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商業周刊》中文版看到一篇不錯的文章,題目是《揭秘BAT的B計劃》,主要討論了BAT在C端業務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在B端業務上積極布局的情況,企業級軟件、區塊鏈、大數據……不過最主要的業務還是云計算,這篇文章通過各種分析得出了一個結論:云計算會成為阿里和騰訊主導的市場,這也是本文要討論的重點。
云計算一定會成為巨頭市場
《揭秘BAT的B計劃》文章作者張宇婷認為:
“在企業服務中,云計算是可以實現飛輪式增長的業務,當客戶規模足夠龐大,邊際成本會迅速降低。然而并不是每一家互聯網公司都有實力做云計算業務,這個市場因為需要巨大的基礎設施投入和全球化布局,最終只會留下幾家巨頭。”
目前市場上的主要玩家,已經只剩下少數巨頭,一句話概括就是阿里、騰訊,以及其他。《揭秘BAT的B計劃》一文指出:
“阿里和騰訊在云計算業務上,是布局最早的互聯網公司。2018年1月,阿里巴巴公布2018財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云計算是阿里增速最猛的業務,呈現三位數增長。2017年阿里云累計營收達到112億人民幣,同年8月,阿里財報顯示,云計算付費用戶數量已超過100萬。騰訊云并未在財報中直接公布自己的營收情況,但根據自媒體《科技十點見》的推算,騰訊云的年營收預計將達到百億元級別,這一目標最快將在兩年左右實現。”
當然,目前云計算市場還沒有像外賣、支付等市場那樣直接完全被AT給瓜分,市場上不乏金山云、迅雷網新、Cloud、青云等非巨頭系的云服務商。正如《揭秘BAT的B計劃》一文所說:“盡管在互聯網公司的夾擊下,創業云計算公司的日子并不好過,但是獨立服務商仍有自己存在的價值。”中小云服務商不再專注于大而全的公有云市場,而是瞄準一些特定應用場景或者行業如物聯網布局,在巨頭夾縫中求生存。
而且有理由相信,在中國互聯網行業不斷通過合并重組集中化的今天,云計算市場會通過資本形式進一步走向集中,目前巨頭已在展開收購投資,比如騰訊就投資了PaaS云服務商靈雀云。在騰訊發布2017年Q4和全年財報時,對2018年的展望是:“展望未來,我們將采取更進取的投資策略,以增強在網絡視頻、支付服務、云服務及人工智能技術與智慧零售等領域的長期競爭優勢。”,在云計算業務方面,將會“擴充我們的云基礎設施并加強人才聘用,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我想,騰訊下一步可能還會出手投資并購有潛力的中小云計算平臺。
總而言之,云計算市場成為巨頭市場已是必然——而在中國,從公司市值和生態版圖來看,最大的兩個巨頭正是阿里和騰訊。IDC去年公布的數據顯示,在中國IaaS市場,阿里云和騰訊云上半年市場份額已經達到57.2%,阿里云和騰訊云最終形成雙巨頭對決的市場格局也是可以預測的結局。
為什么云計算只有巨頭能玩轉?
為什么云計算只有巨頭才能玩得轉?《商業周刊》的理由是,因為“這個市場因為需要巨大的基礎設施投入和全球化布局,最終只會留下幾家巨頭。”不過,在我看來,答案恐怕并非如此。
前幾天有一個以科技部名義公布的獨角獸名單,云計算成為跟文化娛樂等等賽道一樣熱門的市場,誕生了七八家獨角獸,不過,目前只有阿里和騰訊提供綜合和全面的公有云計算服務,而不是專注于一個或者幾個細分行業,或者只提供少數云計算服務產品,從業務版圖來看,目前市場已經在向AT集中了。
而AT才能玩轉云計算的根本原因,我想主要有三個:
1、云計算不是一個獨立生意,它一定要依賴某個生態。
不論是亞馬遜、谷歌、微軟,還是阿里云、騰訊云,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特征:不是一個獨立業務,不是直接從0到1,而是從巨頭生態中自然演變出來的業務,這意味著前期投入相對較小,且有天然的客戶——生態中的客戶,市場成本很小。
阿里云最初是因為電商服務器資源有冗余,可以開放,最初的客戶是淘寶賣家,他們為了能更好地與淘寶系統對接,將進銷存系統率先上云。騰訊云出現,則是因為騰訊在3Q大戰后痛定思痛,大力做開放平臺,然而發現許多開發者,“沒有能力在短期內建立一個服務用戶的平臺,我們就做云來提供服務”。阿里云和騰訊云,都是從賣家或者開發者這樣的中小企業開始做起,它們的共同特征都是:銷售成本很高,付費能力偏低,但因為IT成本和能力有限,又對云計算有天然需求,獲取這類客戶,沒有什么比通過構建生態更加合適。
即便是到了今天,阿里云和騰訊云也有濃厚的生態元素。比如騰訊云的客戶,有不少是騰訊投資過的公司,也有不少是騰訊泛娛樂生態的伙伴,正是因為此,騰訊云目前在視頻、游戲等垂直行業已經取得領先。很難想象,阿里系的企業將系統部署到騰訊云。這不是站隊,而是成本、技術、數據、安全甚至戰略層面的綜合考量。
云計算平臺也是生態資源輸出窗口,騰訊云的價值不只是計算服務,開發者加入騰訊云就順勢有了騰訊在社交關系、游戲娛樂、數字內容、移動支付等領域的資源,以及高并發、安全、流媒體等領域的技術能力,這背后甚至有騰訊的經驗。
2、云計算前期不可能盈利,回報周期很長很長。
云計算需要在IT基礎設施上進行大手筆的投入,機房帶寬、服務器存儲等計算資源以及軟件系統,都要大量的資金。然而一個云計算平臺不可能一建好就滿負荷運轉,一定會有資源閑置,這樣的支出對于創業公司來說,除非有VC支持,否則壓力還是蠻大的。而且就算前期有足夠多的資金投入,云計算業務要獲得回報,乃至盈利,也需要漫長的周期,因為to B本身就是一個慢熱的行業,阿里云2009年開始做,迎來超過100%的高速增長是2016年的事情,而且目前仍在虧損——當然,騰訊云也在虧損。
目前中國的云計算市場跟視頻網站有些相似,倘若只有一個玩家,很快就會盈利——所以2017出現了許多合并,滴滴快的合并后很快就盈利了。然而市場有多個巨頭撐腰的玩家,就會出現價格戰的情況,大家都不能盈利。對于財大氣粗的巨頭來說,這不算什么,因為云計算對于他們來說是戰略業務,首要目標不是盈利,相比游戲、廣告等業務云計算賺的是慢錢。云計算的價值,馬化騰給的定義是:“生態系統基礎服務”,是生態基礎設施,自然會戰略重視,不求盈利甚至補貼。
3、云計算不是一個單一技術,而是多個技術的集成。
云計算不是一個技術,而是多個技術的集成。
作為計算基礎設施,云計算平臺要具備穩定性、安全性、高速度等能力。巨頭業務成熟,旗下有數十個業務,每天服務數億用戶,而且都經歷過極端場景的考驗,比如天貓雙11,微信春節紅包,這意味著,它們在IT基礎設施服務上有提供穩定、安全和高速的能力。
云計算業務跟消費級業務還有一個不同是,前者面向需求十分個性化的客戶,后者面向的則是需求較為標準的用戶,因此云計算平臺還需要提供配套的服務,事實上云計算的本質就是服務經濟。要提供配套服務,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巨頭更有可能做好。
此外,云計算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甚至通信等技術都密不可分。要提供公共和綜合云服務,就必須具備全面的技術能力。只有巨頭才會同時在多項技術上布局,比如阿里有首期投資1000億元的達摩院做底層技術研發,百度在AI、自動駕駛上砸錢,騰訊也成立了各種實驗室、研究院。他們在技術上的前瞻布局,最終會轉化為云計算的能力或者產品。
可以看到,云計算會成為巨頭的市場,不是因為云計算一定要國際化布局,而是由云計算的本質特征所決定。國外的云計算市場已經成為亞馬遜、微軟和谷歌的盤中餐,國內的目前也有這樣的苗頭,相同的故事再度上演,其背后的邏輯都是一致的。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