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汽車是指采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采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新能源汽車分類
純電動汽車
純電動汽車(Blade Electric Vehicles,BEV)是一種采用單一蓄電池作為儲能動力源的汽車,它利用蓄電池作為儲能動力源,通過電池向電動機提供電能,驅動電動機運轉,從而推動汽車行駛。
混合動力汽車
混合動力汽車(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是指驅動系統由兩個或多個能同時運轉的單個驅動系聯合組成的車輛,車輛的行駛功率依據實際的車輛行駛狀態由單個驅動系單獨或多個驅動系共同提供。因各個組成部件、布置方式和控制策略的不同,混合動力汽車有多種形式。
燃料電池電動汽車
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FCEV)是利用氫氣和空氣中的氧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在燃料電池中經電化學反應產生的電能作為主要動力源驅動的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實質上是純電動汽車的一種,主要區別在于動力電池的工作原理不同。一般來說,燃料電池是通過電化學反應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電化學反應所需的還原劑一般采用氫氣,氧化劑則采用氧氣,因此最早開發的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多是直接采用氫燃料,氫氣的儲存可采用液化氫、壓縮氫氣或金屬氫化物儲氫等形式。
氫發動機汽車
氫發動機汽車是以氫發動機為動力源的汽車。一般發動機使用的燃料是柴油或汽油,氫發動機使用的燃料是氣體氫。氫發動機汽車是一種真正實現零排放的交通工具,排放出的是純凈水,其具有無污染、零排放、儲量豐富等優勢。
其他新能源汽車
其他新能源汽車包括使用超級電容器、飛輪等高效儲能器的汽車。目前在我國,新能源汽車主要是指純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常規混合動力汽車被劃分為節能汽車。
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背后的福利
如果說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像是車的身份證,那這身份證背后的福利才是當前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的內在驅動力。
1、購車補貼,當前國家對電動汽車的購車補貼覆蓋客車、乘用車和專用車,普通老百姓最關注的乘用車根據純電續航里程的長短最高能拿到6萬6中央+地方補貼,插電式最高能拿3.6萬元。
2、稅費減免,買新能源汽車可以免去的稅費包括車輛購置稅、車船稅、增值稅,有的地方甚至免路橋費,其實對生產廠家也減免了消費稅、增值稅、企業所得稅。
3、上牌優惠,限牌的城市最管用,新能源汽車免費上牌不搖號,上海一個牌照都值一輛車錢了。
4、路權,國務院明確要求地方不能對新能源汽車限行、限購,很多城市電動車停車費都有優惠。
買車黨的福利:未來3年內購置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據財政部網站消息,財政部、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發布《關于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公告表示,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公告稱,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對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通過發布《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簡稱《目錄》)實施管理。2017年12月31日之前已列入《目錄》的新能源汽車,對其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繼續有效。
公告指出,2018年1月1日起列入《目錄》的新能源汽車須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獲得許可在中國境內銷售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
——符合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要求。
——通過新能源汽車專項檢測,達到新能源汽車產品專項檢驗標準。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或進口新能源汽車經銷商在產品質量保證、產品一致性、售后服務、安全監測、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等方面符合相關要求。
公告強調,對產品與申報材料不符、產品性能指標未達到要求、提供其他虛假信息等手段騙取列入《目錄》車型資格的企業,取消免征車輛購置稅申請資格,并依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理處罰。對已銷售產品在使用中存在安全隱患、發生安全事故的,視事故性質、嚴重程度等依法采取停止生產、責令立即改正、暫停或者取消免征車輛購置稅申請資格等處理處罰措施。 從事《目錄》申請報告審查、審核,辦理免稅審核的工作人員履行職責時,存在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等違法違紀行為的,按照有關規定追究相應責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車輛購置稅明年恢復到10%
根據國家稅務局的最新通知,明年1月1日起,小排量汽車購置稅率恢復到10%。以10萬的購車款計算(發票價/1.17*10%),明年購置稅為8547元,比現在(2017年稅率7.5%,購置稅為6410元)多了2137元。
購置稅優惠政策是從2008年的金融危機說起,為了拉動內需,國家出臺汽車購置稅優惠政策,將1.6L及以下排量的汽車按5%征收。這個優惠政策在后來的幾年中時有變化,基本在5%-7.5%這間調整,但從明年起就取消了。
新能源車購置稅再免明年銷量或超百萬輛
為進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車創新發展,12月27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聯合發布公告,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獲得許可在中國境內銷售的純電動、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三類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方向轉向培育增長新動能,而新能源汽車無疑是培育增長新動能的重要方向。”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新能源汽車發展速度依然低于預期,對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將有效降低消費者購車成本,促進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增,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有望進一步提速。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11.9萬輛;前11個月,新能源汽車銷售60.9萬輛。業內人士預計,新能源汽車全年70萬輛銷售目標應該可以達成,預計2018年銷量有望超過100萬輛。
黃志龍表示,國家積極支持和鼓勵發展新能源汽車,無疑利好比亞迪、長安汽車等上市公司,對于培育新能源汽車上市公司的消費市場具有重要的意義。
不過,黃志龍認為,當前,新能源汽車發展依然面臨諸多挑戰:一是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技術、駕駛體驗與燃油汽車仍然有較大差距,如何開發出續航里程長、性價比高的汽車國內新能源汽車廠商仍然要加大投入;二是新能源汽車的充電設備等基礎設施的缺口依然巨大,特別是充電樁的便利性、覆蓋率、充電速度可提升的空間依然較大。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分析
1、兩極分化明顯
得益于我國環保事業的縱深挺進,并且開局就迎來了政策補貼,所以新能源車企發展事半功倍。如今,補貼退坡,準入門檻浮動,新能源汽車需求更多卻也有了更嚴格的要求,這無疑是對相關車企的質量和技術等系統“硬件”的新一輪考驗。
在這樣的背景下,產品性能,造車技術,整車服務等領域都將成為各企業的爭奪點。如此,新能源車企有沒有創新力,有沒有核心技術,有沒有完整產業鏈就決定了市場份額爭奪的最終結果。很顯然,在市場加速優勝劣汰條件下,內部分化現象是必然會出現的一次大清洗。
2、電動化標簽日漸清晰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到如今,縱然在續航能力,電池科技,維修和管理等方面還有缺陷,但是仍具備超越傳統燃油車的先天優勢。很多業內人士認為,哪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燃油車、混合動力汽車以及純電動汽車會并存于市場,今后的發展標簽依舊會是“電動化”。
這從我國純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變化中可以初窺端倪,從不到2%到超越傳統燃油汽車,業界預計也就是十幾年間會發生的變化。如果從環保和耗能的角度來看,只要跨過成本障礙,建起完整的運維體系,純電驅動的未來藍圖能夠實現的可能性將大幅提升。
3、智能化聯網的未來
大數據、物聯網、智能家居這樣的概念,想必如今的人們已經不再陌生。智能、信息網、自動化這些理念正在走入千家萬戶,同樣的也在滲透汽車行業發展的未來。如果說,無人駕駛汽車從設計到制造都是向未來看齊,那么新能源汽車則是憑借“起步晚”的優勢,搶先踏入了科技前沿的領域。
汽車產業發展到如今,功能化趨勢愈發凸顯,網聯技術就是這種多維度延伸的支線之一。新能源汽車的制造商為了搶占市場高地,均已布局先進輔駕系統,對接成熟智能網科技,內嵌傳感器、雷達等新型配套零部件,致力于為產品增添更多附加價值。
4、產業鏈主支線并起
綜上所述,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路徑必然不會是一條主干通到底。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大的板塊主要是整車制造、電池體系以及售后運維。如今,發展需求帶來的產業鏈延伸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添加了眾多分支。
首先,競爭加劇帶來了兼并重組浪潮,不管是攜資本,攜技術,還是攜周邊產業入局,都會影響到產業鏈形態;其次,車企與新材料公司合作,車企與智能系統開發商合作,車企與氫燃料科技品牌合作……上下游,左右墻全打通;再者,輕量化、多模式、高智能等標簽,直接串聯起了新能源汽車現代化產業鏈的主支線。
5、有望躍居國際舞臺
實際上,根據專家預測,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有望在接下來的3到5年內超過國際領先水平線。作為機動車保有量的一線大國,新能源汽車替代和新增市場潛力頗為可觀。消費模式多元化是我國新能源車企“走出去”的優勢之一,技術和規模等也有望后續跟進。
截至目前,我國汽車工業在出口方面陷入瓶頸,新能源汽車銷量卻呈現漲勢。一般的新能源出口均價低,出口量大,檔次較高的純電動客車出口規模小,但是單價高。也就是說,不論是技術工藝較好的還是平常的都自有其出口優勢。而且,新能源車企在對外合作上也非常主動,或是研發合作,或是資本合作,或是貿易合作,不一而足。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過快自然也存在“后遺癥”。但是,只要循著脈絡走,堅持打有準備的仗,始終圍繞強化自身實力的核心,在迎合需求的基礎上尋得更有價值的產業優勢,自然能夠在市場新舊更替的浪潮中堅如磐石。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