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大科技企業基本情況介紹
我喜歡在晴朗的夜晚,靜靜地欣賞天上的繁星。小時候只知道它們叫恒星,體積都比地球要大很多倍,上中學后,才知道這些恒星彼此之間也有巨大的體積差異,比如大角星的直徑是太陽的21倍,參宿七是太陽的70倍,而獅子座R的直徑則是太陽的350倍......
在IT領域,也有一些科技公司像恒星一樣被人們仰望,比如英特爾、微軟、蘋果、谷歌等等。在多數普通人眼中看來,他們都是頂尖的科技業巨頭。不過,從它們最近公布的季度財報數據,我們可以從一個側面看出,誰擁有更為雄厚的實力。
首先,我們先為初學者簡單介紹一下這四大科技企業:
英特爾(Intel),成立于1968年,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芯片制造商,現有員工9.3萬人。其核心產品是中央處理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電腦里面的CPU。現在您面前的無論是臺式機還是筆記本,80% 都采用的是英特爾處理器。從奔騰、酷睿再到今天的智能處理器,英特爾讓計算機的速度越來越快,顯著提高了企業的工作效率,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微軟(Microsoft),成立于1975年,全球最大的電腦軟件提供商,現有員工8.9萬人。其核心產品是Windows操作系統和Office辦公軟件,比如我們常用的XP、Win7,Word、Excel、PPT等等。在中國,Windows和Office的普及率比英特爾處理器更高——95%以上的電腦都會使用它們。由于軟件的利潤率遠高于硬件,因此理論上微軟的盈利能力在英特爾之上——但問題在于,賣軟件需要面對盜版的挑戰。
?
四大科技巨頭,宛若夜空最亮之星
蘋果(Apple),成立于1976年,目前全球營收最高的科技公司,現有員工4.7萬人。其核心產品是Macbook、iPhone和iPad。蘋果的賺錢秘訣在于軟硬結合,憑借Mac OS系統、iTunes、App Store軟件商店來讓自己的硬件產品變得與眾不同,靠軟件來拉動硬件銷量,反過來用戶數量的增長又會吸引更多的軟件開發者,這就是蘋果的成功之道。
谷歌(Google),成立于1998年,全球規模最大的搜索引擎,現有員工2.6萬人。其核心產品就是www.google.com這個網站,此外還有眾多功能強大的軟件,比如Gmail、Google Earth、Android、Chrome等等。和以上三大巨頭相比,谷歌最年輕,而且是唯一專注于互聯網領域的公司。不過和微軟不同,谷歌的軟件絕大多數都是免費的,它的收入還是主要來自于關鍵字搜索和廣告聯盟。
下面,就讓我們進入正題,先來看看四家公司的季度營收數據對比(2011年4月1日~6月30日)。
微軟財報分析,營收和利潤數據
據國外媒體報道,在今年第二季度,企業客戶在電腦硬件和軟件方面的支出極度高漲,這有力地推動了微軟和英特爾的發展,使得它們的營收均超過了分析師的預期。許多企業正在大批量更新過時的臺式電腦,并組建數據中心,因而,它們需要微軟更新的企業計劃和英特爾更強大的芯片,這也彌補了PC電腦在個人消費市場萎縮的銷量。
來自微軟的財報顯示,其營收主要來自三大部門:Office軟件(57.8億美元)、服務器軟件(46.4億美元)和Windows軟件(47.4億美元)。其中,Office和服務器部門分別獲得了7%和12%的增長,但Windows部門卻出現了1%的下滑,這主要是因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傾向于購買攜帶方便、功能逐漸強大的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
微軟娛樂和設備部門本季度營收也達到14.8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1.44億美元大增30%;該部門本季也獲得了3200萬美元運營利潤,較上年同期的運營虧損1.72億美元成功扭虧。這主要歸功與Xbox和手持免費游戲Kinect的流行而帶來的銷售增長。
但是,微軟的Bing搜索和MSN的在線業務正受到競爭對手蘋果的蠶食,而且面對著谷歌、Facebook等公司激烈挑戰的互聯網業務,仍處于虧損之中;虧損額從上年同期的虧損6.88億美元擴大至7.28億美元。該部門三個財年的累計虧損已達65億美元,目前已有傳聞稱,微軟將放棄此部門將其拋售。
?
營收對比(單位:億美元)
近日,Chipmaker Intel Corp 警告稱,今年PC的銷量可能低于其此前的預期。7月14日,市場調研公司IDC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二季度全球PC出貨量同比增長2.6%,低于此前預期;美國二季度PC銷量更是下滑4.2%。
但英特爾還不用太擔心,因為企業客戶仍在升級員工的PC,印度和中國等新興市場依然保持強勁的PC增長,而且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熱銷,同樣會使英特爾這樣的公司從中受益,因為運營商需要更多的服務器處理新的移動互聯網通訊量增長的需求。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英特爾內部有一個名為英特爾投資的部門,這個部門也許會在未來發揮很大的作用,這不是單純的VC投資,更多的是戰略層面的生態圈以及未來方向的投資。
?
凈利潤對比(單位:億美元)
對比四大科技企業的營收和利潤,我們看到微軟和英特爾已經被蘋果超越,拱手讓出了“最會賺錢科技企業”的寶座,尤其是在營收部分,微軟和英特爾加起來才比蘋果多一點。不過作為一家軟件公司,微軟的利潤率還是比較高的,達到了33.8%,而蘋果和英特爾則分別為25.6%和23.1%。
另一方面,年僅13歲的互聯網公司——谷歌雖然和三位老大哥相比略顯弱小,但要知道,它已經超越了惠普、戴爾等知名企業。那么,谷歌和蘋果為何能在近幾年取得高速成長,它們在盈利模式方面有何與眾不同?
蘋果和谷歌盈利模式,增長率對比
在過去的十年里,蘋果在下一盤很大的棋。首先,它通過 iPod 音樂播放器的熱銷,讓人們熟悉并依賴 iTunes 音樂商店,然后利用 iTunes 拉動第一代 iPhone 智能手機的銷量;接下來,它又通過 iPhone 來培養 App Store 軟件商店,最后憑借 App Store 來拉動 iPad 平板電腦的銷量。而現在,iPad 采用的 iOS 系統正在向 Macbook 筆記本的 Mac OS X 系統滲透,因此 Macbook 也找到了新的銷量增長點。
財報顯示,iPhone 本季度為蘋果帶來了133億美元的營收,接近總收入的一半。值得一提的是,iPhone 4 還占據著整個智能手機市場近50%的利潤。此外,iPad和Mac本季度的營收分別為60億美元和51億美元,同樣是蘋果重要的收入來源。
在蘋果的財報當中,最引入注目的就是來自大中華區的增長數據——營收同比增長6倍,達到50億美元,占總收入的17.5%,這個數字已經遠遠超越日本(15億美元),相信過不了多久,就會超越整個歐洲的營收(71億美元),成為蘋果在美國以外最大的市場。
?
營收增長率對比(單位:億美元)
谷歌的增長率雖然沒有蘋果那么迅猛,但也超越了兩位老大哥微軟和英特爾。谷歌的盈利模式可以用“一招鮮,吃遍天”來形容,就是利用它最擅長的搜索引擎技術,讓客戶的產品出現在關鍵詞搜索結果頁面的明顯位置,客戶根據點擊量來付費。與此同時,谷歌還與大量網站結成“廣告聯盟”,靈活投放不同類型客戶的廣告,然后進行收益分成。
坐收漁利的谷歌看似無限風光,實際上目前也進入了成長的瓶頸期,一方面,它的風險就在于其收入結構相對單一,搜索是其賴以生存的唯一業務。原本谷歌是創新的代名詞,而此時的谷歌最需要創新,近年來,谷歌一直在尋找新的商業模式,但沒有成功。對于老競爭對手蘋果,谷歌沒能遏制其成長,對于新崛起的社交網站,谷歌又毫無作為。
另一方面,被谷歌寄予厚望的Android系統,近日也陷入到微軟和蘋果的專利訴訟漩渦中。在最近的一個季度里,微軟以每部Android手機5美元的價格從HTC銷售的1200萬部手機中獲得了6000萬美元的收入,谷歌未從Android直接獲利,相反卻將其成功果實拱手讓與微軟,這是谷歌始料未及的。
?
凈利潤增長率對比(單位:億美元)
對比營收和凈利潤的增長率,我們看到蘋果不但是最大、而且還是成長速度最快的科技企業,年輕的谷歌雖然遇到了一些困難,但在過去一個季度的增長率還是比較高的。微軟在營收增長8%的情況下獲得了30%的利潤增長,主要來自微軟娛樂和設備部門的貢獻,這其中Xbox游戲機和Kinect體感游戲外設功不可沒。
英特爾本季度凈利潤為30億美元,和去年同期相比變化不大,主要是因為沒有推出真正有革命性的新產品,如果只是按照Tick-Tock戰略,按部就班的發布新款處理器,是不會取得像蘋果那樣驚人的增長率的。事實上,面對發展迅猛的移動互聯市場,英特爾的反映過于遲緩,到現在還沒有推出功耗小于1瓦的處理器,因此只能眼睜睜看著新增的市場份額被ARM占據。
現金儲備對比,蘋果如何積累財富
多年的持續盈利和增長,四大科技巨頭的現金儲備已然十分龐大,并且還在不斷膨脹中。英特爾在大手筆投資建廠和收購成長型企業之后,手里還握有200億美元左右的現金。谷歌公司稱自己目前共有390億美元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和適宜出售的證券等,較去年同期增30%。而微軟公司則表示,其現金、現金等價物和短期投資目前已達52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43%。
但這些數據在蘋果面前,立刻變得黯然失色。蘋果財報顯示,截止到2011年6月30日,其現金及有價證券達到762億美元,而美國財政部截止到7月27日的總運作現金余額為737.7億美元。換句話說,蘋果公司在某種程度上比美國政府還要有錢。
令人稱嘆的是,與美國政府因不停借錢而陷入所謂“美債危機”不同,蘋果公司卻幾近“零負債”。一位會計師看完蘋果的財務報表后在微博上驚呼:“蘋果完全顛覆了我之前的財務常識。它除經營中發生的應付帳款、應計費用外一分錢債務都沒有,而且近幾年都沒有增發過股票進行融資!它僅憑自己產生的現金流就做到全球上市公司市值第一大的公司。”
?
蘋果十年來的股價變化趨勢
那么,蘋果是如何積累財富的呢?首先,在COO蒂姆·庫克的幫助下,蘋果大膽關閉了旗下所有的工廠,將所有制造外包,徹底變成一家輕公司。這讓蘋果能夠有效抵御經濟周期的影響,而且現金流開始越來越充裕。與此同時,喬布斯大膽砍掉那些缺乏競爭力的項目,將公司有限的精力集中在幾款核心產品上,這讓蘋果產品重新獲得令人稱贊的用戶口碑。
大量的現金儲備,當然要歸功于iPad和iPhone的暢銷,同時,蘋果的成本控制亦功不可沒。調研機構iSuppli日前發報告稱,iPad的設備硬件零部件成本控制在業界遠超其他競爭對手(點擊這里了解更多)。
以代工廠為例,廣東的偉創力為蘋果、戴爾以及聯想等品牌制造電源。“我們為蘋果OEM生產,但是要按照他們的設計來做。而我們為戴爾、聯想做的是ODM——設計和材料也由我們來決定。”該工廠一名中層管理人員表示,對于他們工廠而言,兩種代工的最大區別在于成本控制。
?
微軟十年來的股價變化趨勢
“在原料成本這一塊,對于ODM品牌,選擇什么樣的原材料很大程度由我們說了算,我們可以在這一領域努力。但為蘋果代工,由于他們自己指定原料供應商,我們在原材料成本控制上沒有運作空間。”該管理人員承認,工廠為了節約成本,有可能為ODM品牌選擇價格更為低廉的原材料,而蘋果這樣的做法在品質上有更多保證。
?
英特爾十年來的股價變化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該工廠還專門針對蘋果設計了一份成本節約方案,其中一條是通過關閉工作桌上的燈管來節約成本。方案稱,每個工作桌上原本有兩根燈管,關閉一根后,每條生產線每個月可以節約101.46美元。顯然,給蘋果代工似乎并不是一個好差事,但上述管理人員卻表示,“給蘋果代工的部門效益最好,主要因為是量大。”
?
谷歌十年來的股價變化趨勢
對比四大科技巨頭的股價變化,我們可以看到,股價的漲跌和企業的創新力有一定的關聯性:蘋果在過去的十年中相繼發布了iPod、iPhone、Macbook Air、iPad,個個都是令人眼前一亮的顛覆性產品,再加上App Store的推波助瀾,因此股價持續上漲。
而微軟則一直在按部就班的發布操作系統和辦公軟件,市場占有率雖然很高,但由于沒有本質的創新,因此股價波動不大,要不是看在Xbox和Kinect的面子上,股價恐怕還有下跌的危險。英特爾同樣存在創新力不足的問題,又沒有Xbox和Kinect這樣的新產品出來,因此股票均價從25美元漸漸滑落到20美元左右。
谷歌在上市之初憑借獨有的盈利模式頗受追捧,但三年后還沒有新的盈利點,因此股價泡沫逐漸退去。直到2009年Android系統開始嶄露頭角后,股價才開始了新一輪的漲幅,不過由于遲遲沒有從Android上面獲得收入,因此谷歌的股價目前也進入了一個徘徊期。
· 寫在最后:
這是一個變革的時代,創新力決定著企業的未來。
以手機行業為例,固步自封的諾基亞和黑莓的處境已是岌岌可危,蘋果、三星、HTC等新銳快速崛起。PC行業同樣如此,微軟和英特爾的壟斷地位也開始動搖,谷歌和ARM正受到越來越多用戶的青睞,蘋果電腦(包括筆記本和平板)則快速吞噬著惠普和戴爾的市場份額。
互聯網行業亦然,年輕的谷歌已經感受到了來自后輩們的巨大壓力,比如Facebook(國外的人人網)、Twitter(國外的新浪微博)等社交網站。。。整個科技行業的發展速度令人眼花繚亂,任何企業都不能有絲毫的松懈,否則很快就會被超越、然后被遺忘,無論你曾經多么的輝煌。
十年前的霸主是微軟,現在是蘋果,十年后又會是誰呢?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