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網絡掃描? 網絡掃描檢測? 陷阱機
網絡掃描通過掃描本地主機,能檢測主機當前可用的服務及其開放端口,幫助網絡管理員查找安全漏洞,查殺木馬、蠕蟲等危害系統安全的病毒。一些掃描器還封裝了簡單的密碼探測,利用自定義規則的密碼生成器來檢測過于簡單和不安全的密碼。?
網絡掃描一般包括2個階段:(1)對整個網絡掃描一遍,從而找到活動主機(因為許多子網配置得很稀疏,大部分IP地址是空的)。(2)對每個活動主機進行窮盡式的端口掃描。?
網絡掃描也是網絡入侵的基礎。一次成功的網絡入侵離不開周密的網絡掃描。攻擊者利用網絡掃描探知目標主機的各種信息,根據掃描的結果選擇攻擊方法以達到目的。因此,若能及時監測、識別網絡掃描,就能預防網絡攻擊。為了得到被掃描主機的信息,網絡掃描報文對應的源地址往往是真正的地址,因此監測網絡掃描可以定位攻擊者。?
1? 網絡掃描原理?
網絡掃描通過檢測目標主機TCP/IP不同端口的服務,記錄目標給予的回答。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搜集到很多目標主機的各種信息(如是否能用匿名登錄,是否有可寫的FTP目錄,是否能用Telnet等)。在獲得目標主機TCP/IP端口和其對應的網絡訪問服務的相關信息后,與網絡漏洞掃描系統提供的漏洞庫進行匹配,如果滿足匹配條件,則視為漏洞存在。?
在匹配原理上,網絡漏洞掃描器一般采用基于規則的匹配技術。根據安全專家對網絡系統安全漏洞、黑客攻擊案例的分析和系統管理員關于網絡系統安全配置的實際經驗,形成一套標準的系統漏洞庫,然后在此基礎上構成相應的匹配規則,由程序自動進行系統漏洞掃描的分析工作。如在對TCP 80端口的掃描過程中,發現/cgi-bin/phf或/cgi-bin/Count.cgi,則根據專家經驗以及CGI程序的共享性和標準化,可以推知該WWW服務存在2個CGI漏洞。?
1.1 主機在線探測?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空掃描,在掃描之前一般要先探測主機是否在線。其實現原理和常用的ping命令相似。具體方法是向目標主機發送ICMP報文請求,根據返回值來判斷主機是否在線。所有安裝了TCP/IP協議的在線網絡主機,都會對這樣的ICMP報文請求給予答復。該方法不僅能探測主機是否在線,而且能根據ICMP應答報文的TTL(TTL是位于IP首部的生存時間字段)值來粗略分辨出目標主機操作系統,為下一步的掃描工作提供依據。RFC793說明了TCP怎樣響應特別的信息包:這些響應基于2個TCP狀態,即關閉(CLOSED)和監聽(LISTEN)。?
RFC793描述了當一個端口在關閉狀態時,必須采用下面的規則:(1)任意進入的包含RST標志的信息段(segment)將被丟棄。(2)任意進入的不包含RST標志的信息段(如SYN、FIN和ACK)會導致在響應中回送一個RST。
當一個端口處于監聽狀態時,將采用下面的規則:(1)任意進入的包含RST標志的信息段將被忽略。(2)任意進入的包含ACK標志的信息段將導致一個RST的響應。?
如果SYN位被設置,且進入的信息段不被允許,則將導致一個RST的響應;若進入的信息段被允許,則將導致響應中發送一個SYN|ACK 信息包。?
這樣,通過2個ACK信息包的發送就可以驗證計算機是否處于在線狀態。?
1.2 端口狀態探測?
發送1個SYN包到主機端口并等待響應。如果端口打開,則響應必定是SYN|ACK;如果端口關閉,則會收到RST|ACK響應。這個掃描可以稱為半打開(half-scan)掃描。如NMAP(Network Mapper)在進行端口狀態探測時會發送1個SYN包到主機,如果端口關閉就發送RST信息通知NMAP。但如果NMAP發送SYN信息包到打開狀態的端口,端口就會響應SYN|ACK信息包給NMAP。當NMAP探測到SYN|ACK信息包后自動回應RST,并由這個RST斷開連接。一般情況下,計算機不會記錄這種情況,但對于NMAP來說也已經知道端口是否打開或者關閉。如果被掃描主機安裝了防火墻則會過濾掉請求包,使發送者得不到回應,這時就需發送設置了TCP首部中標志位的FIN、PSH和URG位(其中FIN表示發端完成發送任務,PSH表示接收方應該盡快將這個報文段交給應用層,URG表示緊急指針有效)的echo request請求信息包。因為一些配置較差的防火墻允許這些信息包通過。?
1.3 操作系統探測?
每個操作系統,甚至每個內核修訂版本在TCP/IP棧方面都存在微小的差別,這將直接影響對相應數據包的響應。如NMAP提供了一個響應列表,把所接收到的響應與表中的各項響應進行比較,如果能與某種操作系統的響應相匹配,就能識別出被探測主機所運行的操作系統的類型。在進行網絡入侵攻擊時,了解操作系統的類型是相當重要的,因為攻擊者可以由此明確應用何種漏洞,或由此掌握系統存在的弱點。?
2? 主要掃描技術?
2.1 TCP connect掃描?
這是最基本的TCP掃描。利用操作系統提供的系統調用connect(),與每一個感興趣的目標計算機的端口進行連接。如果端口處于偵聽狀態,則connect()就能成功。否則,該端口是不能用的,即沒有提供服務。該技術的優點是響應速度快,并且使用者不需要任何權限。系統中的任何用戶都有權利使用該調用。另一個優點就是速度很快。但缺點是容易被發覺,并且易被過濾掉。使用該方法時目標計算機的logs文件會顯示一連串的連接和連接時出錯的服務消息,并且能很快將連接關閉。?
2.2 TCP SYN掃描?
TCP SYN掃描是半開放式掃描,掃描程序不必打開一個完全的TCP連接。掃描程序發送的是SYN數據包。返回RST,表示端口沒有處于偵聽狀態;返回SYN/ACK信息表示端口處于偵聽狀態,此時掃描程序必須再發送一個RST信號來關閉這個連接過程。這種掃描技術的優點是一般不會在目標計算機上留下記錄。但這種方法必須要有管理員權限才能建立自己的SYN數據包。通常這個條件很容易滿足。?
2.3 TCP FIN掃描?
有時SYN掃描不夠秘密,防火墻和包過濾器就會對一些指定的端口進行監視,并能檢測到這些掃描。相反,FIN數據包可能會沒有任何麻煩地被放行。這種掃描方法的思想是關閉的端口會用適當的RST來回復FIN數據包;而打開的端口會忽略對FIN數據包的回復。但這種方法和系統的實現有關。有的系統不管端口是否打開,都回復RST,這時這種掃描方法就不適用了。在區分Unix和NT操作系統時,這種方法是有效的。?
2.4 IP段掃描?
IP段掃描并不是直接發送TCP探測數據包,而是將數據包分成2個較小的IP段。這樣就將一個TCP頭分成好幾個數據包,從而很難探測到過濾器。但必須小心,一些程序在處理這些小數據包時會丟棄。?
2.5 TCP反向ident掃描?
ident協議(RFC1413)允許看到通過TCP連接的任何進程的擁有者的用戶名。例如用戶能連接到http端口,然后用identd來發現服務器是否正在以管理員權限運行。這種方法只能在和目標端口建立了完整的TCP連接后才能使用。?
2.6 FTP代理間接掃描?
FTP協議支持代理(proxy)FTP連接,攻擊者可以通過FTP server-PI(協議解釋器)使源主機和目標主機建立控制通信連接。然后,請求該server-PI激活一個有效的server -DTP(即數據傳輸進程)來給其他主機發送信息。因此,攻擊者可以用代理服務技術來掃描代理服務器所在網段主機的TCP端口。這樣,攻擊者就可以繞過防火墻,通過連接到防火墻內部的一個FTP服務器進行端口掃描。該方法的優點是很難被跟蹤,能穿過防火墻;其缺點是速度很慢。?
2.7 UDP不可達掃描?
該方法與前述方法的不同之處在于使用的是UDP協議。UDP協議對數據包的請求不回應,打開的端口對掃描探測不發送確認,關閉的端口也不發送錯誤數據包。但是許多主機在用戶向一個未打開的UDP端口發送數據包時,會返回一個ICMP_PORT_UNREACH錯誤信息。這樣攻擊者就能判斷哪些端口是關閉的。UDP包和ICMP錯誤消息都不保證能到達。因此,在掃描時必須在探測包看似丟失時重傳。RFC793對ICMP錯誤消息的產生速率做了規定,因此,這種掃描方法很慢。?
當非管理員用戶不能直接讀取端口且不能到達錯誤信息時,Linux能間接地在它們到達時通知用戶,如對一個關閉的端口的第2個write()調用將失敗;在非阻塞的UDP套接字上調用recvfrom()時,如果ICMP出錯信息還沒有到達,則返回EAGAIN(重試),否則返回ECONNREFUSED(連接被拒絕)。?
3? 網絡掃描檢測的實現?
因為網絡掃描首先需要對整個網絡掃描一遍,從而找到活動主機(因為許多子網配置得很稀疏,所以大部分IP地址是空的),然后對每個活動主機進行窮盡式的端口掃描。因此可以設計一個網絡陷阱機來檢測網絡掃描。其原理與實現過程如下。?
在網絡陷阱機上虛擬多個IP地址,這些地址與需重點保護的主機的IP地址相鄰,并且服務與開放端口及需重點保護的主機相同。網絡陷阱機與交換機或路由器的映射端口(span port)相連,這樣連接就能采集到流經整個網絡的數據。?
3.1 數據包過濾?
數據包過濾的主要目的是縮減數據。為了防止丟包,包過濾只做簡單的基于包頭內容的過濾(如IP地址、TCP/IP端口、TCP標志位等),去除不關心的網絡數據包的數據而只留下其報頭,并將其結果存入指定數據庫。經過包過濾之后的網絡包數據量將大大減少。包過濾規則的BNF范式描述如下:?
例如,在以下規則中:“{12,4}=={16,4}20”,表示若從第12字節偏移處開始的4個字節(源IP地址)等于從第16個字節偏移處開始的4個字節(目的IP地址),則將包的前20字節獲取過來,而拋棄包的其余內容。利用此語法定義的過濾規則簡單且過濾條件基本上是簡單的比較運算,適于計算機進行高效快速地處理。?
3.2 網絡掃描檢測?
????檢測程序對指定數據庫文件進行分析。當源地址連續相同的IP請求連接記錄大于某一閥值時,則認為此地址的用戶可能在掃描網絡,這時將此地址上報給執行程序。執行程序通過對可疑IP地址某一時間段內的所有記錄進行分析,來發現網絡掃描。例如若發現可疑IP對其他主機進行了窮盡式的端口連接,則認為該IP地址用戶在進行網絡掃描。?
但是隱蔽掃描的IP地址很可能是偽裝的,且掃描時間也可能不連續,因此用上面的方法不一定能檢測到隱蔽掃描。?
網絡掃描的目的是要發現網絡中活動主機并找出其安全漏洞,因此服務與端口開放較多的重點保護主機是掃描者的重點對象。檢測程序對指定數據庫文件進行分析,比較受保護主機的請求連接和網絡陷阱機與之相近IP地址的請求連接,如在某時間段內的非常用連接相近,則認為此地址的主機可能被掃描。將此地址上報給執行程序,執行程序對可疑主機IP地址某一時間段內的所有記錄進行分析,如發現有窮盡式的端口連接,則認為該主機被網絡掃描。?
4? 結束語?
網絡掃描是一把雙刃劍。網絡管理員通過網絡掃描能檢測網絡中主機存在的漏洞,從而查漏補缺,使得網絡運行更為安全可靠。然而現在網絡掃描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黑客的積極參與使得網絡掃描技術成為一種危害網絡安全的行為。只有對網絡掃描進行有效監控,才能更有效地保護網絡,將網絡優勢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 Fyodor.Remote OS Detection via TCP/IP Stack FingerPrinting.?www.insecure.org,1998?
2?? Guo X B,Qian D P,Liu M et al.Detection and Protection?Against Network Scanning:IEDP.ICCNMC2001,2001?
3?? Postel J.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RFC 793,1981?
4?? Johns M S.Identification Protocol.RFC 1413,1993?
5?? Nothcutt S著,林琪譯.入侵檢測特征與分析.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2?
6?? 劉敏,過曉冰.針對網絡掃描的監測系統.計算機工程,?2002;28(7)?
7?? 朱艷輝,黃家林.網絡掃描的自動監控.計算機應用,2000;20(7)?
8?? 李素科.掃描器原理與反掃描措施.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01;(3)?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