA;
(10)IMR=Ox00,設置中斷屏蔽寄存器;屏蔽所有中斷;
(11)CR=Ox61,選擇頁一的寄存器;
(12)CURR=Ox4D,網卡寫內存的指針,指向當前正在寫的頁的下一頁,初始化時指和0x4C+1=0x4D;
(13)設置多址寄存器MAR0~MAR5,均設置為Ox00;
(14)CR=0x22,使網卡芯片開始工作;
(15)設置網卡地址寄存器PAR0~PAR5;
(16)CR=Ox21,選擇頁零的寄存器;
(17)RCR=OxCC,設置接收結構寄存器,設置為使用接收緩沖區,跟外部網絡連接;
(18)TCR=0xE0,設置發送配置寄存器,啟用CRC自動生成和自動校驗,工作在正常模式;
(19)CR=0x22,使網卡芯片開始工作;
(20)ISR=0xFF,清除所有中斷標志;
2.2 TCP/IP協議棧的移植
以太網幀的發送與接收屬于協議層中的最底層。發送前的協議封裝和接收時的協議分解都非常簡單。封裝時,只需在上層封裝數據前面添加14 B的以太網首部就可以了;接收到數據幀之后,根據頭信息中的幀類型字段判斷是否屬于IP包或ARP包,若是就繼續相應的協議分解,否則將被丟棄,不予處理。幀的接收工作由網卡自動完成,只需對相關的寄存器如PSTART,P8TOP,CURR和BNRY進行適當的初始化即可。以太網幀的發送過程如下:
(1)初始化命令寄存器CR,啟動RTL8019AS;
(2)設置數據配置寄存器DCR,以字節方式通信;
(3)設置發送配置寄存器TCR,選擇RTL8019AS數據發送的工作方式;
(4)設置遠程開始地址寄存器RSAR0(低位),RSARl(高位),指明遠程DMA操作時所傳送數據的起始地址;
(5)設置遠程字節計數寄存器RBCR0(低位),RBCRl(高位),指明遠程DMA操作時所傳送的數據的字節數;
(6)設置命令寄存器CR,開始遠程DMA寫操作。RTL8019AS自動將數據I/O端口的數據寫入其緩沖區中;
(7)開始向數據I/O端口傳送需要發送的數據;
(8)數據傳送完畢后,設置發送頁起始地址寄存器TBCR,指明待發送數據的起始地址;
(9)設置發送字節計數寄存器TBCR0(低位),TBCRl(高位),指明待發送數據的字節數;
(10)設置命令寄存器CR,啟動本地DMA操作。把緩沖區中的數據發送到網絡上;
(11)結束。
需要指出的是,數據在發送前必須先由上到下進行層層封裝才能正確地發送出去,同時,接收到的數據包還必須自下而上層層解包才能為用戶所識別,即協議分解。在協議編程實現中,數據封裝與協議分解互為逆過程。這就是說,必須在數據采集子系統中實現嵌入式TCP/IP協議才能完成數據的TCP/IP處理。
2.3 客戶端和服務器端程序的設計
分別設計客戶端和服務器端程序。適應于不同的工作場合。在面向連接的TCP協議中,服務器和客戶機開始通信之前必須首先建立連接。在連接之前,服務器程序必須正在運行并處于監聽模式,等待客戶端的連接。TCP的連接是通過3次握手協議來完成的。首先,客戶端發送1個SYN標志位的TCP段給服務器,其帶有所選擇段的初始序號。服務器端收到該報文段后,以1個帶有SYN標志的段作為應答,其中也給出根據本身情況選擇的初始序號,并包含對客戶端的確認。
而客戶端收到服務器端的應答后,再次送回1個報文段,其中帶有對服務器端SYN的確認。這樣雙方的連接就建立了,以后就能開始傳送數據。同樣終止1條TCP連接實際上也需3次握手過程。
3 應用系統實現
為了驗證系統的可行性,應用VB開發了接口程序,構建了軟硬件測試平臺,用來設置網卡的配置參數并實現數據的發送與接收。所有配置參數包括(本地IP地址、服務器端IP地址、端口號、網卡物理地址、ping的IP地址、串口號等)都能通過串口動態地更改。系統能實現Ping的功能,以方便檢查以太網的狀態。
3.1 參數設置界面
用串口線將測試板(數據采集和控制系統模塊,下同)與計算機連接起來,選擇好串口號,然后按“連接單片機”按鈕,連接狀態工具欄里出現“已經連接”,說明測試板與計算機已經連接上,然后就可以修改配置參數了。在參數設置欄中填寫正確的參數值后,按“設定”按鈕,接收狀態欄中會提示參數設置成功,然后按測試板上的復位鍵,網卡的參數配置就被寫到了X5045中。參數設置界面如圖3所示。
3.2 數據收發測試界面
分別測試客戶端和服務器端軟件通信是否正常。
(1)服務器端程序的測試
打開客戶端測試界面,如圖4所示,設置連接IP地址為192.168.O.44(該地址必須與服務器端的IP地址一致),設置連接端口號為3330(該端口號必須與服務器端端口號一致)。將作為服務器端的程序燒入到測試板的微處理器中,通過圖3修改配置界面,將服務器端需要的參數寫入X5045,參數配置包括;“單片機IP地址”(指的是測試板自身的IP地址)為192.168.O.44,“服務器端IP地址”可以不用設置(因為測試板本身就即服務器端);如果是新網卡芯片,還需要設置MAC地址,這里設為121314151617(一般選擇任意的12位數即可);“服務器端口號”設為3330(必須與客戶端一致);網關設為192.168.O.1(要與上位機保持在同一個網段內)。設置好所有參數后,可以進行數據的收發了。
(2)客戶端程序的測試
打開服務器端測試界面,如圖5所示。
設置連接IP地址為192.168.0.44(該地址指的是上位機自身的IP,必須與客戶端設置的“服務器端IP地址”一致),設置連接端口號為3330(該端口號須與客戶端設置的“服務器端口號”一致)。將作為客戶端的程序燒人到系統的微處理器中,參數配置:“服務器IP地址”(指的是上位機的IP地址)為192.168.0.44,“單片機IP地址”可以不用設置(因為系統僅作為客戶端),“服務器端口號”設為3330(必須與客戶端一致),網關設為192.168.0.1(要與上位機保持在同一個網段內)。設置好所有參數之后,即可進行數據收發。服務器端的數據可以被發送到串口,同樣,數據也可以從串口發送到服務器端。測試表明:上位機通過以太網與系統之間的通信正常。
4 結語
在此實現了TCP/IP協議棧在單片機上的移植,完成了系統的硬件電路和相關嵌入式軟件的設計,應用VB開發了上位機修改參數界面,通過串口完成對網卡等參數的配置和修改,解決了數據包的超時重發、定時保活、參數配置、硬件看門狗復位等一系列問題。實驗表明,整套程序比較穩定,收發數據正常,TCP超時重傳效果很好。經過近1個月的測試,沒有出現任何丟包和堵塞的現象。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