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關于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公告》等文件陸續出臺,國家全面釋放利好,提升芯片產業創新能力和發展質量。同時,上萬億資本涌入產業鏈,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賽道,共同打造芯片本土產業鏈。 ?
為推動中國“芯”的全面高質量發展,助力科技強國的美好愿景。鳳凰網深圳、廣東高科技產業商會、深圳工業總會、深圳市芯片行業協會、深圳市人工智能產業協會、深圳市集成電路產業協會、深圳市物聯網產業協會聯合推出“芯勢力 芯未來”專題,從芯技術、芯商用、芯政策等角度,對話專家學者、灣區商會協會及企業家,共同探討中國“芯”的當下及未來。近日,鳳凰網深圳采訪躍昉科技CEO江朝暉。
17年的一天,江朝暉聽聞一位地產“大佬”登門求見,她第一反應是拒絕:“不認識李先生,沒有興趣見做地產的人。”彼時,江朝暉是Google首席技術官,而這位李先生,是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恒基兆業地產集團主席李家杰。
當李先生二次登門時,江朝暉卻欣然同意。
李先生說:“希望你能回國創業,實現‘芯片報國’的抱負。”這番話點燃了江朝暉心中想要“讓科技改變世界”的火苗,兩人一拍即合。隨即她辭去高薪職位,回國創業。
回國后的江朝暉創立了躍昉科技,將目標鎖定在最核心的“卡脖子”技術——芯片架構上。三年多時間,躍昉科技研發出高端應用處理器NB2,成為業內第一款基于RISC-V架構的邊緣智能高端處理器產品,目前已應用于國家電網及多個領域。
在接受鳳凰網深圳專訪時,談起能源互聯網未來,江朝暉依然語氣興奮,滔滔不絕分析著其當下的挑戰與機遇。
“寒冬” 下逆流而上
三年多時間,半導體行業經歷了冰火兩重天。
2022年下半場開始,由于地緣政治、新冠疫情影響,火熱已久的半導體風向迅速轉變。在市場一片頹勢下,大批投資人接連退場。但即便如此,躍昉科技依然逆流而上,受到華金資本、大橫琴、珠海科創投、境成資本、陜投基金青睞,完成了億元級A輪融資。
對于一家初創公司而言,這無疑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但更多的是,市場對這家公司實力的肯定。
在躍昉科技創始人江朝暉看來,這次投資相當于公司的一個里程碑事件,意味著公司將正式從研發端轉向市場端。
“因為芯片產品設計和研發需要長時間投入和耐心,一般需要2~3年時間才能推向市場,所以在創業初期,我們選擇專注技術積累和研發創新,這個過程說實話非常難。”
江朝暉認為開源芯片架構RISC-V有望解決國家目前芯片卡脖子問題,未來可與ARM、x86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但RISC-V目前面臨兩大挑戰:一是移植速度慢;二是生態不完善。
正因為RISC-V領域應用級軟件系統不夠健全,導致RISC-V芯片產品出現嚴重同質化,95%以上產品集中在中低端MCU級別。當選擇權交到廠家手中,他們自然更傾向操作簡單的控制級別芯片。
想要在“內卷”嚴重的國內市場殺出重圍絕非易事,正如江朝暉所言,她們在做一件艱難之事。江朝暉認為逆全球化浪潮中,中國半導體行業不應只追逐5nm這類工藝,而是要走出一條高端化、差異化、創新性道路。
事實上,躍昉科技也是如此做的,三年多時間里,她們始終埋頭技術研發。
2022年,躍昉科技攻克RISC-V芯片,正式推出公司首款多核異構高端RISC-V架構處理器產品NB2以及配套板卡產品,也是國內首顆12nm RISC-V芯片。
在躍昉科技成長的這條道路上,江朝暉既是公司的CEO,也是一路帶領躍昉科技攻克芯片難題的領頭羊。
刻在骨子里的韌勁
在江朝暉看來,回國創業布局能源互聯網,是一場值得做的冒險之旅。
對于當時的她而言,除了滿腔熱情和技術外,公司的管理方式、經營模式、商業架構等方面她都不清楚,即便如此,這位“技術狂人”依然一頭扎進去。
“那時候不懂怎樣做好一家公司,連商業計劃書都沒有,我們就是沖著這股情懷成立了公司。”?
在前期摸索階段,江朝暉就像一個戰士,她的狂熱,更是直接體現在超強的行動力上。?
為節省時間,江朝暉住進了公司,除去吃飯睡覺,其他時間都拿來工作。不僅是她,團隊每一個人也都如此。?
恒心有成,這一年,躍昉科技首款自主研發的芯片“BF2”實現量產和應用。
其意義在于能實現超低成本和低功耗的物聯網無線連接應用,以家電、電工、安防等物聯應用為主要場景,充分發揮了RISC-V指令集精簡、穩定、輕量、經濟優勢。而另一款“NB2”芯片則順利進入測試階段。
但此時,一場危機悄然而至。新冠疫情的不可控,打亂了躍昉科技芯片研究的步伐。
疫情導致物流受阻,原本花了一大筆錢的芯片在運往中國過程中,臨時被卡,就像多米洛骨牌效應,一邊是芯片進不來,一邊又是原材料上漲....
每一場危機,都極度考驗江朝暉的智慧。得知芯片一直被扣,江朝暉立即尋求解決辦法,一方面她第一時間召集團隊理清緣由、評估風險,另一方面毫不猶豫拿出自己積蓄彌補資金問題。在多番交涉配合后,事情終于出現轉機。
“我當時要簽一張協議,簽了才被允許拿貨,在成千上萬的快遞里面,一個一個找到我們裝有芯片的盒子。”
2021年,躍昉科技研制的“NB2”流片成功,芯片使用了12納米的技術,含有四個非常強大的“大腦”,每個“大腦”可跑64位、主頻高達2GHz,這類芯片專門用于邊緣計算場景里。
此外,躍昉科技還在“NB2”增加了AI、IoT等技術,使芯片實現低耗能和高效率,目前主應用于智慧家居、智慧工業、智慧城市、智慧能源等領域。
江朝暉在事業上的投入與“狠”早在年輕時便已顯現。多年前她一直擔任著CTO角色,不理會市場,也不考慮利潤,但當她親眼見到銷售被客戶刁難時,她下決心轉變思維。
“因為我看到了銷售團隊有多難,哪怕客戶頤指氣使也不敢吭聲。”
而后,她深入研究市場思維并轉變職業方向。如今江朝暉已經能在CTO與CEO兩種角色中無縫轉換。
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女性。無論公司面臨何種困難,江朝暉始終不曾退卻,在危機面前,她仿若一名戰士,巋然不動。
建造一座科技殿堂
作為一家靠研發為核心的科技公司,躍昉科技將目光聚焦于工業互聯網場景的SoC產品,以解決目前主流架構的環境風險、授權費用相對高昂、功能同質化等典型問題。
為了支撐產品策略,躍昉科技提供了一個ABC數據資源的平臺作為底座,它可對數據追蹤溯源,定位數據如何被使用以及在哪里使用問題。
在工業物聯網框架下,躍昉科技研發了從端側到微邊緣到邊緣,分別定義三個不同芯片產品體系,以解決端側基礎的控制和鏈接、邊緣和微邊緣側的計算和智能應用等問題。同時還針對部分系列做了包括安全、區塊鏈等差異化特性。
簡單總結躍昉科技采取的策略就是:三橫一縱一平臺。
躍昉科技與國家電網合作的項目是一個經典案例,通過RISC-V架構的芯片解決了電力物聯網發展存在的高算力、低功耗、自主可控等共性問題。
基于躍昉科技研發的NB2,選擇主控+AI加速器的技術路線,不僅符合國家電網要求自主可控的發展要求,且在工藝、溫度、算力多方面展露了明顯優勢。源于此,躍昉科技與國家電網達成了長期合作。
“我們與國家電網合作研發了一種芯片,在電網監控和配套方面得到廣泛應用。要達成目標,必須保證芯片的穩定性并滿足各項技術要求,我們實現了這些要求。”
在江朝暉所憧憬的技術“王國”中,能源互聯網的未來充滿可想象的空間。她構造了一個宏大磅礴的基建殿堂,集聚了人類的智慧與靈感,一旦成功,受益的將是每一個普通人。
對于扎根能源互聯網領域的躍昉科技而言,“3060雙碳目標”是來之不易的重大機遇。經過三年多的韜光養晦,如今躍昉科技正迎頭疾進。
形于方寸內,心在天地間,這是對江朝暉的真實寫照。靜默時,她宛如一座沉睡火山,內心蘊藏著強大能量,只等一個契機便能迸發出來。危機時,她迎難而上,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在如此富有人格魅力的女性人物帶領下,躍昉科技終將朝著理想的“科技殿堂”堅定邁進。
編輯:黃飛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