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網上的高清資源發布一般按照以下命名規則:影片名稱(中文+英文).來源.壓縮或處理方式.分辨率.視頻編碼.音軌格式——制作小組或字幕組名稱@發布網站。由于命名中各規格之間都是以點分隔符(小數點)隔開的,因此,像H.264往往直接簡寫成H264或×264,以免影響閱讀。
那么,從這些命名規則中我們能讀出些什么信息呢?
一、片源來源:Blu-ray和HD DVD
Blu-ray即我們耳熟能詳的“藍光”光盤,簡稱BD。其實,從技術上來看,BD和HD DVD都采用了波長為405nm的藍色激光作為讀寫源,是不是都應該稱為“藍光”呢?
1、BD = Blu-ray Disc,藍光光盤,利用波長較短(405nm)的藍色激光讀取和寫入數據,并因此而得名。
?
目前為止,藍光是最先進的大容量光碟格式,BD激光技術的巨大進步,使你能夠在一張單碟上存儲25GB的文檔文件。這是現有(單碟)DVDs的5倍。在速度上,藍光允許1到2倍或者說每秒4.5至9兆的記錄速度。
2、HD DVD(或稱:High Definition DVD)是一種數字光儲存格式的藍色光束光碟產品,現已發展成為高清DVD標準之一。
?
HD DVD可分為四類:只讀的HD DVD-ROM,單次寫入的HD DVD-R,多次寫入的HD DVD-RW和HD DVD-RAM。當中HD DVD-RAM的規格還沒有最后確定。到2008年2月為止,HD DVD-ROM 和 HD DVD-RW 的技術版本為 1.0,HD DVD-R 為 0.9。
二、處理方式:HD Remux、HDRe、HDRip(BD類似)
1、HD Remux,簡稱為Remux,通常是指將BD或HD DVD影碟中的視頻與音頻內容,以無損的方式提取出來,封裝到特定格式(通常為TS)的文件里面的處理方法。它沒有經過任何方式的重編碼,視頻和音頻方面講究“原汁原味”。不過,Remux電影會沒有原盤中的播放菜單和花絮,而且,電影容量很大,在目前的網絡環境中需要較長的下載時間。
HDre是為了在容量、畫質和音質上取得較好的平衡,將高清視頻流進行重編碼的處理方式。它不對音頻流進行重編碼,因此能保持不錯的音質表現。HDre處理的電影最起碼能達到720p以上級別的分辨率,因此也隸屬于高清影片行列。
HDRip對視頻流和音頻流均進行了重編碼,體積進一步縮小,畫質表現稍遜于720p,優于DVDRip,而且體積也接近于后者。一部完整的HDRip電影一般只占用2GB至4GB存儲空間,便于影音發燒友之間的交流。當然了,由于畫質比720p要差一點,HDRip通常被劃分為“標清”的行列。
2、常見分辨率:720p、1080i、1080p、a1080、a720、816p
前三個是用于標識高清影片分辨率的關鍵指標。其中,數字后跟隨的i和p分別是Interlace scan(隔行掃描)和Progressive scan(逐行掃描)的縮寫,而數字反映的是高清影片的垂直分辨率。
像720p就是指1280×720逐行掃描,1080i就是1920×1080隔行掃描,這是一種將信號源的水平分辨率,按照約定俗成的方法進行縮略的命名規則。達到720p以上的分辨率,是高清信號源的準入門檻,720p標準也被稱為HD標準,而1080i/1080p被稱為Full HD(全高清)標準。
部分影片的分辨率為a720和a1080,是采用了變形技術以獲得更高的畫質。a1080一般包括1440×1080和1280×1080兩種規格,縱向分辨率都達到了1080p的標準,通過播放時的橫向擴展,實現接近Full HD的清晰度。a720一般采用960×720的規格,也有更低到852×720的。
而816p并不是一種標準的分辨率,它是在做重編碼的時候,為了有效的利用,縮減容量,利用AVS軟件將上下黑邊裁掉。如1920×1080分辨率的電影比例為1.78:1,實際內容則為2.35:1的寬銀幕,在去除黑邊后則為1980×816。也可以采用變形技術將橫向像素減少到1440,最后成了1440×816。
三、視頻編碼:H.264、VC-1、MPEG-2、X264
目前,在BD和HD DVD上得到廣泛應用的高清視頻編碼格式,主要有H.264、VC-1和MPEG-2這三種。
從壓縮率和對硬件性能要求來排序的話,H.264>VC-1>MPEG-2,而畫質表現并不絕對,總體來說VC-1比較不錯。
H.264是由ITU-T(國際電信聯盟)和ISO/IEC MPEG共同開發的,通常也被稱為AVC。現在還有一種叫X264的格式,其實是H.264的變種,它提供了免費、開源的編碼器,常見于HDre和HDRip格式。簡單地說,H.264就是一個標準,而X264是執行這個標準的一個具體產品。VC-1是由微軟主導的一個編碼格式,在硬件性能需求和視頻體積上做到了較好的平衡,而MPEG-2由于技術基礎較為成熟,在早期高清領域的應用范圍也很廣。
四、音軌格式:DD5.1、DD Plus、Dolby TrueHD、DTS、DTS HD、LPCM
1、DD5.1:即傳統的Dolby Digital 5.1(杜比數字5.1,AC-3)。
它能夠提供入門級的立體一線多聲道的體驗。DD5.1的壓縮率相當高,編碼率較低(最高只有640Kbps),在發燒級的高清音頻應用中難免捉襟見肘。占用空間小,便于網絡傳輸是DD5.1音軌的兩大優點。
2、DTS:(Digital Theatre System的縮寫)屬于有損壓縮技術。與DD5.1相比,DTS的編碼率在1.5Mbps以上,能夠實現更好音頻回放效果。
3、DD Plus:Dolby Digital Plus,也可以寫成“DD+”。
它是目前高清應用中常見的音頻技術,它具有7.1或以上數量的聲道,編碼率范圍較廣,最高可達6Mbps。DD Plus可以做到音質和容量兼顧,已經得到了高清業界的廣泛認可,適用于廣播級別的高清應用領域。
4、Dolby TrueHD:它采用了100%無損壓縮編碼方式,最高支持18Mbps的編碼率和八個24bit/96kHz全頻帶聲道。由于編碼率較高, Dolby TrueHD音軌占用的存儲空間,對傳輸帶寬的要求也是相當驚人的,難以應用于廣播系統當中。
5、DTS-HD:DTS-HD技術以7.1聲道為起點,最高可以支持32聲道的環繞聲回放,采樣率從8kHz到192kHz,編碼率可達1.5Mbps。DTS-HD是Dolby TrueHD最為強大的競爭對手,在高清影音市場擁有較好的前景。
6、LPCM:(Linear Pulse Code Modulation的縮寫)即線性脈沖編碼調制,是一種以連續線性取樣方式將模擬信號轉化為數字信號的音頻技術。LPCM音頻不經任何壓縮,它在保證良好音質的同時也帶來了較大的數據量。
五、封裝格式:TS、AVI、MKV、WMV
通常,我們將這四個術語理解成高清視頻文件的擴展名,但更準確地說,這應該是高清視頻最常見的四種封裝格式。
從理論上說,封裝格式與視頻的編碼格式以及音頻格式不存在必然的聯系。現在,TS格式已經成為了網上應用最廣泛的封裝格式,在“Remux”片源里經常看到它的身影。而且,一些比較高端的音頻技術,如DTS-HD,只能以TS的格式封裝起來。
至于AVI,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一種封裝格式,但屬于較為落后的規格,對新興視頻編碼的兼容性較差。MKV和WMV的片源也比較豐富,但總體來說還是不如TS格式,而且,PowerDVD并不支持MKV的封裝格式。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