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前沿,我們的目光只能向前。
11月30日至12月1日,由中國科技產業智庫「甲子光年」主辦的「致追風趕月的你」2023甲子引力年終盛典在北京順利舉行!百余位嘉賓齊聚一堂,聚焦產業前沿話題,剖析科技產業風口,總結分享這一年來的里程碑事件和行業變量,共同探尋科技產業融合與落地的方向與思路。
在12月1日的《AI如何變革機器人?》主題圓桌中,中關村發展集團啟航投資副總裁鄭鸞、特行科技戰略投融資部總經理焦儒、源碼資本執行董事陳潤澤、節卡機器人業務總經理雷張輝、甲子智庫管理分析師劉瑤圍繞“機器人行業新變化、AI變革機器人新苗頭、投資新轉向”等話題展開討論。
以下是本場圓桌的交流實錄,「甲子光年」整理刪改:
1.新變化:“通用智能機器人成為今年熱點新話題”
鄭鸞:大家好,今天是我們活動的最后一個圓桌論壇,我們有幸邀請到了四位嘉賓一起討論AI對機器人行業帶來的變革。我感到非常榮幸。
我自我介紹一下,我是鄭鸞,來自中關村發展集團旗下(以下簡稱中發展)的股權直投平臺啟航投資。中發展是北京市政府為了支持科技創新發展成立的一家市屬國有企業。我們的主要業務涵蓋股權投資、債權融資、共性技術、園區運營,以及國內協同和國際合作。至今,集團的股權投資金額累計達到600多億,提供各類投融資總額6800多億,累計服務科技企業13萬多家(次)。我們對助推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助力國家建設科技強國,起到了比較好的支持作用。
今天,我非常榮幸能夠作為本場圓桌論壇的主持人。接下來,把時間交給本場嘉賓,請大家先向各位觀眾介紹一下自己以及所在企業。
中關村發展集團啟航投資副總裁 鄭鸞
焦儒:大家好,我是特行科技的投融資負責人焦儒。特行科技是一家成立于2015年的公司,主要業務是數字化城市改造。我們的股東包括光大、IDG、京東和中東的主權基金。我的背景和陳總、鄭總有些相似,我在投行工作了半年多時間,期間接觸了很多新能源、智能制造以及AI機器人的項目和公司。現在我也全身心投入到AI+機器人的行業中,非常看好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
陳潤澤:大家好,我是源碼資本的陳潤澤。源碼資本是一家創業投資機構,專注于投資各種科技創新驅動的新機會。在過去的九年多時間里,我們投資了300多家公司,包括像字節、美團、貝殼、理想等科技驅動發展起來的企業。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們投資的300多家公司中,大概有20多家是機器人公司,比如云鯨智能、梅卡曼德、海柔創新、猩猿哲、斯坦德、擎朗、橡鷺科技等。因此,我們一直以來都非常關注機器人行業,也積累了很多投資經驗和教訓。我們堅定地希望在未來的時間里,與更多的機器人行業的創業者一起努力,共同推動這個行業向前發展。
雷張輝:大家好,我是節卡機器人雷張輝,節卡機器人聚焦于新一代柔性智能協作機器人,我們的機器人主要用于負載在1-20公斤之間的任務,目前已廣泛應用在汽車、3C、醫療,還有新商業、新能源行業等領域。
劉瑤:我是甲子智庫分析師劉瑤。我們這個部門是專門輸出一些報告,給各級的省市政府提供一些產業觀察和行業趨勢判斷。我們今年突出了在AIGC、工業機器人等領域的報告,之后也會持續跟蹤行業的發展。
鄭鸞:謝謝各位嘉賓,接下來請各位嘉賓結合自身一線業務實踐,分享一下今年所在領域的市場水溫變化。
焦儒:不管做投資還是產業也好,我認為行業的發展是具有周期性的,從最早的機械化運動機器人到現在大模型的介入,我們可以從資本投入、產出頻率以及整體投入的體量來看出行業的發展趨勢。尤其是今年Chat GPT火了之后,機器人又融合了通用人工智能和AI的能力,因此我認為今年這個行業的水溫是有所提升的。
陳潤澤:我們也有類似的觀察。大概從2019年開始,我們大規模地投資于機器人領域,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我們非常好的合作伙伴。從2021年到2022年上半年,我們感覺到市場水溫有所冷卻,這可能是由于資本和創業資產之間的供給發生了一些階段性的變化。
但到了2022年底,出現了幾件推動行業快速變化的事情:第一件是馬斯克推動的人形機器人,第二件是年底谷歌等團隊陸續展示出很多好的且易傳播的機器人Demo,大家的情緒又被向前推動了一步。我們發現,敘事在整個過程中的推動作用是非常強大的,盡管我們還需要花費很多時間來驗證這些技術是否真的能夠落地。
到今年,隨著關注度提高,我們也發現很多好的技術在機器人領域有了應用,包括強化學習、大模型、擴散模型等,都取得了一些很好的進展。所以我們感覺溫度是在持續上升的過程中,但也可能存在一些不理性的成分在里面,我認為我們應該更加理性地看待它。
鄭鸞:剛才陳總提到了一個變革點或者說是一個轉折點,接下來我們有一個問題要專門討論變革。
雷張輝:我這邊主要是做終端客戶的應用落地,所以在工作過程中發現,就像你說的,現在行業“內卷”比較厲害,無論是從價格、價值方面,還是產品與品質方面。雖然這是一個很“卷”的過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終端客戶也在觀察,最終還是會回到價值本身。
劉瑤:從我們的角度來看,作為一個第三方或者更偏向于研究新媒體的角度,我們常說“AI一日,人間十年”。今年大家對AI的關注度特別高,整體的熱度也非常高。但實際上,盡管討論的熱度非常高,但真正反映在銷量或增速上,遠遠沒有達到人們熱議的那種高度。這大概是我們感受到的市場水溫,就是在極度熱烈討論的環境下,市場其實還是非常卷的。
鄭鸞:其實我們也有一個感受,那就是在今年之前,我們大部分的機器人投資都集中在某一類特定的、專業的垂直場景。像現在大家普遍關注的通用機器人或通用智能機器人,是今年熱點的一個新話題。
既然我們在談變化,我們首先要了解這個行業之前是什么樣的。所以,接下來的問題,我想請各位結合自己的實際業務來深入談一下人工智能在工業機器人中的應用現狀,特別是在2022年左右的情況,當然如果今年有一些新的變化,也可以提及。
焦儒:因為我們公司主要是做服務機器人的,機器人領域包括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所以我想談一下AI在服務機器人領域的一些現狀變化。大家對AI都有一個共識,比如在CV和NLP部分,CV已經有很多的應用落地了,特別是在人臉識別、預警和巡控機器人等方面。而NLP方面,大模型的推動可以加速人和機器人之間的交互,使問答更加順暢和智能化。從感知層面來看,多模態模型也有所應用。例如,在自動駕駛領域中,如果我們之前沒有訓練過某些場景,多模態模型可以幫助機器人展現出更高的精準度和安全性。
鄭鸞:以前,AI的落地主要體現為以CNN為基礎的CV應用。然而,從今年開始,我們看到了一些由大語言模型驅動的新產品。
焦儒:實際上,我們之前的產品也主要是以運動為主,但現在也加入了一些人工智能的元素。
鄭鸞:您提到的這些可能已經是變化了。接下來陳總發言時,我們還是來談一下2022年之前AI在工業機械臂中的應用情況。當時,AI主要應用于工業領域,我們后面會專門討論大模型和通用機器人。
陳潤澤:如果我們聚焦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它更多的是關注機器視覺和運動控制。稍微拓寬一點,其實還有很多移動類的機器人,這些都是我們過去已經比較成熟的品類。實際上,過去比較成熟的AI應用主要集中在物體識別、檢測以及定位導航這些方面。因此,我們看到很多創業公司基本上都是圍繞這些事情展開工作。但是,我覺得還可以進一步拓寬視野。
回顧過去10年發展起來的優秀機器人公司,或者我們再把范疇再打開一些,不僅僅是機器人,而是整個自動化行業。在這個視角下,我們就不能僅僅關注供給端的變化了,還要看下游的變化。我們看到一些比較好的、比較大的已經在A股上市的公司,其實這些公司都有很強的行業屬性,在行業里面有需求,剛好有一些AI技術能夠解決這些需求,這種機會是我們看到最好的。
鄭鸞:雷總,您正處在工業機械臂或者協作機械臂這個行業里面,您可以結合自身的情況來談談AI在我們這個領域中的滲透率如何?有業內人士指出,對于所有的機器人行業或者所有的創業者來說,如果沒有AI的屬性,這個產品就難以被看好。您看看這個行業的滲透是不是已經到位了?在真正的大模型到來之前,我們大概處于一個什么樣的位置?
雷張輝:原來所做的工藝主要集中在像搬運、涂膠、裝配等方面,這些已經做得相當完善了。而如今,我們需要實現的是小產品、多品種的柔性生產,這就需要結合AI技術來更好適應生產需求。具體地說,機器人需要與機器視覺、力控感知等技術結合,甚至還要與其他一些現在看起來并不相關的東西結合。
在過去,可能存在的現象是有很多機器人和機器視覺是分開的,也沒有和算法、軌跡結合在一起。而現在,我們將機器視覺、力控感知都結合到機器人里面,使用同一套系統,配合改善機器人軌跡路徑和規劃等方面的能力,讓機器人變得更加智能化。
例如,相機來拍攝圖像,我們根據這個圖像就可以立即做出判斷,不再需要去寫一套新的東西,再去與機器人和相機進行通訊。我們推出的節卡小助系列力控S系列和節卡All-in-one共融系列,都有不斷地去提升產品的智能化水平,比如說留出更豐富的接口等,去實現視覺、力控感知等技術和機器人的更好結合,促進產品不斷升級。
鄭鸞:其實就是在感知智能的層面上看,我們的工業機械臂已經滲透得足夠多、足夠快了。
雷張輝:我們現在更多地是將感知技術和機器人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讓產品變得更加便于編程和實際使用與應用,因為AI最終還是講求智能,這種智能是實用的智能。
鄭鸞:最后,我們昨天看到甲子光年發布了一個中國科技產業50條判斷,我認為那篇文章寫得特別好、特別全面。我們也希望劉老師能從第三方智庫的角度來談一談現在工業機械臂中產品的現狀。
劉瑤:我們感覺做AI解決方案的廠商和做傳統機器人的廠商,終于開始相互理解了。在之前談到AI,大家可能覺得AI很快就能解決機器人的所有問題,但機器人廠商卻認為AI并沒有真正解決他們的問題,因為他們想表達的是機器人是一個非常系統化的工程。我看到過一個很好的比喻,說機器人整個系統就像一個樂團,而AI能提升的只是某個樂手的極致表現。
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很多機器人廠商的產品功能里面,AI成為了標配,這是過去三年里,大家形成的共識,尤其是在機器視覺領域。可以說,中國的機器視覺廠商將整個全球機器視覺的能力提高了一個維度,尤其是在反應和應用程度上。
今年,我們其實可以看到,以GPT為首的大模型給大家帶來了更多在工業機器人上應用的期望和可能。實際上,之前的很多視覺技術,通用性能已經卷到一定程度了,大家拼的是行業細分和視覺上的水平。現在的話,大家可能會想大模型,包括視覺的大模型,能否進一步提高分辨率,語言的大模型能否在工業機器人、知識管理、后端數據處理以及員工培訓和交互上有些新的玩法。我們的感受是,做軟件的、純做算法的、純做機器人的以及做三大件自動化的人,他們之間的互相理解和融合度要比之前好很多。
2.新苗頭:AI開始變革機器人
鄭鸞:我們今天的主題是AI如何改變機器人。剛才,陳總、焦總以及雷總和劉老師在他們的分享中都提到了大模型和今年的新變化。在這個話題中,我想點一下題。今年我們都看到,AI正在改變機器人,機器人行業有許多新苗頭。現在已經到年底了,我們展望一下明年會有什么樣的新產品形態,或者是哪些行業會出現新應用。
焦儒:我認為機器人的發展是一個周期性的過程,所謂新苗頭也就是老勢力的穩固和有新勢力的崛起。在老勢力方面,如巡控清潔、物流等機器人,已經形成了較為穩定的競爭格局和盈利模式。這些機器人的形態和功能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和認可,因此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它們仍然會占據重要的地位。然而,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新的勢力也在崛起。其中,大模型和機器人的結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趨勢。這種結合可以帶來更高級別的智能化和自主化,為機器人在更多領域的應用提供了可能。例如,具身智能和人工智能的結合,可以讓人形機器人更好地適應各種復雜的環境和任務。
未來機器人的發展不僅僅依賴于技術的加持,還需要考慮實際應用場景的需求。因此,機器人的形態也顯得非常重要。例如,深度物流機器人通過與機械臂的結合,可以解決許多配送過程中的問題,提高效率和便利性。
鄭鸞:咱們現在特行科技的服務機器人主要是輪式的機器人吧?
焦儒:對,我們的產品從1.0升級到2.0后,我們曾為迪拜世博會提供了由多種機器人組成的集群。這些機器人既有配送輪式,也有群控和服務機器人。未來,我們可能會加入機械臂,甚至考慮開發半圓形機器,主要都是為了提供更優質的人機交互體驗。
鄭鸞:我覺得你們跟雷總會有比較好的合作。
陳潤澤:大模型的確展現出來了很多很好的能力,這些能力讓大家都很驚訝,對機器人有很多的期待。其實跟剛才那個問題相關,客戶不關心用不用AI,客戶只關心兩個問題:第一個是能不能完成節拍精度、通量等性能要求;第二個是成本是否劃算,成本除了機器人本身的成本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是交付的成本。
當談論大模型是否能夠改變機器人的特性時,我們可以看到,大模型有可能解鎖機器人與物理世界交互的能力。傳統的機器人更多的是基于確定性的運動規劃和控制。大模型有可能讓機器人在與人類和物理世界的交互中表現出更好的靈活性。我們期待機器人能夠隨著數據的積累和擴大,不斷提高自主決策和執行能力,具備高級別的自主決策能力是判斷機器人智能化程度的重要標準,而這一點需要時間來驗證。
相比物理世界交互,人機交互我們認為變化是更快的,很快會看到商業落地。然而,一旦涉及到與物理世界的交互,我們需要謹慎判斷技術是否已經成熟。因此,在這個領域,我們需要審慎判斷技術的發展狀況,以確保商業落地的順利進行。
鄭鸞:我突襲一個問題。年初的時候我在做一個項目的市場調研,看了一篇文章,說陳總源碼團隊在年初的時候去了一趟灣區,美國那邊有沒有什么見聞可以給我們分享呢,或者在美國這個領域內有沒有一些新的趨勢和苗頭是值得國內的創業者或者投資機構學習的?
陳潤澤:我們與許多機器人創業者和工程師進行了交流,我發現大模型在機器人的感知理解能力方面有了非常大的進步。這種進步在機器人領域和自動駕駛領域都將帶來快速的變化。最大的變化是,當我們將機器人放置在一個開放的世界環境中時,機器人可以理解世界的語義,這與我們過去做機器人的方式非常不同。過去,我們關注的是特定物體的識別。舉個例子,巡檢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場景,過去我們需要非常詳細的標注,但今天巡檢場景的交付成本可能會大幅下降。自動駕駛也是,過去感知模塊用到的白名單非常短,但今天語義分割和理解能力則極大增強。
然而,我們也應該感到審慎。年初時,我們發現機器人在操作能力方面提升得非常快,可以很快地抓取剛性物體,甚至也能操作衣服、塑料袋等可變形物體。但我們在學術社區得到的反饋是,這些技術成熟需要時間,需要工業界的力量來推動飛輪向前滾動。這是我們接下來非常想做的事情。我們希望與創業者合作,找到可以啟動的場景,把數據滾動起來。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推動機器人的能力向前發展,實現我們所說的真正的機器人大模型。這在今天還是一個概念,我們需要時間和努力來將這個概念變為現實。
鄭鸞:接下來請雷總結合企業下一步的規劃,談一談AI在未來的一些苗頭。
雷張輝:我是做工業這一塊的,所以接下來我從AI在工業領域的應用著手討論。在工業領域,AI的應用已經越來越廣泛。例如,相機檢測中運用深度學習技術,可以實現尺寸檢測、表面光滑度檢測等功能。然而,對于客戶而言,他們希望這些AI應用更加簡單易用,更加標準化。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我們正在推動實現機器人視覺功能的標準化、模塊化。這樣,客戶就可以輕松地應用機器視覺相關功能,而不需要再重新編寫相關程序。在未來的工業領域,這種標準化將變得越來越重要。另外,力感知也是未來工業應用的一個重要方向。例如,在汽車產品的打磨過程中,可以通過拍攝產品并使用力控來感知打磨的力度和方向,實現生產的降本增效、提高生產質量。
鄭鸞:我想問一個更量化的問題,咱們現在有多少人力和對應的資源是投入在AI這一塊的?
雷張輝:我們公司研發人員占比大概是25%-30%,其中部分人員主攻力控、視覺等人工智能這一塊的。
鄭鸞:有繼續擴大的趨勢嗎?
雷張輝:我們會根據市場和終端的反饋去調整。
鄭鸞:咱們節卡是更重視認知AI、還是更重視機械本體的設計?
雷張輝:只有軟硬件兩條腿一起走,才能做出更貼合市場、更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我們會在完善機械本體的基礎上,結合市場需求、客戶反饋情況和產品特點,不斷優化算法、提高產品性能和用戶體驗。
鄭鸞:最后請劉總。
劉瑤: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待機器人在工業制造或商用過程中的使用問題。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在工廠運營中,我們可以通過AI處理整條產線的數據,可以幫助企業提高生產效率并解決機器人使用的問題。這不僅可以降低成本,還可以直接提高生產效率。從這方面講,AI可以幫助企業從戰略層面解決如何更好地利用機器人的問題。
從商業機器人的角度來看,大模型讓機器人更加人性化。舉個例子,如果在一個景區有一些做冰淇淋或奶茶的機器人,人們能感受到機器人的科技性能。如果機器人還能跟游客聊天、逗小朋友并講述景區的故事,這將進一步提升游客的體驗。機器人的擬人性一直受到關注。在大模型的應用下,機器人可以擁有與人類相似的思考方式和表達能力。這將為機器人領域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創新。
此外,機器人本身具有邊端的計算能力,有了這個載體,AI在機器人領域能夠有更多的玩法。可以說,大模型推開了一扇門,讓大家感受到AI可以用到更多領域。
鄭鸞:謝謝劉總,其實剛才幾位嘉賓都提到了一個關鍵的能力,就是機器人能不能完成端到端自動任務,它要高效的去理解人類的自然語言,形成它自己的認識和判斷,自動化地執行動作與所處的環境交互,來完成最初輸入的使命。
3.投資新轉向:關注技術研發能否落地?
鄭鸞:我們今天四位嘉賓都或多或少涉及投資領域,從資本的角度來看,我們在投資一個企業或者說接受一個資本投資的時候,投資機構最關注企業自身的哪些特質?這些關注點和我們幾年前相比有沒有一些變化?尤其是雷總,可以談一談三年前你們公司在融資的時候,投資人問的是什么問題,今年再來聊的時候,他關注的是什么問題?
焦儒:我認為資本具有周期性,隨著行業的發展,投資者的關注點也會有所側重和變化。然而,企業自身的研發能力、產品的技術壁壘以及市場能力始終是核心不變的要素。同時,市場空間的大小也是投資者關注的重要因素。以服務機器人為例,過去在餐廳或酒店等細分賽道中,投資者可能更關注毛利、市場份額和行業龍頭地位等方面。然而,隨著大模型和機器人的結合,人形機器人和具身智能的出現,機構投資者現在更加關注技術研發的實力以及是否能夠實現所宣稱的技術能力。因此,投資者對于機器人行業的關注點已經從單純的財務指標轉向了技術研發實力和市場潛力等方面。這也反映了機器人行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以及投資者對于技術創新的重視和認可。
陳潤澤:我覺得,關注機器人和自動化公司的投資機會時,應該注重兩條主線。
第一條主線是關注企業所處的下游行業資本投入情況,以及企業是否能夠抓住機遇并與自己的技術相結合。例如一些優秀的機器人和自動化公司,如匯川、中控、先導智能和北方華創等,這些公司都有鮮明的下游行業資本投入的特點。
第二條主線就是剛才講的通用。我們并沒有在人形機器人火爆之后急于投資,但我們也認可需要找到一個最大公約數的硬件形態,通過大量生產和制造來降低成本。在此基礎上,通過軟件的方式來進一步擴大滲透和提高商業價值,這是延續了PC和手機等設備驗證過的路徑。因此,在評估通用型機器人的投資價值時,我們需要關注企業是否在圍繞可靠性、成本等方面進行大量工作,同時找到一個有大量資本投入的合適行業,以確保需求的存在。這兩條主線最終都關注著需求的變化。
雷張輝:由于我接觸資本方面的經驗較少,我覺得企業的長期發展是資本較為關注的一個點,其中“創新”又是影響企業能否長期發展的重要因素。對我們而言,既要做到產品層面的創新,同時也需要在應用層面上不斷創新,才能滿足不斷變化的應用場景需求。在實現創新的過程中,AI技術的應用是不可或缺的。假如機器人只會做一些簡單、單一的工作,而不能把前沿的AI技術與機器人深度融合并去解決實際客戶需求,那么產品的市場前景和企業的長期發展都會受限。
劉瑤:我們每年都會分析投資趨勢,在年終時可以看到今年的投資熱度可能不及往年,大家可能感受到狂熱的程度減弱。但是,我們會發現投資更加理性和堅定,更關注一些新的科技趨勢,例如大模型和具身智能等。投資人會堅持不懈地尋找下一個真正的機會。
另外,有一類投資可能會更加聚焦于實際的業務需求。無論是在大模型、技術還是行業中,投資人更關注的是解決方案是否真正解決了客戶的實際問題,并為其帶來多少收益。他們關心這種收益能否復制到其他公司,以及公司在行業內是否具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和理解,成為行業的領先者。
投資行業的變化是,大家變得更加謹慎,更加注重公司的硬實力和實際業務能力。這可能是由于市場環境的變化和投資者的經驗積累所致。在這種情況下,選擇投資的公司可能會更加注重自己的第一性原理,即從最基本的需求出發,尋找真正有價值的投資機會。
鄭鸞:由于時間有限,我來為大家做個總結。在座的各位嘉賓實際上代表了一級市場中的各個角色,無論是行業智庫、媒體、創業者還是投融資從業者,我們都站在科技創新的最前沿。身處前沿,我們的目光只能向前。現在大家都在講市場行情不好,常常提及募投雙降、退出難等問題,這讓許多人持悲觀態度。
但我覺得有些人說的很好,在一級市場悲觀者沒有立足之地,因為我們都是先相信后看見的人。我希望大家在當前艱難時刻看到:危與機并存。
黃庭堅有一首詩《登快閣》我特別喜歡,“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這是說初冬的景象,與我們當前的處境頗為相似。初冬時天氣變冷,樹木凋零,但也使得山川更加寂寥,天空更加遼闊,江水也更加分明地向遠處的朗朗明月流去。我們現在遇到了一些暫時的問題和困難,但真正偉大的企業可能正在我們身邊孕育著。
借今天甲子光年的場合,也借著今天的主題,我祝愿在座的創業者、投資機構以及一級、二級市場的所有從業人員永遠保持積極向上、充滿樂觀的心態,追風趕月!
審核編輯:黃飛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