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家具行業發展中,定制家具可以說已經徹底進入了大眾消費者的市場之中。但是對于高端消費者來說,定制家具雖然可以滿足他們對家具個性化風格的展示,但是在智能方面卻不夠滿意;而且隨著生活、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對于家居環境的安全、舒適、效率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智能家具,是在現代時尚家具的基礎上,將組合智能、電子智能、機械智能、物聯智能巧妙的融入家具產品當中,使家具智能化、國際化、時尚化,使家居生活更加便捷、舒適,是新貴生活方式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國際家具的發展潮流和趨勢。
智能制造在家具定制圈搞事情
“定制”一詞,說出來就帶著不同于同類的氣場。從家居環境的“量體裁衣”看,定制風逐漸興起,背后的潛臺詞是消費升級和個性回歸。
但在十年前,成品家具市場方興未艾,陳劍清所在的公司另辟蹊徑做定制家具都“不敢聲張”。陳劍清說,那個時候全行業都還沒有定制這個叫法,“我們這么叫太另類了,說到底還是底氣不足、信心不夠”。
如今,定制家具正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青睞,行業內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因看好其市場**而涉足,但想要分得一杯羹并非易事。
1、背后是智能制造的支撐
陳劍清是佛山市科凡智造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2006年公司創立,3個月后才接到專賣店下過來的第一張訂單。
“那時候不像現在有成熟的軟硬件系統,我現在都清楚地記得,第一張訂單還是手畫的,上面標注好尺寸、顏色。而且,雖然我們的生產線當時就可以生產非標準化部件了,但也無法做到大規模量產。”陳劍清說。
隨著需求量的增加,科凡公司不得不改進生產設備。硬件方面,從最初采用國產設備到進口德國的先進生產線。軟件方面,公司成立三年后開始進行信息化改造,并不斷提高工廠的智能化。現在,科凡公司已經解決了個性化定制與大規模生產之間的矛盾,用德國CNC數字化制造裝備以及自主研發的系統集成控制中心實現了高度柔性化生產。
在此期間,科凡每年都根據不同的市場需求從銷售額里拿出一定的比例,專門用來改進生產。陳劍清認為,要做定制,就必須有相應的生產能力來保障,“訂單量越大,在設備上就追求得越高。當每天有一萬張訂單的時候,自然就要有軟件去操控了”。
與科凡公司一創立就做定制不同,佛山中至信家具有限公司已經做了近20年的成品家具,2016年才正式推出定制產品。中至信公司采取的策略則是一步到位。該公司櫥衣柜事業部運營中心總監關進山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為了在定制板塊有所發展,公司的投入非常大。
“我們專門在安徽拿了地,建了一個超過42萬平方米的大型產業基地,并全線引進意大利SCM、德國豪邁等全球頂級生產設備和技術,僅設備和廠房就投入了大概11億元。”他說。
事實上,目前行業內所有已經實現大規模定制的家具企業背后都離不開智能制造的支撐。總體來看,柔性化生產包括五個步驟,即數據生成和備料、鋸切裁板、定尺和封邊、鉆孔和五金件安裝以及組裝和包裝。
當設計師們用設計軟件為消費者做出許多不同的設計方案時,在系統內已經形成生產數據,當這些設計方案傳到工廠,訂單管理系統會把來自各地的訂單集中起來,再把相同顏色、厚度等同類項的產品放進一個數據庫里,也就是“拆單”,然后根據生產量的多少分批次生產。
目前,像尚品宅配、索菲亞等定制家具的龍頭企業已經能夠每天生產30多萬塊非標部件,生產效率是傳統模式的8~10倍。
2、從一錘子買賣到全鏈條服務
在陳劍清看來,做到柔性化生產是遠遠不夠的,定制家具的商業模式和思維管理模式與成品家具完全不同,這既是做定制家具的難點,也是關鍵。陳劍清說,傳統的商業模式較為簡單,就是買賣關系——顧客到店里選中就可以直接買走。生產也相對簡單,批量生產,追求速度,生產好以后再賣。但定制是反過來的,有人買才生產。
一般來說,定制家具的整個流程包括以下步驟:首先門店導購接觸顧客、了解需求,然后設計師上門量尺寸,并結合專業知識出設計方案,顧客確認之后下訂單,企業生產,送貨上門、安裝,最后是持續的跟蹤服務。
關進山對此也深有體會。“定制家具的鏈條周期性更長、更復雜。比如定制一套衣柜,在一連串的環節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有失誤,否則這套柜子到你家里可能就安裝不上,或者缺件少件。這樣一來,對公司體系的連貫性要求就非常高。”
另外,對代理商和設計師進行系統的培訓,也是廠家體系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包括思維模式、理念、相應的專業知識、系統操作等。
這也是為什么定制家具已經實現了大規模量產,成本卻依然偏高的原因——在制造成本逐漸趨同的情況下,人力成本以及服務成本明顯高于成品家具,再加上定制家具行業目前處于上升期,許多企業仍在加快擴張,新建工廠、拓展渠道、**建數據庫等。
3、今年市場規模增至3000億元
作為制造業供給側改革的重要一環,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已經寫入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借助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實現大規模個性化定制,不僅能夠滿足消費升級,也讓企業嘗到了新商業模式的甜頭。
今年上半年,尚品宅配(300616.SZ)、皮阿諾(002853.SZ)、歐派家居(603833.SH)、金牌廚柜(603180.SH)、我樂家居(603326.SH)、志邦股份(603801.SH)這6家定制企業先后上市,加上此前已經上市的索菲亞(002572.SZ)、好萊客(603898.SH)、頂固集創(833958.OC),以及6月底被德爾未來(002631.SZ)收購的百得勝,目前已有10家定制家具上市企業。
根據已經披露的部分企業半年報數據,好萊客、百得勝的凈利潤增長率超過了50%;皮阿諾、尚品宅配、金牌廚柜的凈利潤增長率超過了100%。8月11~14日,第38屆國際名家具(東莞)展覽會暨中國(東莞)國際定制家居展覽會舉行,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多家企業及業內人士均表示,參考國外70%以上的定制家具滲透率,中國的定制家具市場容量巨大。
根據億歐智庫發布的《2017年中國建材家居產業報告》,2016年定制家具市場份額在家具整體市場占比已經達到35%(多品類家具如柜體等達到15%,櫥柜、衣柜、木門等單品類家具為20%),結合各家家居上市企業財報中對市場規模的判斷,2017年定制家具市場規模將增長至3241億元。
在10日舉辦的首屆中國家居制造大會上,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高延敏表示,定制化生產對于塑造“中國制造”形象,提振消費者對“中國制造”的信心,挖掘并宣傳推廣家居行業的新模式、新特色都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在定制家具市場欣欣向榮的背景下,不少企業已經打出了“全屋定制”的口號。不過,多家企業負責人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的“全屋定制”更多指的是家具層面。
中至信公司已經能夠把成品家具融入定制,也就是除了衣柜、櫥柜、電視柜、床頭柜、餐桌等,還包括沙發、床以及床墊等部分軟裝部分,達到同種顏色、同種風格。
而同樣做成品家具起家的OOD(歐的)則更進一步,區別于市面上主要采用三胺板和吸塑板的定制產品,OOD在材質方面融入了鋼琴烤漆、實木、原木面、大理石、鋁合金、多種工藝玻璃、真皮等,以避免搭配不協調問題。
OOD品牌創始人、總裁陳浩然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材質過于單一,會導致設計方案同質化,限制了消費者的選擇,最終仍然無法做到“客人要什么就給什么”。
陳劍清說,不管是全屋定制,還是大家居,本質上是一個產業鏈融合的過程。“現在僅僅是定制家具這個行業我們都還沒摸透,何況是十幾個品類一起來,就更難。我認為,全屋定制至少還需要五年。”
定制家具智能制造的未來
家居行業也不例外,從管理、設計研發、生產制造、營銷等內容為出發點,實現各部分智能化管理及運行。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自動化流水線生產設備,快速響應,快速實現數據傳輸和分享。
新智能制造時代下家居產業的特點
1、全屋定制成為焦點。
“定制”一詞起源于薩維爾街,意思是為個別客戶量身剪裁[2]。而定制最早屬于高級服裝和珠寶奢侈品這類范疇。近幾年來,“定制”概念也在家居行業悄然興起,衣柜、櫥柜等一度成為了人們最青睞定制的家具。隨著消費升級,定制家居市場也不斷發展,從而催生了一個巨大的定制家具市場,許多大眾消費者也都開始選擇“私人定制自己的家”。
全屋定制包括櫥柜定制、衣柜定制、家具定制、辦公定制、衛浴定制、軟裝定制和硬裝定制等,通過打通上下游,整合廠家、設計、家裝、軟裝、房地產等全產業鏈領域,聯動對接消費者、生產商、采購商、銷售商、設計師等群體。
2、家居企業積極尋求轉型升級之路。
當前的經濟形勢下,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工成本的提高、物流運輸價格的提高,造成了家居行業的成本則居高不下,無論大中小企業都處在艱難的時期。較有實力的企業正努力尋求轉型升級之路,轉移生產制造基地、提升產品自動化生產水平、加快產品周期、打造品牌影響力……因此數字化研發設計、生產制造設備的數控化、制造過程中的智能控制、電子信息技術嵌入產品,企業品牌升級、管理升級等內容則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關注與采納。企業提升工業化、信息化“兩化”融合能力迫在眉睫。
以智能裝備、信息化系統等通過互聯網協同改進生產體系,降低生產出錯、漏件等問題,提高設備使用性能和生產效率,同時是生產進度更加可視化、溝通便利化,最終達到去庫存、縮交期、保品質、降成本、提效率的總目標。
①全方位的智能化升級。
對于有實力的企業而言,工廠的全面的智能化改造是未來必要的趨勢。智能化、信息化、精細化的制造可以實現個性化和工業化的完美融合。智能化升級將帶來先進的柔性生產線,較高的板材利用率;自動化程度高,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供應鏈效率,擺脫勞動力密集型的傳統生產方式。
②部分重要工藝優化改造模式。
針對國內大部分家居企業而言,企業無法一次性投入巨大的資金進行智能化升級,但是越來越多的企業家意識到升級的重要性,因此,從部分重要工段的工藝設計與設備改進更新及相應的信息化改造,成為提升企業柔性化制造的重要手段。
平臺,反應出的也正是整個家居行業從低端制造向智能制造的發展方向。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