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階段是物相連,所以一定會有適合外賣市場的智能終端,智能外賣盒子就出現了。
也許今天還不夠智能,但是不妨礙它的發展。沿著這個思路和方向走,有一天外賣小哥們可能真的會失業。
那就是外賣盒子成熟的標志。”
外賣是個新出現的產業,如今外賣小哥也成了一個收入不錯的職業。每個城市,滿大街都是。
民以食為天,說明吃是剛需。
當然也有移動互聯網興起,把基礎的智能條件都打下基礎。比如智能手機和App缺一不可,而且要功能足夠強大,使用足夠簡單。
外賣小哥充當了必不可少的角色,不僅僅只是跑腿,鏈接了餐館和吃客的中間環節。
互聯網階段是人聯網,所以靠外賣小哥。
物聯網階段是物相連,所以一定會有適合外賣市場的智能終端,智能外賣盒子就出現了。
也許今天還不夠智能,但是不妨礙它的發展。沿著這個思路和方向走,有一天外賣小哥們可能真的會失業。
那就是外賣盒子成熟的標志。
很多人都希望我講講物聯網的案例,今天就分享兩個典型的外賣市場,或者更大點是解決吃飯的痛點問題!
肯定沒有睡能想到外賣會成為這么大的一個市場,如今美團和餓了嗎兩大外賣平臺每天的訂單量高達3000多萬單。如果每單均價是20元,那么就是6個億的日銷售收入,年度市場高達2500億元。
雖然市場如此巨大,但投資圈對這個模式有些爭議的原因是外賣的單價和利潤并不高,通過人肉快送的方式能否有利潤是投資者一個問題。
直至今日其實這個問題也沒有完全被解決,但巨大的市場規模支撐起了巨頭的投入,因此這個問題看似被隱藏了。
此外,目前的外賣出現了很多圍繞外賣小哥的尷尬故事。沒辦法,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勢必有故事!
物聯網手段如何解決省掉人的問題?大家都試圖嘗試變革。
案例一:飯美美模式
“飯美美”項目經過幾年的思考后,給出了外賣市場未來的另外一種可能:一種比目前外賣效率更高、收益更好、品質更可控的解決方案。
飯美美是一個無人售飯機。
布局在企業、交通樞紐、寫字樓等場所,每臺售飯機一次可放84份盒飯。
C端用戶通過掃碼支付,部分食品機器在40~60秒的加熱后就可以取出食用了,也有部分無需加熱的冷餐。
目前已上線SKU有500多種,包括中餐、日料、色拉、銀耳、粥、各種面食等。這些SKU除了飯美美自營以外,還有合作開發的品牌,包括眉州東坡、真功夫、伏牛堂、樂純酸奶等。
飯美美說未來自營品牌將會減少,主要還是搭建一個平臺給其他餐食品牌做銷售,之前自營的目的是為了跑通整個閉環。
5年300億,飯美美無人售飯機想要顛覆外賣的野心很大!
可能未來外賣市場中20%~30%的需求是通過飯美美這種解決方案解決的。
如果5年內能實現10萬臺設備的鋪設,日訂單量能達到1000萬單,這個預測的數字跟今天兩大外賣平臺當下的訂單量(3000萬單每天)相比就是30%。
屆時,智能售飯機的年收入保守來看能突破300億!
智能售飯機跟外賣比最大的一個優勢是無需等待。每次點外賣都要計算送達時間,有時候忙的連外賣都沒時間叫的人去售飯機器上只要1、2分鐘就可以取出很好的食品。
另外一個優勢是冷鏈鮮食,這確保了食品安全與口感。
首先整個配送環節是封閉的冷鏈,不再會出現外賣小哥品嘗外賣的事件;
其次是冷鏈配送和保存,直至用戶下單時才會加熱送出,這確保了食品的口感。
為了去庫存,讓每天的食品盡量少剩,售飯機在銷售上也有不同于傳統外賣的方式。每天晚上7點開始,餐食就開始打折銷售;晚上9點后餐食就免費贈送了。
這個能力有效的及時去了庫存,也讓用戶體驗非常好,這種調控方式是傳統外賣沒法做的。這個機制在加班很多的公司很受歡迎!
由于SKU種類豐富,未來機器密度比較高的時候做智能配貨,未來智能售飯機要實現“千人千味”。
每臺機器今天上什么SKU都由算法進行預測、或者由客戶通過APP預約,來保證客戶的新鮮感和粘性。屆時客戶可以通過訂閱周套餐,提前選擇好每天想吃什么。
從這個角度看,智能售飯機的邏輯又有點像物流取貨機了。
案例二:速占位!
與飯美美自己去做中央廚房的思路不同,速占位就是堅決的去做好智能盒子。把智能取飯箱部署到快餐連鎖店里,一方面幫助快餐店提高了午餐時間的人群高峰,另外也解決了人手不足的用工問題。
所以速占位卡位的場景就是快餐店,解決的是集中的寫字樓和商業區中午餐面臨的擁擠問題。
當然,包括企業食堂和高校食堂都可以,那些集中時間內發生大需求量的情況就是剛需。
用戶可以從走出辦公室開始下單,到達指定餐廳的智能取飯箱,商家已經把所要的外賣準備好并放入快餐箱里。用戶只需要掃碼取走,這整個過程僅僅需要幾分鐘時間,簡單快捷。
看準痛點切入的速位迅速鋪開了規模,據速位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7月,其自助取餐柜已經進入11城、330家餐廳,每月為100萬人次消費者提供服務,月結算資金2000萬元。
從目前來看,在排隊取餐環節上發力的企業給出的解決方案基本都是手機點單+智能餐柜。速位如此、與速位同時期進入該領域的“樂棧”、三全鮮食推出的FUNBOX鮮食販售機等都是如此。
不過速占位下一步將調整商業模式,不再向商家免費送自助取餐柜,而是采取賣設備的模式。
因為速位的自助取餐柜的運行已經很穩定。自助取餐柜屬于餐廳的核心系統,速位今后將出售的自助取餐柜單價為2—3萬元。標準16格的產品定價為3萬元/套,一般來講,剛剛接入系統的餐廳選用8格產品即可,定價約2萬元/套。
以一線城市為例進行估算,假使一個服務員工資為5000元/月,那么年工資就是6萬元,以速位自助取餐柜2—3萬元的客單價來看,相當于一家餐廳一名員工半年的工資。
想法很好,不過很多時候實現夢想也需要一步步走,速位目前也遇到了很多困難,包括跟進的競爭對手瞄準這一大市場。
例如口碑與五芳齋合作打造的無人餐廳在杭州正式營業,這一智慧餐廳主打“無人餐廳+無人零售”模式,五芳齋相關負責人曾向媒體表示:“僅無人改造一項,就可以幫助門店節省7個服務員,每年平均節省32萬-35萬元的用工成本。”這一無人餐廳的自助取餐柜正是由速位提供。
不過口碑的智慧餐廳之后以“快閃店”的形式開啟體驗,負責點餐系統的是杭州銀盒寶成科技有限公司(銀盒子全稱),但銀盒子在展示的自助取餐柜卻與速位的產品高度類似,引起了速位方面的抗議。
兩個案例其實是解決問題的兩個角度,目前還很難說孰劣孰強,一切要看用戶的反饋,市場決定未來!
當然今天就如同快遞取物箱一樣,還處于布局階段!無論是菜鳥網絡還是郵政快遞都在加大力度。人們也漸漸習慣和適應了這樣的取快遞的方式。
相信有一天,一旦快遞箱開啟的時候提示你不再是打賞模式,而是要你支付1塊錢的時候,作為用戶方也就順手支付了!
而作為快遞箱的運營公司將會賺得盆滿缽滿,這就是物哥提出來的盒子模式和物量經濟的核心價值。
未來不論是阿里系、美團系、京東系等都可能參與布局的進來,不知道后續的行業發展和競爭會演變成如何?
但有一點確定無疑,智能盒子將是萬物互聯的有力武器,未來物聯網將會顛覆現有的很多商業模式。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