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的快速增長,預計到2050年,人口將達96億,屆時糧食需求量將會非常之大。且不說未來,就拿現在來看,疫情的爆發導致各國實行封鎖防控,全球各地搶購糧食的現象常有發生,糧食危機呼之欲來。
但是在中國,糧食危機你大可不必擔心。據農業農村部數據,我國糧食產量已連續五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2019年更是創歷史新高,達到13277億斤,人均糧食占有量超過470公斤,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的標準線。
而在庫存方面,按照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標準,只要糧食庫存比例達到17%至18%,就達到了安全線,據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國糧食庫存水平遠高于國際安全線,特別是小麥和稻谷兩大口糧的庫存量,足夠全國人吃一年。
如今,中國糧食儲備能力今非昔比。而這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本文將借糧食危機的口子,為大家掀開智慧農業的神秘面紗。
01、為何國家敢大聲對你說“我養你啊”
在周星馳主演的電影《喜劇之王》中,有這么一個經典的橋段。
周:“去哪里啊?”
張:“回家。”
周:“然后呢?”
張:“上班咯。”
周:“不上班行不行?”
張:“不上班你養我啊?”
……
周:“我養你啊。”
如果我們留心發現,就會知道,電影中的周星馳說出“我養你”的時候,帶著些許逞強,由于自身經濟條件的不允許,明知道養不起還要說“我養你”,恰恰影射出一個成年人對于理想與現實之間充滿差距的無奈。
其次,“我養你”也意味著責任。而如果將這份責任放置國家層面來說,在疫情危機下則顯得更加重大。
當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蔓延,埃及、俄羅斯、越南、哈薩克斯坦和塞爾維亞等國家先后限制糧食出口,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也發出糧食安全的預警,全球或面臨嚴重糧食危機,且時有“中國糧食危機”的謠言流傳網絡,一度引發國內的恐慌。
近期,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4月8日召開的會議指出,我國農業連年豐收,糧食儲備充裕,完全有能力保證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這不正是國家對我們喊出的“我養你”嗎?而且這其中沒有無奈,更多是責任和國家實力的體現。
古語有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由此可見,糧草在古代行軍打仗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在現如今亦是如此,危機面前有了糧食的儲備,人才有安全感,這是人性使然。
因此,糧食的儲備越充足,人的安全感就越高。古代的儲糧條件較差,如果把現如今13億之多的中國人放在古代,遇到危機時,想必皇上也會一夜白頭。
物聯網時代下的中國,數字化、萬物互聯化不斷深入各個領域進行改造升級,包括倉儲領域等。升級改造后的智能倉庫使中國糧食安全保障中的壓艙能力大大提高,而這正意味著中國有能力儲存更多的糧食。
倉儲物聯網是中央儲糧能力的重要技術保障。據了解,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作為中央儲備糧食的重要機構,截止至目前,借助物聯網改造后的中儲糧總倉(罐)容接近1億噸,是成立初期倉容的6.8倍。
不禁有人會問,倉儲物聯網是什么?
簡單來說,倘若儲糧機構要提高糧食儲存能力,擴大糧倉空間體積是必備選項。而這又往往會帶來另外兩個問題,一個是人力問題,一個是糧食本身自帶的問題。
糧倉空間體積的增加意味著需要更多的人力成本。據了解,中央儲糧機構以前的一個庫區有20個倉庫,每個倉庫1500平方米,糧食堆高6米。即使不細致檢查,每個糧倉走一遍都是一項費時費力的工作。更何況還要檢查呢?
其次,糧食的增多容易產生熱量等自然問題,這對于倉庫的恒溫與通風條件極其苛刻,特別是中國儲糧環境最惡劣的廣東、海南等高溫高濕地區,容易導致糧食的自損率增大。
然而,通過應用倉儲物聯網,這些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在糧堆終端,通過合理部署溫濕度等傳感器,能實時采集、分析、預警倉內糧食溫度的細微變化,發現問題可第一時間得到處理,如溫濕度過高,及時通風等控制措施。同時,具有23倍放大、360旋轉能力的高清監控攝像頭通過合理部署,可以做到無死角、實時監控庫倉內外實況,降低檢查工作的人力成本。
當給中國的每一個糧倉都賦上感知與互聯能力后,就形成一張覆蓋全國960個倉庫的倉儲物聯網。不僅可以做到在線監測,還可以根據終端傳感數據,遠程控制控風機、通風窗等控制設備,實現萬物互聯。
基于此,運用物聯網技術的倉儲物聯網使中央儲糧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而這亦是國家敢大聲對你說出“我養你啊”的主要原因。
02、物聯網在農業中的應用
儲存糧食只是農業生產的其中一步,就如倉儲物聯網只是智慧農業的冰山一角。農業作為我們國家的第一產業,可想象空間尤為巨大。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新型智慧農業應用,如精準農業、無人機的應用以及智能溫室等,這些應用正在使農業發生革命性的變化,不斷提高農業生產力,這無疑也是降低糧食危機風險的重要舉措。
現在,讓我們來了解下基于物聯網的智慧農業,目前具體有哪些應用值得我們關注。
01、精準農業
精準農業是物聯網在農業中最著名的應用之一,發源于美國,但早在1999年,國內***生產建設兵團就對這一技術加以應用實施,并于2003年形成完善的精準農業技術體系。
所謂精準農業,是指按照田間每一操作單元的環境條件和作物產量的時空差異性,精細準確地調整各種農藝措施,最大限度地優化水、肥、種子、農藥等的量、質和時機,以期獲得最高產量和最大經濟效益,同時保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土地等農業自然資源。
精準農業也叫精確農業,精確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定位的精確,精確確定灌溉、施肥、殺蟲等的地點;第二是定量的精確,精確地確定水、肥、藥、種子等的使用量;第三是定時的精確,精確確定各種農藝措施實施的時間,從而精確地進行施肥、播種、灌溉、殺蟲、除草、收獲等。
數字化的加持和物聯網在農業上的深化應用,正促使這一領域走向更普遍、高效的應用深度,這對于不斷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的智慧農業來說,尤為重要。
02、農業無人機
農業是無人機的主要應用產業之一。無人機被用于農業,主要的用途可以歸類為,如作物健康評估、灌溉、作物監測、作物噴灑、種植、土壤和田間分析等。
無人機可作為物聯網的智能終端,如通過使用無人機攜帶的一系列傳感器收集數據,用于農業土地的成像、測繪和測量。
當這些無人機執行飛行中的***和觀察,農民可以輸入要測量和選擇高度或地面分辨率的詳細信息。從無人機數據可以了解植物健康指數、植物數量和產量預測、株高測量、冠層覆蓋圖、田間積水制圖、偵察報告、儲存測量、葉綠素測定、小麥氮含量、排水制圖、雜草壓力制圖等方面的情況。
使用無人機的主要好處在于作物健康成像、綜合地理信息系統繪圖、使用方便、節省時間和具有提高產量的潛力。隨著智慧農業的戰略演化,無人機技術將會是農業進行高科技改造的重要技術。
03、智能溫室
溫室農業是一種有助于提高蔬菜、水果、作物等產量的應用方法。假如通過人工干預的方式控制環境參數實現溫室農業,會產生一定的勞動力成本,甚至導致生產和能源損失,所以減少甚至是消除人工干預后的智能溫室是應用趨勢。
智能溫室是進化版的溫室農業,可以在物聯網的幫助下進行設計。如通過部署各類物聯網傳感器,根據要求收集光線、壓力、濕度和溫度等傳感信息,實現智能監測。當環境指標出現異常時,應用層下發控制指令,控制窗戶、燈、加熱器、風扇等終端設備進行響應,實現終端與終端之間的控制閉環,消除人工干預。
通過智能溫室的應用,使農業環境變成可控,最大化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還降低了人工干預成本。在未來的農業發展中,智能溫室的應用同樣值得關注。
03、總 結
不管是倉儲物聯網、還是精準農業等技術應用,都相應得證明了物聯網在農業的應用上大有可為。在感嘆物聯網技術應用不斷帶給我們安全感的同時,不得不感謝我們的背后有個強大的祖國,讓我們能夠遠離糧食危機,生活在一個安全感極高的國家。
責任編輯:ct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