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型的基本原則是保證系統工作可靠,易于維護和使用,在滿足控制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具有最佳的性價比。需要考慮的具體因素如下。
1.合理的結構
對于工藝流程相對固定、環境條件較好(維護較少)的場合,采用整體結構PLC,其他情況采用模塊化結構PLC。
2.功能和規模相當。
對于有開關控制的工程項目,不需要考慮控制速度,普通低檔機器就能滿足要求。低檔機器可用于以開關控制為主,少量模擬控制的工程項目。對于控制復雜、控制功能要求較高的工程項目,如PID運算、閉環控制、通信組網等。、中檔或高檔電腦根據視覺控制的規模和復雜程度來選擇。其中,高檔計算機主要用于大型過程控制、全PLC的分布式控制系統和全廠自動化等。
3.統一模型
一個大企業應該盡力統一模式。由于同類型PLC的模塊可以互換,便于備件的采購和管理。其功能和編程方法的統一有利于技術力量的訓練、技術水平的提高和功能的開發。它的外部設備是通用的,資源可以共享。多臺控制獨立系統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在配備上位機后,可以連接成一個多級分布式控制系統,可以相互通信,集中管理。
?二、容量的選擇
PLC的容量包括用戶內存的存儲容量(字)和I/O點。除了滿足控制要求外,PLC容量的選擇也應有適當的備用余量。
通常一條邏輯指令占用內存一個字,計時、計數、移位、算術運算、數據傳輸等指令占用內存兩個字。內存中各種指令的字數可以在PLC產品手冊中找到。
在選擇內存容量時,余量一般可以認為是實際需求的25%。通常情況下,I/O點的余量可以是實際需求的10% ~ 15%。
三.教學系統的選擇
由于可編程控制器的廣泛應用,各種型號的指令系統并不完全相同。從工程應用來看,有些場合只需要邏輯運算,有些場合需要復雜的算術運算,有些特殊場合還需要特殊的指令功能。從可編程控制器本身來看,不同廠家的指令差異較大,但總的來說,指令系統是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的語言,差異主要表現在指令的表達和完整性上。有的廠商在控制指令方面完全發達,有的廠商在數字運算指令方面完全發達,大部分廠商在邏輯指令方面都很發達。選擇型號時,從指令系統方面要注意以下內容:
(1)指令系統中語句的總數。它反映了整個指令中包含的所有功能。
(2)教學系統的類型。主要應包括邏輯指令、操作指令和控制指令,具體要求與要完成的實際控制功能相關。
(3)指令系統的表達。指令系統的表達形式很多,其中包括梯形圖、控制系統流程圖、語句表、順序控制圖、高級語言等。有些只包含一兩個表達式。
(4)應用軟件的程序結構。程序結構包括模塊化程序結構和子程序程序結構。前者有利于應用軟件的編寫和調試,但處理速度慢,而后者響應速度快,但不利于編寫和現場調試。
(5)軟件開發手段。在考慮指令系統的性能時,也要考慮軟件開發的手段。在此基礎上,一些廠商還開發了專用軟件,可以使用通用微型計算機(如IBM-PC)作為開發手段,更方便用戶的需求。
四.輸入輸出模塊的選擇
I/O部分的價格占PLC價格的一半以上。不同的I/O模塊,由于其電路和性能的不同,直接影響到PLC的應用范圍和價格,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
1.輸入模塊的選擇
輸入模塊的功能是接收來自現場的輸入信號,并將輸入的高電平信號轉換為PLC內部的低電平信號。根據電壓分類,輸入模塊的類型包括DC 5V、12V、24V、48V和60V、交流115V和220V。根據電路形式的不同,可分為匯輸入型和分離輸入型。
選擇模塊時,請注意:
(1)電壓的選擇。考慮到現場設備與模塊之間的距離,5V、12V、24V一般都是低壓,傳輸距離不宜太遠。比如5V模塊的最大距離不要超過10m,較遠的設備要用更高電壓的模塊。
(2)同時連接的點數。同時連接的高密度輸入模塊的點數(32點,64點)取決于輸入電壓和環境溫度。一般來說,同時連接的點數不應超過輸入點數的60%。
(3)閾值水平。為了提高控制系統的可靠性,必須考慮閾值水平。閾值越高,抗干擾能力越強,傳輸距離越遠。
2.輸出模塊的選擇
輸出模塊的功能是將PLC的輸出信號傳輸給外部負載,將PLC內部的低電平信號轉換為所需外部電平的輸出信號。輸出模塊根據輸出方式不同分為繼電器輸出、晶體管輸出和雙向晶閘管輸出。此外,輸出電壓和輸出電流也不同。
選擇輸出模塊時,請注意:
(1)輸出方式的選擇。繼電器輸出便宜,適用電壓范圍廣,導通壓降小。但它是原接觸元件,動作速度慢,使用壽命短,適用于開關不頻繁的負載。驅動感性負載時,其最大開關頻率不得超過1Hz。對于頻繁開關的低功率因數感性負載,應采用非接觸式開關元件,即應選擇晶體管輸出(DC輸出)或雙向晶閘管輸出(交流輸出)。
(2)輸出電流。輸出模塊的輸出電流必須大于負載電流的額定值。模塊輸出電流有多種規格,應根據實際負載電流選擇。
(3)同時連接的點數。輸出模塊同時連接的點數的累計電流值必須小于公共終端允許通過的電流值。通常,同時連接的點數不應超過輸出點數的60%。
動詞 (verb的縮寫)電源模塊的選擇
電源模塊的選擇非常簡單,只考慮輸出電流。電源模塊的額定輸出電流必須大于CPU模塊、I/O模塊和專用模塊消耗的電流之和,有一定余量。通常,在選擇電源模塊時,應考慮以下幾點:
(1)電源模塊的輸入電壓。電源模塊可以包括各種輸入電壓,例如220伏交流電、110伏交流電和24伏DC。在實際應用中,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選擇。在輸入電壓被確定之后,系統電源的輸出電壓也被確定。
(2)電源模塊輸出功率。選擇電源模塊時,其額定輸出功率必須大于CPU模塊、所有I/O模塊等總功耗之和。,利潤率約為30%。當同一電源模塊同時向主機單元和擴展單元供電時,從主機單元到最遠擴展單元的線路電壓降必須小于0.25伏..
(3)擴展單元中的電源模塊。在一些系統中,由于擴展單元配備了智能模塊和一些特殊模塊,需要在擴展單元中安裝相應的電源模塊。此時,可以根據各自的供電范圍計算相應電源模塊的輸出功率。
(4)電源模塊的接線。選擇電源模塊后,應確定電源模塊的端子和連接方式,以便正確設計系統的電源。一般電源模塊的輸入電壓通過端子與電源相連,輸出信號通過總線插座與可編程控制器CPU的總線相連。
(5)系統接地。模塊的電源接地線應為不小于10mm2的銅線。與交流調壓器、不間斷電源、隔離變壓器和系統接地的連接應盡可能短;系統的接地線也應連接到機箱。
(6)作業環境條件。在選擇PLC時,需要考慮使用場所的環境條件是否滿足其要求。一般考慮包括:環境溫度、相對濕度、電源允許波動范圍、抗干擾等指標。
總結:以上就是“PLC設備如何選型”的相關內容,您了解了嗎?不明白的朋友可以結合plc視頻教程親自實踐一下,更容易理解。本文來源:www.jcpeixun.com。
審核編輯:鄢孟繁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