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溫不火的一年多推動發展后,iBeacon借助微信的搖一搖周邊終于在各大媒體火爆起來。作為iBeacon圈資深從業者,筆者對這一事件非常關注,和業內同行和合作伙伴聊起,大家有的看好,有的觀望,一時間大家都在猜測最終iBeacon會形成怎樣的局面?
微信開放周邊搖一搖通道對iBeacon來說是利好嗎?
微信較好地解決了iBeacon在推廣上的一大難題。iBeacon是建立在APP應用層感知和觸發的開發協議,所以必須有應用來支撐信息的顯示和彈出。對于很多大型集團,如商業綜合體或者大型國有銀行等,之前已經開發APP、推廣用戶,并且有足夠的能力繼續擴大用戶群,會選擇將iBeacon放置在獨立客戶端上。
對于大多數應用情景來說,開發APP(更具體來說是推廣APP)成為了限制iBeacon大規模使用的一個難點。微信以數億量級的用戶保證了iBeacon可以無障礙的使用,另外,iBeacon在新媒體廣告營銷的應用更需要這樣一款擁有龐大用戶體量的APP去支持。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講,微信幫助iBeacon完成了在中國的造勢和推廣,讓更多傳統行業人士去主動了解這項應用能為自己帶來什么利益,微信的助力作用就已達到。
iBeacon生態圈將如何進化?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里論述了 iBeacon生態的組成,目前做iBeacon研發和推廣的公司,除業內一家國企公司外,大多數是小型創業團隊。對各小型創業團隊,很多放棄了之前做開發者模式的思路,轉而投入微信懷抱,需要重新定位。目前有設備生產商、商業運營商以及各地的代理商等幾種角色,還有的兼有之。
?。?)一般來講,設備生產商在硬件系統的集成、穩定性和安全性上有較大優勢?,F在有很多代工廠沒有品牌保證,很多存在電池發射功率不穩定、電量不足以及安全加密缺乏的問題。目前iBeacon的零售價格最低在30元,最高在100多元。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提供安全、穩定、低價和完善服務的設備生產商是整個行業發展的基礎和保障。
?。?)商業運營商是將iBeacon設備應用到線下實體產業當中的一個最重要環節。不管是與微信、阿里或者獨立開發的 APP合作,這個環節很多運營商都是在細分領域里深耕細作,如筆者了解到的已有在餐飲和旅游等領域的深入開發應用的團隊。在行業上的細分會讓Beacon 有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產生和應用,也會做的更加深入,準確地為行業客戶提出解決方案。
(3)代理商嚴格來說應該是iBeacon設備的銷售代理,不過,對很多手中握有線下資源的開發者和渠道商而言,打造自己的區域性或者行業性iBeacon服務平臺會帶來更多的受益,從設備上的獲利是有限的,如果能提供iBeacon后續的運維服務會有清晰的商業模式。
微信團隊還會不會在周邊上繼續做下去?
從2014年年底微信開始正式發布“搖一搖周邊”業務,當時很多微信第三方平臺都開始對iBeacon這個東西抱以厚望,希望能依靠硬件智能設備增加傳統軟件開發服務的受益,但是微信后續好像沒有再乘勝追擊,直到3月份在周邊團隊的公眾賬號里繼續發文尋找應用iBeacon的店家,此舉似乎又讓 iBeacon生態圈的人們看到了希望。針對這個問題,筆者特別和微信內部人士溝通,目前還在繼續研發周邊的相關服務,只是由于微信線下商戶眾多,如何能把iBeacon做優而不是做爛,這些業務模式的規劃還需要一些時間,預計在四月或五月份會有正式上線的消息出來。
目前周邊平臺是獨立在微信公眾平臺(mp)之外的,這對于開發者來說可能會涉及到客戶賬戶的權限問題,微信也表示很快會出來周邊平臺的權限授權措施。針對目前只有20個測試號如何繼續申請的問題,目前微信采用滾動增加申請的方式,當目前50%的設備被激活才可以再次申請新設備ID,但上不封頂。這樣既能保證UUID不被浪費,也能解決大批量使用設備的問題。
對于微信將如何與iBeacon設備商和服務商合作的問題,微信目前比較中立,對設備提供商的硬件進行接入測試,為周邊用戶提供商戶信息,但不代表微信的授權或者任何推薦。
除了微信,其它豪門有可能成為iBeacon的新家?
雖然大家還沒有看到明確的新聞,但是BAT幾家都已經在iBeacon方面有了準備,發力只是一瞬間的事情了。借助已有用戶量的客戶端來應用iBeacon是非常巧妙的方法:對成熟應用,是將移動互聯網升級到物聯網高度的一次革新;對商家來講,在原有的用戶群、內容和推廣效果上繼續借iBeacon發力會收到更明顯的收益。
對iBeacon的定位
很多人把iBeacon只看做一個智能硬件設備,有人認為iBeacon是做室內定位用的,還有人片面的認為它是可以推送信息的。隨著越來越多人對 iBeacon的了解,非常需要給iBeacon進行一個定位。其實是比較局限和片面的,也沒有領會到蘋果最初設計iBeacon的初衷。
在筆者看來,iBeacon會搭建成一個“物聯網微網絡”,它們像一個個信標塔一樣,將各種地理位置(這種位置是比GPS更細微的)都進行標注。它們會在一間房、一座大廈、一個景點、甚至一座城市組成一張密密麻麻分布的“Beacon網”。而這張Beacon網絡通過應用層的各種APP,將數據流采集到云端的同時,APP則借助Beacon網基于位置去推送和自己業務相關的情景提示以及服務,并通過云端大數據為用戶提供更精準的服務,從而真正打通“互聯網+”線上融合線下的模式。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