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預約、企業服務、心理咨詢、疫情實時共享、防范建議……在深圳市的統一政務生活服務APP i深圳上,你能看到諸多適配疫情的專有服務,從生活防護到在線問診,甚至到文化娛樂,彼此交織成一張360度的疫情期間政務服務大網。
這恰是如今智慧城市的一個縮影。
可以理解為,與疫情黑天鵝相伴而生的不只是經濟的滑坡,還有危中生機的城市進化。如果套用一個比較新潮的詞,那就是智慧城市的數字新基建模式。
關于新基建,人們最能感知到的是來自國家政策的定調和推動,即基于技術對固有產業進行數字化的升級改造。若是聚焦到這次疫情,更深的印象則是城市側的加速轉身。
城市,正在進化為一個新的數字基建綜合體。
對于這個偏向G端的“大工程”,能找到足夠鮮明的轉身痕跡。對人們而言,能切身體會到的是基于各種app進行的數據登記和查詢;對于互聯網巨頭而言,是基于智慧城市建設搶占產業互聯網時代的船票;而對于政府而言,就是響應國家“放管服”改革,讓“讓城市更聰明、更智慧”的成績單。
在新基建的大潮之下,智慧城市已經成為置身其中的一個頗為亮眼的注腳。
一、“優等生和差等生”
1854年,一場霍亂襲擊英國倫敦。
短短10天,500多人喪生,富人們爭相逃離倫敦,窮人們只能在絕望中等待死亡,上至維多利亞女王,下至平民百姓,就連醫學泰斗南丁格爾都認為:霍亂是由空氣傳播的。
但是,一位出身貧苦的醫生約翰·斯洛不以為然。他繪制了一張“地圖”:在地圖上,用黑粗線標注感染者的住址后發現,感染者都住在一個叫寬街的地方。他通過實地走訪找到“真兇”:寬街上的一個水泵。
最終,約翰·斯洛的“水傳播”理論得以驗證,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在城市內依托空間和時間數據查詢“霍亂”事件源頭的案例。
如今,疫情之下這個案例被重新引出,危機之下人們不禁思考的一個問題是,在互聯網科技發展迅猛的今天,人們應該怎樣建設一個城市才能免受或減輕危機所帶來的傷害?城市是否能憑借如今的科技手段承擔安全“守門人”的角色?
這是基于人類發展的思考,也是對如今智慧城市發展的重新審視。
答案是可以,這次疫情是一個足以自證的機會。但同樣能感知到的是,在這場近乎極限的疫情危機下,相較于有所疏漏的“城市差等生”,發展起來的優等生要更能擔起這份安全哨所的角色。
成績的考察來自方方面面。不論是公共交通的分流疏導,還是醫療、衛生的防范隔離,抑或是對于人口的篩查和檢測,都是這張考卷的必答題,而正確答案只有一個,即數字化、智能化。
以醫療系統為例,每次重大疫情期間醫療資源都極度匱乏。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不少科技企業的加入讓這一困境有所好轉。以平安智慧城市的新冠肺炎CT閱片為例,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能助力醫生將傳統閱片時間從15分鐘縮短至15秒,累計閱片數超400萬張,篩選出超2萬名疑似患者。
據了解,目前平安輔助診療系統覆蓋診前、診中、診后全業務流程,可以滿足醫生、居民不同場景的需求,且如今已覆蓋2000+種疾病,支持國家要求的129種基層診療病種。平安集團聯席CEO陳心穎表示,“平安為15個省市的衛健委提供疫情預測、監控、防控措施,每天有超過100萬市民使用平安的服務,有超過30萬名醫生使用平安的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
對此,更為直觀的感受是,真正的城市“優等生”會基于危機現狀選擇更為可靠、高效的數字化手段來盡心自我“診療”,從而保證城市機器系統的正常運轉。
但顯然,這并不是一張誰都能得分的答卷。
目之所及,不合格的考卷比比皆是。一些可以列舉的細節有,部分城市連“在線預訂口罩”“線上收治登記”等基礎功能都無法實現;有些街道社區的通知傳達、防控知識普及,依然靠嘴、靠腿、靠手動;甚至連體溫上報、線索申報、相關文件簽字、信息填報等疫情一線關卡的處理方式,用的仍是20年前的處理方式。
可以看作,在疫情“兵臨城下”的危機時刻,城市系統的一切細節都被置于放大鏡下,共同承擔著來自外界的審視和考校。
不論你愿不愿意,這都是一場必須參加的考試。
二、「多選項」的必答題
怎么做一名優等生?答案是德智體美兼備。
不妨先把鏡頭拉回抗疫期間的深圳,2月23日凌晨,深圳上線了一個新的車輛管理系統——深圳市進深車輛登記申報系統,貨車車主可通過“深圳市進深車輛登記申報系統”進行防疫申報登記,完成申報的貨運車輛經過檢疫站時提前出示“專屬綠碼”即可通行,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提供足夠安全的保障。
這是深圳交警和平安智慧交通合力打造車輛疫情防護系統。這個項目的本質邏輯是基于AI+大數據、圖像識別技術的模式體系,實現對來往車輛的識別和跟蹤。
客觀來說,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僅需要企業對于交通業務的足夠熟悉,即在技術側有足夠強的業務積累,能夠對貨車、小轎車等實現更為精細度的篩查,更需要將交通、醫療、政務等場景全部打通,在篩查的同時將數據進行不同維度的反饋,一旦出現異常,迅速聯動,迅速解決。
對城市治理需求的精確理解更體現在智慧政務領域。據了解,在平安智慧城市的助力下,深圳市多部門構建了“城市智腦”系統,將互聯網+、大數據、AI人工智能的技術真正落地到宏觀經濟、智慧投資、智慧產業等模塊。除了各細分場景的實操,更亮眼之處在于“城市智腦”系統通過打通各方數據并以此為基點,能夠提前7個月準確預測城市的核心經濟指標走勢,為城市決策者提供數字層面的參考建議,承擔起城市發展的“軍師”角色。
但事實上,這些僅僅是“智慧城市”的縮影。基于此的一個準確定義是,若想做好智慧城市這道必答題,給出一個答案遠遠不夠,城市的“智慧之處”不僅僅在于居民生活,更在于交通、醫療、政務、衛生,只有城市將這些答案全部框選出,才算真正做好這道必答題。
對于智慧城市,外界有一個頗為形象的比喻:這場浩大的工程恰似一個拼圖游戲,每個板塊都有自己的準確定位和特殊含義,只有將所有板塊做好并放置到相應的位置,這塊拼圖才可以算得上是完整無缺。
要速度,更要質量;要決心,更要好的著力點。
三、互聯網的「綜合考卷」
一連串的問題被擺上臺面:智慧城市到底怎么發力,如何選擇能夠承擔的落腳點?
在阿爾貝·加繆的經典之作《鼠疫》中有這樣幾句話:“人世間的罪惡幾乎總是由愚昧無知造成,如果缺乏理解,好心能造成和惡意同樣大的危害。”
這句話同樣適用于城市治理,就智慧城市而言,如果掌握不了正確的轉型“秘籍”,城市的進化轉型之路顯然并非坦途。
企業是“通關秘籍”的最佳撰寫者。可以理解為,如果把城市個體看作是集團軍,那么企業就是為部隊提供武器裝備的盟友,相較于城市,企業更等同于“送風人”的角色,其對于智慧城市各個細分場景的理解和技術實地的鋪設更為專業,也更為落地,更能理解城市建設中的痛點,直擊轉型中的難點。
入場者不止平安。華為、騰訊、阿里、京東等巨頭都是這個競技場的一員,從某種程度更可以理解為,之于企業,智慧城市更相當于一張自我證明的綜合考卷,分數的高低取決于企業的技術、業務積淀,同樣也證明著企業自身的TO B/G能力。
清晰可見的是,基于智慧城市各條線路的綜合能力越強,企業在智慧城市的戰場上所承載的責任就越大。
以深圳市與平安智慧城市的合作為例,恰恰是基于平安集團多年基于智慧城市場景的積淀和技術落地,才能保證雙方基于各種繁雜的場景自由地進行技術側的排列組合,進而形成足夠定制化的智慧解決方案。
如果說騰訊進軍智慧城市的底氣是基于自身極強的產品能力,阿里入局的自信是多年的TO B積累,華為是靠的自身強大的硬件實力,那么平安智慧城市便是憑借多年深耕智慧城市各條支線的技術和業務場景積淀進行破局。
一個微妙的細節是,對于平安智慧城市,外界能感知到的是大而專。原因是人們盡管在智慧城市的各條支線都能看到它的影子,但每一個場景落地都是極度吻合,不論是政務、醫療,還是交通、居民生活,都看到平安智慧城市產品能夠完美地嵌入城市體系,承擔城市轉身最佳助力者的角色。
更可以理解為,基于多年在智慧城市側的積淀,平安智慧城市已然熟悉“城市大腦”的構建路徑,在多條業務線交織之中找到足夠精準的落腳點。
不過,并非所有企業都如同平安。
對大部分企業而言,參與“城市大腦”的建設并不是一張容易得分的題卷。依托AI、云計算、區塊鏈、大數據等國家戰略的技術武器,企業能夠為城市提供基于不同場景的智能化改造,但如何全面定制地用“城市大腦”將各條支線連接起來,并非易事。
事實為證。在疫情期間,不少城市的數字化體系未能經受住壓力,在危機面前形同虛設,不僅未能解決問題,更是給城市管理帶來了極大阻礙。
一個定論是,對身置其中的企業而言,走得快是必備要素,但在提速加碼的同時,更應該走的穩。
四、智慧城市新圖鑒
地處美國愛荷華州東部的迪比克一度有一個響亮的稱號——世界第一個智慧城市。
這座城市的智慧之處在于它自身對于智能化建設的重視。在迪比克,城市的所有資源都以數字化的形式連接起來,通過物聯網技術將其凝結成一張科技網格,包括水、電、油、氣、交通、公共服務等在內的所有功能都能夠迅速高效且智能的滿足居民需求。
不過,這些以往極具想象力的鏡頭在國內儼然已成為大眾現實,一個足夠明顯的趨勢是,智慧城市的建設正在慢慢提速。
能夠看到的是,在今年出臺的多個政策中,新基建、智慧城市、產業互聯網、數字化等都成為備受關注的熱點。從某種程度來說,作為在人們繁衍生息過程中自動生成的單元體,城市開始真正走到聚光燈下,越發以更加獨立、更加鮮明的個體身份出現在互聯網主場之上。
改變源自壓力。在歷經疫情的洗禮之后,企業更能理解自身的角色所在,而城市的治理者也更加明了“漏水”之處。可以視作,疫情恰如一個質檢員,對智慧城市賽場內每個角色都做了一番考校,并給出相應的修改意見。
顯然,從國家政策到置身其中的企業個體,從時代趨勢到疫情“質檢”后的破而后立,智慧城市的每個環節都在被進一步整合重塑,更加清晰,也更加有的放矢。
醫療體系穩健運轉,交通系統平穩分流,社區生活智能化、數據化,居民區政府辦事高效便捷……智慧城市的新愿景正在一步步落地生根。
在之前關于智慧城市的調查采訪中,有位記者曾問過這樣一個問題,“你希望智慧城市未來會是什么樣子?”
一個印象比較深刻的回答是,“我希望在危險發生之時,我們可以安全地呆在這個地方。”
安全,但卻不止于安全。智能、高效、便捷、以人為本……這個新時代基建的基層工程,正站在新的起跑線上,把想象一步步變成現實。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