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強北路,位于深圳市福田區,狹義的華強北路只是一條南北長不到1公里的街道。然而在珠三角乃至全國的電子行業中,華強北更廣為人知范圍是東西 1.5公里、南北1公里、方圓1.45公里的一片街區。這里匯集了大小700多家商場,是珠三角乃至全國的數碼產品、電子元器件集散中心,也是深圳主要的購物街區之一。
從電子行業的角度觀察,“華強北”絕不僅僅只是一條街道,而是一條完整的電子產業鏈。華強電子世界、賽格數碼城等賣場是國內主要的電子元器件集散中心。在華強北以及周邊的寫字樓中有大大小小的電子產品方案設計公司,他們采購電子元器件提供半成品,電子產品制造公司將半成品組裝為成品,貿易公司再將這些成品拿到明通數碼城、遠望數碼城等賣場銷售,數十萬人在這條產業鏈上謀生。這里曾經是創業者的樂園,很多人在這里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如騰訊公司最早的辦公室就在華強北,神舟電腦董事長吳海軍也在這里邁出商海的第一步。這條曾經一鋪難求、生意異常火爆的“中國電子一條街”已風光不再。從去年開始,華強北商鋪開始出現空置,并延續至今。
“我們要搬離華強北了,正在南山科技園那邊找合適的寫字樓。”手機商人李樹城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李樹城的公司不久前從生產功能手機(俗稱“山寨手機”)轉型為生產智能手機,銷售也從國外逐步轉向國內,還創立了自己的品牌“藍天信”,“幾乎全世界都知道華強北是山寨的代表,這樣的口碑對于我們談生意都是一個阻礙。”
而李明(化名)的方案設計公司從成立起就沒有設在華強北。“我們一直試圖同華強北的山寨文化劃清界限,那是一個已經沒落的模式。”不過,他承認公司前幾年也是通過設計山寨手機方案完成了最初的積累。如今,公司正在向智能手機方案提供商轉型,然而這一轉型并不順利,公司年初至今始終處于虧損狀態。 “隨著轉型,我們對電子元器件的要求也更高,現在已經沒有在華強北采購的電子元器件的需要。可以說,我們跟華強北的聯系越來越少了。”
位于上游的手機制造商,位于中游的方案提供商紛紛撤離華強北,這意味著位于下游的華強北電子元器件商鋪和位于終端的電子產品商鋪將失去支撐。華強北各大電子賣場逐漸顯現的蕭條景象就是這一變化的外在表現。
明通數碼城,曾經號稱全球最大的山寨手機銷售中心,這里的柜臺曾經千金難求。在山寨手機最火爆的時候,明通數碼城一個柜臺的轉讓費高達30萬元,這類轉讓費有一個專門的名詞“茶水費”。而如今明通數碼城三四樓已有近半數柜臺空置,如今想要租下一個柜臺不僅沒有高額的“茶水費”,租金還可以優惠。遠望數碼城也是如此,這里以銷售水貨手機和手機配件為主,隨著深圳市政府對華強北市場秩序的持續整頓,遠望數碼城的水貨手機銷售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目前遠望數碼城的柜臺已經出現了大面積轉租情況。據一些公開的資料,目前遠望數碼商城的空置率接近40%,商城已經對商戶減免了入場費,柜臺租金也大幅下降。
位于行業上游的電子元器件賣場受到的波及也不小。深圳華強董秘王瑛介紹,華強電子世界1、2、3期的出租率呈現遞減。其中3期的出租率最低,為 70%左右。“華強電子世界3期商鋪由于前期炒作的嚴重,透支了升值空間,加上整個電子行業疲軟,導致出租率不高。”去年1月開業的華強電子世界3店,是華強北區域最新、也是空置率最高的電子賣場之一。
深圳福田區政府公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華強北主要手機賣場已有3575戶經營戶主動退場。一位華強北的電子元器件商戶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今年的銷售額比去年下降4成,利潤則下降5成。
轉型陣痛 舊盈利模式走入窮途
以簡單復制著稱的“山寨”模式,曾經為華強北商人提供了最快的賺錢途徑。一線品牌的新款手機以水貨的形式第一時間出現在數碼產品賣場,手機公司拿到樣品之后向方案公司提交訂單;方案公司隨之在華強電子世界等電子元器件賣場采購零件制造出半成品,手機公司在半成品的基礎上制造出功能簡單但外觀相近的仿制手機,最終仿制手機又通過華強北銷往全世界。一款手機從國外新品發布,到高仿手機在華強北的柜臺出現,最快只需不到兩個月時間。
然而,華強北的電子產業從一開始就位于整個電子產業鏈的末端,近年來電子技術的飛躍發展使得這條產業鏈越來越短,位于末端的低端制造業逐漸從“分得一杯羹”,淪落至舉步艱難。
電子行業的發展過程就是重心和利潤不斷向產業鏈前端聚集的過程。在前互聯網時代,以華強北為代表低端電子制造業生產的收音機、錄音機、MP3、山寨手機、上網本還能憑借價格優勢占領一定的市場份額。那么在互聯網時代,低質低價再也不能成為競爭的主要手段。以手機行業為例,諾基亞的塞班系統開啟了智能手機時代,接著蘋果IOS系統以開創性的使用體驗迅速崛起,谷歌的安卓系統也憑借互動體驗加開放性優勢占有大量份額。與此同時,一批世界頂尖硬件廠商研發出適應最新需求的高性能芯片。而此時的華強北電子行業還在走著模仿外觀、低水平拼裝的老路。在近年掀起的電子行業革命中,華強北在產業前端全部缺位,依然走著模仿外觀、比拼低價的老路,最終迎來了危機。
某券商電子行業分析師表示,“華強北的優勢是低成本制造,然而未來數碼產品不僅軟件部分的門檻越來越高,對制造水平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這些都是華強北的低端電子制造業難以趕上的。對于華強北的一些手機生產商而言,一些生產高端電子產品的精密設備他們都難以負擔。”
專業人士表示,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成熟,數碼產品更多的是充當一個“接口”的功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數碼產品實際上是用來接收互聯網信息的終端。上游技術的變革導致數碼產品的換代會非常快,而一向處于行業末梢的華強北電子行業顯然難以適應。
對于多數華強北的商人來說,舊盈利模式走向沒落已無可阻擋。對于經營自有品牌的手機制造商而言,高性能低價手機的定位讓他們不得不放棄以往的銷售模式,這意味著他們會從明通數碼城這樣的手機賣場撤出。方案設計公司也從依賴設計山寨機方案轉向設計穩定、高效的智能手機方案,質量要求的提高意味著他們將拋棄華強北電子元器件廠商的貨源,直接從源頭代理商采購。而位于上游的華強北電子元器件經銷商的生意注定會愈發黯淡,為數眾多的依靠倒賣盈利的“貿易商”將無事可做。
華強北電子行業的衰敗其實從幾年前就已經開始,只不過這樣的一場變革以漸進的方式展現,以至于相當多的華強北商人還在幻想可以通過經濟周期的循環重新回到以前的好時光。一位在華強北經營電子元器件的商人表示,大家并沒有什么轉型的想法,雖然一些人開始撤離這里,但是依然在維持自己的生意,等待轉機從天而降。
深圳華強北電子市場價格指數有限公司數據分析師徐明海表示,華強北電子產業的利潤率下降是一個長期的趨勢。徐明海介紹,不僅是華強北,全球的電子產業都出現過剩的局面。2011年8月全球電子元器件的庫存達到86天,而正常水平是50多天,隨著數碼技術的日臻完善,具有創新精神和掌握核心技術的公司市場占有率越來越高,而囿于原有山寨模式的華強北電子產業越來越窄。
升級突圍 新路仍坎坷
隨著華強北電子行業的舊有發展模式日漸衰落,深圳市政府已經著手對華強北進行升級改造。未來,華強北電子行業一支獨大的局面很有可能發生轉變,這條以低端電子產品聞名的商街將升級為“高品質商業中心和生產型服務業中心”。
“華強北多年積累形成的商業氛圍也需要升級。”華強北商會會長、深圳順電連鎖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黃建躍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華強北從最初上步工業區的一條甬路,到上世紀90年代深圳新型的商業區,再到本世紀最初10年形成的電子產品集散中心,始終都在經歷轉型。華強北依靠簡單復制商業模式已經走到盡頭,電子產業在華強北占比過高的時代也會漸漸過去。”
由深圳市政府主導的華強北升級改造方向已定。深圳市人大常委、深圳大學教授魏達志參與了華強北改造方案的制定。他介紹,華強北片區未來將建成 “全國最具影響力、輻射海內外的高端電子信息服務、展示和交易中心、多元業態混合的高品質商業中心和生產型服務業中心,兼有商務辦公、居住等功能的城市綜合型片區”。
深圳相關機構已經開始研究引入現代交易機制引導華強北的轉型。由深圳華強、深圳賽格、中國電子、深圳中航等多家深圳電子行業企業及深圳市電子商會和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等機構共同發起,華強北電子市場價格指數有限公司發布的華強北—中國電子市場價格指數已經運行了四年有余。這為華強北電子元器件遠期交易奠定了基礎。據悉,深圳證監局已經成立課題組,探索我國首個現貨價格指數期貨。這一指數期貨有望滿足目前華強北廣泛存在的避險與套利需求,完善電子市場價格的發現機制。促成華強北進行結構上的轉型。一旦華強北建立自已的價格發現機制,利用信息不對等盈利的電子元器件貿易商們將徹底失去生存空間,而屆時華強北的電子元器件市場也會更加科學、有序、透明。
值得注意的是,華強北由于原屬深圳上步工業區,許多商場樓宇的土地性質依然是工業用地,這些工業用地的產權將在2013年1月前后到期,深圳市相關部門至今沒有準予辦理續期手續。深圳國土部門給予華強北商戶的回復是,土地產權續期只有“業主將目前的商業樓宇恢復到過去的工業廠房才予受理”。這很有可能意味著華強北片區將被整體改造,大小電子賣場自由無序發展的“叢林狀態”將被終結。
從2013年1月開始,縱穿整條華強北路的深圳地鐵7號線工程將封閉華強北路的機動車道,本已生意慘淡的華強北路可能遭遇新的挑戰。不僅如此,地鐵工程還將在華強北地下建設立體商城,這意味著已經出現的商鋪供應過量狀況未來有可能更加嚴重。“地鐵工程的修建是華強北的又一道坎。”魏達志認為,交通條件的惡化對于已經陷入困境的華強北商戶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將加快他們被淘汰的速度。而另一方面,華強北地下空間的重新規劃則更有利于華強北的升級改造。
不過,魏達志和黃建躍都對華強北和深圳電子行業的前途持樂觀態度。在深圳,華為、中興等在國際上崛起的廠商已經樹立起標桿。金立、天語等原本從事低端手機制造的公司成功轉型也成為業內榜樣。“華強北的商戶中,多數將被淘汰,少數升級突圍。”魏達志說。
國內其他電子一條街的轉型經驗也為華強北提供了借鑒。北京中關村也曾經因經營中低端電子產品而聲名遠揚。如今,由于政府出臺的優惠政策,鼓勵科技金融、科技企業總部和研發中心、高技術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等業態對原有的電子賣場進行置換,中關村已經形成了以高端人才服務、科技中介服務和政府公共服務為支撐的創新要素聚集功能區,樹立了全新的形象。中關村的升級改造經驗對華強北而言是很好的借鑒。
從“山寨”到創新
“這個不是山寨手機。”華強北手機商人李樹城指著手中的一部手機說。
李樹城平時使用兩部手機。一臺是三星的I9300,一臺是他自己工廠生產的“藍天信L100”,兩部手機看起來頗有些相似。但是李樹城并不認為藍天信L100是對三星i9300的“山寨”。“我們只是借鑒一下他們的優點并加以創新,同時使用這兩部手機也是為了親自體驗我們與手機巨頭之間的差距。”在華強北隨處可見的免費產品目錄上,三星I9300是被模仿最多的機型,甚至連型號都用I9300命名。
李樹城最早就職于一家國產手機制造公司,在那個國產手機公司紛紛倒閉的年代,他所在的公司也沒能幸免。離職后,他投身到了山寨手機的銷售賺得第一桶金;隨著分食者增加,他的手機銷售生意越來越難做。2009年,在山寨手機銷售余溫尚在的情況下,李樹城果斷轉入手機生產領域。在華強北從事手機生產并不需要自身具備技術研發能力,眾多的方案設計公司能夠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務。他可以從方案公司采購半成品,在深圳關外和東莞等地的五金、塑膠廠訂做手機配件,在自己的加工廠進行組裝,一臺手機就這樣制造出來了。
2009年是山寨手機發展最后的頂峰,僅僅依靠出口就可以維持一家手機公司。“那時***的聯發科芯片已經十分成熟,圍繞這一技術形成的配套產業鏈已經相當完善,我們將各種功能都整合在一臺手機上。特別是將接收模擬電視信號的功能整合進去之后,在中東和拉美市場受到了很大的歡迎。”
然而,山寨手機很快就沒落了。隨著智能手機逐漸成為主流,人民幣升值的進程逐漸加快,“中國制造”不再是國際手機市場的寵兒,國內市場對山寨手機開始排斥,華強北山寨手機的生意一落千丈。“當大家的生意都難以維持的時候,行業內就會出現搶跑者。”用李樹城的話說,這些搶跑者都是一些“賺快錢”的人。當生意難做的時候,一些商人為了盡快收回投資,就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傾銷產品。這一方面迫使其他手機公司被迫降價跟進,另一面也使得一些公司使用劣質原件等方法降低成本。當時多數的華強北商人都沒有自己的品牌,依靠低質低價作為最后的競爭手段成為他們共同的選擇,山寨手機的名聲因此更差了。
李樹城被迫進行再一次轉型創建他自己的手機品牌。“國外市場愈發萎縮,未來國內市場是主要發展方向,這就需要我們有自己的手機品牌,依靠質量和服務謀求長期的發展。”
不過,向手機產業鏈上游邁進的每一步,都是對華強北手機廠商的嚴峻考驗。在目前條件下,華強北的手機公司生產出同質化的產品幾乎是一件必然的事情。華強北的手機公司多數不具備自己的研發能力,他們使用相同的技術,處于同一個供應鏈條,甚至利潤率水平都不相上下,這樣就導致了一個殊途同歸的結果:一線品牌的暢銷機型被華強北的手機公司們大面積模仿。
對于李樹城們而言,哪怕是一次小規模創新,都意味著資金的大量投入。李樹城對中國證券報記者反復強調,藍天信L100不是對三星I9300的 “山寨”。“你細看還是有很多差別的。”他表示,和那些簡單模仿使用“公模”的手機公司不同,藍天信L100用的是自己的模具,僅使用私模一項費用,就會增加幾十萬元的成本。
事實上,隨著智能手機技術的發展,生產出穩定廉價高性能的智能手機并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曾經引領山寨手機時代的***聯發科2010年起開始推出支持安卓手機系統的集成芯片,由于華強北的聯發科平臺供應鏈十分完善,華強北的智能手機在成本控制上依然有著巨大的優勢。至少從技術層面而言,如今華強北手機廠商生產的智能手機在質量和穩定性上并沒有很大的問題。
太平洋電腦網手機頻道高級編輯胡劍飛表示,基于聯發科平臺的安卓智能手機至少在技術上能夠保持穩定,個別性能還要高于一線品牌所采取的高通平臺。“只是由于聯發科前幾年統領了山寨手機,一些實力廠商出于口碑的考慮沒有采用。從技術的層面上看,華強北的手機廠商生產的智能手機不存在明顯的品質短板。”胡劍飛認為,目前華強北手機行業面臨的最大短板是口碑形象較差以及缺少品牌認知度,而這正是華強北手機突圍的必要條件。
李樹城們都把走紅的小米手機作為很好的借鑒。“其實我們跟小米手機相比在技術和質量上并沒有什么劣勢,但是我們缺少小米手機那樣的前期積累,也沒有那樣的網絡營銷技巧,但是小米能夠為我們提供很好的借鑒。”
但很顯然李樹城還難以照搬小米手機的模式。“我們只有穩扎穩打,慢慢的打開市場。”他表示,創立了自己的品牌就意味著拋棄了以前的發展方式, “以前是只要生產出來就可以銷售出去,廠家也不注重質量以及售后。現在是每一部手機都要精雕細琢,因為砸了自己的品牌就是自斷前途。”
李樹城的轉型比他想像的要困難,“要推出一個全新品牌,除了自身的產品,網絡的推廣投入也是非常巨大,渠道和售后的建設也是一筆不菲的費用,但是既然認準了這條路,我們就會義無反顧的走下去。”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