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EG-4視頻編碼技術可以在較小的帶寬下傳輸高質量的視頻數據,節省大量存儲空間,但編碼復雜度也較高,目前豐要有3種實現方案:在通用PC上編程實現;通過ASIC硬件實現以及使用通用DSP芯片實現。
與前兩者相比,通用DSP芯片實現方案具有以下優勢:運算性能強;可升級性好,與PC類似,通用DSP芯片的功能仍是通過編程來實現的,能快速、方便地進行軟件升級及添加新的功能,以適應技術發展和市場變化;成本低、功耗低、適應場合廣泛。
系統硬件設計
編碼系統處理核心為ADSP-BF533(以下簡稱BF533),利用其多功能并行接口PPI采集視頻數據,該PPI具有DMA功能,無需內核干預便可進行高速數據傳輸,傳輸完成后可自動向內核發出DMA中斷。
視頻采集部分選用0mniVision公司的CIF級彩色CMOS圖像傳感芯片OV6630,其最大分辨率為352×288,采集速率最高可達60fps,且片內硬件實現了原始RGB數據到4:2:2YUV格式數據的轉換,用戶無需自行編寫復雜的RGB轉YUV應用程序,大大減少了代碼量,很適合用作MPEG-4編碼。
設置OV6630
考慮到目前還有大量模擬制式的攝像機仍在廣泛應用,系統中還增加了視頻ADC ADV7183,該芯片可以把PAL制模擬電視信號轉為ITU-R656標準4:2:2格式數字視頻,同樣將ADV7183輸出端口與BF533的PPI相連。這樣,既可以采用系統自帶CMOS圖像傳感器采集視頻,也可以外接PAL制模擬攝像機,用戶可自由選擇。
由于BF533片內存儲空間有限,而視頻采集、編碼數據量巨大,選用一片Hynix公司的4MBSDRAM HY57V56162(內含4個內部子集)作為BF533片外大容量動態存儲器。同時,為存放程序啟動代碼,利用一片容量為1MB的閃存芯片PSD4256G6V構成BF533的片外非易失性存儲器。系統硬件構成如圖1所示。
編碼器設計實現
存儲器空間分配
BF533采用統一的32位、共4GB可尋址空間,包括位于片內的L1高速SRAM,片外的同步存儲器空間SDRAMSpace,以及異步存儲器空間(A syn chronousMemory Space)。
片內Ll SRAM包括:64KB指令SRAM、16KB指令Cache/SRAM、32KB數據SRAM、32KB數據Cache/SRAM,以及4KB便簽存儲器。
L1 SRAM工作在內核時鐘頻率,內核可以對其進行高速帶寬訪問。它是所有存儲器中訪問速度最快的,但容量有限,因此,只應將那些最關鍵的代碼和數據存放在L1SRAM里。同時,指令Cache和數據Cache全部使能,這樣可以大大提高訪問片外存儲器的效率。Cache設置是通過相應的I M E M_C O N T R O L、DMEM_CONTROL,以及CPLB寄存器配置實現的。
由于BF533片內存儲空間有限,而原始視頻數據量較大:CIF級4:2:2格式每幀圖像占用的空間為202752字節,如果采用模擬PAL制式視頻輸入,每幀占用空間更是高達829440字節,只能將其放至SDRAM中。同樣,視頻編碼數據也應存放在SDRAM中。此外,系統啟動完成Boot loader引導后,主要關鍵代碼放在片內L1程序SRAM中執行,但大部分程序代碼仍需從SDRAM中執行。由于SDRAM特殊的讀/寫方式,如果下次訪問內存頁與當前活動頁(Active Page)不同,即出現了頁錯失(Page Miss),SDRAM就必須首先關閉當前頁,再打開新的頁,大大降低了SDRAM讀寫速率。而該系統中SDRAM又需存儲多種數據,內核、DMA均需要頻繁訪問SDRAM,因此,應精心分配SDRAM空間,以使頁錯失現象盡量少發生。
BF533的SDRAM控制器(SDC)可以支持SDRAM每個內部子集中的一個活動頁,且在這4個I-Bank中進行切換時無需任何延遲。這樣,將不同的數據、代碼映射至不同的I-Bank,可使頁錯失現象降到最少,進而改善訪問SDRAM的效率。
由于需要實時編碼,為保證視頻采集和壓縮可以同步執行,采用乒乓緩沖技術:設置了兩塊視頻幀接收緩沖區BUF1和BUF2,采用BF533的DMA傳輸鏈方式進行傳輸。當某一DMA緩沖區填滿后,內核對其作MPEG-4編碼(同時也在構建參考幀),此時DMA開始對另一塊緩沖區進行填充。由于BUF1、BUF2、程序代碼以及參考幀均位于不同的I-Bank,減少了SDRAM頁面切換的機會,實現了對SDRAM的高效訪問。
MPEG-4程序流程
MPEG-4編碼是基于宏塊(Macro Block)進行的,每個宏塊包含4個8×8亮度子塊和2個8×8色度子塊。MPEG-4編碼原理主要包括對I幀和P幀的編碼,P幀比I幀多出了運動估計和補償模塊,二者編碼流程如圖2所示。
代碼編寫及優化
BF533支持C/C++高級語言,但高級語言執行效率較低,為達到最大執行效率,采用全匯編語言實現MPEG-4編碼。
對于I幀編碼,主要的運算量是前向離散余弦變換FDCT和反向離散余弦變換IDCT,這里采用了ADI提供的優化代碼,它基于chen氏快速DCT算法,大量運用了BF533特有的并行指令,完成一次8×8 DCT僅需293個時鐘周期。
與I幀相比,P幀編碼相對復雜,其中,運動估計是P幀編碼最費時的部分,即在參考幀中搜索與當前編碼宏塊或子塊最匹配的位置。
SAD(絕對誤差和)準則具有無需乘除運算、實現簡單方便等優點,選用它作為運動估計匹配準則。
運動估計搜索算法則采用菱形搜索法(又稱鉆石搜索法),搜索精度為半像素,菱形搜索法具有簡單、魯棒、高效的特點。
Blackfin匯編指令集中有專門用于SAD計算的指令S
BF533集成開發環境VisualDSP++中還提供了Profile功能,可以利用該功能對程序代碼性能進行評估,發現程序執行的瓶頸,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優化。主要的優化方法有:1.盡量減少分支、條件判斷指令,因為這些指令會破壞BF533流水線,造成額外的時鐘延遲;同時,對部分較簡單的子程序用宏改寫,免去子程序調用過程中的堆棧操作和參數傳遞;
2.采用并行執行指令,BF533并非超標量結構DSP,但仍能有限地支持最多3條指令并行執行,如:saa(r1:0,r3:2)Ⅱr0=[i0++]Ⅱr2=[i1++];使用該并行指令即可在一個時鐘周期內完成4個字節的SAD計算,同時完成r0、r2的數據更新,以便下次計算;
3.在DCT/IDCT的量化過程及其它一些模塊中,要牽涉到除法,而BF533計算除法需要耗費大量時鐘周期,因此,這里將除法變為乘以量化因子的倒數,求倒數可以通過查找表方式實現。再結合移位操作,即可在基本不損失精度的同時達到高效計算除法的目的。
經過前述的優化過程后,成功地在BF533上實現了MPEG-4 SP的CIF級實時編碼。此外,對于CIF級CMOS傳感器OV6630,系統可以直接對其實時編碼。但如果是外接PAL制式模擬攝像頭,經ADV7183作A/D轉換后,其分辨率為720×576,受BF533的性能限制,尚無法對該級別分辨率做到實時編碼,因此,應先使其分辨率降為352×288,然后再作:MPEG-4編碼。
實驗結果
BF533內核時鐘(CLK)設為594MHz,系統時鐘(SLK)為118.8MHz。選取CIF級標準測試序列flower(幀速率為25fps,共75幀)對系統進行驗證。
圖3、圖4給出了分別采用I幀編碼和P幀編碼后的重建圖像。I幀編碼壓縮率為11.5:1,重建圖像信噪比為33.43dB。P幀編碼壓縮率則達到了65.7:1,重建圖像信噪比為32.65dB。經采用BF533片內實時時鐘RTC精確計時,整個視頻序列共75幀,編碼耗費2.27s,平均編碼率達到了33fps,滿足實時編碼要求。
結語
本文介紹了CIF級別的MPEG-4 SP實時編碼在BF533 DSP;DSP片上的實現,該編碼器可以靈活地選用系統自帶CMOS傳感器及用戶自選PAL制模擬攝像機兩種視頻采集源。該系統可以用在IP可視電話、交通檢測、超市監視、智能小區安保等領域,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