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黃山明)近日,蘋果公司公布了其第四財季的財務報告(即2023年第三季度的業績情況)。不過財報結果顯示,總營收已經連續四個季度同比下滑,這也創下了從2001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連續下滑紀錄。
為此,蘋果CEO庫克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表示,中國對iPhone的需求強勁。但不少分析師和投資者認為,蘋果正在面臨華為、小米等其他中國本土智能手機制造商的嚴峻挑戰,未來形勢并不樂觀。
蘋果發布新財報,業績繼續下滑
從蘋果本次發布的2023財年四季度財報來看,營收為894.94億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901.46億美元,同比下滑0.72%。這也是蘋果公司銷售額連續四個季度同比下降,創下了自2001年以來的最長下降周期。
從地區來看,蘋果大中華地區營收為150.8億美元,低于市場預估的170.1億美元。盡管來自中國的營收總體下降了2.5%,但庫克表示,如果計入匯率因素后,營收實際是有所增長的。
而從整體營收的占比來看,iPhone約占蘋果銷售額的一半,營收達到438.1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這與iPhone 15系列今年的升級有關,尤其是更換Type-C接口后,將吸引眾多新老用戶進行換機。
庫克也表示,在中國大陸,蘋果創下了iPhone的季度銷售記錄,并且在中國城市最暢銷的智能手機前五名中,有四款是iPhone手機。
盡管如今手機市場仍然較為疲軟,研究機構Canalys報告顯示,7-9月份中國智能手機的整體銷量同比下降3%,但對比前幾個季度下降的幅度相對收窄,意味著市場的低迷開始得到緩解。不過Canalys報告中也顯示,iPhone在中國的銷量下滑了6%。
即便如此,iPhone仍是目前蘋果公司唯一同比增長的硬件業務。同時,蘋果首席財務官Luca Maestri在電話會議上表示,2023年第四季度的銷售額與上年同期相近,并且該季度還包括圣誕節假期,這也是蘋果通常銷售iPhone新機型最多的時候。對此,分析師們預期銷售額將增長4.97%,達到1229.8億美元。
相比之下,包括iPad和可穿戴設備等,營收都有所下滑,比如Mac營收為76.1億美元,低于分析師預期的87.6億美元,iPad營收64.4億美元,低于預期的61.2億美元,可穿戴、家居與配件93.2億美元,低于94.1億美元的預期。并且隨著市場需求的持續疲軟,公司高管也預測iPad和可穿戴設備會在12月當季“大幅下滑”。
相比硬件上的疲軟,蘋果公司的服務部門營收倒是創下了歷史新高。財報顯示,服務部門營收達223億美元,同比增長16.3%。而蘋果服務部門主要包括App Store、Apple Pay和Apple Card;Apple TV+、Apple Music、Apple Arcade和iCloud等訂閱服務;廣告服務等。
服務部門營收的創紀錄一方面得益于人數的增加,今年8月份,蘋果便表示其付費訂閱用戶規模突破了10億。另一方面蘋果也在今年多次上調了相關服務包月費用,比如Apple TV+的費用上調至了9.99美元,這也是今年的第二次上調。此外,蘋果還提高了Apple Arcade、Apple News+ 和 Apple One捆綁包的費用。
鑒于此,庫克對于蘋果公司下季度的營收仍然保持樂觀,并透露高端機型iPhone 15 Pro與iPhone 15 Pro Max正面臨供應緊張的問題。而不少分析師則認為,蘋果未來利潤與銷售的上升空間很小,因為看到了來自中國的競爭。
來自中國智能手機廠商的正面競爭
今年9月份,華為出乎意料的推出了搭載麒麟9000s芯片的Mate 60系列新機,這意味著華為在被美國通過貿易限制措施數年之后,攜帶中國制造的芯片重回市場。也仿佛向手機市場中投入了一記“重磅炸彈”,并且華為的新機也受到了國內消費者的廣泛認可。
據TechInsights發布的最新數據,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2.96億部,同比下滑0.3%,這也是智能手機銷量連續第九個季度出現下滑。
圖源:TechInsights
三星與蘋果目前分列一二位,三星出貨量為5950萬部,同比下降7.6%,蘋果出貨量達到4660萬部,同比下降3.9%。小米排在第三位,出貨量為4150萬部,同比上漲2.5%。華為排名第十,三季度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44%。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排名前十的智能手機品牌中,中國品牌占據其中8個,并且小米、傳音、榮耀、聯想(包含摩托羅拉)和華為5家廠商實現了正增長率,所有中國手機品牌合計實現了5%的年增長率。
與Canalys相似,TechInsights表示,智能手機出貨量降幅已經大幅收窄,從上一季度的-8%,收窄至三季度的-0.3%,這意味著手機市場或許已經觸底,并有望在2024年實現溫和反彈。
手機芯片供應商高通也在近期發表了樂觀評價,認為在中國經濟復蘇的帶動下,智能手機市場長達兩年的低迷正在緩解,并預測對中國智能手機客戶的銷售額將季度環比增長35%。而另一家無線連接芯片供應商Qorvo也表示,中國客戶的庫存水平正在緩慢下降,該公司已經收到兩年多以來單季度最大的預定訂單。
而近期發布的小米14系列,似乎也驗證了智能手機市場開始回暖這一跡象。從銷售情況來看,小米董事長雷軍表示,小米14系列首銷創紀錄,已大幅提升首月生產量。小米官方戰報顯示,10月31日正式首銷的小米14系列開售5分鐘的銷量,是上代小米13系列銷量的600%。首銷4小時,便刷新了四大電商平臺近一年國產手機“首銷全天銷量及銷售額”紀錄。
從市場調研機構發布的11月手機品牌銷售數據來看,蘋果排名第一,銷量為530.1萬部,市場份額達到23.6%,環比下滑16.5%;小米位居第二,賣出340萬部,環比大漲34.6%。
面對華為、小米等中國品牌的沖擊,蘋果的處境或許不會再像過去幾年那么如意。不過IDC分析師認為,隨著iPhone 15 Pro和Pro Max機型的供應問題在四季度得到解決,預計iPhone的業績將會得到進一步改善。
蘋果在電話會議上表示,下一季度營收預計將與去年持平,iPad和可穿戴設備類別在12月份銷量將大幅下降,Mac收入有望在下一季度加速增長,iPhone收入也將同比增長。
寫在最后
華為的歸來,預計將對蘋果的高端機型造成不小的沖擊,而小米的突然發力,也有望對iPhone的市場布局造成一定影響。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不管是小米還是華為,都開始越來越多的采用國產供應商,比如華為Mate 60國產化率超過90%,而小米14系列,根據相關拆解報告來看,國產化率也達到了75%以上。相反,iPhone的國產化率則在不斷走低,iPhone 15系列由中國供應商提供的零部件占比已經下降到了僅為2.5%。
顯然,iPhone與華為、小米等中國品牌手機的競爭,已經不單單是手機本身了,還有其背后供應鏈的比拼。伴隨中國國產供應鏈的不斷完善,以及技術的快速跟進,或許結果早已注定。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395瀏覽量
198551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49瀏覽量
14407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