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犯罪分子眼中,信用卡企業無疑是最重要的攻擊目標之一。數以萬億計的美元流經他們的系統,想想就令人激動不已。正因為如此,單是2019年一年,全美就出現了超過27萬份信用卡欺詐報告,達到2017年的兩倍。
那么,信用卡公司該如何應對?很多金融機構正在使用人工智能嗅探并屏蔽欺詐行為。
比如,美國運通公司風險管理副總裁Anjali Dewan最近在TechFirst就在播客上表示,“著眼于整個金融服務行業,我們相信美國運通掌握著全球規模最大、先進度最高的機器學習系統。這些模型正在監控全部交易活動,并實時返回80億項信用與欺詐風險決策結果。”
據了解,美國運通在106個國家/地區發出1.4億張信用卡,客戶每年支付1.2萬億美元購買商品及服務,其中自然涉及大量交易與決策流程。
運通公司已經擁有十多年的AI欺詐管理經驗,目前即將發布第十種主要模型以監控并降低欺詐風險。
有趣的是,雖然AI技術當下可謂風頭無兩,但美國運通早在十年之前(即2010年)就已經開始使用AI,并在2015年將其所有風險管理模型全面轉換為AI形式。
運通,當之無愧的AI采用先驅。
如果關注2019年以來Gartner公司發布的人工智能炒作周期報告,大家就會發現AI云服務、機器學習、洞見引擎以及認知計算等技術已經脫離“虛假期望值”數年之久,更是早已經過了“啟蒙上升期”并逐步進入大家所真正渴望的“生產穩定期”。
2019年Gartner公司發布的人工智能炒作周期報告
由此得出的結論是,美國運通不僅是重要的早期采用者,更是在從AI技術中獲取實際價值方面領先于整體市場曲線。換句話說,目前的運通已經將AI全面推向生產穩定期。
Dewan在采訪中表示,“我們的全部模型都已經以AI技術為基礎,能夠顯著縮短客戶的生命周期。從新賬戶創建、額度分配、客戶管理與欺詐檢測開始,全程覆蓋。根據尼爾森報告公布的調查結果,大家會發現過去13年以來,美國運通一直保持著欺詐率方面的最低比例,僅為行業平均水平的一半。”
這確實值得欽佩。
盡管自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信用卡欺詐活動有所增加,但Dewan表示運通方面的欺詐損失仍然控制在極低水平。
這樣的結果,離不開多方面努力。
欺詐行為一旦成功,當然會帶來金錢損失(最終由信用卡客戶承擔成本);但即使欺詐活動失敗,損失同樣真實存在。如果客戶想要購買商品,但自己的信用卡卻被誤報為存在欺詐活動并受到拒絕,無疑會令其感到尷尬、沮喪、煩惱甚至決定轉投別家發卡商。隨著時間推移,這類情況可能對品牌形象造成負面影響,最終導致客戶群體分崩離析。
Dewan表示,美國運通希望在這兩類情況下帶來切實改善。
Dewan表示,“自2014年我們著手部署基于AI的欺詐解決方案以來,我們的欺詐活動數字化解決率提升了100%。在2014年之后,銷售點中斷幾率降低了21%,這極大改善了客戶們的使用體驗。”
Dewan無法透露太多實現這項壯舉背后所使用的軟硬件技術,但表示運通方面即將推出其全球欺詐檢測模型的第十次重大迭代,其中將使用生成對抗網絡(GAN)與順序遞歸神經網絡(RNN)進行風險決策處理。
GAN非常重要,因為其能夠快速提升模型效率。它屬于一種機器學習框架,由神經網絡間相互競爭以交替改進,借此以機器速度實現優化升級。RNN同樣非常重要,因為其不僅能夠處理輸入并將內容轉換為其他形式,同時也能在處理下一組數據的同時參考上一組數據結果,由此做出更智能、更精細的決策。
最終,所有這些后端技術,都會對前端客戶產生直接影響。
例如:當您飛往某國外城市,并打算購物時。Dewan介紹稱,“后臺會在15秒之內使用機器學習算法與信用卡持卡人進行個性化通信。可以采用電子郵件形式,也可以采用推送通知形式,或者是文本短信形式。通過靈活的實時溝通渠道,我們能夠與持卡人快速接觸并解決欺詐問題。”
當然,其中需要涉及大量數據。
Dewan指出,由于美國運通公司采取垂直導向的運營模式(即發卡、商戶支持及支付網絡運行完全由運通自行負責),因此與競爭對手相比,運通在本質上更具有平臺優勢:能夠基于更多數據做出更為明智的決策。
根據Dewan的介紹,整個欺詐檢測系統一直在不斷精進、愈發復雜。她總結道,“回顧2014年,當時我們需要使用150套模型來管理全球、各個國家、消費者以及商戶組合中的欺詐檢測工作。但如今我們只需要單一的全球模型,目標就是安全管理我們支付網絡中往來流動的1.2萬億美元。而即將于下個月推出的最新醋,將包含最新數據以及一系列更為強大的新功能。”
責編AJX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7314瀏覽量
238617 -
金融
+關注
關注
3文章
429瀏覽量
15929 -
信用卡
+關注
關注
0文章
24瀏覽量
803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