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早八點訊:7月27日下午消息,未來交通峰會在北京舉行。景馳科技創始人兼CEO、原百度高級副總裁王勁發表演講,他認為無人車將提前至2020年完成量產投放。如果無人車系統能夠取代司機,出租車的每公里價格能降低一半,從2.3元降到1.15元,并且還能保證很大利潤。
王勁發表演講
從今年三月離職百度,到四月創立景馳科技,王勁始終是外界的關注焦點。作為前百度自動駕駛事業部的重要推手,王勁的行業視角和研發經驗毋庸置疑。
只是身份轉換和推進美國研發都需要時間。退居幕后四個月后,王勁今天重新站上舞臺,“這是我宣布創業后的首次對外發言”,看起來自信從容。
雖是為論壇站臺,非自家主場,但王勁一開場就透露了團隊的最新進展。“全球已有19家企業宣布在2021年推出無人駕駛汽車,但我們認為這個可以在2020年,提前一年完成。”
王勁說景馳無人車能比谷歌、百度及其他車企提前一年落地,其技術進展我們還不得而知,但至少可以看出其內部推進節奏上是極快的,畢竟這是一家成立不到4個月的公司。尤其在團隊組建方面,王勁先后從Velodyne、神州專車硅谷研究院挖來大牛。
談到智能出行行業,王勁認為當下智能化、電動化、產業融合、共享出行是四個明顯的產業化趨勢,同時也是促成無人駕駛技術落地的重要推動力。
計算能力的升級、算法提升、高精地圖的出現讓智能化成為可能。汽車電動化讓發動機和變速箱消失,相比內燃汽車,電動汽車的零部件數量減少了2/3。
共享出行已成趨勢,“這是無人機駕駛非常好的突破口”,王勁表示。普通人對于試乘無人車的意愿遠大于購買的意愿。無人車如果由平臺來推動批量,將大幅夠降低無人車和平臺自身的成本。
王勁給出一組數據:如果無人車系統能夠取代司機,出租車的每公里價格能降低一半,從2.3元降到1.15元,并且還能保證很大利潤。
提到產業融合,王勁給出了很多海外公司的合作案例,谷歌和克萊斯勒結盟、與Lyft達成合作;通用收購創業公司Cruise,投資Lyft;福特不僅很早開始自主研發,還投資了創業公司Argo。“高科技公司+車企+出行公司,正在形成產業融合的方向”,王勁表示。
融合是產業的積極走向,另一面,也暴露出割裂的現狀。谷歌、百度等互聯網公司,福特、通用、博世等傳統車企和上下游公司,以及創業公司,各自一套體系,在軟硬件層面還處于分隔狀態。
大家都在談開放,比如百度的Apollo計劃,那么誰可能成為那個最后的通用的平臺?
對于此,王勁給出的經驗是“世界上本沒有路,但走的人多了,就變成路了”。他強調開放和開源是不一樣的概念,開源不是唯一衡量標準。“平臺要做到足夠安全,能夠得到民眾支持,在生態系統中能夠健全發展,最后會被大多數選擇。”
在選擇自動駕駛的切入方向上,王勁一開始就選擇了難度系統最大的L4(全自動駕駛)方向,采用了最為成熟的64線Velodyne激光雷達,也是無人車中最為昂貴的部件。談到普及無人車所面臨的高額成本阻礙時,王勁認為量產的關鍵。
“我們的CFO就是Velodyne的前CFO,談成本我比較有發言權”,王勁說道。他介紹,現在64線的激光雷達現在全球只有兩家能做到,谷歌和Velodyne。后者的售價是8萬美金,比普通一臺汽車還貴,“然而成本只要8千美金。”
但在圈子里仍頗為搶手,“打了全款還得等半年才能到貨。Velodyne每年只量產300個。有人愿意出3倍價格夠買我們手中的設備。”
這是稀缺性所導致的,同時也能夠通過量產降低。“當量產達到10萬顆時,成本可以降低到500美金,這是Velodyne對外公布的。”
對于國內自動駕駛的最早實踐者和倡導者,王勁認為,跨越產業融合,重視中國創新創業的新生力量,法律法規的完善和支柱是當下推行自動駕駛最為關鍵的因素。
無論是會后的交流,還是臺上的表現,時隔4個月回歸的王勁都充滿活力。對于曾在百度七年之久的這位老功臣而言,創業或許是他更好的歸宿,當時留下的無限遐想和猜忌都已成為過去,至少他現在仍然屬于無人駕駛。(侯迪憬)
以下為王勁演講實錄:
大家好,非常高興,感謝主持人的介紹,今天確實是我創業以來第一次代表景馳科技在公眾場合和大家見面。今天已經沒有人懷疑,無人駕駛時代正在朝我們走來,但是對無人駕駛時代到來的時間點,很多人還有不同的看法。今天我想在這里問問大家在座的嘉賓們,你們認為全自動L4的無人駕駛量產型的汽車什么時候能夠批量的走進我們的生活?認為要十年以上的朋友們舉個手,不多,10%都不到。認為要五年左右的,舉個手,比剛才多了一些,但是也就只有1/3左右的人。認為只需要三年左右的朋友們舉個手,更少了,只有5%左右的人,還有很多朋友沒有決定,或者說沒有這個判斷。我們來看一看,工業界是怎么判斷這件事。
一年半前我是全世界第一個說,要在2021年實現全自動無人駕駛的批量上路的。今天這已經成為了一個工業界主流的意見,在全世界已經有19家企業,包括車企和高科技公司和出行公司認為,在2021年他們將推出批量的無人駕駛汽車。那么,今天我們又有一些新的看法,今天我的判斷,這個時間點會再提前將近一年,就是說在2020年的時候,我們將看到上萬臺以上的,數以萬計的批量型的無人駕駛汽車走進我們的生活,在全球的范圍內。
為什么這么看呢?因為這五個原因:第一,人工智能技術取得突破。第二,汽車電動化。第三,共享出行。第四,產業的融合。第五,法律法規。我們一個個來看看這些原因。
大家知道人工智能出現已經60多年前,11年前出現了一個新的技術,叫深度學習,這個技術在四年半前開始得到比較成規模的應用,它被用于我們今天叫人工智能的這樣一個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我們用Alpha Go來舉例及過去人們做了很多跟圍棋對弈的程序,我之前也跟計算機下過圍棋,但是比專業棋手差很多。直到有深度學習這個技術出現,打敗了全世界最優秀的圍棋棋手,深度學習成為人工智能技術的一個突破。
第二,人工智能為什么今天能夠得到突破,還有一個是計算能力的迅速提升。中國人是全世界第一批用GPU來做深度學習的,我清楚的記得,四年前我們找NVDAR(音譯)的時候,那時候他們只知道把智能拿來做游戲,這些年有很大的變化,不僅僅是在深度學習算法。
第三,新型傳感器,尤其是激光雷達的出現和大規模的應用,使得無人駕駛的眼睛變得比以前更明亮了。同時,跟剛才振寧介紹的新型的高精地圖的技術,同時高精定位的技術得到了很好的突破。以前地圖的精確度大概在米級,或者十米極,今天到了厘米級,高精定位也到了厘米級,這使得無人駕駛技術有了良好的基礎。所以,綜合這幾個因素,今天人工智能的技術給無人駕駛帶來了非常好的大腦和眼睛。
第二,汽車電動化的規模化。為什么電動化會影響到無人駕駛,因為汽車的電動化帶來汽車內部的電控系統的數字化,新一代的電動車它的電控系統現在大規模的非常好的都可以進行電控,這給了無人駕駛汽車非常好的一個基礎。同時,它把汽車里頭最復雜的發動機和變速箱給取消了,使得門檻也大幅度下降。
更重要的是在今天的出行中間,共享出行已經成為一個時尚,甚至成為一個很大的潮流,不僅僅在汽車上面,在摩拜單車上面大家也看到,非常強的這樣一個趨勢。共享出行其實是無人駕駛非常好的一個突破口,我問過很多好朋友,說今天讓你買一輛無人駕駛汽車,假設技術已經足夠好了,安全性已經足夠好了,你會不會買?大部分人給我的回答是,我還要想一想,我要看一看。但我問絕大部分的朋友,就說你現在愿不愿意上無人駕駛汽車去坐一次,絕大部分人都同意。去年年底,去年11月份我在烏鎮的世界互聯網大會里頭舉行了一個試乘的體驗,當時本來準備提供200個當時參會的人給他們一個試乘的機會,結果排隊來,也有國家正部級的高級干部,也有企業的高管,大家都很踴躍。所以,到后來有300多人試乘了無人駕駛汽車,共享汽車將會給無人駕駛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和應用場景。同時,它的成本也會大幅下降。因為如果是買私家車,加上自動駕駛系統,這個價錢是會增高的,但是用無人駕駛系統來取代司機,在共享出行上,它的成本是下降的。我們測算了一下,如果今天北京市的出租車都用無人駕駛系統,它的價格可以降成今天的一半,也就是現在是兩塊三,降到一塊一毛五的時候,出租車公司還有很豐厚的利潤。所以,它可以打規模的降低共享出行的成本。
第三個理由,產業的融合。我們用美國來舉例,用美國的Google。Google在美國無人駕駛技術是最領先的。在一年多前,我們在內部分析的時候經常在很惋惜,Google走了很多彎路,為什么呢?他們一開頭自己去制造了一個像小面包汽車,但是他們沒有充分利用汽車產業100多年來積累下來的經驗,直到去年,他們和克萊斯勒達成了一個很好的合作,我認為他們走到了一個比較好的產業融合的一條路。今年年初,他又跟美國排名第二的共享出行公司LYFT達成了戰略合作,所以,Google的整個產業定位有了很好的修正。我內部和外部得到的消息,Google的無人車很有可能在三年左右就會走進美國的城市。
另外,美國的車企角度來看,大家可以看到,通用汽車在去年初購買了一個叫Cruise的無人駕駛公司,同時他們投資了LYFT他們的產業布局也漸趨完整,福特也亦步亦趨,前年他們就開始自己做共享出行的公司,同時在去年他們買下一個叫ARGO AI的無人駕駛創業公司,也走向了一個全面布局無人駕駛這個生態的產業融合的一個方向。這是從車企。
從出行公司角度來看,LYFT和通用合作,同時又和Google合作,大家可以看到這樣一個主流的方向,就是高科技公司加上車企再加上出行公司,結合成了一個產業融合的方向。Uber自己是一個出行公司,他自己也投入非常大來做無人駕駛,它買下了一個Otto這樣一個無人駕駛公司。未來如何走下去,我想它也會和車企進行結合,這成了一個產業融合的大方向,一個大機會。
在中國,像景馳公司這樣的高科技企業,我們也在嘗試走這樣的路,我們也希望能夠走進這樣一個產業融合的一個方向,我們的公司很年輕,我們今年4月3號成立,5月12號我們完成了第一次無人駕駛的封閉場地的測試,到6月24號我們就完成了開放道路的復雜路況的測試,我們的車只用了兩個月零三個星期就可以走進美國的城市道路里頭進行場景的測試。我們期待在2020年我們能夠把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帶進中國的城市,成為全世界第一批能夠規模化應用無人駕駛技術的企業。
大家看一段小視頻。這個是5月12號我們第一次測試。
這是在美國硅谷,中國無人車跑出來的最高速度,在復雜的城市道路里頭。這是我們一個當時還不滿3個月的一個公司達到的技術水平。在后面我們期待和中國的這些企業,整個產業一起合作,來推動無人駕駛。但是,單單企業的努力這還是遠遠不夠的,在無人駕駛的道路上,政府和立法者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我以前一致認為美國的法律非常慢,非常的保守,但沒想到在無人駕駛這件事上,美國的立法者走的非常快,非常的激進。兩年前,只有加州一個州允許無人駕駛車上路測試,但當時要求有兩個駕駛員坐在汽車上面,一個在方向盤后面,另外一個看電腦。去年年初猶他州是第一個允許無人駕駛車后面只坐一個駕駛人,到去年年底,就已經有幾個州,第一個是密歇根州,就是美國底特律擁有汽車產業的州,現在美國已經有五個州允許無人駕駛車上路,沒有駕駛員在后面上路測試。而且上星期每個的眾議院剛剛通過一個立法,支持無人駕駛的落地。所以美國的法律今天一反常態的走的非常激進。但咱們中國政府的執行力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中國在去年年底的時候,在“十三五”的國家規劃里頭,就把無人駕駛作為一個國家戰略提出來,上個月我們國務院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發展規劃中也把無人駕駛作為一個重要的戰略納入這個規劃里頭。
所以,全世界到現在來看,兩個國家的無人駕駛最有可能率先走進人們的生活,那就是中國和美國這兩個國家。我們也期待我們有機會能夠代表中國第一批的把無人駕駛車帶進中國的城市,帶斤我們人們的生活中間。
當然,要達到這樣一個美好的目標,我們需要產業的融合。所以,今天非常感謝永福,感謝振寧,邀請我到這里來,地圖廠商是無人駕駛中間不可欠缺的一環。同時,我們也需要國家對我們像景馳科技這樣一個創新創業的公司,新生力量有更多的包容和扶持。同時,非常重要的就是我們國家的政府和法律法規的制定者能夠給無人駕駛以更大的空間,以更多的支持,以更迅速的腳步來推動中國無人駕駛在全世界這一次的賽跑中間獲得領先的地位。這是中國整個汽車產業,整個智能出行產業一個新的機會,這是我們彎道超車最良好的一個機會。希望三年之后,我們能看到中國的無人駕駛汽車在大街小巷上得到規模化的部署和應用。謝謝大家!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