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年末,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發布了以太坊初版白皮書,這個有著智能合約功能的公共區塊鏈平臺走入大眾的視野。作為區塊鏈底層開發平臺,為了能夠讓自身網絡更好的滿足DApp開發需求,以太坊需要不斷“升級”來解決當前網絡存在的問題。而硬分叉就是“升級”的途徑。
在以太坊的“升級”中,需要經歷四個主要階段:前沿(Frontier)、家園(Homestead)、大都會(Metropolis)、寧靜(Serenity)。
目前的大都會階段包含拜占庭硬分叉和和即將到來的君士坦丁堡硬分叉,而這個階段也就是將以太坊從PoW(工作量證明共識機制)向PoS(權益證明共識機制)過渡的過程。
以太坊終于在前天硬分叉升級成功了。
3月1日3時52分(UTC+8),以太坊網絡達到7280000高度,“君士坦丁堡”和“圣彼得堡”兩大硬分叉升級正式在主網啟動。本次升級最大的變化,莫過于單區塊獎勵從3ETH下降到了2ETH。今天把這個話題再次拿出來說,主要是近幾天大家盼了個把月的升級終于完成了,但升級后的行情令大家匪夷所思。
分叉是成功了,未來會遇到什么問題目前都是不確定的。
市場確實沒有“激動”。從硬分叉完成至今,以太坊的價格如一潭死水,24小時的價格變化為-1.45%。
這一方面的主要原因是2月24日的那輪幾乎所有主流幣種的普漲,消耗了市場的潛力。另一方面,也是期望值被一再稀釋之后,投資者趨于麻木的表現。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這次“一波N折”的以太坊硬分叉過程。
那么以太坊硬分叉為什么會難產?
因為所有的改變都意味著舊規則和制度,也同時伴隨著技術上的困難,共識上的分歧和利益上的糾葛。
技術落地的困難制約著幾乎每一條區塊鏈公鏈網絡,規劃與落地的差異也使得公鏈“拖延癥”幾乎成了行業通病。
這幾乎是無解的,因為每條主流公鏈挑戰的,都是無跡可循,前人沒走過的路。而比不明確的技術落地更明確的,是利益分配導致的必然分歧。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圍繞利益的腥風血雨。以太坊也不例外。
由于以太坊的升級最終目的是將POW共識轉變為POS共識,而作為市值僅次于比特幣的加密數字貨幣, 根據eth.btc.com瀏覽器上的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3月2日18時(UTC+8),以太坊全網算力為141,518GH/s,若全部折算為當前最為先進的GTX 1080 8卡礦機(440M算力),也有超過30萬臺的礦機,而業內的保守估計是超過100萬臺顯卡礦機。
正是如此巨量的礦工的利益無法調和,使得從3ETH降低到2ETH都如此大費周章。而以太坊規劃圖的終極目標,是將POW徹底切換到POS共識模式,屆時挖礦的區塊獎勵將由當前的2ETH降為0。因此,許多顯卡礦工準備或是已經開始“逃離”以太坊。
同樣支持顯卡挖礦的GRIN就成功分流了諸多的以太坊礦工。從1月19日主網上線起,Grin的算力開始大幅增長,僅4天就增長了2倍,到1月31號增長了6倍。與此同時,以太坊網絡的算力下降高達25%。
此外,以太坊團隊面臨內部分裂的尷尬境地。據鏈虎財經統計,已有7位核心成員離開。
早在2015年9月,以太坊CCO Stephan Tual就表示由于個人價值觀上的分歧,自己將離開以太坊。
最新的一次內部分裂發生在半個月之前。19年2月14日,以太坊核心開發者Afri Schoedon在推特上發布一條推文,稱“Polkadot 已經達到了以太坊寧靜將要達到的效果。這條推文在推特和Reddit上引起了社區成員的憤怒,2月19日,Afri無法承受輿論壓力,選擇從以太坊生態建設中退出。
那么,以太坊更改前后的共識機制有什么區別?
首先來了解什么是共識機制。簡單來說共識機制在區塊鏈網絡內可以起到兩個作用:1、決定誰負責生成新區塊;2、維護區塊鏈統一。
以太坊前期所采用的PoW(工作量證明機制)就像是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少勞少得。礦工們使用算力挖礦,算力越大,能挖到數字貨幣的概率也就越大,同時也可以決定區塊鏈主鏈的方向。這個機制同樣規定,計算量最大的鏈條為主鏈條,如果有人惡意破壞,那就需要掌握全網超過50%的算力,付出高昂的代價。
PoW(工作量證明機制)有效可靠,并且多勞多得的方式更為公平,但是卻有一個弊端:會浪費算力。舉一個例子,兩個人參加一個魔方比賽,勝利者只能是一個人,這就導致了另一個人耗費了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在挖礦中,付出多余的算力則意味著消耗了電力去做無用功,不僅浪費時間,而且按照現在的電價,便是一筆不小的金錢支出。為了解決這種浪費資源的情況,PoS(權益證明機制)誕生了。
PoS(權益證明機制)更像是貴族制度,誰的權力大誰就擁有特權。在PoS(權益證明機制)中,誰擁有的幣更多,誰挖礦成功的概率也就更大。若要破壞這個系統,則需要擁有超過50%的幣。比起擁有算力來看,擁有了數量足夠多的幣,破壞系統反而得不償失。從防御角度來看,利益強相關的PoS(權益證明機制)更牢靠一些。
為什么以太坊要更改共識機制?
2018年12月10日,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在推特上宣稱,未來采用基于權益證明 (PoS)?分片技術的區塊鏈“效率將提高數千倍”。
共識機制的轉變,可以使以太坊網絡實現擴容和提高其處理速度,性能得到進一步提升。從開發者角度看,共識機制的轉換對于以太坊來說就是一件好事。
對于專門挖掘以太幣的礦工來說,共識機制的轉換則并不是一件好事。君士坦丁堡硬分叉升級協議中有這樣一條:將塊采礦獎勵從3ETH減少到2ETH,以及將難度炸彈延遲12個月。也就是說,挖礦難度增大的同時收益更低了,新的PoS(權益證明機制)對于依靠算力獲得收益的礦工也不夠友好。
但不同于誕生初便定位要改變貨幣世界的比特幣,以太坊似乎志不在創造新的數字貨幣去分一杯羹,它希望成為一個更能展現區塊鏈技術的平臺。然而DPoS機制的出現,使得EOS、Tron等公有鏈表現亮眼,在游戲浪潮興起時成為大多數開發者的選擇。即使作為“先驅”擁有大量的開發者做后盾,但以太坊更應該加快步伐,給予開發者良好的開發體驗才是硬道理。
完成“大都會”階段的以太坊即將面臨所謂的“冰河時代”,在該網絡上創建新區塊的難度將會不斷提升,最終減慢直至完全停止。共識機制轉換這場技術社區與礦工組織的分裂實驗即將到來,以太坊未來將走入“寧靜”。但愿在這寒冬之下,這一次的硬分叉能夠真正的不同于BCH,有一個完滿的結局。
無論什么產品,沒有一成不變的市場,只有不懂靈活操控的人,機遇稍縱即逝,不像茶水等涼了再去喝!交易暗藏風險,有時候等你看明白了,一切也都成歷史了!山不過來,我過去!在這里,最大的價值是時間,最大的風險是拖延!方向反了,停止就是進步,轉身就是盈利,交易沒有那么復雜,當你學會用不同的姿勢去對待時,你就會有不同的收獲!
文張曉論幣,官微huobilun1668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