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帶電物體都是一個電容 - EMI/EMC原理與應對詳解(一)
2012年04月27日 11:39 來源:本站整理 作者:秩名 我要評論(0)
任何帶電物體都可以看成是一個電容,電容量C = Q/U,Q為帶電物體的電荷量,U為帶電物體的電位,即指帶電物體到無限遠處的電位差。因此,地球也可以看成是一個大容量的電容,其電容量正好為1法拉。
這里說的電容與電容器是有區別的,電容器一般都由兩塊中間以介質絕緣的極板組成,當電容器被充電的時候,兩塊極板帶的電荷量相等,但符號相反,在電容器兩極板所帶的電荷不改變的條件下,兩塊極板之間的電壓,可因電容器兩極板之間的距離改變而改變,其電容量的大小也會跟著兩極板之間的距離改變而改變,這是因為兩極板之間電場互相作用的緣故。
而這里所指的電容,其電容量是不會因帶電物體的位置改變而改變的。因此,這里說的電容是相對于一個孤立帶電物體而言,不受其它電場所影響,而電容器則是相對于兩個或兩個以上帶電物體而言,電容大小要受兩個或兩個以上極板產生的電場互相影響。另外,電容充放電是不需要回路的,兩個帶電體互相接觸,誰的電位高,誰就要放電,誰的電位低,誰就會被充電,而電容器充放電必須要有一個閉合回路。
實際上,地球不但是個電容(相對于無限遠處),并且地球還相當于電容器的一個電極,電容器的另一個電極是電離層,而大氣層就是電介質。如圖1所示。
地球帶電的原因,一個是由于地球作為一個冷星球長年都在接收大量帶電宇宙射線微粒子的輻射,另一個是外層空間紫外線對空氣照射產生電離層,并對地球表面產生感應,以及熱氣流互相摩擦帶電而產生感應等等。
根據基爾克夫定理:流過任何導體電流的代數和都等于零,即:
根據(5)式結果,地球不但有電流流入,而且也應該有電流流出,那么流出地球的電流到哪里去了呢?
前面已經指出,地球平均每一秒鐘有100多次閃電,而閃電也是一個放電過程,由此可知,原來每秒中流進地球1.4×103安培的電流就是用來打雷放電的。如果地球不經常打雷放電,試想,地球電位正好是每秒要增加1.4×103伏特,一小時后地球電位就可以增加到500多萬伏,一天之后地球電位又會增加到12000多萬伏,這是一個多么巨大的數字,在此電場強度之下,任何東西都可能會被擊穿。所以,地球時時刻刻都在放電才應該是正常的。
本文導航
- 第 1 頁:EMI/EMC原理與應對詳解(一)
- 第 2 頁:任何帶電物體都是一個電容
- 第 3 頁:防止雷電的最有效方法
上周熱點文章排行榜
上周資料下載排行榜
創新實用技術專題
大家談:華為能否撬開美國市場?
熱評
- LM3S9B96開發板手冊及原理圖
- NI推出Single-Board RIO嵌入式介面
- STM32F103ZET6紅牛電路圖
- 高通發布全新設計DragonBoard板
- 3.15投訴:揭開天翼3G手機的“欺騙”
- 小米手機2工程機月底將上市
- 新款 Apple TV 將在3月8日出貨
- protel99se正式漢化版免費下載
- matlab 7.0軟件下載(免費破解版)
- hi3515海思原版原理圖
博文
- 新學習單片機,決心轉型技術宅
- 白巖松:青春該怎么過?不計后果的過
- 破解大學寢室的智能限電
- 關于學電子的女生那點事
- 當你累了,準備放棄時,看看這個吧!!!
- 十個學嵌入式的禁忌
- 電子信息專業到底該做些什么
- 大學那點事兒第二波:文科女生PK理科女生
- 菜鳥STM32初次制版
- iPhone5數據線芯片IC
用戶評論
查看全部 條評論
查看全部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