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一年,車聯網產業勢如破竹,熱點不斷。眾多汽車后市場人更是士氣高漲,一時間,出現了眾多轉行跨界者:互聯網人、手機/平板方案商等等各種數碼類從業者們紛紛涌入,每個人出場都跟自帶了《好漢歌》音效似的好不得意:噔噔噔噔噔!大河向東流哇,天上的星星參北斗哇!
圖:眾多數碼行業的從業者紛紛轉戰車聯網市場。
為什么車聯網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被互聯網龍卷風所顛覆?
2015年年初時,整車廠與互聯網公司展開戰略合作的各種發布會不斷,但是結果怎么樣?認真做事的人依然在做事,開發布會的人依然靠開發布會博得掌聲。當沃爾沃自動駕駛汽車成功完成路測、谷歌自動駕駛汽車悠然行駛在馬路上的時候,國家在大力推動新能源的時候,那些曾經擔心過被互聯網風暴肆虐顛覆的人們,此時竟都已經是底氣十足,車聯網也終于在泡沫期過后逐漸由互聯網化下沉到產業化,在前裝整車廠朝著無人駕駛、新能源汽車的必然發展路徑上努力時,后市場的企業也同樣在為未來添磚加瓦。從現如今后市場百花齊放的車載產品形態,以及競相進入該領域的芯片原廠可以看出,在前裝產業下沉的同時,后市場也正在趨于在細分化領域演進與探索。接下來我們就通過三個產業變化進行分析。
變化一:群雄逐鹿,消費類、車載類芯片跨界車聯網
由于抓住了用戶對行車記錄以及安全性的剛需,智能后視鏡產品、行車記錄儀產品成為了后裝電子新的“浪潮”。2016年年初,智能后視鏡更是勢如破竹,據《智慧產品圈》調研數據顯示,目前WiFi+3G的智能后視鏡出貨量每個月近500K,價格戰已經悄然開始,終端零售價有些已經低至200元左右價位。
隨著產品的逐漸起量,主控芯片的玩家也逐漸多了起來,除了目前占據主流位置的全志、MTK外,聯芯、瑞芯微、高通、英特爾等也都有參與其中,玩家的逐漸增多也促進了產品的發展,例如聯芯主打著4G通訊的優勢殺入戰場,將AP+Modem做成了集成化SoC,SoC在開發難易度、成本等方面都具備一定的優勢,全志也收購了合肥東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瑞芯微與英特爾展開了緊密的合作,不難看出,各家都在積極地布局通訊部分的整合。
在車機市場由CSR、MTK、M-Star占據的同時,全志等玩家能夠獨辟蹊徑,硬生生地開辟出另外一片天地,越來越多的消費類芯片開始跨界車聯網,在加速市場的成型的同時,一場群雄逐鹿,各方勢力在產品設計、價格、品質等方面的競爭也悄然拉開了序幕。
變化二:爭奇斗艷,車載硬件肆意生長
智能車載硬件細數起來,真的是五花八門:車機、OBD、行車記錄儀、內后視鏡、T-BOX、HUD……眾多產品中,近期最熱的非智能內后視鏡莫屬。
圖:五花八門的智能車載產品開始逐漸落地開花
后視鏡產品是由行車記錄儀進化而來,而行車記錄儀更是由來已久。早在2008年時,行車記錄儀在日韓國家興起,***受到日韓的影響,市場一片熱火朝天,2013年,國內市場開始起量,主要是通過網絡渠道,捷渡、包黑子等這些行車記錄儀品牌開始被大眾所熟知,這個時期也是國內電商行業的鼎盛時期,行車記錄儀在電商渠道的銷量非常的可觀,這也造就了2012-2013年行車記錄儀在國內最好的時期;接著2013年,后視鏡產品開始升溫,這是行車記錄儀在產品形態上的一個大的轉折,國人喜歡高大上,后視鏡形態的行車記錄儀充分滿足了國人的需求;在過去的2014-2015年,通過渠道商、廠家的宣傳,以及成都打人事件的發酵、360等互聯網企業的進入,后視鏡行車記錄儀市場異常的火爆。2015年,這個市場開始細分化,隨著用戶量的增長,之前一種產品規格來滿足所有用戶,變成了分成不同種規格、不同配置來滿足更多人的需求,產品更加細分,從小系統到安卓、YunOS等智能系統、單路到雙路多路等等。
車載產品爭奇斗艷,就連美的、創維這樣的傳統家電企業也都紛紛瞄上了這個市場,歐菲光也斥資20億在上海設立車聯網子公司。細看下來,所有的智能車載產品目前都在朝著安全、智能的方向演進發展,相信這也是自動駕駛時代到來前的必經之路。
變化三:精耕細作,數據算法布局未來盈利模式
最讓人熟知的車聯網數據算法就是UBI,目前,國內的UBI商業模式多是參考國外,最常見的模型有兩種:一是基于行駛里程、用車頻率來構建,旨在倡導節能減排,通過保費打折的形式來促進車主盡量減少用車次數;二是通過終端車載設備(如OBD)來采集用戶的駕駛行為數據,并對用戶的駕駛行為進行打分,再進行保費打折或是返點。無論哪種形式,都還在初級階段,主要制約因素包括:
1、國內外保險行業環境不同。雖有國外案例做參考,但是國外的保險公司提供的是差異化的服務,每個保險公司的運營模式、盈利點、面向群體都不同。而國內的保險公司基本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2、政策的制約。我國的保險政策非常嚴格或者趨向于保守,只允許小范圍的創新。因此,國內的UBI車險在短期發展難度非常之大,國內業界的UBI熱更多的是資本驅動的多。
3、最后一點,雖然不愿意這樣講,但是在道德誠信水準方面,也許我們并不及西方國家。如果在不完善的UBI數據模型下強推UBI車險,很多用戶會想辦法利用漏洞提高自己的UBI信用度以減少自己的車險費用,這是車險公司不愿意看到的。
除了基于商業模型的UBI數據模型外,車聯網中還有很多基于技術層面的算法,如ADAS算法、360全景影像算法、語音識別算法、手勢識別算法等等,眾多的底層數據算法就像是車聯網的神經網絡,在前裝整車應用這些算法實現自動駕駛、網聯汽車等技術與產品時,后市場也應用這些算法實現更安全的駕車環境、更佳的用戶體驗,以及更完善的用車服務。
總結
演繹文中三大變化的主角們是如何攪動車聯網市場,突破產業困局的呢?2016年第五屆“汽車電子應用與技術論壇”將誠這些主角們共聚現場,包括前裝車廠、主控芯片、新能源汽車、車聯云平臺、車載智能硬件方案商/品牌商、車聯網服務運營商、數據算法等等上下游企業共聚深圳,圍繞著“車·硬件·聯網·數據·服務”的主題,為現場處于迷茫中的從業者們提供寶貴參考,共同迎接產業下沉化、細分化的新時代,面對面共同探討互聯網風暴過后,車聯網產業迎來的新紀元!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