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匹配制冷系統
以下各點是對一般情況而言的,以下數據做一個參考。
*制冷工況匹配,以下對策中的“增加冷媒”僅作為最后的手段,此方法應該盡量避免。
在標準制冷工況下匹配的目標:
1)排氣溫度目標值:85-90℃
高于目標值,則應該減短毛細管,加大室外機風量或追加冷媒。
低于目標值,則加長毛細管,減少冷媒。
如果是特別匹配的高效制冷系統,排氣溫度較低,一般在70-80℃。
2)冷凝器中部溫度目標值:45-50℃左右,過冷度目標值在5-10℃左右
冷凝器出口最低在37-38℃,若過低則與環境35℃溫差太小,換熱量很少
冷凝器中部溫度高于目標值,則應該減短毛細管,加大室外機風量或加大冷凝器。
冷凝器中部溫度低于目標值,則應該加長毛細管,追加冷媒。
3)蒸發器中部溫度目標值:8-12℃左右,過熱度目標值在0-1℃左右
蒸發器中部溫度值高于目標值則加長毛細管。
蒸發器中部溫度值低于目標值則減短毛細管,加大室內機風量或加大蒸發器。
蒸發器過熱度值高于目標值則減短毛細管,增加冷媒。
蒸發器過熱度值低于目標值則加長毛細管,加大室內機風量,減少冷媒或加大蒸發器。
4)壓縮機回氣溫度比蒸發器出口溫度可高出1-2℃左右。
若回氣溫度高出出口溫度較大,比如出口為10℃,而壓縮機回氣有20℃,這個是壓縮機排氣溫度上升的原因,應該減短毛細管或增加冷媒。
若回氣溫度低于出口溫度很多,比如出口為10℃,而壓縮機回氣有5℃,這個是壓縮機排氣溫度下降的原因,這時候冷媒在蒸發器中不能充分蒸發而導致能力不足,應該加長毛細管或減少冷媒。
5)制冷過負荷工況下。
若OLP動作,則應該加大外側風量,冷媒增多壓縮機負荷加大,如果可能的話可減短毛細管,并減少冷媒,或加大冷凝器。
保證高壓側壓力不超過26.5bar,26.5bar對應冷凝器中部溫度65℃左右。
壓縮機排氣溫度一般要在115℃以下,不要超過125℃,壓縮機電機的線圈溫度比排氣溫度高10℃左右,溫度過高的話可能燒線圈。排氣溫度過高時可減短毛細管或加大冷凝器或增加冷媒(注意減短毛細管時可能會使標準工況下能力下降)
5)過載保護器OLP(OverLoadProtector)動作
過載保護器是由電流與溫度共同控制的。
OLP曲線圖有兩種表示型式。如下圖,分三個區域或兩個區域。
如圖所示的OLP曲線,當電流為I1時只要壓縮機溫度小于t1壓縮機的OLP是不會動作的。或者,當壓縮機溫度是t1時,壓縮機的電流小于I1時,OLP不會動作。
5)最小制冷工況下。
蒸發器溫度不能低于0℃,到0℃以下時,蒸發器上附著的除濕水份會開始凍結,不能制冷,當冰成塊掉下來的時候會打壞風輪。
空調器的防凍結功能,當檢測到蒸發器的溫度T2連續一段時間低于某溫度值時,壓縮機停止工作,等到T2上升到某溫度時才開始工作。如美的分體機:T2連續5分鐘低于2℃則停壓縮機,內風機轉速不變,T2上升到8℃后再開壓縮機。
確保壓縮機殼體底部溫度高于冷凝器中部溫度5℃以上。若不能保證,壓縮機油會被冷媒稀釋,潤滑油會失去機能,這樣壓縮機滑動部分開始磨損,最終造成不能運轉。
6)匹配性能時
調節毛細管和冷媒量的組合,可得出對應的出風溫度
選擇出風溫度最低的毛細管和冷媒量的組合測試能力
針對測試結果作一些微調節,把空調各參數到匹配到一個最佳組合。
7)不合格項目微調與整改
能力不足:
壓縮機是否過小?
毛細管與冷媒量是否是最佳組合?
室內側與室外側風量是否合理?
兩器大小是否合理?
功率過高與最大制冷跳停:
外側風量是否合理?
冷凝器大小是否合理?冷凝器制作是否有問題(沒有脹緊、疊片、倒片、片距不對)
是否冷媒過多或者毛細管過長?
冷凝器流路設計不合理造成嚴重復熱,或流路半堵,降低冷凝器性能?
凝露工況不合格
低風風速是否定得過低?(風速過高會造成吹水)
室內機是否漏風?是否流路不均,嚴重偏流?
冷媒是否不足,造成缺液蒸發?
室外機有冷媒流動聲
毛細管組件用防振膠包住
在兩個管徑變化大的地方加過渡管
在過渡管處包防振膠
異聲或噪音超標
如果是風道的異聲,則要改變風輪轉速、安裝位置或換風輪
如果是制冷系統的異聲,則在固頻不合格處加配重塊或防振膠改變其固頻
在配管振動大的地方貼防振膠
在壓縮機排氣管上加消聲器
壓縮機包隔音棉
鈑金件上貼隔音棉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