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射頻?
電磁波其實就是比較熟悉的概念了。
依據麥克斯韋的電磁場理論:振蕩的電場產生振蕩的磁場,振蕩的磁場產生振蕩的電場。
電磁場在空間內不斷向外傳播,形成了電磁波。
下圖可以大致體現體現這個過程,E代表電場,B代表磁場。
在軸上同一位置的電場、磁場的相位和幅度均會隨著時間發生變化。
通常情況下,射頻(RF)是振蕩頻率在300KHz-300GHz之間的電磁波的統稱,被廣泛應用于雷達和無線通信。
2. 射頻基本特征
為了描述給定射頻信號,可以從頻率、波長、幅度、相位四個角度出發。
2.1 頻率和波長
電磁波的頻率即電磁場振蕩的頻率。
波動具有周期,頻率(f)即給定單位時間內的波發生的周期數,單位為赫茲(Hz)。
下圖表示的是頻率為10Hz的信號單位時間內的波形。
波長(λ)即波在一個周期內傳播的距離,在傳播速度一定的情況下,波長與頻率成反比,即,λ = c / f。
相似頻率的RF之間會相互干擾,因此有專門管理頻譜的組織來分配使用頻段,避免應用之間的互相干擾,規范RF的使用。
由于衰減等因素影響,低頻電磁波一般能比高頻電磁波傳播更長的距離,因此經常被用來超視距雷達。
而高頻電磁波能量高,穿透能力強,帶寬更高,現在也被用于一些視距內的通信來緩解低頻段擁擠的問題,例如mmWave通信。
2.2 振幅
RF的振幅信號即單個周期內電場振蕩變化的度量,對于正弦波,可以用峰值①、峰-峰值②、均方根值來表示③。
2.3 相位
相位即波周期中單個時間點的位置,在正弦波中通常用弧度表示。
3. 調制
單純的電磁波是沒有意義的,為了達到通信的目的,我們需要對發射端的電磁波進行一些操作來達到承載數據的目的,這個操作就叫做調制。
稍微學術一點,為了達到通信的目的,RF信號必須具有一種攜帶信息的方式,調制即利用三個波特性(頻率、相位、振幅)來達到修改RF信號、傳輸數據的目的。
調制又分為模擬調制和數字調制,下面分別介紹。
3.1 模擬調制
模擬調制包括發送帶有模擬載波的模擬數字信號,最簡單的模擬調制包括調幅(幅度),調頻(頻率),調相(相位)。
載波:被調制以傳輸信號的波形,通常為正弦波。
原始信號:
調幅(AM): 基礎調幅過程: 調制信號與載波的最大振幅相加,再與載波相乘,結果如下:
調頻(FM):
直接調頻:利用調制信號直接控制振蕩器的振蕩頻率。
間接調頻:現將調制信號進行積分,然后對載波調相,最后通過n次倍頻器得到最后的調制信號。調頻可以通過調相間接得到。
調相(PM):如間接調頻,調相和調頻經常一起發生。通過調制數據信號可以將載波的相位往前或者向后挪移。
3.2 數字調制
數字調制指用數字信號對正弦或余弦高頻振蕩進行調制。最基本的調制方式包括:振幅鍵控(ASK)、頻率鍵控(FSK)、移相鍵控(PSK)。
抗干擾能力:PSK>FSK>ASK
振幅鍵控(ASK):用數字調制信號控制,可以通過改變幅度本身,也可以通過簡單地關閉、打開信號形成能量脈沖(開關鍵:OOK)。
頻率鍵控(FSK):FSK用二進制數據調制載波的頻率,形成具有明顯變化的頻率來表示數據位。
移相鍵控(PSK):用數字調制信號的正負控制載波相位,如,數字信號的振幅為正時,載波起始相位取180°,為負時,相位取0°。
在高速系統中,以符號表示單個1或0的格式傳輸數字數據非常慢,為了提高數據傳輸的速度,需要借用更復雜的調制形式,用單個符號來表示幾個位。
正交相移鍵控(QPSK):又稱四相相移鍵控,利用載波的4中不同相位差來表征輸入,規定45°/135°/225°/275°四種載波相位,每種相位代表兩個bit的組合,如圖所示。
要進行擴展也很容易,增加更多的相位點,就可以產生更多的符號,增加數據速率。
除了增加相位點,也可以通過增加幅度調制來進一步增加數據表示的維度,增加數據傳輸的效率。
正交幅度調制(QAM):調制過程中,同時以載波信號的幅度和相位來代表不同的比特編碼,將多進制與正交載波技術相結合,進一步提高頻帶利用率。下圖是16-QAM的示例圖。
對于數字調制來說,采用的是離散的數字量來控制載波相位和幅度的變化,因此其在極坐標上的狀態表示為一個個離散的點
這些點根據不同的調制方式而組成不同的圖案,這些圖案有時又稱為星座圖(Constellation)。上圖即為16-QAM的星座圖。
IQ調制技術
以上所提及的所有數字調制方式,基本上都是通過IQ調制實現的(如何實現見Understanding I/Q Signals and Quadrature Modulation),I是in-phase(同相), q是 quadrature(正交)。
IQ調制就是數據分為兩路,分別進行載波調制,兩路載波相互正交(相位相差90°)。
數字IQ調制完成了符號到矢量坐標系的映射,映射點一般稱為星座點,具有實部和虛部。
該矢量坐標系也可以稱為IQ坐標系。
在IQ坐標系中,任何一點都確定了一個矢量,可以寫為(I + jQ)的形式,數字調制完成后便可以得到相應的I 和 Q 波形,因此數字調制又稱為矢量調制。
上圖顯示了BPSK、QPSK、16-QAM、32-QAM的星座圖。
一般情況下,信號在星座圖上每個狀態承載的數據內容被稱為1個符號(Symbol),每個符號對應星座圖上的一個狀態,不同狀態間的變化速率就叫做符號速率(Symbol Rate),有時又稱為波特率(Baud Rate)。
4. 擴頻
擴頻(Spread Spectrum,SS)是將傳輸信號的頻譜(spectrum)打散到較其原始帶寬更寬的一種通信技術,常用于無線通信領域。
擴頻具有以下優點:
① 對各類噪聲如多徑失真具有免疫性;
② 可用于隱藏和加密信號。接收方必須知道擴頻碼,才可恢復原始信號;
③ 多個用戶可獨立使用同樣的較高帶寬,且幾乎無干擾。
目前主流的兩個擴頻技術是跳頻擴頻和直接序列擴頻。
4.1 跳頻擴頻(FHSS)
用一定的擴頻碼序列進行選擇的多頻率頻移鍵控調制,使載波頻率不斷跳變。
發送方用看似隨機的無線電頻率序列廣播信息,并在固定時間間隔內從一個頻率跳到另一個頻率,接收方接收時也同步跳轉頻率。
4.2 直接序列擴頻(DSSS)
用高碼率的擴頻碼序列在發送方直接擴展信號頻譜,而接收方則用相同擴頻碼序列進行解擴。
01
無線電頻段劃分
一般情況下,射頻/微波頻段分為 米波(10-1m,30-300MHz),分米波(波長10~1dm,頻率300~3000MHz)、 厘米波(波長10~1cm,頻率3~30GHz)和毫米波(波長10~1mm,頻率30~300GHz)四個波段。
其后是亞毫米波、 遠紅外線、 紅外線、 可見光。
02
研究方法 -- 微波技術
具體地,微波技術包括信號的產生、 調制、 功率放大、 輻射、 接收、 低噪聲放大、 混頻、 解調、 檢測、 濾波、 衰減、移相、 開關等各個模塊單元的設計和生產。
研究電磁波沿傳輸線的傳播特性有兩種分析方法。
一種是“場”的分析方法
即從麥克斯韋方程出發,在特定邊界條件下解電磁波動方程,求得場量的時空變化規律,分析電磁波沿線的各種傳輸特性;
另一種是“路”的分析方法
即將傳輸線作為分布參數電路處理,用基爾霍夫定律建立傳輸線方程,求得傳輸線上電壓和電流的時空變化規律,分析電壓和電流的各種傳輸特性。
用上述兩種方法的結果是相同的,取決于哪個更方便。
在射頻/微波頻率范圍內,模塊的幾何尺寸和波長相似,分布參數的概念始終貫徹于工程技術的方方面面。
“結構就是電路”是射頻/微波電路的顯著特征。
射頻/微波電路的設計目標就是處理好材料、結構與電路功能的關系。
03
射頻/微波的核心問題
射頻鐵三角:?頻率,阻抗,功率
這三者是核心指標,相互獨立又相互影響
頻率
頻率是射頻/微波工程中最基本的一個參數,對應于無線系統所工作的頻譜范圍,也規定了所研究的微波電路的基本前提,進而決定微波電路的結構形式和器件材料。
直接影響射頻/微波信號頻率的主要電路有:
信號產生器:用來產生特定頻率的信號,如點頻振蕩器、機械調諧振蕩器、 壓控振蕩器、 頻率合成器等。
頻率變換器:將一個或兩個頻率的信號變為另一個所希望的頻率信號,如分頻器、變頻器、 倍頻器、 混頻器等。
頻率選擇電路:在復雜的頻譜環境中,選擇所關心的頻譜范圍。
經典的頻率選擇電路是濾波器,如低通濾波器、帶通濾波器、 高通濾波器和帶阻濾波器等。
近年發展起來的高速電子開關由于體積小,在許多方面取代了濾波器來實現頻率選擇。
在射頻/微波工程中,這些電路可以獨立工作,也可以相互組合,還可以與其他電路組合,構成射頻/微波電路子系統。
這些電路的測量儀器有頻譜分析儀、頻率計數器、功率計、網絡分析儀等
功率
功率用來描述射頻/微波信號的能量大小。
所有電路或系統的設計目標都是實現射頻/微波能量的最佳傳遞。
影響射頻/微波信號功率的主要電路有:
衰減器:? 控制射頻/微波信號功率的大小。
通常由有耗材料(電阻性材料)構成,有固定衰減量和可調衰減量之分。
功分器:? 將一路射頻/微波信號分成若干路的組件,可以是等分的,也可以是比例分配的,希望分配后信號的損失盡可能小。
功分器也可用作功率合成器,在各個支路口接同頻同相等幅信號,在主路疊加輸出。
通常是耦合一小部分功率到支路,用以檢測主路信號的工作狀態是否正常。分支線耦合器和環形橋耦合器可實現不同相位的功率分配/合成,配合微波二極管,完成多種功能微波電路,如混頻、變頻、 移相等。
放大器:提高射頻/微波信號功率的電路,在射頻/微波工程中地位極為重要。
用于接收的是小信號放大器,該類放大器著重要求低噪聲、高增益。用于發射的是功率放大器,對于該類放大器,為了滿足要求的輸出功率,可以不惜器件和電源成本。用于測試儀器的放大器,完善和豐富了儀器的功能。
阻抗
阻抗是在特定頻率下,描述各種射頻/微波電路對微波信號能量傳輸的影響的一個參數。
電路的材料和結構對工作頻率的響應決定電路阻抗參數的大小。
工程實際中,應設法改進阻抗特性,實現能量的最大傳輸。
所涉及的射頻/微波電路有:
阻抗變換器:? 增加合適的元件或結構,實現一個阻抗向另一個阻抗的過渡。
阻抗匹配器:? 一種特定的阻抗變換器,實現兩個阻抗之間的匹配。
天線:? 一種特定的阻抗匹配器,實現射頻/微波信號在封閉傳輸線和空氣媒體之間的匹配傳輸。
03
射頻微波工程基礎知識
關于分貝dB的基礎概念
通常情況下,射頻/微波電路用波的概念來描述能量的傳遞,用功率而不用電壓或電流。
由于便于測量和運算,分貝用的最多。
dBm:功率相對于1mW的比值;
dBw:功率相對于1W的比值;
dBi,就是天線相對于一個全向點源天線的增益比值
更多dB
功率對應關系表
03
常用的射頻微波接頭
各種電路模塊需要用接插件連接起來。
這種連接可以是硬連接,也可以通過電纜軟連接。
電纜分為柔性電纜、軟電纜和半剛性電纜。
工程中的具體選擇由總體結構、 成本與性能等因素決定。
這些接頭都是陰—陽配對使用。
旋接時一手捏緊陰頭端,另一手旋轉陽頭端螺套,使接頭插針沿軸向拔出或插入,不應旋轉陰頭端,以免損傷插針和插孔。
接頭另一端焊接射頻/微波電路或與合適的電纜相接。
03
射頻微波電路的應用
射頻/微波電路的經典用途是通信和雷達系統。
近年來發展最為迅猛的當數個人通信系統,當然,導航、遙感、 科學研究、 生物醫學和微波能的應用也占有很大的市場份額。
下面歸納出射頻/微波電路的各種用途,并給出幾個應用實例。
無線通信系統:
空間通信,遠距離通信,無線對講,蜂窩移動,個人通信系統,無線局域網,衛星通信,航空通信,航海通信,機車通信,業余無線電等。
導航系統:
微波著陸系統(MLS),GPS,無線信標,防撞系統,航空、航海自動駕駛等。
遙感:
地球監測,污染監測,森林、農田、 魚汛監測,礦藏、沙漠、 海洋、 水資源監測,風、雪、冰、凌監測,城市發展和規劃等。
射頻識別:
保安,防盜,入口控制,產品檢查,身份識別,自動驗票等。
廣播系統:
調幅(AM),調頻(FM)廣播,電視(TV)等。
汽車和高速公路:
自動避讓,路面告警,障礙監測,路車通信,交通管理,速度測量,智能高速路等。
傳感器:
潮濕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長度傳感器,探地傳感器,機器人傳感器等。
電子戰系統:
間諜衛星,輻射信號監測,行軍與阻擊等。
醫學應用:
磁共振成像,微波成像,微波理療,加熱催化,病房監管等。
空間研究:
射電望遠鏡,外層空間探測等。
無線輸電:
空對空,地對空,空對地,地對地輸送電能等。
編輯:黃飛
?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