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俠》電影中,有一個看不見、摸不著,卻又非常重要的存在,那就是?托尼?斯塔克豪宅的智能管家——賈維斯。他沒有實體,卻又超越實體。他的聲音在房子里回蕩著,與托尼互動著,管理著偌大豪宅里的一切。
網友有一句戲謔之言:“窮人靠變異,富人靠科技”。然而,科幻電影的這一切,因為物聯網的發展和普及,正在生活中逐步實現。即使你并非富如鋼鐵俠,也可以擁有屬于你的“賈維斯”。
物聯網其實并不是一個新概念,這項技術早在上世紀就已提出并運用。實踐最早可追溯到1990年,施樂公司的網絡可樂販售機——Networked Coke Machine,一臺聯網的可樂販賣器。
然而到了今天,物聯網似乎被蒙上了厚重的面紗,人們賦予了他很多新名詞諸如“萬物互聯”、“IoT”、智能家居等來解釋,卻依舊似懂非懂, 最常見的就是將智能硬件等同于物聯網,很難窺得其真面目。
普通人大多數處于懵逼狀態,究竟物聯網是什么?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
我們邀請到在物聯網領域探索了十幾年的劉向農博士,從研發到應用,理論到實踐,系統的了解真正的物聯網,我們盡量用最通俗的語言帶領大家走進物聯網的世界。
什么是物聯網?
物聯網就是端、管、云的結合。
管指的是細化的成熟的傳輸系統、設備、管道;
云就是云端管理、大數據分析。
三個部分缺一不可,互相協同,組成了物聯網。
好比人體,要完成一個動作,是大腦(云端)控制信息,發出指定,通過脊椎神經(管)傳輸,最后終端我們的手腳(端)去實現。
記住這個理念,就會發現物聯網的應用無處不在,像日常所見的摩拜單車。摩拜單車以智能單車為端、手機為管、云端管控,形成了一個基本的物聯網運用。
物聯網應用對生活的影響?
物聯網通過簡單、經濟、便捷的硬件,滿足智慧生活的要求。
端、管、云是物聯網的技術基礎解釋,但是物聯網對我們生活意味著什么,才是普通人所關心的。劉博士認為,物聯網的精髓應該在于經濟、可靠、穩定。從應用和目的來看,物聯網就是盡可能用經濟、簡單、便捷的硬件,讓它具備智能化的功能,來滿足我們智慧生活中各種需求。
滿足不同需求這個目的是明確的,但由目的往前推,如何實現卻是充滿悖論。因為在我們目前的認知里,或者說商業所呈現給我們的東西往往不是經濟的。
比如你收入有限,買不起車、請不了司機,但又想享受有車接送的服務,這時候滴滴打車就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法。想要舒適的豪車,你可以選擇專車,這種單次成本是可以承受的。同理,物聯網的應用,要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但也要經濟廉價、在承受范圍內才有意義。
同時,物聯網終端的設計要簡單、便捷。以我們的身體為例,發生火災的時候,大腦通過感官發出指令,指揮腳要跑。物聯網就是大腦(云端)到腳(智慧終端)的一個系統,所以不能把終端做得很重、很大。
我們前面說到,物聯網的基礎是端、管、云,每一個部分分工都要明確,各司其職,傳感器就是傳感,并不需要做太多的決定,決定交給云端來做,這樣才能做到簡單、經濟、便捷。
比如智能電梯,可以在不同情境下進行預警,例如小孩單獨坐電梯,電動摩托車進入大廈等。這些看起來強大的功能,不需要在電梯上動很大的手腳,我們要做的是在電梯里采集影像,然后把影像傳輸到云端,云端通過身高和骨骼等大數據,判斷這是不是小朋友,以及他是否一個人坐電梯。
在住戶看來這個電梯很智能,但這一切對于終端來說,只需要拍一張照,剩下就交給云端。很簡單的裝置就可以完成人工智能,所以人工智能真正應用應該是和物聯網結合,終端采集數據、信息,然后傳輸給云端識別并判斷,物聯網就是完善人工智能的地基。
我國物聯網目前發展情況和前景?
云、管、端三個領域都在發力,中國未來物聯網完全可自成體系。
劉博士認為物聯網包括了云、管、端三個部分,目前這三個領域都在發力。但是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首先,云、管、端三者發展的不平衡,導致數據傳輸拖后腿。
在中國,終端做得最早,如智能手環、體溫計、智能開關等,在10年前就開始了,已經逐步成熟。云端則有點發展過剩,中國10年前搞大數據,現在大公司一窩蜂搞AI云端算法。
經過了這些年的沉淀,中國的端和云都不缺了,目前需加強的是管。現在中國物聯網發展遇到的問題不是沒有終端采集數據,也不是數據計算能力不足,而是采集數據后的傳輸問題。
管很難做,技術含量高,作品看不見摸不著。傳輸的系統要通過很多通訊協議,要可靠耐用,還要廉價,所以在過去10年,管的發展最慢。不過幸好已經有人開始嶄露頭角。未來誰能把”管“做得經濟化、簡單化,就能引領潮流。
劉博士認為,除了“管“發展緩慢問題外,還有另外一個問題:物聯網收集數據上還是管中窺豹,難窺其全貌,導致行業從業者單一維度思考,沒有從更大維度看物聯網的發展面貌。
例如,智能停車的數據只從停車角度分析,門鎖的數據只從門鎖角度看問題。在他們眼里,物聯網這只豹子就是一張皮毛,有些斑點,都沒有看清豹子的真面目。
有些人捉住了風口,智能門鎖領域開發得早,就覺得其他人都看錯了,嚷嚷著說,豹子就是一條瘦長,很靈活的尾巴。但是他們沒有意識到,他們看到的也只是整個物聯網的一部分。
像智能樓宇,要管門衛、管門窗,實時來訪管理、各種安全傳感、節能硬件等,各種各樣的數據。在沒有一個統籌整體的成熟運營商之前,能做門鎖的先做門鎖,能做門窗的先做門窗。因為真正意義的物聯網運營商還沒出現,大家都是零星點點,先做自己能做的領域。
但他認為,隨著“管“的發展,以及運營商在網絡建設上的發力,這領域上會出現一些厲害的企業,相信他們也會分享管的技術,孵化出整合的平臺,促進物聯網運營商的誕生。
例如,你要把家里弄成物聯網嗎?只要在A物聯網運營平臺上去買不同的小家庭電器,就能幫你連接成物聯網。
早前物聯網發展更像個體戶蓬勃發展的時代,資金涌到各個領域,做不同的智能終端,有人做豹眼睛,有人做豹腳。慢慢,部分個體戶被淘汰,有基礎有能力的公司,累積了資金和技術,就慢慢從小個體戶,變成了公司,覆蓋更多不同領域的業務,受益于傳輸管道技術發展,能收集到更多范圍的數據,從更大的維度來看物聯網。當你退后幾步,看到更大的局面,就能利用這些資源,做更大的業務,不再單純靠各種終端產品賺錢。例如企業出售老人健康手環,并非只看中產品利潤,而是分析老人的年齡,健康情況等等數據,進一步做智能健康的產業。
對于物聯網在中國的發展前景,劉博士這樣比喻到“如果說物聯網100步的話,現在已經走了近80步“。
他認為,互聯網的發展上,我們通過龐大的數據庫,添加了很多中國特色的元素,形成了自己一套體系。相比互聯網領域,中國我們更容易自成體系。因為中國本來就是做硬件出身,云端大數據分析的工具也有了。前面發展階段,大家都在自己的小天地畫逗號。未來一段時間,一些有能力的企業就可以在更大的領域畫小括號。他相信,更遠的將來,中國人會在物聯網上應該能做出大括號,完全自成體系。
在物聯網發展上,社區服務商、物業企業的作用?
社區服務商、物業管理企業可以提供數據和土壤,幫助物聯網在商業應用上的發展。
國際數據公司IDC關于物聯網的研究指出,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7萬億美元,其中我國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1.8萬億元人民幣。以市場規模來看,目前有物聯網有三大重點領域: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網、健康物聯網。
劉博士認為,無利不起早,那些想省力、省人、省時的行業和企業,會最先進入物聯網探索,而社區服務和物業管理行業就是其中之一。
社區服務和物業管理中,涉及到住戶方方面面的需求,如果都單靠人來實現,成本和效率都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而物聯網的應用則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
而對于物聯網企業來說,社區服務和物業管理的需求很明確,這非常利于物聯網商業應用和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市場。“有時一些中間商,需求很模糊且發散,我們就很難做“,劉博士說到。
例如,物業管理公司對節約能源的要求,對水電表要具備哪些功能,清楚明確,而清晰的要求可以減少硬件開放和應用的難度,增加物聯網企業研發和制造的效率,使得產品復制性更強,利于推廣和規模擴張。
作為物聯網從業者,發展上遇到的困難?
最大困難是要積累資本和技術,先讓自己活下來。
雖然在物聯網行業耕耘多年,也預見到中國物聯網未來的美好,但談到遇到的困難時,劉博士點出了現實的殘酷。“未來是強、大、富,大家都知道,但你得迎接洗牌,讓自己活下去。”
物聯網企業的發展,開始先靠產品的利潤維持公司的經營,例如一些單純物端的產品,它可以帶來一定的收入,但不會分享數據,只能掙眼前的錢,不能整到未來的錢,所以不是公司發展的方向。真正的未來,正如上面提到,企業不會再依賴產品帶來的利潤,而是產品端帶來的數據。
劉博士認為,物聯網行業現在還是野蠻生長的階段,優勝劣汰,先把一些低端的、依靠產品養人的公司淘汰。要挺過這痛苦,進入不靠產品養人的階段,才有資格繼續玩下去。
“為了活下去,有些產品端業務你不想做也得做。你要發展壯大,必須先有資金和技術基礎。”
最大的難題,就是第一步走向第二步的時候,在很專業的地方做下去,先活下去,慢慢進行技術和資本的積累,迎接洗牌,讓自己活下去,才能看到更大的豹子。從第一步到第二步,再到第三步,才能真正看見物聯網的未來。
? ? ? ?責任編輯:pj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