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靈思的客戶們正在引領當今主要新興市場的發展趨勢。賽靈思通過可以提供軟件智能和硬件優化的 All Programmable 技術推動著這一發展。
自托馬斯愛迪生打開開關啟亮第一盞電燈以來,電子行業創新的步伐就從未停止過。我們現在享受著如此眾多塑造了我們日常生活的卓越電子創新,所以當一個真正里程碑事件在電子領域發生的那一刻,我們很容易熟視無睹。今天, 我們正快速接近這些里程碑中的其中一個。
六大重要的新興市場——視頻/視覺、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 (ADAS)/無人駕駛、工業物聯網、5G 無線、軟件定義網絡 (SDN)/網絡功能虛擬化 (NFV) 和云計算,將迅速融合為一個全方位互聯的萬網之網,并將為我們所賴以生存的整個世界帶來深遠的影響。這種智能系統的融合將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我們將使用智能工廠制造的智能產品,在智能城市的街道上乘坐安全駕駛的智能汽車。而這一切都通過在云端部署業務的智能有線和無線網絡互聯在一起。
賽靈思公司多樣且精明的客戶們正在運用賽靈思 All Programmable 器件和軟件定義解決方案,將這些新的市場以及市場與市場之間的融合變為現實。
讓我們逐個審視一下這些新興市場,并看一看它們如何融為一體豐富我們的生活。最后我們將深入探討客戶如何才能借助賽靈思器件和軟件定義解決方案在這些新興市場中打造更智能的、互聯互通的、差異化的系統,從而為我們大家塑造一個輝煌的未來(圖 1)。
一切始于視覺
在當今社會, 視覺系統無所不在。您可以在越來越多的電子系統中看到有視頻功能的攝像頭,從最便宜的移動電話到最先進的外科手術機器人,再到軍用和商用無人機和探索宇宙的無人駕駛飛船,無所不有。輔助性通信和存儲基礎設施近乎一致地迅速轉移重點,從傳輸音頻和數據轉為快速的視頻傳輸。
就在三十年前,以今天的標準來看,視覺/視頻系統還非常地原始。例如當年最精密的監控安保系統,主要由通過同軸電纜連接到顯示屏的分辨率很低的視頻攝像頭構成。然后由一個保安或值勤人員認真(或不那么認真地)地監視。這個攝像頭可能會(或者不會)連接到一個錄制設備,而這個錄制設備僅僅可以錄制有限的幾個小時內攝像頭所捕獲到的圖像。
相比而言,如今最先進的監控系統具有高度的智能化。它們用戶有最先進的處理功能支持,融合多種傳感器單元,包括攝像頭、熱傳感、夜視和雷達等。這些融合的傳感器能夠在各種天氣條件下近乎實時地自動識別面部和目標 ,發現并跟蹤異常或可疑行為,乃至識別和跟蹤個人。這類監控系統中的每個單元都能自動捕獲可視甚至熱圖像,通過圖像校正算法計算強化圖像,甚至可以在本地處理,即刻分析視野內的一切事物。
此外,這些單獨的單元還可以通過有線或無線方式聯網到大型機系統,讓監控系統的所有點一致地工作,在系統視野內持續跟蹤個人,同時持續記錄他們的行動并在發現可疑行為時提醒警衛、屋主或警方。
大型機系統還可以采集元數據,供一體化安全中心后續存儲、分析和交叉引用。企業還可以將用自己的監控技術采集到的數據用于安保目的之外。例如零售商可以使用元數據分析客戶的瀏覽和購買行為,更好的為自己的客戶服務。他們還可以把采集的元數據許可給附屬公司及產品廠商,以改善產品營銷和銷售情況。
根據《賽靈思中國通訊》第48期封面報道的深度探討,智能視覺/視頻技術正在普及,被越來越多的應用所采用。 汽車產業的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 (ADAS) 就是應用之一。這個領域憑借視覺處理不斷發展,有望實現無人駕駛車輛。先進視覺技術還在智能工廠、智能醫療設備、交通運輸基礎設施乃至智能城市中得到進一步運用。這些都是工業物聯網 (IIoT) 市場的新興領域。
ADAS 邁向無人駕駛車輛
如果您擁有或者乘坐過過去十年內制造的汽車,很有可能您已經體會到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 (ADAS)技術的價值。事實上如果不是 ADAS 有如此迅速的發展,可能您不會在這里閱讀這篇文章。ADAS 的目的是提升駕駛員對周邊環境的感知能力,提高駕駛水平和安全性。
最早的 ADAS 技術之一要數后視告警。最初的后視告警技術使用連接到汽車中央電子控制單元 (ECU) 的雷達傳感器。當駕駛員倒車的時候,如果傳感器檢測到車后有物體,就會發出警示。自那時起,汽車行業把雷達傳感器與后視攝像頭融合在一起并改進算法以拓寬傳感器的視野,讓這項技術有了長足發展。現在這些后視傳感器系統能夠準確地跟蹤傳感器陣列視野范圍內的對象,發現潛在的危險狀況。在極高端的車輛中,這些傳感器系統被融合在一起并連接到車輛的中央控制單元,在駕駛人分神的時候能自動制動車輛。
從簡單而有效的后視攝像頭起步,汽車制造商現為 ADAS 系統提供了 360 度全景環視甚至內視功能。圖 2 所示的是當今汽車上采用的眾多 ADAS 系統類型,展現了高級處理算法和專用算法如何讓少量相對廉價的傳感器能夠執行多項任務。
實踐證明,ADAS 系統非常成功,而且極為可靠,因此這個領域的競爭就是邁出大膽的下一步,把從ADAS技術學習到的經驗教訓延伸用于車輛間通信 (V2V)、車輛與基礎設施通信 (V2I)、半無人駕駛和最終的無人駕駛,讓駕駛員只輔助車輛駕駛。當這些技術到位后,可以肯定交通事故會進一步減少。此外車輛還能在公路上有序排列,提高交通運輸的效率,從而降低燃料消耗。這樣相應地還可能減少化石燃料造成的污染。
目前 OEM 廠商正在積極的開發甚至開始公布自己在無人駕駛車輛方面的進展。例如戴姆勒公司的子公司弗萊特萊納 (Freightliner) 已經得到內華達州的許可,準備運營自己的自動駕駛 Inspiration 超級卡車。此外梅賽德斯奔馳、谷歌、奧迪和特斯拉也屬于正在積極把無人駕駛車輛推向大眾化市場的眾多企業之列。這確實是一場較量。而且風險很高。
工廠 4.0 (Factory 4.0) 的信息物理系統有望產生重大影響,把各種不同水平的人工智能帶給已經智能化的系統,讓工廠設備具備自動修正和自愈能力并自動運行。工廠生產線上的機器人將能夠檢測自己是否運行在最佳狀態下。
對推出全無人駕駛車輛來說,挑戰在于需確保車輛知曉自己的位置和周邊環境。車輛必須能夠實時地根據每秒道路條件變化做出相應動作,確保車輛內及周邊的安全。鑒于道路上的車輛并非都是無人駕駛,如何做到這點是一個行業和政府正在爭議的問題。答案無疑在于車輛間的智能通信安全標準,以及車輛和市政基礎設施之間的更具前瞻性的通信安全標準。工業物聯網這個新興領域的發展將有助于創建這樣的基礎設施。
工業物聯網的演進催生第四次工業革命
“物聯網”一詞在過去 20 年里贏得了太多炒作和轟動效應。數量如此之大,以致于對許多人來說,“IoT”在腦海里浮現的圖像就是智能冰箱通知用戶,牛奶不夠喝了。然后可穿戴設備在接收到冰箱發出的“牛奶不足”通知的同時,還能顯示文本,跟蹤用戶心率和報時。這些都是值得擁有的便利技術。
但越來越多的人對 IoT 的意義有更深廣的理解。過去兩年里行業已將 IoT 劃分為兩大板塊:一種是屬于消費類 IoT 便利技術(例如漂亮的可穿戴設備和智能冰箱),另一種是工業物聯網(IIoT),一個解決和實現真正重大的實質性社會進步的新興市場機遇。
在德國,IIoT 的制造領域被視為關鍵市場,政府正在積極促進 IIoT 的發展。在名為 Industry 4.0 的德國政府戰略推動下,企業正在結合處理技術、傳感器融合技術和連接技術,開創用于信息-物理系統 (CPS) 的機器智能,供工廠、醫院和市政基礎設施使用。這將引發第四次工業革命(圖 3)。僅德國企業預期每年在 CPS 設備更新上投入 440 億美元,而以制造業為主的中國、***和印度,也需要跟進才能保持競爭力。
CPS 設計采用的智能架構配備與 ADAS 使用的類似的融合傳感器。目前最先進工廠中使用的基于融合傳感器的智能控制單元能在產品穿過裝配線時迅速發現產品中的瑕疵,并清除故障產品。工廠還可以使用智能控制系統創建虛擬圍護,避免工作人員進入不安全區域。企業已讓這些傳感器與工廠中的機械設備聯網,在工作人員過于靠近設備的危險部件時,能立即關閉機械設備。
目前智能傳感器系統也能監測工廠電機和部件的磨損情況。傳感器與工廠的控制中心和企業系統聯網,有助于企業執行和適時理想地調度設備維護和預先訂購需要更換的部件。企業還可以調度工廠的停運時間,一次性完成多次維修,以提升工廠效率和生產力,最終最大限度地提高盈利能力。
不過Factory 4.0的信息-物理系統的能力還不止于此。它能將各種不同水平的人工智能帶給已經智能化的系統,讓工廠設備具備自動修正和自愈能力,且能夠自動運行。例如工廠生產線上的機器人將能夠檢測自己是否運行在最佳狀態下。機器人將運行自我診斷,判斷部件是否有磨損,甚至還可以重啟或調整自己的電機性能,以延遲系統失效。該信息可以聯網到工廠的大型機系統,以便訂購新的部件,同時加快其他機器人的工作速度,讓工廠的總體效率保持不變。
工業物聯網市場還包括與智能工廠具有相同的任意連接概念的智能電網和智能交通運輸,但其規模更大,把自動化和互聯互通擴展到了電網/飛機、列車、汽車和船運。以特大企業通用電氣為例,其正在將智能化和聯網系統推廣到它服務的眾多行業,包括電網、交通運輸、石油天然氣、礦業和水務系統。例如在鐵路交通運輸中,通用電氣正在運用智能技術改造自己的機車以防范事故,監測系統磨損情況以開展更準確、更有預防性和預測性的維護。同時通用電氣也正在積極開發能與自己的機車聯網的智能鐵路基礎設施。這樣便于鐵路運營方高效率地運行自己的線路,相應地調度維護工作,以提高客貨運輸效率,再次最大限度地提高運營方的盈利能力。
各種類型的這些智能基礎設施技術現在正在集成到被稱為智能城市的 IIoT 細分市場上,預計到2020 年這一更為龐大的產業全球市值將達到 4,000 億美元。在本期一篇投稿中您將了解到,從英國布里斯托目前正在開展的一個項目中可以一瞥未來城市面貌。這個項目正在把城市環衛和維護、交通和電網管理、應急服務與企業及個人通信整合在一起,以創建真正聯網的智能化城市。為此這個“開發的布里斯托”項目正在大力運用最新開放式安全網絡拓撲,讓希望為智能城市開發解決方案的企業把自己的網絡連接到項目的主網絡上。漢堡、芝加哥和東京等眾多其他城市也正在積極發展智能城市。
隨著網絡流量在未來數年呈指數級增長,有線通信領域興起的軟件定義網絡 (SDN) 和網絡功能虛擬化 (NFV) 趨勢,加上 5G 無線技術的問世展,將成為大規模電子系統融合時代實現智能城市及其它工業物聯網市場進一步發展的關鍵。
任意連接
為滿足對更優質更經濟網絡拓撲的需求,經濟高效地應對線上商務與娛樂和眾多新興 IIoT 應用所需的數據業務的爆炸式增長,通信行業正著力于兩種相關的網絡拓撲:軟件定義網絡和網格功能虛擬化。
傳統有線網絡以相當死板的專有硬件為基礎,可編程性和多用性有限。SDN 試圖通過讓決定數據發送目的地的頂層控制層功能與路由器和交換機等底層數據層功能(即實際轉發送數據到選定目的地的設備)去耦來提升網絡管理靈活性。在控制層和數據層間插入軟件可編程抽象層,操作人員得以在軟件中配置新應用,優先考慮和優化數據在控制層中的交付目的地,且在能根據不斷變化的服務需求縮放的現有專有硬件上交付數據(或是通過廠商無關硬件利用添加的 NFV 實現)。
NFV 方法讓企業能進一步優化數據層功能。通過在軟件中虛擬化原本極為昂貴專用硬件(路由器和交換機)的功能,NFV 讓在較廉價且較為通用的硬件上(個人計算機和商業數據中心)運行軟件衍生的虛擬化功能成為可能。NFV 讓網絡硬件資源能低成本擴展,同時在加入 SDN 后,能隨世界各地的流量負荷增減按需縮放。
在無線通信前沿,5G 有望達到新的數據率水平,不僅為手機用戶帶來更快的數據下載和視頻流,還能提供更高帶寬,促進 IIoT 和智能城市應用的融合。預計到 2020 年無線行業的無線網絡將連接世界各地 500 多億臺設備。在相對于 4G 的眾多優勢中,5G 有望將最終用戶數據率提升 10 至 100 倍,同時降低下載時延達 5 倍。此外帶寬增長還能夠讓更多個人和企業用上云服務和云存儲。更多企業將能夠創建覆蓋世界各地新客戶的虛擬存儲,同時消費者也能夠隨時隨地存儲和訪問數據。
相應地,支持云業務和存儲需求的數據中心也需要大規模擴展,以容納 5G 無線網絡和 SDN/NFV無線拓撲帶來的驚人流量。當今的數據中心正在努力滿足流量需求,但它們的功耗也在呈指數級攀升。數據中心目前消耗的電力占世界總電量的 3%,同時排放 20 億噸二氧化碳。如此巨大的耗電量讓數據中心每年支付的電費超過 600 億美元。鑒于數據中心流量預計到 2017 年年增長 7.7ZB,難怪數據中心運維人員會尋求的新的硬件架構,在控制功耗上漲的情況下提升性能。
無處不在的安全
隨著來自所有這些新興智能市場的系統走向融合,實現大規模互聯和功能交織,對于不法分子會有更多切入點,從而給更多基礎設施和個人帶來更大傷害和不利影響。正在積極把這些融合智能技術推向市場的企業意識到確保他們產品中所有接入點的安全性的嚴肅性。黑客使用價值 100 美元的消費類 IoT 設備攻破智能核反應堆的后門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因此融合網絡中所有接入點的安全性將成為最優先考慮的問題,即便是對過去看似不要求安全的系統也是如此。
賽靈思銳意推動客戶創新
在過去三十年里,賽靈思的客戶已成為所有這些市場的領導者和關鍵創新者。在每一代視覺/視頻、ADAS、工業以及有線和無線通信細分市場上賽靈思扮演者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如今賽靈思客戶將賽靈思 All Programmable FPGA、SoC 和 3D IC 放在他們正在為這些新興細分市場開發的更智能技術的核心位置。
預計到 2020 年,無線行業的無線網絡將連接世界各地 500 多億臺設備。在相對于 4G 的眾多優勢中,5G 有望將最終數據率提升 10 至 100 倍,同時降低下載時延達 5 倍。
賽靈思的更智能視覺/視頻方案
憑借其在空間探索、軍用航空和安全系統領域的豐富經驗,賽靈思長期以來一直運用先進的視覺視頻平臺以及 IP 和方法為該市場服務,幫助客戶打造智能視頻/視覺系統。
客戶正在自己的視覺平臺中使用賽靈思 All Programmable FPGA 和 SoC 開展實時分析,開發具有高速對象檢測/識別功能的 ADAS 系統、幫助外科醫生以高精確度引導機器人裝置的、擁有近乎實時敵友識別與跟蹤能力的無人機和偵察系統。
即將推出的 16nm Zynq? UltraScale+? MPSoC 擁有七個板載內核:四核 ARM? Cortex?-A53、雙核Cortex-R5 和一個 Mali GPU 內核。借助該器件,賽靈思客戶將能夠開發出更智能、高集成度視頻系統,推動 ADAS 向無人駕駛車輛發展,推動工業物聯網向 Industry 4.0 工廠和智能城市基礎設施發展。
從 ADAS 邁向無人駕駛車輛
在本世紀初,賽靈思就已經將汽車級產品納入其 FPGA 產品組合。從那時起,汽車客戶就讓賽靈思產品在其通過電子產品豐富駕駛體驗的努力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電子產品的支持下,汽車行業經歷了一場偉大的質量、安全和可靠性變革。數十年來,汽車電子主要由連接車燈和收音機到電池和交流發電機的線束組成。隨后到本世紀初,OEM 廠商開始使用電子控制單元來取代極不可靠的機械作動器。自那時起,每年 OEM 廠商都會為自己的車輛產品線添加更先進的電子產品。而且,相當程度由于賽靈思 All Programmable 器件的廣泛使用,把這些創新帶給消費者的開發周期在縮短。賽靈思器件曾經通過信息娛樂系統第一次登上汽車,但現在它們是 ADAS 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如今賽靈思 Zynq-7000 All Programmable SoC 正在迅速地成為高級 ADAS 系統的事實平臺提供方。奧迪、梅賽德斯奔馳、寶馬、福特、克萊斯勒、豐田、馬自達、尼桑、豐田、阿庫拉和大眾均屬于在自己的 ADAS 系統中使用 Zynq SoC 或其他賽靈思 All Programmable 器件的 OEM 廠商之列。Zynq SoC 發揮著多攝像頭多功能駕駛員輔助平臺、高分辨率視頻與圖形平臺、車載網絡和連接平臺以及圖像處理與識別平臺的作用。客戶將用于自己設計的最復雜、計算強度最高的功能的算法實現在 Zynq SoC 的邏輯部分,并把板載ARM處理系統用于串行處理。
擁有七個處理器的賽靈思最新 Zynq Ultrascale+ MPSoC 旨在進一步促進創新,推動 OEM 廠商向半無人駕駛和全無人駕駛車輛發展。由于在同一器件上集成了 64 位應用處理器、實時處理器、圖形處理器、片上存儲器和 FPGA 邏輯,OEM 廠商可以開發出含 V2V 通信在內的更尖端的融合系統。此外,IIoT 智能基礎設施和智能城市還可利用同樣的 Zynq MPSoC 平臺實現 V2X。內在的可編程性讓 V2V 和 V2I 網絡能夠隨標準的演進以及路上無人駕駛車輛的增多而擴展。
實現工業物聯網 (IIoT) 使用的信息物理系統
過去二十年來工業市場客戶使用賽靈思器件在工廠效率和安全性方面已經取得了明顯的進步。如今,IIoT 所有主要細分市場的客戶都在利用賽靈思 All Programmable FPGA 和 SoC 構建具備傳感器融合、智能運動/電機控制和更智能更快速企業級連接功能的、且符合保密性和安全性標準的智能平臺。這些 All Programmable 平臺也是由眾多智能風機組成的智能風電場的基礎技術,每臺風機因此都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天氣條件,實現最大效率。這些風機與控制系統和企業級系統連接,由控制系統和企業級系統監測磨損情況,并安排預防性維護,避免整個系統發生故障。
隨著 UltraScale? 和 UltraScale+ 的容量、功能及處理能力的提升,賽靈思 IIoT 客戶將能夠推動這些智能平臺進一步發展,使其具備更高的智能化,從而滿足新一代信息物理系統需求。比如使用 Zynq MPSoC 的七個處理器,客戶可將更多傳感器和電機/運動控制功能集成到單個器件中,實現用其他 ASSP+FPGA 配置無法企及的實時響應。Zynq MPSoC 的片上處理和邏輯將提供更出色的自我監測和診斷功能。當設備狀態改變時或需求增減時,設備可采用自愈算法或部分重配置功能來優化性能。另外,Zynq Ultrascale+ MPSoC 還能與基于 Zynq SoC 的系統良好協同工作。
在智能城市應用中,企業可在智能城市監控網邊緣網使用基于 Zynq SoC 的智能傳感器系統來增強攝像頭分辨率,并開展對象檢測和實時威脅分析。然后,企業可以使用 Zynq Ultrascale+ MPSoC 來同步從每個基于 Zynq SoC 的智能傳感器接收到的數據,一旦發現有威脅、異常行為、事故或擁塞情況,就通報給交通管理部分或有關部門。
除了構成信息-物理系統的核心,在工廠中 Zynq Ultrascale+ MPSoC 也起著類似的作用,可作為由基于 Zynq-SoC 的電機控制系統、運動控制系統以及融合工廠生產線質量安全系統組成的工廠網絡的宏控制器。企業可運用七個處理器協調從 Zynq SoC 控制系統接收的實時響應和分析任務。同時可以開展元數據分析并通過專有網絡(完全符合安全和可靠性標準)及新興高速 5G 無線網絡和 SDN/NFV 有線網絡將分析結果通告給整個企業。
賽靈思的 5G、SDN/NFV 和云計算方案
自上個世紀 80 年代以來,賽靈思器件在每一代無線和有限網絡基礎設施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每一個摩爾定律周期,賽靈思器件的容量和功能不斷增長,以致于今天的 All Programmable 器件讓設計團隊能夠打造出具有前所未有高系統可編程性和差異化的新型網絡系統。
借助其7系列、20nm Ultra-Scale 和即將推出的 16nm UltraScale+ 器件,賽靈思使其客戶今天能夠將具有最高可編程功能的5G和SDN/NFV基礎設施快速投放市場。賽靈思 All Programmable FPGA、SoC 和 3D IC 是滿足 5G 和 SDN/NFV 提出的不斷演進的軟硬件要求的最靈活的平臺。此外,在云計算業務將隨 5G 和 SDN/NFV 網絡發展迅速擴張的大勢下,賽靈思器件還是滿足處于云計算業務核心的數據中心系統的單位功耗性能的理想可編程解決方案。
在 SDN/NFV 領域中,賽靈思 All Programmable 技術可幫助客戶打造出具有侵入檢測、負荷均衡和流量管理等功能的設備。賽靈思支持數據流的有效管理與路由,各種通信協議,并可按需提供可編程數據層加速功能。
在5?G 應用中,客戶正在運用賽靈思 All Programmable 器件開發分布式小型蜂窩、帶有數百個天線的大規模 MIMO 系統和通過 Cloud-RAN 開展集中化基帶處理的平臺。
對處于云計算中心地位的數據中心而言,賽靈思器件能幫助客戶企業開發出具有最大可編程性和極高單位功耗性能的設備。這些設備能夠針對不斷變化的處理能力、時延和電源要求而精心優化,滿足機器學習、視頻轉碼、圖像和語音識別、大數據分析、Cloud-RAN 以及數據中心互聯等各種應用需求。
賽靈思智能安全方案
有如此多令人振奮的技術正在開發中并必將達到全新的先進度、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同時還要互聯互通,安全措施必須要跟上。
賽靈思在軍用/航空和安全領域擁有數十年的經驗,通過防篡改技術提供物理安全,保護實現在賽靈思器件上的IP和敏感數據免遭物理攻擊。賽靈思還通過容錯設計提供應用安全。這種設計技術可確保設計能夠防止錯誤擴散。使用賽靈思器件和 IP 核,客戶能實現多種類型的容錯技術,包括實時系統監控、模塊化冗余、看門狗報警、按安全等級或分類隔離、隔離測試邏輯以便安全移除。
頭腦越聰明,創新越多
為在如此眾多的市場中讓所有這些蓄勢待發的創新更快地瓜熟蒂落,賽靈思近期推出了用于簡化編程工作的 SDx? 開發環境。這款新產品將賽靈思器件的性能及可編程性優勢帶給比以往廣闊得多的用戶群。SDx 環境通過高級語言提供設計入門,讓軟件工程師和系統架構師能使用自己習慣使用的語言為賽靈思器件編程(見《賽靈思中國通訊》第 56 期封面報道)。世界上的軟件工程師數量遠超硬件工程師數量,比例達到 10:1。
在 SDN/NFV 領域,賽靈思 All Programmable技術可幫助客戶打造出具備侵入檢測、負荷均衡和流量管理等功能的設備。賽靈思支持數據流的有效管理和路由、各種通信協議并可按需提供可編程數據層加速功能。
為推動 SDN 進一步創新,賽靈思推出最新 SDNet? 軟件定義環境,讓系統工程師能夠運用高級語言構建可編程數據層解決方案,以滿足網絡的獨特性能和時延要求。為推動NFV和其他網絡架構及拓撲進一步創新,開發人員可借助賽靈思的 SDAccel? 環境,讓系統工程師和軟件工程師使用 C、C++ 和 OpenCL? 在賽靈思 FPGA 中為邏輯編程,以提升虛擬化網絡功能 (VNF) 的性能。
為推動需要嵌入式處理的視頻/視覺、ADAS/無人駕駛車輛和 IIoT 應用進一步創新,軟件和系統工程師可利用賽靈思 SDSoC? 開發環境并采用 C++ 語言創建完整的系統。這樣他們就能夠讓該環境的編譯器把速度較慢的功能實現在 Zynq SoC 的邏輯塊中或 MPSoC 的邏輯塊中,達到優化系統性能的目的。這種,架構師和軟件工程師可以創建出用雙芯片平臺無法企及的具有卓越性能和功能的系統。
在我們迅速接近視頻/視覺、ADAS/無人駕駛車輛、IIoT、5G 無線、SDN/NFV 和云計算融合的里程碑之際,我們肯定會看到一系列為我們的社會帶來重大變革,而且很可能是有益改變的創新。今天我們正處在所有這些創新的初期階段,賽靈思已準備好幫助客戶,把卓越的產品推向市場。在本期《賽靈思中國通訊》特刊的后續篇幅中,讀者將有機會洞窺賽靈思客戶正在為這些新興市場開發的眾多令人振奮的創新技術的一角,一瞥他們今天如何運用賽靈思的 All Programmable 解決方案讓這些創新很快變為我們所有人的現實。
圖 1 - 客戶正在運用賽靈思 All Programmable 可編程解決方案為 ADAS、工業物聯網、視頻/視覺、5G 無線、SDN/VFV 網絡和云計算等新興市場開發創新型解決方案。
圖 2 - 在客戶大量使用賽靈思 Zynq-7000 All Programmable SoC 構建融合傳感器 ADAS 平臺的推動下,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的先進性正在迅速提高。
圖 3 - Industry 4.0 是從嵌入式系統向信息-物理系統邁進的一場變革,其憑借先進處理能力讓智能制造、智能基礎設施和智能城市變為現實。這很可能掀起世界第四次工業革命。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