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6年“互聯網+”已經深入全行業,人們的生活無時不刻不與互聯網發生關系。雖然互聯網應用正值興盛時期,但科技公司也開始探究新的技術突破口。
這一年,資本寒冬仍在繼續,人工智能成為新風向,網絡視頻扎堆拼內容……本刊重磅專題《互聯網年度盤點》陸續推出,第三期關注年度互聯網遺憾事件和“落寞”的O2O。
2016年,互聯網行業內不少產品風頭正勁,但也有一些項目黯然離場或風光不再。細數這些“遺憾”,會有警示、會有借鑒,甚至可能會發現互聯網風云變幻的規律。
網盤大規模停服
2016年內,多個擁有百萬用戶規模的個人網盤服務商關停服務或整改:115網盤、華為網盤、UC網盤、金山快盤、新浪微盤、360網盤、騰訊微云、三星網盤等陸續或關停部分功能或直接停手轉型。
究其原因,網盤服務商大多解釋為配合監管部門的專項整治。事實上,有些網盤內容分享成為傳播淫穢色情盜版內容的通道,監管部門三令五申,網盤服務商無論如何也不能再“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不過,網盤停服最根本的原因并非難以承受監管壓力。網盤市場起初比較邊緣,但自從國外知名網盤企業DropBox以免費贈送存儲量為噱頭獲得巨大市場后,2013年國內互聯網巨頭開始掀起一輪免費之爭,并讓這一市場火熱起來。如今,網盤服務商從挑起免費擴容混戰到關停服務更像是集體宣告免費商業模式的失敗。
一直以來,網盤的變現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會員機制,通過付費,用戶可以擴大存儲空間,獲得在線預覽的權利,或者是提速下載的功能;另一種是廣告或者其他引流鏈接。因此,網盤的變現對分享模式具有一定的依賴性,色情盜版內容正是借助這一模式生存的,網盤企業延續分享功能,監管風險也將長期存在。正因如此,本就弱勢的商業模式要在整改的壓力下運轉,很難預知前景。
網盤服務商放棄風險大、收益低的業務是理所應當的事。不過,這也給用戶上了一課。用戶只能順應這樣的變化,一邊抱怨數據遷移的麻煩,一邊遵從僅剩下的網盤服務商的規則。
可以預想的是,對在線存儲需求大的互聯網用戶未來將逐漸養成一定的付費意識和習慣,會為了獲取更大的空間以及更豐富的服務而購買會員等增值服務。只要用戶付費能夠分擔服務商的監管成本,網盤也將繼續發展下去。
?。墼u語]:監管紅線碰不得,良好的盈利模式才是救星。
Uber中國謝幕
Uber在中國出行市場的奮戰并沒有堅持下去,去年8月優步中國與滴滴出行的合并成為業內意料之中的事。目前,老版Uber App在中國全面停止服務,取而代之的是全新App“Uber優步中國”,研發公司正是研發滴滴出行的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
2014年2月,Uber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至今,Uber全球的訂單增量主要貢獻地區便是中國。但2015年2月滴滴快的在情人節合并,組成滴滴出行,占領中國專車市場主導地位。Uber憑借三人城市團隊的“開城”打法、新穎的營銷手段和曠日持久的“補貼大戰”成功獲取了部分地區的主導地位,在成都、廣州、杭州和北京等地的訂單量一度在Uber全球市場中排名達到前五。這樣的“好風景”讓Uber CEO卡蘭尼克懷抱希望,他在2016年1月表示,Uber已經在中國市場補貼了數十億美元,但這一市場足夠大,還會繼續戰斗。
然而,過去十幾年,并沒有跨國互聯網公司成功攻下中國市場,堅持了30個月才退場的Uber,已是表現最佳。市場分析稱,Uber退出中國市場,不會再為了瘋狂補貼搭進太多成本,更不用擔心政策風向變化,但是不得不說,在中國市場得不到位置也削弱了Uber未來的增長潛力,影響估值。根據The Information透露,Uber決定撤出中國市場并沒有導致公司規??s減,至少現在還沒有縮減,但虧損仍然觸目驚心,開辟新市場的代價高昂得離譜。
另外,Uber交出中國市場后,滴滴和Uber的競爭關系卻開始向全球范圍內升級。據了解,在并購Uber中國之前,滴滴已與美國的Lyft、東南亞的Grab以及印度的Ola達成戰略合作。值得玩味的是,與Uber合作之后,滴滴與Uber美國最大競品Lyft的合作并未受到太大影響。而滴滴近期推動國際化的步伐反而更加迅速,滴滴剛宣布戰略投資巴西移動出行服務商“99”,而Uber也緊隨其后投資巴西市場。
?。墼u語]:盲目補貼“傷敵八百自損一千”,中國市場是跨國公司永遠的痛。
神奇百貨關店
去年,“95后”王凱歆創立的專注于“95后”的青少年個性化電商平臺“神奇百貨”在輿論上掀起了風波。經過幾個月的折騰,最終難逃關閉的結果。
王凱歆在《神奇百貨成立的一年里,我幾乎經歷了創業所有該遇到的坑》一文中,對自己的經歷進行了反思:A輪融資后開始盲目擴張,大幅增員,大量使用獵頭招聘所謂行業“大牛”、頂尖技術人才,盲目相信某某大公司背景,相信所謂專業性人才和經驗,盲目制定戰略,在毫無供應鏈經驗的情況下,涉足供應鏈,大量引進供應商。王凱歆認為既有自己管理的問題,同時也因為“神奇百貨”為當前創投市場上的趨勢所不容。
在王凱歆之前,“90后”創業明星馬佳佳的傳奇故事也黯然謝幕,她所創立的泡否科技已經關閉。關于一位位年輕創業者從走紅到離場的故事也向外界揭示了年輕無懼卻不應不顧現實的道理。對他們創業失敗的總結,輿論幾乎一邊倒地認為是年輕創業者缺乏經驗盲目自信的結局。但背后似乎是更多“推手”共同釀造的悲劇。
互聯網傳播的存在,從神話跌落神壇就像曾經從籍籍無名到一夜成名一樣容易。
神奇百貨的早期投資者,只花了幾百萬元就向外界打出了名氣,無論是創業者還是投資機構本身都被人熟知,即使公司運營不善最終倒閉,投資人也并不虧。投資人綁架了“95后”的年輕,利用了他們的情懷,卻宣傳了自己,還能找到接盤俠。在給王凱歆貼標簽的時候,就已經給行業釋放了信號,提前預設了失敗的判斷。
在政策利好的環境中,創業并不是太難事,難的是如何找到正確方向,看清市場需求。年輕沖動、敢做敢為沒有什么不好,但是為了一時成名急功近利的做法正中他人下懷就只能面對負面壓力自食惡果了。
?。墼u語]:年輕創業者需要正確的引導和善待。
無人機裁員潮
2015年火爆的無人機在2016年突然變天。去年12月到今年1月,數家無人機制造商裁員的消息給這個市場潑了盆冷水:在國內,零度被曝出134人離職;億航有約70名員工離職;國外,美國無人機制造公司Lily Robotics停業倒閉;法國無人機制造商Parrot宣布辭退無人機部門的1/3雇員。
當前的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并沒有支撐起無人機廠商的大夢想,經過兩年的來回翻炒煎有觸碰到天花板的趨勢。為了搶占這部分市場,無人機廠商需要投入更多去進行技術改良和產品設計及創新以吸引消費者目光。但事實證明,擴充員工數量并沒有帶來足夠有影響力的產品,反而加重了無人機廠商的負擔。
畢馬威和CB Insights共同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無人機行業在2016年三季度只獲得了13筆共計5500萬美元的投資,而上一季度,13筆融資總計約1.06億美元,橫向對比來說,投資規模縮水近半。而在2015年,無人機領域共出現74筆融資案例,融資達4.54億美元。
在持續近兩年的井噴式增長后,無人機資本市場開始趨冷,投資縮水加劇了無人機市場的兩級分化,中小廠商開始被淘汰,而頭部廠商競爭將更激烈,這一切都在去年底被掀開。無人機市場2016年三季度跟蹤報告指出,無人機市場獨角獸大疆的市場份額首度出現下滑。
雖然在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中無人機廠商已經進入了瓶頸期,但另一方面,工業領域應用無人機方向的市場仍然處于待開發階段,而這一領域的成長空間將更加可觀。普華永道發布的“無人機技術商業使用報告”顯示,無人機在農業領域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24億美元,而在基礎設施領域也有452億美元的市場空間。
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只是前奏,無人機真正的主流應用還在工業、農業等方面。據了解,大疆等無人機廠商已經瞄準這些領域,不少高端無人機已經從消費級延伸到工業級,從農作物檢查到建筑工地視察等方向均有涉及。
[評語]:盲目擴張終退燒,賺錢要看準方向。
網易論壇停服
網易論壇2016年10月19日停止服務,從1999年開始運營至今,走過了17年歲月的網易論壇正式作古。這也是繼關閉網易社區、網易微博服務后,網易關閉的又一項傳媒服務。
網易論壇的關停是必然,PC社區在移動互聯網大潮過后難再春風。隨著微博、微信成為網絡用戶的主要社交平臺,以及各種App占據用戶時間,天涯、貓撲、西祠胡同、新浪、網易等這些老牌社區不再擁有以前的熱度。除了網易論壇,開心網被出售,人人網轉型都是揮別這一時代的真實寫照。
論壇已經被邊緣化,上一代互聯網人的情懷也隨之而去,“泡論壇”、“頂貼子”也被“看直播”、“刷禮物”取代。更多人認為,論壇的隕落是因為承載娛樂內容的途徑變了,好的內容不再出現在論壇中,大多數文字原創寫手轉戰更有傳播效益的微博、微信陣地,新崛起的內容原創者們則瞄準短視頻、直播等方式。即使移動轉型,沒有了內容,論壇難以為繼。另一方面,論壇的盈利模式也十分單一,依托廣告卻沒有新媒體時代那般多姿多彩,隨著用戶活躍度減少,廣告效益降低,廣告主自然也不再光顧。
論壇、社區淡出歷史舞臺,是否未來也會輪到微博、微信?社交、娛樂載體隨著技術更迭和市場需求會不斷變化。不少企業已經在研發VR、AR等技術上越跑越快,符合市場發展潮流產品勢必會不斷取代舊有產品。
?。墼u語]:新舊交替是常情。
服務號被小程序取代
微信小程序醞釀了一整年終于上線,而微信服務號卻逐漸被忘卻。微信服務號于2013年上線,當初便以簡化版App為目標進行嘗試,利于彼時大紅大紫的O2O業務開展,將線下企業帶入微信平臺。
微信最初的想法是,服務號內自定義菜單可以展示特色功能,可以讓粉絲無論過多久才回到服務號來仍然知道要如何與服務號進行有效互動,更有利于精準營銷。而“服務號+微信支付”模式,可以讓商家把自己現有的資源與微信進行整合,比如現有的會員體系、促銷手段和線下資源等。對一般企業運營者來說所運營服務號可以變成企業門戶類似于App的替代者。
不過,事實證明服務號營銷化嚴重,火了一片第三方但并沒有達到微信最初的目的,也沒有做到風生水起,反而是小程序接替了這種想法,吸引了一大批廠商的目光。
微信官方此前就有觀點提到,“微信的本意并不是要做一個只是傳播內容的平臺,而是要做一個提供服務的平臺,所以微信團隊專門拆出了服務號,但服務號以提供服務為主,基于一個訴求。微信推出小程序,并非想要做應用分發市場,而是給一些優質服務提供一個開放的平臺。”這意味著,服務號曾經想做的就是把內容之外的服務連接到微信,這一沒有實現的目標交接給了小程序。
公眾號、訂閱號、服務號中的交互方式完全是對話式的,而小程序則來得更加直接,省去了對話的過程,直接將App簡化接入微信平臺。這種輕應用的形式也更符合微信“連接一切”的目的。
雖然,小程序未來的發展前景尚不能妄下定論,但小程序順應了微信生態的發展,它的出現也迎合了部分用戶和企業的需求,比起服務號來說更有用武之地。
?。墼u語]:試錯是創新的階梯。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