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在發展過程中,都有不同的階段,而對于處理器這條產品線來說,2016年就是那進入爆發一刻的前夜——就AMD而言,2016是新一代ZEN架構處理器加速沖刺的一年,ZEN處理器的各種研發、流片工作已經全部完成,ZEN將在2017年展現出它的全部威力。同樣,在2016年英特爾也加緊推出了其采用14nm+工藝的Kaby Lake移動版處理器,并將在2017年帶來性能更加強大的臺式機版產品。因此簡單來看,2016年就是處理器通向那性能大爆發的前夜,只不過在這一夜卻并不那樣平靜,處理器廠商依然給消費者帶來了眾多驚喜。
AMD:大力推廣多核心運算
隨著編程語言、編程技巧的提高,各類游戲、應用軟件對多核心處理器的支持也越來越好。因此傳統處理器廠商AMD在2016年的一個重點就是加大力度普及多核處理器。首先在去年第二季度,AMD在倍受玩家關注的千元級處理器市場推出了最新的8核心處理器:FX-8370。經過工藝上的改良,FX-8370處理器的最大加速頻率達到4.3GHz之高。
同時它還配備了名為“幽靈”的四熱管大型散熱器,可借助“幽靈”散熱器穩定超頻到4.8GHz,算術性能達到可觀的99.47GOPS,其性能在中高端處理器中非常突出。當然,AMD也沒有忘記主流市場的消費者。在2016年發布的新速龍845就是其中值得一提的產品,它采用了更先進的CARRIZO核心,核心面積相比上代產品縮小了23%,功耗降低了40%。同時它仍采用了四核心設計,并擁有3.8GHz的加速頻率,價格卻不到400元,這讓它在市場上得到了主流消費者與網吧業主的青睞。
AMD:不斷提升能耗比的APU
依靠工藝的進步,AMD的APU在2016年也保持了高速更新,首先最值得關注的就是A10-7860K處理器。雖然這款產品采用的也是Kaveri Refresh核心,但A10-7860K的TDP熱設計功耗卻從A10-7850K的95W大幅降低到45~65W(動態調整),而它的處理器加速頻率仍保持在4.0GHz,GPU頻率還從720MHz提高到757MHz,使得這款APU具備更高的能耗比。
憑借更高的能耗比,適中的價格,A10-7860K在去年的主流APU市場成為了焦點。
同時AMD還在2016年推出了一款旗艦級APU產品—A10-7890K APU。得益于工藝上的優化,這款APU的處理器與圖形核心工作頻率都有不小的提升。其加速頻率達到4.3GHz,擁有多達512個流處理單元的GPU核心工作頻率則進一步增加到866MHz。從實際使用來看,A10-7890K APU已具備在全高清分辨率、中等畫質設定下流暢運行《坦克世界》、《使命召喚:黑色行動3》的能力,令它成為高配整合電腦中的首選核心。
AMD:率先在整機產品采用新一代APU
在2016年,AMD還發布了基于Bristol Ridge架構的新一代APU。Bristol Ridge和Kaveri APU關系不大,反而可看做是之前移動版APU:Carrzio架構的進化版本。它的CPU部分采用了改進版本的“挖掘機v2”,GPU部分改進至GCN 1.3(或者稱為GCN 3.0)。Bristol Ridge的主要特色在于它具備更高的同頻性能,并大幅提升了顯示核心的工作頻率,旗艦產品A12-9800的GPU加速頻率達到1108MHz之高。當前,Bristol Ridge APU主要用在惠普、聯想等廠商的整機產品上,預計2017年會出現在零售端市場上。
總體來看,獨顯平臺方面,AMD提供了完整的多核心處理器解決方案—從不到400元的四核心處理器再到700多元的FX-8300八核心處理器,乃至上千元的高頻八核心產品;而在APU方面,同樣從幾百元到最高千元出頭的多款APU也讓用戶能以很低的成本就擁有四核心處理器,以及可流暢運行主流游戲大作的GPU核心。
這些產品都遵循了AMD長久以來“相同價格、性能更強”、“相同性能、價格更低”的產品設計策略,而這正是AMD面對強敵能不斷發展、生存的主要武器。顯然,如再借助內部設計與性能上取得大幅進步,即將上市的ZEN架構處理器Summit Ridge,AMD處理器在2017年的表現將更值得期待。
英特爾:整合更多核心 主攻高端與服務器
在主流消費級市場,英特爾去年仍以前年發布的第六代酷睿處理器為核心,如Core i7 6700K、至強E3-1230V5仍是去年的明星產品。因為主流領域的市場需求得到滿足,所以在去年英特爾的更新重點放在了消費級高端與服務器領域,其所依賴的就是Broadwell-E/Broadwell-EP核心。
由于本次從Haswell-E/Haswell-EP進化至Broadwell-E/Broadwell-EP屬于英特爾架構改進中的“核心不變、工藝改進”的步驟,也就是傳說中的“Tick”步驟,因此整體核心只是微調。如亂序調度器窗口更大(從60提升至64)、允許更多的指令被重新排隊,相應地提高了IPC,其IPC性能略微提升了5%。
與上代產品相比,Broadwell-EP在核心數、線程數、緩存容量上的提升是最主要的更新之處。
架構方面的總體改進并不大,包括core和uncore的前端、指令解碼、緩存、各種功能單元、總線、接口等,都基本維持了和Haswell-EP一樣的設計。尤其是從Ivy Bridge-EP就開始使用、在Haswell-EP上大幅度改善調整的環形總線,在Broadwell-E/Broadwell-EP上得到了全盤繼承。
相比之前的Haswell-EP上最多掛載18個處理器核心,Broadwell-E/Broadwell-EP上最高可掛載24個處理器核心,其雙向、分組環形總線的設計和緩沖器方案,使得英特爾能夠在更多核心的情況下,實現核心資源的有效調配和控制。因此Broadwell-E、Broadwell-EP處理器的一個主要更新就是推出了核心數更多的產品。
消費級產品方面,英特爾推出了最高擁有10核心的Core i7 6950X;服務器領域上,英特爾更帶來了擁有22核心的至強E5-2699V4處理器,以及擁有24核心的至強E7-8890V4。而這只是開始,在2017年英特爾還將很快推出多達32核心、64線程,基于Skylake-EP核心的至強E5-2699V5。究其原因,還是在于現在支持多核心運算的軟件越來越多,不論是家用運用環境還是服務器應用環境,都可以通過增加處理器核心數量在體驗上獲得一定的改善,因此核心數量的增加還將持續進行下去。
英特爾:全面應用14nm 頻率獲得小幅提升
另一方面,英特爾處理器在去年的最大改變就是全面采用了14nm,包括采用Broadwell-E/Broadwell-EP核心的高端處理器與服務器產品。它們不僅更節能、可以容納更多的元件、生產成本更低,也帶來了處理器工作頻率的提升。
在2016年年底露面的Kaby Lake主要改進了14nm生產工藝,在體系架構上并無大的改進。
如在Broadwell-E處理器核心上,它還帶來了一個新特性—支持Intel Boost Max Technology(IBMT)3.0技術,與睿頻2.0技術配合(而非取代),使得處理器最大睿頻達到了4GHz。而它的TDP依舊與Haswell-E一樣為140W,在其核心、線程數進一步增加的同時,TDP依舊不變,足見14nm工藝確實不容小覷。
在去年第四季度推出的至強E5-2699A V4處理器擁有高達2.4GHz的基準頻率、3.6GHz的加速頻率,再配合22核心、44線程設計,使得它的多線程運算性能十分強大。
而在服務器處理器方面,盡管至強E5 V4版本的核心數已達到最高22顆,但英特爾仍為它設計了較高的工作頻率。其最新推出的E5-2699A V4處理器的基準頻率達到2.4GHz,睿頻加速最高頻率甚至可到3.6GHz,而TDP卻仍僅有145W。因此在去年架構沒有大幅改變的情況下,通過核心數量的增加與頻率的提升,英特爾高端處理器與服務器產品在性能上仍獲得了明顯的進步。
英特爾:“擠牙膏”的代表——Kaby Lake開始嶄露頭角
主流市場方面,英特爾Kaby Lake只是Skylake的加強版而已,主要改進了14nm生產工藝。
優化后的14nm工藝使用了更高的鰭片與更寬的柵極間距,可減小驅動電流,降低漏電概率;而更寬的柵極間距則可以降低晶體管密度,允許每個晶體管產生的熱量有更多的空間擴散,這有助于降低內核溫度并提升頻率,這也就是說Kaby Lake可以使用更高的工作頻率,具備更好的超頻能力。如其旗艦版Core i7 7700K的默認頻率就達到4.2GHz,而Core i7 6700K的默認頻率為4.0GHz。
Kaby Lake的配套核芯顯卡支持硬件編/解碼更多格式的4K視頻,可以減小CPU的播放功耗,延長移動平臺的續航時間。
此外根據泄露出的評測數據來看,Kaby Lake的風冷超頻頻率可以穩定在5.0GHz。因此Kaby Lake處理器的改進實質還是提升能耗比—在同樣功耗下,工作在更高的頻率上。同時Kaby Lake配套的核芯顯卡對4K視頻的回放進行了改良,增加了H.265 Main.10、VP9 8/10-bit格式的硬件解碼與編碼,不僅可流暢播放更多格式的4K視頻,也可大幅降低4K視頻播放或編碼時的功耗。
綜合來看,在處理器領域英特爾近幾年來執行的“Tick-Tock”戰略并不是讓用戶很滿意,尤其是在主流消費級產品領域—“擠牙膏”幾乎成了每一代英特爾新處理器的特征。那么什么時候才能再出現從奔騰4到酷睿那樣翻天覆地的變化呢?這或許還得看競爭對手能給英特爾帶來多大的壓力,我們期待在預計2018年發布的10nm Cannon Lake上能看到這樣的奇跡。
兆芯:大有潛力的國產x86處理器
在以往每年的年終特刊處理器盤點中,我們一般只會總結AMD與英特爾兩家,且與消費級應用緊密相關的x86處理器。而在去年總結文章的最后,我們認為兆芯這一主攻消費級應用、在2016年行業市場上有所斬獲的國產x86處理器,也是值得一提的。從技術層面來說,兆芯與AMD、英特爾尚有差距,其主力產品有開先ZX-C四核和ZX-C+四核兩類處理器,兩者均基于28nm工藝制造,主頻最高2.0GHz,兼容x86指令集,支持CPU虛擬化技術。
規格上來看,它們并不出眾,但它們的優勢在于有針對中國政府、軍隊的安全性設計。特別是ZX-C+四核處理器支持SM3和SM4高速國密算法指令。對于一般消費者來說,他們是用不到SM3、SM4國密算法的,該算法主要嵌入到商業、電信、金融應用中,并在這些應用建立通訊信道的時候,啟用這兩種加密算法。
最簡單的例子,我們的銀行卡、手機卡、社保卡、身份證都有使用國密算法用來保護信息、通訊指令。而在計算機應用中,國密算法則是主要保護那些按保密法規定、涉及機密的文件、黨政機關文件,以及來自電子政務網的文件傳輸都會采用類似加密。傳輸的時候軟件自己就會進行加密,再到另一端進行解密。
兆芯ZX-C處理器內部架構圖,四顆核心清晰可見。
但是如果處理器不支持SM3、SM4算法指令集,那么它們就會用軟件加速進行加密、解密,速度會很慢。而兆芯的ZX-C+處理器由于在硬件設計上先天就支持SM3和SM4高速國密算法指令,因此其加密、解密速度會明顯快于普通x86處理器。
同時根據MC評測室的多次測試來看,即便是“低配”開先ZX-C四核處理器也可以輕松完成Word文檔編輯、多網頁瀏覽、1080p高碼率高清視頻播放、圖片編輯等辦公應用,與AMD、英特爾的產品在進行這些應用時也沒有明顯差別。甚至在搭配低端獨立顯卡的時候,ZX-C處理器也可在高畫質設定下流暢運行《英雄聯盟》、《穿越火線》等主流網絡游戲。
也正是基于其的確具備可用性,兆芯ZX-C處理器已被聯想、同方、儀電等國內整機廠商采用。基于兆芯ZX-C處理器的聯想開天M6100臺式機、開天A610K一體機、昭陽CF03筆記本等產品也通過了國家強制性3C認證、能效一級認證以及中國節能認證、綠色環境標志認證,并正式入圍政府采購的節能產品目錄和綠色環境標志產品目錄。同時,采用兆芯國產x86通用處理器的整機也先后在上海市所屬的近400家單位正式應用。
因此我們認為,如果兆芯處理器未來的生產工藝能按時順利升級到16nm,并完成主板北橋芯片組與CPU的整合,實現架構上的飛躍,那么兆芯處理器不僅將進入更多的政府單位,甚至有可能進入消費級市場,讓普通PC也用上我們的國產處理器。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