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于線陣相機的傳感器 70年代大多數使用的是MOS,而從70年代末CCD開始迅速發展,一直到現在也是主流,CMOS大概是在80年代中期開始出現的,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CCD的取像速度要低于CMOS,而且直到2010年以前CMOS的傳感器價格要高于CCD,從2010年以后幾家主要的相機制造商都已經大力開發CMOS的相機了,并且也得到了不少的實際應用。
2 線陣相機的幾個重要參數:
resolution: 像素數, 傳感器上有多少個像元。
MAX DATA RATE(應該叫相機時鐘吧):意思是相機每秒可以采取最大的數據量。
Linerate 行頻:意思是每秒鐘相機最大可以采取多少行影像
比如像素為8192*1, data rate為160Mhz, 那么此相機的行頻就是160M/8192= 19000line/sec。
每秒鐘最大可以取像19000行,橫向為8192pixel,縱向為19000pixel, 1秒鐘取得的這幅圖像大小大概為160M。
還有就是像元的大小和鏡頭的尺寸。一般ccd的像元大小最小為5um,再小好像做不出來,而且感光度也差,cmos的像元可以比ccd小近一倍。
相機的選擇十分重要,直接關系到整體設備的成本,像素多就要采用大的鏡頭,數據量大就要采用傳輸率大的數據線,還需要圖像處理卡,數據量大對運算要求也高,對計算機的要求也高。
相機的輸出方式也有多種,8bit,10bit,12bit, 我主要了解的就是8bit 黑白256進制影像。
有single輸出,取像時1,2,3,~8192,有雙輸出,1,3,5,7/ 2,4,6,8, 也有1,3,5~4095/ 4097,4099~8191
這里的輸出方式可以大概了解下(一般使用默認值對取像不會造成影響)
相機的主要幾個設定有exposre,gain,還有內觸發/外觸發模式,不常用的當然也有很多如平均影像灰度,offset設定等等。
exposure , 這個設定和相機的行頻有直接關聯,此設定必須低于可以采取的最大行頻。
線陣相機的應用領域,主要為連續的生產線(web),比如鋼鐵冶金,有色金屬,電子素材,紡織,造紙,LCD等等,也可以說面陣相機可以應用的領域線陣相機也都可以完成,但是就是成本問題了。
線陣工業相機的選型
計算分辯率:幅寬除以最小檢測精度得出每行需要的像素
選定相機:幅寬除以像素數得出實際檢測精度
每秒運動速度長度除以精度得出每秒掃描行數
根據以上數值選定相機如幅寬為1600毫米、精度1毫米、運動速度22000mm/s
相機:1600/1=1600像素
最少2000像素,選定為2k相機
1600/2048=0.8實際精度
22000mm/0.8mm=27.5KHz
應選定相機為2048像素28kHz相機
線陣鏡頭的選型 ? ? ?
為什么在選相機時要考慮鏡頭的選型呢?常見的線陣相機分辨率目前有1K,2K,4K,6K,7K,8K,12K幾種,象素大小有5um,7um,10um,14um幾種,這樣芯片的大小從 10.240mm (1Kx10um)?到 86.016mm (12Kx7um)不等。很顯然,C接口遠遠不能滿足要求,因為C接口最大只能接 22 mm 的芯片,也就是1.3inch。而很多相機的接口為F,M42X1,M72X0.75等,不同的鏡頭接口對應不同的后背焦(Flange distance),也就決定了鏡頭的工作距離不一樣。
確定了相機分辨率和像素大小,就可以計算出芯片尺寸(Sensor size);芯片尺寸除以視野范圍(FOV)就等于光學放大倍率。β=CCD/FOV
接口(Mount):
主要有C、M42x1 、F、T2、Leica、M72x0.75等幾種,確定了之后,就可知道對應接口的長度。
后背焦(Flange Distance)
后背焦指相機接口平面到芯片的距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由相機廠家根據自己的光路設計確定。不同廠家的相機,哪怕是接口一樣,也可能有不同的后背焦。
有了光學放大倍率、接口、后背焦,就能計算出工作距離和節圈長度。選好這些之后,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看MTF值是否足夠好?很多視覺工程師不了解MTF,而對高端鏡頭來說就必須用MTF來衡量光學品質。MTF涵蓋了對比度、分辨率、空間頻率、色差等相當豐富的信息,并且非常詳細地表達了鏡頭中心和邊緣各處的光學質量。不僅只是工作距離、視野范圍滿足要求,邊緣的對比度不夠好,也要重新考慮是否選擇更高分辨率的鏡頭。
線掃描線陣光源的選型 ? ? ?
線掃描項目中,常用的光源有LED光源、鹵素燈(光纖光源)、高頻熒光燈。
鹵素燈也叫光纖光源,特點是亮度特別高,但缺點也很明顯--壽命短,只有1000-2000小時左右,需要經常更換燈泡。發光源是鹵素燈泡,通過一個專門的光學透鏡和分光系統,最后通過光纖輸出,光源功率很大,可高達250瓦。鹵素燈還有一個名字叫冷光源,因為通過光纖傳輸之后,出光的這一頭是不熱的且色溫穩定,適合用于對環境溫度比較敏感的場合,比如二次元量測儀的照明。用于線掃描的鹵素燈,常常在出光口加上玻璃聚光鏡頭,進一步聚焦提高光源亮度。對于較長的線光源,還用幾組鹵素光源同時為一根光纖提供照明。
高頻熒光燈,發光原理和日光燈類似,只是燈管是工業級產品,特點是適合大面積照明,亮度較高,成本低,但熒光燈最大的缺點是有閃爍、衰減速度快。熒光燈一定需要高頻電源,也就是光源閃爍的頻率遠高于相機采集圖象的頻率(對線掃描相機來說就是行掃描頻率),消除圖像的閃爍。專用的高頻電源可做到60KHz。
LED光源是目前主流的機器視覺光源。特點是壽命長,穩定性好,功耗非常小。
1,直流供電,無頻閃。
2,專業的LED光源壽命非常長。(如美國AI的壽命50000小時亮度不小于50%)
3,亮度也非常高,接近鹵素燈的亮度,并且隨著LED工藝的改善不斷提高。(目前美國AI線光源亮度高達90000LUX)
4,可以靈活地設計成不同結構的線光源,如直射、帶聚光透鏡、背光、同軸以及類似于碗狀的漫反射線光源。
5,有多種顏色可選,包括紅、綠、藍、白,還有紅外、紫外。針對不同被測物體的表面特征和材質,選用不同顏色也就是不同波長的光源,獲得更佳的圖像。
光源、鏡頭的調試 ? ? ?
線掃描系統,對光源和相機來說,有效的工作區域都是一個窄條。也就是保證光源照在這個最亮的窄條與相機芯片要完全平行,否則只能拍到相交叉的一個亮點。所以機械安裝、調試是比較費工夫的。同時由于幅寬比較寬,對于線光源有兩個特別的要求,就是均勻性和直線性。因為線光源不同位置的亮暗差異,會直接影響圖象的亮度高低,這一點LED比鹵素燈更好控制。出光部分的直線性,取決于LED發光角度的一致性、聚光透鏡的直線性以及線光源外殼的直線性。
由于現場環境比較復雜,客戶總是希望花多一些時間去現場調試。但如我們前面講到的相機、光源、被測物體的相對角度測試、分析,許多因素會直接影響到檢測效果。所以我們建議先做實驗室測試,有了方案之后,再去現場調試,這樣會最有把握,也能提高調試效率。畢竟服務也是一種成本。
線掃描系統除了機械結構之外, 其主要組成部分還包括機器視覺和運動控制。要保證采集到的圖像不被拉伸或者壓縮,必須遵從一點,即“橫向和縱向的分辨率相等”。
首先設定以下變量:
1)線陣相機的每線像素數(單位:pixel):Hc
2)目標物的寬幅(單位:m):Lo
3)目標物運行速率(單位:m/s):Vo
4)線陣相機線掃描速率(單位:Hz,即 線/s):Vc
5)掃描一幀圖像目標物運行的時間(單位:s):To
6)掃描一幀圖像線陣相機的掃描時間(單位:s):Tc
那么,
橫向的分辨率為:Lo/ Hc,標定紙的值/單個相機像素(4096)
縱向分辨率為:( Vo* To ) / ( Vc* Tc ),速度/line值
很容易知道,To = Tc
根據“橫向和縱向的分辨率相等”的原則,得到公式如下:
Lo/ Hc = Vo / Vc
則相機的線掃描速率為:
Vc = Hc * Vo / Lo
編輯:黃飛
?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