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通信一直是人們進行社會交往的重要手段。隨著科技和通訊技術的發展,移動電話、短信、微信、QQ等各種及時交流渠道讓我們的通信不再受到距離上的限制。然而,在沒有手機,交通又不便利的古代,古人想要與遠在千里之外的人通信又該怎么辦呢?
小編收集了幾種古代通信的方式,讓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在通信技術不發達的古代,人們傳遞消息的最高時速可以達到多少呢?
烽火狼煙
“烽火”是我國古代邊防軍事通訊的重要手段,烽火的燃起表示國家戰事的出現。之所以叫“狼煙”,是因為古時候中原人有著許多與狼有關的邊境游牧民族的傳言,目的是告訴后方的軍隊“狼來了”。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陸續在邊疆修建烽火臺傳遞軍情。秦統一中原后,長城上遍布烽火臺,一直延續到漢代。
當遇有敵情時,則有專人負責燃火以報警,通過山峰之間的烽火迅速傳達訊息,通過不同的示警信號來體現敵人的規模、是步兵還是騎兵等具體敵情,又或是告知相鄰的城寨(軍士)采取何種聯防措施,形成一套成熟的敵情傳遞系統。
烽火報警,務求迅速!如果邊疆有敵情,消息需要多長時間可以傳到都城呢?
專家們研究漢簡后得知,烽火信息1時約行99里。漢代實行1日(1個晝夜)18時制,即1日可行1782里。由于漢代的1里約相當于今天的325米,所以這個速度相當于今天的1晝夜1158里。而敦煌距長安約為1725公里即3450里,所以依此推算,從發現敵情立刻釋放烽火,到傳到都城長安,最多只需3個晝夜。
飛鴿傳書
飛鴿傳書,又被稱為“鴻雁傳書”,指的是將信件系在信鴿的腳上然后傳遞給要傳遞的人。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就開始用信鴿傳遞書信了。我國也是養鴿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隋唐時期,在我國南方廣州等地,已開始用信鴿傳遞書信。
飛鴿傳書,利用的是信鴿對地球磁場的感應和“歸巢性”。信鴿對地球磁場的感覺很靈敏,因此不會迷路。“倦鳥歸巢”說的就是信鴿"歸巢"的生理習性,信鴿們特別戀家,這是它們先天具備的優勢。但由于信鴿往往只有一個家,只能在固定的人員以及固定的地點進行傳送,送信人需要出發前帶上信鴿,送信的地方也只能是出發點所在的地方。因此,信鴿只能單方面進行送信,信鴿送完信后,是沒有辦法再飛回到送信處的。
訓練后的信鴿平均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48公里。但動物需要飲食和休息,信鴿飛行期間沒法接力,一只最頂級的鴿子一天至多只能飛8小時,也就是300多公里。
驛站
驛站,是古代供傳遞軍事情報的官員中途食宿、換馬的場所。漢代開始就設有“驛傳”制度,在元代時開始普及。到明初,朱元璋于洪武元年將通用的“站”字改稱“驛”。驛站擔負著各種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的信息傳遞任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物流信息的一部分。驛站分陸驛,水驛和水陸兼并三種方式,各驛站都設有驛舍,驛丁,驛馬,驛驢,驛船及驛田等。
唐代對郵驛的行程也有明文規定,陸驛快馬一天走6驛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馳500里;步行人員日行50里;逆水行船時,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順水時一律規定100到150里。
清朝時期的“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01
六百里加急
“六百里”不是傳輸距離,而是要求的傳輸速度。書信通過驛站傳遞,每隔20里一個驛站,要求信使通過日行六百里,來傳輸緊急文件。途中經過驛站來換馬不換人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傳送。但是考慮到古代交通運輸問題,快馬加鞭日行能否達到六百里還是個問題。
02
八百里加急
八百里加急,通常是有重大軍情需要稟報的時候,才會啟動。一旦需要傳遞的公文上注明“馬上飛遞”的字樣,就必須按規定以每天300里的速度傳遞。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傳送的速度可達到每天 400里、600里、最快達到800里。傳遞緊急文件時,每個驛站都用快馬,這樣,雖然不是千里馬,但每匹馬都拼命跑,也可以一日千里,“八百里加急”專用來表示緊急情況下的信息傳遞。清朝時期1里為576米,也就是說八百里約為460公里。
總結上述內容,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烽火狼煙、飛鴿傳書,還是八百里加急,都各有“用武之處”。
除了烽火臺、飛鴿、驛站,古時的通信方式還有魚傳尺素、風箏、竹筒傳書等等,我國古代人民不斷地嘗試將自然力與自然媒介完美的結合,這些無不體現了他們超凡的智慧。
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話、傳真、互聯網這些通信方式不僅傳輸速度快、信息豐富多樣化,而且傳遞信息量大,我們再也不用受空間地域阻礙,一個互聯網軟件便能立即聯系到我們的親朋好友,一個新的通信時代來臨……
? 編輯:黃飛
?
?
?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