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能源類工科博士在讀,正在面臨工業界和學術界的抉擇,想知道兩者的區別,以便提前做好準備。科研狀態自我感覺挺舒適,習慣了自由自在,沒有太大約束的生活,但是感覺自己做的東西浮在空中,落地會摔粉碎。學術圈目前應該是越來越難了吧,人才多,評職稱艱難。隔壁實驗室的講師每天走得比我還晚(一般12點走),所以很想知道工業界又是怎么樣一種狀態?
這里給大家精選了幾個優質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評論區留言探討。
sen2020回答:
我的背景更偏學術界,我對兩邊都有了解,我談一點自己粗淺的看法。我的討論范圍限定在(1)機器學習領域,(2)能力在前10%~50%的正常人,不討論改變世界的大神。
簡單粗暴的結論:
(1)高校的研究能力在工業界很有用,但是高校的成果幾乎(99.9%)在工業界都沒有用。或許高校的education的作用更大,期望高校做出改變工業界的學術成果不太現實。
(2)工業界的研究院其實屬于學術界,本質跟高校區別不大。他們比高校做的東西更有用,但是研究院做的不是核心技術,只是外圍、邊緣的技術而已。
先說說高校的科研。
高校絕大多數的研究都是各種問題的corner case,在公開的數據集上跑幾個實驗,claim自己是SOTA,發篇論文。但這些東西在工業界用途非常非常小。我舉幾個例子。
近年來學術界搜索、推薦的論文不少,但在工業界能用的幾乎沒幾個。學術界的做法是“改進模型,在MovieLens等數據集上做個實驗,提升幾個點,發表論文”。但學術界的成果在工業界幾乎都不work。在工業界真正能改進模型效果的方法大多是標注數據、處理數據、調特征、修bug。少數能用的學術成果都是Google等公司發表的。
最近幾年聯邦學習很熱門,每個會議都有上百篇聯邦學習的投稿。這些文章中90%以上都是在解決corner case,比如XXX設定下的收斂、XXX設定下的XXX差分隱私方法、用XXX方法防御XXX假設下的拜占庭錯誤。有腳指頭想想也知道,這些corner case在工業界是沒有用的。工業界用的是簡單、好調、scalability能上得去的方法,而且要考慮自身系統平臺的支持。
最近一兩年,有N篇基于vision transformer的論文,都是對vision transformer做一點改進,在公開數據集上top-1 accuracy提升一點點。在絕大多數工業應用里面,沒人在乎一點點準確率的提升。好好處理數據、標注數據、再加點小trick,帶來的提升比模型大得多。說實話,ResNet之后所有的模型帶來的提升全加起來,還沒JFT一個數據集帶來的提升多。
工業界里重要的問題非常多,但是沒有足夠的人力去解決,只能挑收益最大的做。而高校烏央烏央的人扎堆擠到一些很小的問題上,研究各種各樣的corner case,比如上面討論的幾個問題。這就是為什么我打算離開高校。
再說說工業界的研究院。
工業界研究院有一部分人做純科研,做出了非常牛逼的工作。Google、Deepmind、MSR、NVIDIA等公司的研究院都有非常厲害的成果。Transformer、AlphaGo這些成果確實改變了世界。其余影響力小一些的論文也起到了PR的作用。
工業界研究院有相當多的人在為業務、技術部門服務。可惜的是研究院做的通常不是核心技術,而是可有可無的邊緣技術。研究院的人看不到完整的核心技術。舉幾個例子:
推薦算法團隊跟研究院合作,希望“試一試”強化學習、圖神經網絡這些技術。重點在“試一試”,也就是說可有可無,不是核心技術。能帶來零點幾個點的增長最好,沒有也無所謂。
技術部門發現強化學習在網約車派單上好用,收益挺大。上線之后,讓研究院做進一步的探索,目標是用更fancy的技術取得marginal improvement。
為什么工業界研究院接觸不到完整的、核心的技術?核心技術肯定在業務部門手里,重要性次一級的工具在技術中臺手里。由于利益原因,沒人愿意把自己重要的東西交給別人做,除非是自己不愿做、沒精力做、沒能力做。
說一下工業界的技術團隊。
工業界的工作并不美好,有很多臟活累活要干,沒有學術界看起來高大上,而且KPI壓力很大。有一部分人在推著技術走,這種工作的成就感會比較高。另一部分人被業務推著走,比如這個地方掉點了,那個地方有個bad case,要修一下。。。很明顯,前者的技術含量高,成長更快,在就業市場上很搶手;后者的技術含量低,是高檔人肉電池,容易被換掉。
最后說說人。
學術界的人才密度遠遠大于工業界。拿到985學校的講師(所謂助理教授)職位,比公司SP offer還難。工業界研究院里各個都是有不錯成果的博士。而工業界的技術部門里,人才密度低得多。哪里更容易出頭是顯而易見的。在跳槽的時候,研究院出身的不那么受歡迎,跟核心技術團隊的人差距巨大。
RoseofVersailles回答:
坐標美國,目前在學術界,但是一直有做工業界項目,也和工業界的人有不少交流,并且近期正在談工業界的職位,希望可以盡快談妥,脫離學術圈。我能想到的,工業界和學術界主要有如下區別:
工業界以資本為導向,作為一個上市公司,做什么大方向要聽股東大會以及其任命的CEO的。學術界以政策為導向,作為一所大學,研究什么要聽國家基金委員會的。這兩者的區別表現出來,一般就是工業的研究偏保守,主要是對現有產品改進。學術界研究很激進,主要探索前人的未知。
工業界上班,100%的精力都在研發上。學術界上班,至少30%的精力要放在教學和科普活動上。
至少在美國,學術界上班的工作強度至少是工業界的2倍。工業界基本上早9晚5,一周5天,每年至少再休20天年假。學術界ap的常規操作是早7晚12,一周7天,全年不休。
至少在美國,同等地位的職位,學術界的薪資最多不到工業界的1/2。比如學術界博后年薪5萬,工業界剛入職的博士研究員差不多10-12萬。學術界ap年薪8-10萬,工業界senior scientist年薪20-40萬。學術界full prof年薪18-25萬,工業界中/高層管理年薪50萬-上不封頂。
學術界做出最重大研究成果,一般第一時間在arxiv占坑,然后迅速投Nature、Science。工業界做出最重大研究成果,一般會極盡所能進行保密,連專利都不一定去申請,更不會發paper。
有些時候,學術界和工業界的研究,也是有交叉的。比如學術界也會接DARPA和NASA的活,基本上最后是要出產品的。工業界也會fund一些探索性項目,只要能創新就行,不需要盈利。但總的來講,這種交叉的情況不會太多。
學術界做出成果,受益人一般是自己(e.g. 發了paper,拿了funding)。工業界做出成果,直接受益人是股東,至于自己能從中漁利多少,取決于為人處事如何、懂不懂向上司表現,會哭的孩子才有奶吃。總的來說,工業界更適合躺平。
有的高贊答案說工業界投資更大,設備更強,人手更多,所以做科研更厲害。據我的了解,只有極少數的公司在極少數的領域是這樣的,比如量子計算,人工智能。絕大多數領域,比如物理、材料、化學,是非常吃大科研裝置的,縱使是全球500強公司,也出不起建造-維護裝置的錢。絕大多數領域的科研裝置,絕對是學術界更先進、更好。比如球差電鏡,光源,中子源,加速器,核磁。一般來講,公司如有需要,會選擇和大學合作,以使用這些科研裝置。
學術界項目失敗一般是沒事的,而工業界項目失敗一般是要有背鍋俠的。在學術界的基層人員可以多吹吹牛,而在工業界則應該根據自己能力合理的要任務,一旦past due卻實現不了deliverable,是真的會極大影響自己的職業生涯的。
接上一條,學術界拿了tenure,基本上屬于鐵飯碗。而工業界經常會出現某個部門業績不佳,直接砍掉的情況。Tenure也算是對學術界低收入的一個補償吧。
學術界更注重開放合作,有時候沒publish的idea甚至都會在conference講。工業界則非常在乎ip,哪個idea是誰提出來的,誰做了什么,都要清清楚楚的記錄下來,以防未來有人渾水摸魚。
學術界report給誰,這些層級的關系,一般都是過過場面,不會當真(比如某ap,需要report給dean)。工業界report給誰,誰就真的是你的supervisor,一點都馬虎不得。總的來講學術界更多的是“單打獨斗”的小作坊。工業界則是等級森嚴的階級社會。
學術界的resume一般是publication和award來說話。工業界的resume一般是project的experience來說話。
學術界的工作地點有時候會很偏遠,比如los alamos,ithaca,college station。工業界的工作地點則集中在幾個重點地區,比如bay area,boston,nyc。
匿名用戶回答:
工業界:把復雜的事簡單化,貢獻!
學術界: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呻吟幾聲,然后整幾篇!
我是工科的,具體就是大機械學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國內學術界大機械大多數做機器人或自動化裝備的研究,都在玩動力學。然而發表的動力學論文,基本都是在那幾個著名的理論上加一些條件做“應用分析”。注意我這個引用號寫的很嚴謹,因為很多條件都假設了已知條件,比如說零部件質量、比如說慣量。而這些條件反而是應用中最不容易知道的東西。換句話說,
學術界喜歡開上帝視角談應用,而遺憾的是,工業界根本開不了上帝視角。所以學術界做的絕大多數研究,上不著天(沒有真正提出新理論新方法),下不落地(沒有解決業界需要的技術問題),根本就是無病呻吟。關鍵是,學術界習慣了這種無病呻吟之后,就好像生活中有一種典型的常見“無病呻吟”的狀況一樣。
補充說明:本文默認工科的學術界和工業界對比,更具體地說是?工科 國內學術界 和 工業界對比。其他學科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另:國外學術界或有不同,我見識有限,不能說的很清楚。但是在美國是不太一樣的 。原因是美國的工業界太特么牛B了,以至于像通用、谷歌這類公司的研發水平很高。這就造成了美國的學術界和工業界“分工”較明確,學術界只研究新的超前的技術,證明可行性之后,然后工業界完善成熟。
中國和美國是不同的,中國絕大多數公司養不起大量真正的研發人員,所以本來高校承擔了相當多的工業研發的角色。然而工科理科化之后,承擔工業研發這部分角色的教師逐步被“轉化”或者“淘汰”,而所謂創新研究的也因為得不到工業界的反饋而變為紙上談兵。所以,這其實和我國為什么要走中國特設社會主義道路一樣,片面學習美國是行不通的。
因為學術界和工業界必須相互依存才能發展的很好!
編輯:fqj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