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3年來一直試圖降低芯片的功耗,使它更適用于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2010年初,它推出了基于凌動的智能手機平臺Moorestown,聲稱將功耗降低了90%,此外還推出了一款LG代工的5寸屏智能手機,但那款手機后來并沒有上市。
“英特爾進入手機市場,那就不是它對抗ARM的問題,而是它要對抗整個ARM的合作伙伴,包括高通、德州儀器、Nvidia、飛思卡爾和聯發科等等,都會是它的對手。”ARM全球總裁都鐸·布朗(TutorBrown)對《第一財經周刊》說,“英特爾控制了一切,會讓所有產品都變成一樣的,廠商很難有更多創新,當然你可以用不同的顏色給產品做外殼。”
而ARM全球CEO沃倫·伊斯特(WarrenEast)在英特爾2010年發布Moorestown平臺的時候就表示:盡管英特爾一直致力于縮小與ARM在移動領域的差距,但這需要時間,而且為了讓設備廠商轉換架構,英特爾必須保證它的產品提供的價值超過轉換架構所需的成本代價。
這讓英特爾的高管非常不爽。“我認為他應該去補習數學,”負責英特爾智能手機的高級副總裁阿南德(AnandChandrasekher)說。1個多月后,采用ARM架構開發智能手機芯片的Nvidia公司CEO黃仁勛(Jen-HsunHuang)也將英特爾的Moorestown平臺比喻為“一頭大象。”;阿南德還是那句回應:“回去補習數學吧!”
一年后,希望所有ARM支持者都去補習數學的阿南德離開了英特爾。幾個月后,歐德寧宣布了與谷歌的合作—既然Android是全球手機制造商都最青睞的平臺,那么借助谷歌的實力影響制造商與開發者,倒像是個不錯的主意。
但這是不是說英特爾已經解決了功耗問題?至少看上去它在這么做。幾個月前,英特爾發布了3D柵極晶體管的新技術,它改變了現在的半導體芯片結構,能讓電流從不同的空間位置通過晶體管—也就是說,它會進一步減少晶體管的體積,提高芯片的運算速度,并大幅降低功耗。它將采用22納米的制程,被用在下一代面向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凌動平臺(Atom)上,也會被用于其它計算設備的酷睿(Core)平臺。
“英特爾非常依賴制程工藝技術,比如22納米的3D芯片,這會讓它們的產品與我們形成競爭。”ARM全球總裁布朗對說,“英特爾不斷在向前推進制程工藝的發展,這是一件好事情,但我們并不覺得這樣的優勢是它所獨有的,在速度上它只比我們領先一點點。”
而英特爾需要做的另一件事是守住自己的PC陣地。這并不一定是個明智的做法,至少ARM高層管理者并不覺得進入PC市場是一件重要的事。“PC領域每年的出貨量跟我們ARM每年的出貨量比起來差得很遠。2010年我們合作伙伴的出貨量是60億,而PC芯片出貨量只有幾億。”伊斯特說。
但這對英特爾很重要—甚至比快速取得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更重要,這是它眼下大部分現金流的來源。更何況,即便再不重要,高通等公司也已經打著ARM的旗號闖進來了。
英特爾啟動了緊急計劃。今年6月臺北國際電腦展上,英特爾全球執行副總裁馬宏升(SeanMaloney)的主題演講上,首次公布了英特爾的一個新產品形態:超極本(Ultrabook)。
“超極本是傳統筆記本電腦的演進,”英特爾負責移動計算產品的高級副總裁鄧慕理(MoolyEden)說,“你不能只把它看成是更薄和耗電更少的筆記本電腦,它是一種新的產品形態,我們認為它會是主流。”
目前看到的“超極本”已包含了東芝、華碩和聯想等主流PC廠商的產品。它們看上去和目前的筆記本電腦并沒有什么不同,只是更輕更薄。“這只是超極本的第一個階段,第二個階段它可以同時有鍵盤和觸屏,當你把屏幕立起來的時候,它就是一部帶有鍵盤的筆記本,把屏幕關上它就會變成一臺超薄的觸屏平板電腦;到了第三個階段,鍵盤甚至可以卸下來,在你有需要的時候再裝上它。”鄧慕理說。
也就是說,英特爾希望用“超極本”解決兩個問題:首先它要讓人們不再那么討厭PC,把它變得更輕薄易用;然后用它來分流平板電腦目前不斷增加的用戶。
“如果我用平板換你的筆記本,你跟我換嗎?”鄧慕理反問記者。他說“超極本”并不是下一款平板電腦,而是一款不斷演進的計算設備,擁有不超過13英寸大小的屏幕、比MacbookAir更輕薄的體積,觸控與鍵盤操作切換,具備自由添加和下載應用程序等功能。
英特爾試圖說服合作伙伴和客戶們相信,PC市場仍然在增長,同時在掩藏對平板電腦的野心。“我們知道它們正在努力,但是你可以看到,那邊有幾百臺ARM架構的平板電腦,英特爾架構的不到10臺。”6月的臺北國際電腦展上,ARM執行副總裁伊安·德魯(IanDrew)說。
而在英特爾的計劃中,“超極本”的終極形態將是一臺極輕薄的筆記本電腦與一部平板電腦的合體。
“2013年Hassler平臺將會完成超極本的演進。”鄧慕理說。不過他認為在2012年全球就至少會有40%的筆記本過渡為超極本。
但現在的超極本看上去并不十分誘人。英特爾原本計劃在2012年推出3D芯片組平臺IvyBridge的時候發布超極本,但由于平板電腦來勢洶洶,英特爾短期內無法推出比ARMCortex9功耗更低的處理器,加上微軟轉投ARM陣營,所以提前發布了超極本計劃。
本質上,超極本仍是英特爾驅動PC制造商的產物,但它已和過去大有不同。盡管鄧慕理堅稱微軟仍然是英特爾重要的合作伙伴,目前的超極本也采用了最新的Windows8操作系統,但他對《第一財經周刊》透露:英特爾的芯片組開發現在已轉向為不同的操作系統提供支持,“它可以是Android、Chrome、MeeGo甚至是WebOS和Linux,我們把選擇權交給制造商和用戶,它們愿意用哪個操作系統就用哪個,我們就會配合。”
當超極本越來越像一部平板電腦之后,其實你很容易想象,制造商和用戶更青睞什么操作系統。
英特爾與微軟的聯盟注定沒法走到“后PC時代”,但超極本顯然是英特爾從PC時代過渡到后PC時代最平穩的跳板。它為此下了巨大的賭注。8月,英特爾宣布成立3億美元超極本基金,扶持全球范圍的元器件廠商、設計商和制造商,為超極本提供最頂級的設計。
“這些基金可能會被花到中國內地和***去。”鄧慕理說。因為中國內地和***的精密制造商資源相當豐富。只要廠商能提出優化超極本的方案,比如把它的外殼做得更輕薄,降低屏幕的耗電率,增強用戶界面交互的體驗等,都可以從英特爾的3億美元中獲得資助。
那些能幫助英特爾把超極本成本降下來的公司更容易獲得這筆資金。現在一部超級本的售價維持在1000美元上下。“未來肯定在1000美元以下,這毫無疑問!”鄧慕理說。
ARM高管表示這種投入對ARM是無法承受的支出。“我們從來不試圖定義一款產品,我們只是不斷更新自己的產品路線圖,英特爾認為能夠以1000美元這樣的價位銷售所謂超極本的產品,但是你可以看到在市場上面類似iPad這樣的產品只要幾百美元。”ARM總裁布朗說。
圖窮匕見后,雙方都少不了風涼話和口水。在兩者已經難以化解的仇怨當中,還有兩個通向未來的戰場。
其一是智能電視,這對任何玩家都是一個新興的市場。2010年初,英特爾聯合谷歌、索尼和羅技等公司發布了第一款基于Android操作系統的智能電視,目前三星和LG的Android智能電視也已投入市場,微軟也有類似的準備。
但很快傳出消息稱ARM也要進軍智能電視領域。“我沒法給你具體的時間,我只想說我們確實有類似的計劃。”布朗說。
“我們在這個領域顯然有更多的經驗。”英特爾負責智能電視和數字家庭的副總裁埃里克·豪格(ErikHugger)說。“過去英特爾也有數字家庭計劃,但那時他們總覺得應該以PC為中心,現在不一樣了,即便智能電視也并不是數字家庭設備的中心,用戶才是中心。”
“目前為止我們沒看到他們有一點作為。”他評價ARM對智能電視市場的企圖。
不過要小心提防蘋果。這是一家和英特爾關系疏遠的公司。盡管喬布斯和英特爾全球執行副總裁馬宏升(SeanMaloney)是帕洛阿圖的鄰居,他們分別因為胰腺癌和中風病休在家并互相鼓勵,但蘋果對英特爾的態度始終若即若離。它直到2006年才在Macbook產品系列全面引入英特爾架構的處理器,且堅持不加入英特爾的營銷計劃,拒絕英特爾在它的機器上貼那些花花綠綠的標簽。近期傳聞,蘋果準備在未來的Macbook系列也全面替換成ARM架構,而在智能電視領域,為了與iPhone和iPad連接成為一個整體,ARM架構似乎一直是它的首選。
另一個戰場在服務器和數據中心。云計算的興起幫了英特爾的大忙—它們需要消耗更多的服務器和數據中心,這些服務器幾乎都需要英特爾的芯片。盡管PC出貨量增長日趨下滑,但英特爾服務器處理器的生意越做越好。
ARM不會放棄任何一塊英特爾的應許之地。就像它的宣傳語“ArchitectureForDigitalWorld”描述的那樣,它的野心在整個數字世界。盡管布朗說在服務器領域ARM可能需要再花至少兩年的時間才能推出成熟產品。ARM旨在將CPU(中央處理器)和GPU(圖形處理器)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單元,甚至用GPU取代CPU進行獨立運算—這樣就繞開了英特爾在CPU領域的優勢。目前,Nvidia已經在GPU計算方面有所突破,并推出了適合大型企業服務器的Tesla芯片產品序列。
這也是英特爾忌憚的。它試圖通過服務器處理器與軟件安全解決方案形成新一代屏障。“我們收購了McAfee,就有了一個從芯片到軟件安全的整體解決方案,我們認為這是那些大型客戶在云計算上最需要的。”英特爾數據中心事業部高密度計算總經理JasonWaxman對說。
這是一場移動互聯網時代狹路相逢的戰爭。時代似乎暫時在眷顧ARM和它的授權伙伴們,但也不要忘記英特爾在26年前的那一刻。那時英特爾正遭遇困境,格魯夫問當時的CEO戈登·摩爾:“如果我們被董事會趕走了,新的CEO會做什么?”他們得出一個答案,然后對自己說,為什么我們不自己走出旋轉門,再走回來?他們這樣做了,這就是英特爾放棄存儲芯片,轉入CPU的轉型,幾十年的成功由此開端。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