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云端峰會在上海拉開帷幕。1場開幕式、2場全體會議、10場主題論壇和若干場行業論壇——今年大會延續了“1+2+10+X”的總體架構,但受全球疫情影響,峰會搬到了“云端”,以線上形式為主,線上、線下相結合。
勢不可擋的人工智能(AI)洪流,正在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人工智能怎樣賦能百行百業、推動高質量發展,如何為全球治理注入新動能、為人類生活提供新方案?
在此次峰會上,超過500位嘉賓分享他們的思考洞見,150余家參展企業帶來人工智能的生動實踐。漫步“云端”峰會,或可窺見一斑。
虛擬AI家園令人稱奇
打開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官網主界面,一座頗具科幻感的半球狀“未來之城”躍然屏上。這是“3D虛擬AI家園云展覽平臺”。不同于往年公眾只能親臨現場體驗,作為本次峰會的創新亮點之一,AI家園以上海為藍本,依托3D動態展示,通過在線云會議、云商洽、云直播等技術,首次將傳統線下展覽轉變為線上數字平臺。點擊進入H5專題頁面,公眾就能在AI家園中探秘,暢覽最新的AI應用場景,深度體驗AI技術的獨特魅力。
“AI家園”設置“AI先導區”“AI+醫療”“AI+工業”“AI+基礎技術”“AI產業生態圈”“AI+城市管理與商業”“AI+交通”“AI+教育”“AI+金融”九大板塊,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的150余家參展企業在云端展出自己的人工智能新成果。
進入AI家園,“未來之城”由遠及近,讓人仿佛置身其中。由虛擬無人機領路,參觀者踏上尋找“鎮館之寶”的旅程。
圖為微軟硅石項目中可存儲大量數據的玻璃。
一塊7.5平方厘米的玻璃片中,可以存儲多少容量的數據?在第一站“AI先導區”,微軟硅石項目令人眼前一亮。人工智能離不開超強的數據存儲能力。借助硅石載體,脈沖飛秒激光將大量數據寫入玻璃,7.5平方厘米的玻璃片中可以存儲75.8G的數據。
位于“AI+基礎技術”展區的華為Atlas900訓練集群。
在不遠處的“AI+基礎技術”展區,位于左側一角的華為Atlas人工智能計算機解決方案看似不顯眼,實際卻有大本事。其中,由數千顆昇騰910AI處理器集成的Atlas900訓練集群代表當今世界算力巔峰,算力相當于50萬臺計算機,讓研究人員能更加高效地預測天氣、勘探石油、探索生命奧秘、加速自動駕駛的商用進程等。
圖(左)為優必選Walker機器人。
追隨飛馳而過的虛擬磁懸浮列車,跨過河道大橋,十字路口旁,一個高大的銀色機器人在迎面招手。他是AI家園的“鎮館之寶”之一——優必選Walker機器人。
這款機器人集成了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的核心技術,具備36個高性能伺服關節,力覺、視覺、聽覺、平衡等全方位的感知系統也都樣樣具備,特別是在全身運動控制、復雜地形靈活行走、自平衡、手眼協調、視覺識別、智能安全交互等方面實現了重要突破。
“他可以平穩快速地行走,也可以進行靈活精準操作,具備了在常用家庭場景和辦公場景自由活動和服務的能力。”深圳優必選科技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人工智能技術讓機器人越來越像人類的朋友,而非一個單純的機器。
除了在肢體行動上與人類“比肩”,人工智能的“智慧大腦”更令人稱奇。辯論是一項需要高度發達語言能力的活動,是一種主觀的藝術形式和技巧,人工智能辯論則被公認為AI領域的重大挑戰之一,IBM人工智能辯論系統則是對這一挑戰的突破。去年,在一場與2016年世界辯論賽冠軍的辯論比賽中,IBM人工智能辯論系統與人類對手打成了平局。隨著社交媒體空間成為更多人的重要生活空間,“碎片化”成為信息獲取習慣,未來,這一系統將幫助人類做出更明智周全的決策。
與數據存儲、算力等相對抽象的人工智能形式不同,在AI家園的最后一站,“智能放牧機器人”引人注目。它來自青藏高原,是西藏自治區農業重大專項成果,此次首度亮相。它最擅長自動放牧,解決了牧民最關心的養牛存活率問題,包括發病早期牦牛的及時醫治、定位驅趕、軌跡追溯等,是提升牧民畜牧經濟效益的得力助手。
人工智能發展,最核心的要素是人才。在AI家園中,云端招聘、創新創業、投資俱樂部三個板塊專為人工智能“招兵買馬”打造,550余個人工智能相關工作崗位在線發布,同時利用AI技術在線面試與測評,讓招聘更精準、更便捷。
AI戰疫大顯身手
“今年的大會主題定義為‘智聯世界、共同家園’,就是希望能體現科技向善的主題。”6月22日,在介紹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云端峰會相關情況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張英表示,大會將圍繞“AI向善”的議題進行重點討論,共商全球治理新方案。
人工智能技術為人類造福、服務于人類共同價值理念實現的“初心”,在醫療健康行業體現得尤為深刻。
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外號“小白”的第二代病區護理機器人“走進”一位四歲小女孩的病房。臨床醫生借助“云聽系列智能聽診器”,在小女孩后背四個點位進行智能聽診,每個點位聽診9秒鐘,采集到的肺音信息實時顯示在“小白”機器人的屏幕上,自動分析后打出了87分的成績,表明肺部各項體征指標已達到出院標準。
這款聽診器入圍了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最高獎“卓越人工智能引領者獎”前30名榜單。有了它,醫生聽診不必與病人面對面,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兒童哪怕身處偏遠地區,上海的醫生也能為其精確聽診。
聽診在兒童重大疾病篩查、常見病癥診斷和療效評判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雖是一項臨床基本技術,但部分基層醫務人員對此項技能的掌握不盡如人意,尤其是聽難度較高的心臟雜音。圍繞這項短板,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聯合多家科技企業以及全國十余個省市17家醫療機構共同完成技術攻關,此款智能聽診器應運而生。
“‘云聽系列智能聽診器’綜合準確率達88.02%,綜合靈敏度84.2%,價格卻只有國際同類產品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副院長趙列賓說,有了這款聽診器賦能,可以在極短時間內提高聽診效率和疾病診斷準確率,“年輕醫生也能變成‘老專家’!”
緊要關頭,人工智能同樣沖鋒在前。尤其是面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人工智能在疫情態勢研判、傳播路徑分析、精準防控、有效治療及后續治理等各個環節都承擔著關鍵作用;通過提供更加精準有效的科學決策依據,提高接診問診和診斷效率,加強遠程和在線技術服務、利用機器人智能作業等,人工智能為戰勝疫情提供了堅實支撐。
疫情初期,面對集中大量的就診需求,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大顯身手。在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的放射科,醫生輕點鼠標,將患者的圖像編號輸入胸部CT新冠肺炎智能影像評價系統。不到3秒鐘,系統就成功讀取近400張肺部CT圖像,并完成了新冠病毒病灶的定量分析。
紅色表示實變影病灶區域,綠色區域代表磨玻璃病灶……在電腦屏幕中心,肺部影像由不同顏色標示;屏幕左側,曲線圖、表格中呈現患者肺部病灶面積的具體數據,各項指標一目了然。同時,醫生還可以利用這套系統直觀對比患者的歷史圖像數據,分析患者肺部病變進程。
作為此次大會參展企業之一,上海依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間推出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新冠肺炎智能影像評價系統”,進行快速診斷及療效智能分析。這套系統只需兩三秒就能完成對大量CT圖像的定量分析,如果利用傳統軟件手工勾畫CT影像進行量化評估,則需要數個小時。
“在人工智能訓練的過程中,醫生扮演教練的角色,對肺部的病灶進行標注。機器學習了大量經過標注的‘教材’,就可以自動識別出新冠肺炎的病灶,準確又高效。”該公司醫療健康事業部總經理蘇曉鳴說。
疫情之下,人工智能在醫療健康領域大顯身手,但應用中仍存在諸多尚待解決的問題。
“雖然人工智能已經開始發揮作用,這次中國控制疫情取得顯著成效,核心部分還是靠傳統人工智慧和城市管理。”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大會發言中表示,融合線上線下數據,借助人工智能增強公共衛生系統疾病預警是未來的重點之一。
AI讓5G更智能
7月9日,在大會開幕式現場,來自國際組織、業界學界等的專家共聚一堂,以主題演講和對話形式探討人工智能的未來走向。
疫情加快了人工智能升級產業、重構經濟的腳步,是不少與會嘉賓的共識。“經過這次疫情,中國不再有純粹的傳統產業。”騰訊公司首席運營官任宇昕在主題演講中說,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應用,讓中國經濟、中國社會在疫情面前更有韌性。“加速產業數字化進程的關鍵在于利用智能科技,把數據這個新興生產要素投入到傳統產業全鏈條改造中,這需要我們加大投入新基建,加快發展產業互聯網。”
5G時代來臨,將與人工智能碰撞出怎樣的火花?“5G使AI更泛在,AI讓5G更智能。”中國移動總經理董昕在大會發言中表示,隨著5G網絡建設提速,與云、邊、端等基礎設施協同,將促進萬物互聯和數據匯聚,大大降低AI使用門檻,推動AI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的發展。同時,隨著AI成為5G網絡承載的核心應用,將加快促進5G網絡和云、邊、端等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演進,最大程度釋放云網的綜合效能。
“如果過去數字技術是讓生活變好,那么今后數字技術是讓人類能夠更好地生存下去。”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馬云認為,疫情沒有改變技術變革的趨勢,但是疫情加速了數字技術的變革,未來本需要三五十年完成的數字化,可能會提速到十年、二十年內就完成,這是巨變以后的巨變。
人工智能向善發展,前提是要讓其可知、可控、可用、可靠。隨著人工智能深入應用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帶來的法治、安全、倫理等議題也變得愈加重要。本次峰會還專門組織了“AI法治實踐”“發展負責任的人工智能”等多場討論活動,業界專家共同探討人工智能如何向善發展、規范發展。
以頭腦風暴的方式探討人工智能,這早有淵源。時間撥至1956年的夏天,在美國漢諾斯小鎮的達特茅斯學院,約翰·麥卡錫、馬文·明斯基、克勞德·香農等幾位年輕學者聚在一起,討論當時計算機尚未解決,甚至尚未開展研究的問題,其中就包括人工智能;也正是在這場會議上,“人工智能”一詞首次被提出,并逐漸成為一門學科。
如今,人工智能已經走過了64年,經歷了從構建概念到落地應用的蛻變,正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學習方式,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
疫情沖擊下,世界經濟發展面臨更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人工智能發展如何危中求機開新局?在演講最后,馬云給出了他的答案:“與其擔憂,不如擔當,因為病毒不需要簽證,不分國家,技術也不應該有邊界,不能分你我。”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