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南昌未來影像藝術周上,來自北京為快科技有限公司 VeeR VR聯合創始人兼CPO陳婧姝在大會專場演講上,以“VR影視:從電影節到大眾市場”為主題進行了分享。分享內容包含全球的VR最新的發展趨勢,以及影視從內容、從電影節走向大眾市場的經驗和思考。
會后,陳婧姝接受了VR陀螺專訪,分享了近段時間VeeR在線下領域發展情況、對中國影視市場的看法和VR影視制作的看法。
電影節:越來越被重視的VR影視
對于VR影視的市場,陳婧姝表示,現階段整個市場還處于一個比較早期的階段,“現在大家說VR電影、做VR電影,但是在這之后,影視創作者要放在哪一個地方,并沒有一個成熟體系和平臺,要放在電影院播放,還是其他?影視圈做網劇,會知道播放平臺是在線上,但是這并不是今天VR行業的情況,現階段的VR影視產業鏈并沒有形成。”
在陳婧姝看來,目前整個VR影視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是在做零散的探索,資本在投資完之后,很多作品便開始參加電影節,但對于內容能否走向大眾市場,能否變現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而目前,對于行業來言的利好消息,基本國際上的大型電影節都有VR單元,如前段時間的威尼斯電影節、翠貝卡國際電影節、美國艾美獎、戛納電影節和柏林電影節等等。部分電影節,如威尼斯電影節、艾美獎等對待VR這種新媒介十分看重,威尼斯電影節甚至將VR設為主要競賽單元之一,在級別上,與主賽傳統影視競賽單元平等。
除了這一些傳統的電影節之外,現在也開始出現新的專門專注于沉浸式的敘事VR電影節,如國內的SIF電影節等。
陳婧姝認為,電影節如此看重VR影視,說明了整個行業對于VR這一新媒介是非常看重的,而這也是一個不可逆的發展趨勢。
那如何讓趨勢,落地變現? 在這三年的電影節活動經歷中,陳婧姝發現目前從電影節上看到的和了解到的跡象更多的是VR創作手段上的進步和影視敘事方式的進步。 然而在參加這些電影節后發現,創作者們更多的討論是如何分發、變現的問題。
而分發的環節又需要考慮到如何讓更多的觀眾看到,而不是僅僅局限于電影節的小部分圈內觀眾。而這又回到了產業鏈發展的問題,需要投資到創作,到分發、發行、放映每一個環節的相輔相成。
線上到線下,如何分發?
而這其中,VeeR便是擔任分發平臺的角色。
VeeR在2016年10月推出了國內首款VR視頻分發平臺“VeeR VR”。在隨后兩年的時間里,VeeR陸續推出手機版應用、創作工具VeeR Experience等產品。據了解,VeeR VR發展至今,已吸引超過180個國家的創作者入駐、上傳VR內容,成為知名的環球VR內容社區。而“VeeR VR”也成為被Oculus PC、移動雙平臺、HTC Vive、華為VR、蘋果App Store等平臺的首發應用。
而在VeeR三年的探索里,我們發現其開始從線上業務,開始逐漸擴散到線下。陳婧姝表示,從整個市場環境,我們發現現階段的VR市場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線下體驗在短時間內可以更好的接觸大眾市場的一個途徑。
在VeeR的戰略中,在線上主要針對的是家庭娛樂的場景,正如上面說的幾乎每個頭顯硬件的應用商店里面,都有VeeR VR。VeeR VR會提供部分免費的內容和一些付費的內容,與傳統的影視APP一樣,在推廣影視資源的同時,培養用戶的消費習慣。當然,VeeR VR除了充當播放器的角色外,還是一個社交平臺,用戶可以在其中分享自己的作品。
據陳婧姝透露,目前VeeR VR平臺的國內與海外用戶在消費上,雖然海外用戶偏多,但沒有明顯的數量差距,多數國內的頭顯用戶(一體機用戶為主)還是愿意付費體驗優質的影像內容,而在類型的選擇上會有較為明顯的差異。
然從整個影視資源來看,目前線上的商業模式只能做點播。據介紹,整個VR行業的內容、更新頻率和整體的體量還沒有大到可以支撐,例如付費會員這樣的形式。而這也是,VeeR認為,線下比線上機會更大的主要原因。
而在線下的布局,便是VR影院。從2016年到現在,其實在市面上已經有不少的線下VR影院的形式,而這個時候在來布局線下,是否會遇到阻礙?
陳婧姝表示,現在國內的很多的設備在線下特定場景上面是可以為觀眾提供一個足夠好的體驗,但是VeeR的線下是一個完整的軟件+硬件+內容庫的VR影院方案。
“我想強調的是內容,軟件和硬件是技術,但是最終能帶來價值是內容,而這是現在的線下代理所缺失的,內容不夠好是不足以支撐這樣的商業形態。”
在現場的影視體驗中發現,VeeR已經實現從票務到播控到最后的反饋系統的一整套服務,包括管理員和自助的模式,所以基本上就是用戶過去掃一個碼就可以在手機上去選片,支付完了之后戴上眼鏡就可以。
而對于內容的選擇,陳婧姝表示,“主要就是時長為10-30分鐘的內容,VR不像傳統電影一樣要一場一場的播,它其實是可以來了人就可以放,就是它的坪效可以達到非常高的水平,大概就是一臺設備運營得好每一天可以支持25-30個人去體驗這一個內容。”
在此前上海之巔的體驗中,陀螺君曾詢問過Veer的現場工作人員,其表示每天體驗的人數加起來有幾百人,從上午10開始就會比較多,特別是周末。根據內容單次體驗價格30元-60元不等。
當然,如果將VR影視和傳統影視進行對比,那么在差距上仍然是望塵莫及。
“VR現階段的情況與電影產生的時期是不一樣的,電影誕生初期,大眾市場沒有什么其他可以與之媲美的娛樂方式,但是在今天就完全不同,VR它提供的娛樂形式是跟其他所有的娛樂形式做競爭。”
所以VR現在面臨的挑戰并不是僅僅是VR技術成熟度,而是它如何在每個發展階段,找到與之匹配的娛樂場景。
陳婧姝表示,在現階段,VR還沒有達到播放傳統電影的時長的落地場景,在三年的線上線下運營中,發現15-20分鐘的敘事的短篇影片是最適合現階段的VR。
哪類內容比較能吸引用戶?
“我們現在所有的分發內容都不是定制內容,我們的內容在什么樣的場景下,可以讓觀眾更容易轉化,內容如何能夠滿足觀眾在場景下的一些娛樂需求,這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
陳婧姝將其分為六點:
場景
宏觀上來看,目前VR還未達到能夠吸引泛用戶的階段,所以VR更多的是要找到適合的場景,去借助其他場景的人流結合的,比如旅游景區等。陳婧姝認為,現在很多旅游景區在降低門票的收入,增加內部的二次消費,而這會是很好的結合點。
傳統的商圈,比如說在上海中心等,便是一個很好的結合點,這在多年的VR線下娛樂落地上已經很好的驗證了這一點,在場景、觀眾和內容的匹配都能夠較好的實現,這與室內樂園、親子樂園是一樣的道理。
操作
陳婧姝認為,創作者在內容創作階段其實是需要去理解觀眾,與傳統藝術一樣,大眾藝術就是要去理解大眾的需求,而不是將VR當作是一種獨立藝術。
當前的線下觀眾其實90%都是新的VR用戶,而且非常多元,從小朋友到年輕人到老年人。如果要面向大眾這樣非常多元的用戶群,那么內容形式就得非常簡單的,容易大規模復制和分發。
陳婧姝透露,在此前與美國的VR影視工作室交流時,工作室成員表示在體驗中加一個按紐的操作對于很多用戶來說都非常復雜,如果加兩個不同的按紐,那對于90%的新用戶來說都是無法快速上手的,所以在形式上一定要簡單的。
用戶
在VeeR VR實際的運營中,有兩類群體是容易被VR所吸引的,而這也是VR線下影視處于早期的表現。
25-35歲的人群,這類群體有自己的獨立收入,同互聯網一同成長的這一代對新事物會非常地接受,也愿意為這樣的新體驗去付費。
親子活動,VR對非常容易吸引小孩子的注意,而現在家長也非常愿意為小朋友去付費、去體驗這種新的內容。
陳婧姝認為,從行業的整體內容來看,現在能吸引年輕人的內容會偏少。因為很多在早期制作的團隊,他們雖然想覆蓋所有用戶,但卻不明白VR要覆蓋什么類型的人,這也使得現階段沒有多少作品可以覆蓋多數的受眾。但隨著VR用戶的框架逐漸清晰,制作者們會慢慢清晰自己的作品受眾。
影視完整性和音效設計
在VeeR看來,畫面和聲音的質量是VR影視的基礎。但陳婧姝強調在影視上VR的音效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往往被制作者忽略。從資本市場來看,今年投資VR影視項目的資金并不多,因此如何分配在制作上分配資金是非常重要的。其認為,“做好一個聲音可能會花一定的成本,但是成本不會太高,但是它帶來的體驗提升是非常大的。”
其次,便是完整的敘事,陳婧姝表示,現階段大部分的觀眾現在已經過被五分鐘體驗的內容吸引的階段,線下觀眾所期待是一個完整的敘事劇情,他們可以接受這個時長短的內容(15-20分鐘比較合適),但是這個內容一定要是完整的。如果是不完整的敘事結構,那么觀眾會認為你給我播的是預告片或者是Demo,它是不值得為他付費的。
最后一個便是舒適度。
項目孵化,做用戶和開發者的溝通橋梁
“分發和放映模式最后會影響內容。”
陳婧姝表示,在今年的電影節上,其看到許多新的VR影視形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威尼斯把VR內容分成了線性敘事部分和交互敘事兩個部分,有6Dof的交互影視,也有全集的長鏡頭故事。創作的多元化是今年看到的最明顯的一個趨勢,其次,VR在技術和敘事手法上的探索。
“每一個技術都會培養出來一批新的內容形式的創作,因為每一個技術都能支持一種內容的創作形態。每一個不同的內容形態最終會發展出來自己的商業模式。”
但正如上面所提到的,現階段能覆蓋整體VR早期用戶的內容作品不多。陳婧姝表示,Veer從今年開始就在探索VR影視孵化這條道路,在去年8月,VeeR在北京召開首屆全球創作者大會。
“簡單的說,VeeR除了會幫助創作者成片分發和變現,同時我們也可以去做項目孵化。我們覺得VR一個新媒體,一定是要放到市場上,收到觀眾的反饋,再去迭代這個內容才能不斷地向前發展,不能一直在行業的小圈子里面大家去討論。”
除了幫助VR創作者的影視孵化外,VeeR還在幫助傳統導演轉型至VR領域。陳婧姝認為,能把VR電影做好的同行,一定是有很厚的傳統基礎,但同時他又愿意去打破傳統的基礎。
而傳統的影視拍攝者的大部分直覺都是錯的,在傳統電影中有很多鏡頭語言中是基于畫框的概念,而VR就是要打破這個畫框。VR是一個新的媒體形式,所以很多傳統的導演是需要再去加上一些新的思維方式的,這里只是舉幾個例子,比如說一種迭代的思維、空間的思維,因為它不再是以鏡頭為單位的,是以空間場景為單位,以及用戶體驗。
而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創作者體驗足夠多的VR內容,并了解受眾的觀影需求。
結語
無論是創作者的產能還是分發市場的成熟,亦或是資本的觀望態度,現階段都是處于一個早期的階段,而VeeR便是其中的探索者之一。陳婧姝表示,“任何一個新的東西都是先有技術的發展,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大家會拿這一個技術做內容。當內容探索到一定的階段,當我們有一個足夠的產能和產量之后,就可以在市場上建立一個好的商業模式。”
而在今年,我們不難發現運營商也開始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資金在尋求VR影視內容的合作上,在合作的服務分成模式上,我們也看到了新的可能性。
評論
查看更多