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與微軟的合作讓諾基亞信心倍增,但這也是讓它損失最大的交易。微軟和諾基亞合作,諾基亞提供品牌、移動設備、應用商店和地圖,而微軟提供WP7軟件以及包括Office、Xbox和必應在內的品牌。諾基亞向微軟幾乎是傾其所有,所有核心業務已全部奉上。
“結盟后患”發生于6月初,市場曝出微軟將收購諾基亞的新聞,雖然諾基亞矢口否認,但諾基亞已經明顯處于弱勢。“沒有收購的可能,這兩個公司是各有所長的。對于兩家企業來說,或許一種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是最好的選擇。”埃洛普說。
現在看來,只有塞班才是諾基亞心中永遠的“自留地”,雖然長不出什么果實,但自己想怎么折騰都行,關鍵是,加載著塞班系統的諾基亞中低端手機巨大的出貨量為公司提供了很大一部分利潤來源。
然而,面對塞班,諾基亞仍然很糾結。張鵬認為,如果放棄塞班的操作系統,那諾基亞就更沒有優勢,會完全淪為一個手機制造廠商,這是一種自殺行為。
易觀國際分析師劉洋認為,塞班系統太復雜,作為手機操作系統,其代碼數量居然與計算機上的WindowsXP相近,這嚴重阻礙了第三方公司或個人對其應用軟件的開發,而在手機應用平臺越來越開放的趨勢下,蘋果和谷歌Android顯然更加適應環境。
技術之敗
創新怠速下的商業隱憂
當你做對的時候,沒有人會記得。當你做錯的時候,連呼吸都是錯的。諾基亞正在經歷這種尷尬。
微博上關于諾基亞的一則笑話轉載率很高:“蘋果說我長得美、諾基亞說我經摔,蘋果說我應用多,諾基亞說我經摔,蘋果說我很好玩,諾基亞說我經摔。”
直到現在,用戶對于諾基亞的產品質量,無一不夸之。從模擬手機到數字手機時代,諾基亞靠品質、技術成為業界大佬。提升屏幕分辨率,選擇卡爾蔡司攝像頭,都是諾基亞開創的先河。但遺憾的是,這是一個流行缺陷美的年代,消費者對蘋果的偏心讓諾基亞快要發瘋。
智能手機改變移動互聯網生態系統的速度遠遠超過這位“智能手機”先河開拓者的想象。項立剛表示,正是諾基亞在2G時代穩固的地位使其在智能手機開發上猶豫不決,當iPhone成功打破壁壘后,諾基亞似已回天無力。
諾基亞敗在了創新上。“諾基亞最大的敵人是蘋果和谷歌Android。”業內人士的看法幾乎一致。而這正是一場創新派與固執派的較量。
“產品的品牌有一大部分是靠產品質量與外觀決定的。”西北大學教授品牌營銷專家馬元青說。事實上,諾基亞在手機外觀設計上連續十幾年都采用其固化的經典直板機,不得不承認,諾基亞是靠著強大的品牌美譽度延長著用戶審美疲勞來臨的時間。
“蘋果的取勝有60%以上靠的就是外觀設計,這種創新設計讓所有人眼前一亮。”馬元青說。加上蘋果慢慢積累自身的品牌力度足以讓消費者拋棄舊愛,往日以質量和品質取勝的諾基亞開始淪為二流手機。
易觀國際分析師劉洋認為,如果沒有蘋果,諾基亞照樣會遇到設計創新的沖擊,只不過那些手機雖然外觀新穎,但在品牌影響力上并不成氣候,對諾基亞產生不了多大威脅。自信和壟斷最終害了諾基亞。
眾所周知,當下智能手機的爭奪不在手機質量比拼,而在操作平臺和應用上。諾基亞也承認在這場智能手機大戰中并不成功。
從操作平臺上來講,蘋果創新式地提供了一套非常完善的開發工具,加上iPhone硬件完善,可以讓很多潮流樣的應用和游戲得到最完善的發揮。
雖然Android只作操作平臺,但它會讓手機企業免費使用這個平臺,實現移動互聯網帝國的搭建,廣告和應用可以銷售到所有的Android機器上。
而諾基亞的塞班系統相對老化,加上諾基亞的屏幕和操控感更適合手機功能性操作,對于游戲、應用軟件的承載明顯感覺費力。
“諾基亞在硬件上輸給了蘋果,但真正打敗它的則是Android陣營。”劉洋說。
臺大副校長湯明哲接受***《商業周刊》訪問時指出,諾基亞是被聯發科與HTC這兩家***公司打敗的,而這兩家手機生廠商就是Android的代表,加上摩托羅拉、三星在內的老牌手機廠商,Android陣營日趨強大。
“諾基亞的當務之急就是對抗Android。”埃洛普說。
正是由于軟硬件上的敗北,讓諾基亞在商業模式創新上更無發揮空間。
管理之惑
人事調整引發結構動蕩
當諾基亞CEO 埃洛普宣布諾基亞將丟棄自己開發的智能手機平臺和供開發者開發應用程序的應用程序接口API,進入別人的領域爭奪市場之時,好多人問為什么要這樣。
答案是驚人的:“幾年來,諾基亞不同的開發組間相互爭斗,開發相互競爭的用戶界面,而它們最終都被新上任的CTO Rich Green給丟棄了。而當所有這些無謂的開發繼續之時,沒有人想過要現代化塞班用戶界面,使公司留給用戶的體驗仍如四年前一樣糟。”
埃洛普提出了諾基亞發展停滯,必須“跳海”轉型的想法后,就一發不可收拾的與“系統平臺”較上了勁。不過,2005年出任諾基亞CEO的康培凱主推互聯網戰略時可不這么看,“我們的轉型路走得很好。”
埃洛普在向《中國經營報》記者描述諾基亞未來三大戰略里,沒有一項與互聯網有直接關系。
2010年9月21日,接任諾基亞CEO職務,來自微軟的前高管埃洛普曾一度被認為是混到諾基亞里的“無間道”。在與微軟聯姻之后,至少有數十位高管表示了反對甚至憤怒,芬蘭總部員工游行絡繹不絕。
而埃洛普很清楚自己的作用:諾基亞的股票在美國上市,但公司的高層全部來自芬蘭,這位有著美國公司背景的加拿大人非常自信,他要改變芬蘭人低調、不善表達的現狀。
埃洛普至今仍然記得一位員工給他發來的郵件:“在諾基亞,看似所有人都在負責,其實沒有人負責。背后癥結在于決策能力低下,還太講政治。”
埃洛普在上任后在芬蘭小鎮薩羅(Salo)的諾基亞工廠發表演講時,問員工多少人有iPhone或Android手機,舉手者寥寥無幾。這令他不滿,埃洛普稱他自己一直會隨身攜帶競爭對手的手機,他希望員工也能做到知己知彼。
而在埃洛普訪華面對記者采訪時,諾基亞的工作人員卻告知記者們最好收起自己的蘋果手機——“他看見了會生氣”。
***《商業周刊》認為,在很多創新上,諾基亞都有領先競爭對手的機會,但是正是其高效執行文化,加以可能不恰當的評估標準被高效地執行,反而阻斷了創新的可能。
“在國內的許多國際性大公司都存在官僚主義現象。”營銷管理專家、企業文化顧問許翌認為。
市場的不景氣引來了員工的騷亂。諾基亞員工開始經常把正常的辦公室抱怨搬到公開場合。
“諾基亞的層級管理、匯報制度非常嚴格,往往一個小會就要牽動幾個部門來完成,郵件上報、層層審批等待的時間往往會大于執行的整個過程。”諾基亞中國一位剛剛入職的員工告訴記者。
諾基亞前設計主管亞當·格林菲爾德認為,諾基亞的高管太滿足于自己的硬件。
一位諾基亞高管抱怨,諾基亞太過重視設計和用戶開發,但工程才是公司重點。
后院起火,前院加油。管理層數次更迭。
事實上,埃洛普在上任后并沒有進行大面積人事調整,但帶來的震動卻翻天覆地。先是執行副總裁、智能手機業務負責人安西·凡約基宣布離職,英國及愛爾蘭地區總經理馬克·洛蘭掛印引退。隨后,諾基亞2010年10月宣布在全球范圍內最高裁員1800人。
而被埃洛普看作“福地”,裁員風潮并未肆過的中國市場也發生不良反應。2010年年底,諾基亞副董事長鄧元鋆突然辭職加盟AMD。2011年6月1日,大中國、韓國及日本區高級副總裁梁玉媚上任不到半年便離去。
不同背景,不同戰略。每經歷一次人事變動或戰略調整,調動的都是龐大且縱深復雜的關系網,苦難重重的諾基亞已經再也“傷不起”了。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